楔形翼缘连接板腹板连接节点断裂性能
刘洪波1,2, 赵文军3, 李爽2, 邵永松2, 谢礼立2
1.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3.黑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
为定量确定采用楔形翼缘连接板的钢框架结构梁柱腹板连接节点焊缝应力强度因子与初始缺陷深度之间的函数关系,采用断裂力学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判断焊缝开裂的依据是一型应力强度因子,应力强度因子通过J积分的方法求得.通过有限元计算研究初始裂缝深度、梁截面尺寸、柱截面尺寸、梁柱长度和翼缘连接板伸出柱边缘的长度对腹板连接节点焊缝应力强度因子的影响.采用正交设计法进行研究方案设计,根据参数分析结果归纳出应力强度因子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梁下翼缘焊缝比上翼缘更容易开裂,采用楔形翼缘连接板可以明显改善焊缝边缘的断裂性能,应力强度因子与梁截面参数是增函数关系,与柱截面参数是减函数关系.
关键词: 腹板连接节点 断裂力学 有限元 应力强度因子 正交设计法
DOI:10.11918/j.issn.0367-6234.2010.10.030
分类号:TU393.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808168,51008094);黑龙江省博士后科研启动金项目(LHB-Q09033)
Studies on fracture behavior of beam-to-column web connections with tapered beam flange plates in steel moment frames
LIU Hong-bo,ZHAO Wen-jun,LI Shuang,SHAO Yong-song,XIE Li-li
Abstract:
To quantify the variation of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to weld root flaw sizes in beam-to-column web connections,a methos that combines fracture mechanics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is presented.Fracture toughness demands we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the Mode I stress intensity factor.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was calculated through J-integral approach.The connection geometry was separately investigated in terms of the beam and column properties.The influences of the length of beam,column and beam flange plate on the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were analyzed.The fracture toughness demands were studied for the flaw on the top of the beam flange and the bottom surface,respectively.Finally,formulas for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were derived by orthogonal design.Results show that the deformation of panel zone has significant effects on stress intensity factor.The likelihood of top flange fractures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bottom flange fracture.Stress intensity factor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beam parameters and is reduc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olumn parameters.
Key words: beam-to-column web connections fracture mechanics finite element stress intensity factor orthogonal design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楔形翼缘连接板腹板连接节点断裂性能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2019-10-24
相关话题/设计 建筑工程学院 力学 计算 黑龙江大学
高温氧化及热震对SiC/ZrB2-SiC/SiC涂层炭/炭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
高温氧化及热震对SiC/ZrB2-SiC/SiC涂层炭/炭复合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姚西媛,冯广辉,李博(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西安710072)摘要:为提高炭/炭(C/C)复合材料的高温抗氧化性能,同时分析涂层制备及高温氧化对涂层材料力学行为的影响,在C/C复合材料表面采用反应熔渗、料浆涂刷结合化学气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工业纯钛金属织构标准极图的计算及分析
工业纯钛金属织构标准极图的计算及分析陈亮维,刘状,虞澜,胡劲,易健宏(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昆明650093)摘要:工业纯钛中的金属织构会引起各向异性,获得织构信息及分析其演变规律对钛材加工与应用非常重要.本文利用单晶钛的晶体结构数据、乌氏网、极图与织构的定义,建立了纯钛的织构与特定晶面极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铜/钢爆炸焊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
铜/钢爆炸焊接头界面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李玉龙,杨泓,刘冠鹏,付艳恕(江西省机器人与焊接自动化重点实验室(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南昌330031)摘要:为了揭示铜/钢爆炸焊接的结合机理,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纳米压痕仪等对T2纯铜/Q245钢爆炸焊接头结合界面组织和微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电冲击处理(EST)对TC11钛合金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电冲击处理(EST)对TC11钛合金微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谢乐春1,2,刘畅1,2,华林1,2(1.现代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2.汽车零部件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武汉430070)摘要:为寻求优化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新思路,本文采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UHMWPE初生态微观结构及不同成型条件下制品力学性能研究
UHMWPE初生态微观结构及不同成型条件下制品力学性能研究胡逸伦1,2,3,赵文静1,2,3,李志1,2,3,夏晋程1,2,3,冯玲英1,2,3,沈贤婷1,2,3,洪尉1,2,3(1.聚烯烃催化技术与高性能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2.上海市聚烯烃催化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62;3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油气田污水储罐腐蚀性能模拟设计及试验研究
油气田污水储罐腐蚀性能模拟设计及试验研究周勇1,周攀虎1,董会1,赵密锋2,孙良1,刘彦明1(1.西安石油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安710065,2.塔里木油田分公司,新疆库尔勒841000)摘要:为研究油气田污水对储罐腐蚀行为的影响,对储罐中污水进行腐蚀性能预测。模拟研究了温度、流速、压力以及p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合成生物学基因设计软件:iGEM设计综述
合成生物学基因设计软件:iGEM设计综述伍克煜1,刘峰江1,许浩1,张浩天1,王贝贝1,2(1.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成都611731;2.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生物学研究中心,成都611731)摘要:随着基因回路规模的扩大,和应用范围的拓展,传统的合成基因回路的设计思路面临着新的挑战。新合成基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抗癌药物作用预测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抗癌药物作用预测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与展望顾兆伟1,张立忠2,刘晓峰3,谭先4(1.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院脑病康复科,长春130000;2.长春市朝阳区清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长春130000;3.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康复理疗科,杭州310000;4.东北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长春1300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基于问题导向的生物信息学综合实验教学设计
基于问题导向的生物信息学综合实验教学设计霍颖异1,2,徐程2,吴敏1,2,陈铭2(1.浙江大学国家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杭州310058;2.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杭州310058)摘要:针对生物信息学相关课程的实验教学需求,结合前沿科研问题和成果,设计了基于问题导向的生物信息学综合实验。实验以宏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MutPrimerDesign:用于人类基因编码区域突变位点的引物设计程序
MutPrimerDesign:用于人类基因编码区域突变位点的引物设计程序曹英豪,彭公信(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北京100730)摘要:位于基因编码区的DNA突变与基因的功能密切相关。在已知人类基因编码区的突变位点时,如何在基因组上设计引物验证该突变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科研学术 本站小编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