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课题组新闻教学科学研究研究成果论文专著桃李满天English web博士后招聘信息壳聚糖生物材料参考资料学术兼职
基本信息
李保强 博士、教授/博导
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副所长
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 教授/博导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博导
九三学社 社员
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教育文化委员会 委员
九三学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 秘书长
ORCID: 0000-0003-0278-4542
百度学术ID:CN-B5734ZTJ
哈工大为“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
材料科学与工程为“双一流”建设学科
(个人主页)微信扫码
教育经历
1996年-2000年, 浙江大学,化学系,理学学士 (导师:方征平教授)
2000年-2005年, 浙江大学,高分子系, 工学博士 (导师:汪茫教授、胡巧玲教授)
工作经历
时间工作经历
2005.7~2008.8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周玉院士课题组)
2005.11~2009.4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博士后 (合作导师:蔡伟教授)
2010.11~2011.11哈佛大学医学院/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部(HST),访问学者(合作导师: Utkan Demirci)
2008.9~ 2017.12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 (周玉院士课题组)
2010.5~2017.12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 (冯玉杰教授课题组)
2012.4~ 2017.12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玉院士课题组)
2017.12-至今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 (冯玉杰教授课题组)
2017.12-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玉院士课题组)
主要任职
2014年~至今,Journal of Bioelectronics and Nanotechnology编委
2014年~至今,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功能材料分会,理事
2005年-至今,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
2005年~至今,中国生物材料学会,会员
2008年~至今,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讯评审专家
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北京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吉林省自然与科学技术评奖函评专家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生物材料)评审专家
荣誉称号
2017年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2017年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优秀奖
2016年教育部第九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创业项目”奖
2016年哈工大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
2015哈工大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
2015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
2014年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影响力奖
2014年Science Summit for Urban Water Best Poster Award (一等奖)
2012年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优秀论文奖
2009年大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
2008年 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访问学者。
2005年获得第七届全国工程陶瓷学术会议优秀论文奖
招生信息
硕士招生(2名):
壳聚糖生物材料
仿生层状陶瓷材料
生物质材料的资源化与能源化
磁性纳米生物材料
博士招生(2名):
多孔陶瓷微结构调控
壳聚糖生物材料
源于生物质的纳米碳材料
面向生物3D打印的UV交联智能墨水
水凝胶在药物释放和组织工程中应用
可直接投递简历libq@hit.edu.cn
学术兼职
2010年担任首届高校青蓝论坛分会主席
教育部学位中心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专家、
北京市与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函评专家、
吉林省自然与科学技术评奖函评专家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生物材料)评审专家
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知识创新计划项目评审专家
分析测试服务
生产厂商及型号:普析- UV 1910
关键词: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共轭效应
主要功能&应用范围:
可用于物质(微量、常量)的定量分析以及空间阻碍效应、氢键的强度、互变异构、几何异构现象等定性和分子结构分析等。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波长范围:190 -900 nm
谱带宽度:0.1 – 5 nm
波长重现性:±0.1 nm
价格:100元/样品(可包括吸收光谱和吸光光度值)
生产厂商及型号:奥林巴斯生物倒置荧光显微镜 CKX41-A32RC
关键词: 组织切片、细胞成像、荧光成像
主要功能&应用范围:
细胞或组织明场观察与拍照,荧光标记细胞或组织的荧光观察与拍照。
仪器主要技术指标:
波长范围:190 -900 nm
谱带宽度:0.1 – 5 nm
波长重现性:±0.1 nm
价格:200元/小时(耗材自备)
酶标仪
生物材料样品
壳聚糖:
水溶性壳聚糖:1g/50元
水溶且UV固化壳聚糖: 50mg/800元
壳聚糖止血海绵:50元/(片,规格直径2cm圆片);350元/(片,规格4cm*8cm的长方形)
荧光纳米碳点:
荧光纳米碳点粉:50mg/ 300元
荧光纳米碳点溶液:100ml瓶装/300元,溶液浓度0.5g/L,溶剂为超纯水,浓度或溶剂可按需求定制。
友情链接
链接名称MIT Robert Langer
链接地址http://langer-lab.mit.edu/
链接名称Stanford University Utkan Demirci
链接地址https://bammlabs.stanford.edu/home
链接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徐峰教授
链接地址http://bebc.xjtu.edu.cn/
链接名称Texas Tech University Wei Li
链接地址http://www.depts.ttu.edu/che/groups/ligroup/index.htm
链接名称Harvard Medical School BWH Ali Khademhosseini
链接地址http://www.tissueeng.net/lab/index.php
链接名称清华大学 杜亚楠研究员
链接地址http://openwetware.org/wiki/Du-Lab
链接名称MIT Prof Xuanhe Zhao
链接地址http://web.mit.edu/zhaox/www/
链接名称王本 副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链接地址http://mypage.zju.edu.cn/wangben
链接名称Prof Wei Li in Texas Tech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www.depts.ttu.edu/che/groups/ligroup/index.htm
链接名称Prof. Xinyu Liu in McGill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www.mcgill.ca/mecheng/staff/xinyu-liu
链接名称Prof Feng XU i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bebc.xjtu.edu.cn/
链接名称Prof. Utkan Demirci at Stanford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https://profiles.stanford.edu/utkan-demirci
李保强教授课题组新闻
新闻标题李保强和王磊博士关于纳米碳点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料体内降解的论文在Biomaterials杂志发表
发表时间2017-08-29
特陶所李保强副教授等在基于纳米碳点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料体内降解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以长文形式(Full Article,15页)发表在国际生物材料领域最具影响的权威期刊Biomaterials上(影响因子8.56,2017;145:192-206),为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料体内降解提供了新荧光探针。论文第一作者为2013级博士生王磊,李保强副教授为通讯作者。
基于荧光法可视化监测水凝胶体内降解是实时无创定量表征水凝胶降解的重要手段。然而,现有的荧光指示降解方法存在局限性,如有机荧光探针的光漂白和因荧光基团引入导致干扰高分子的降解行为。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李保强副教授等人合成并利用低光漂白、发射红光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碳点为荧光指示剂,实现了实时无创监测可注射水凝胶的体内与体外降解,系统评价了纳米碳点的生物相容性,建立了实时无创可视化定量评价水凝胶降解的数学方程。体外与体内毒性测试表明纳米碳点对细胞和周围组织无毒,并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当凝胶不降解时,包埋在水凝胶的纳米碳点不会释放;当凝胶降解时,基于重量法和基于纳米碳点的荧光可视化法呈现相似降解动力学曲线,并建立了定量表征水凝胶体外降解的数学方程以便于预测水凝胶的体内降解行为,最终实现了实时无创可视化定量表征生物材料体内降解。基于纳米碳点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料降解方法为组织工程中的生物材料可控降解和便捷筛选体内降解提供了新的研究探针。
新型荧光探针为使用玻尿酸提供监测手段被国家卫生计生委《健康中国行》栏目视频亮点报道
(https://v.qq.com/x/page/a05670ep3oa.html)
新闻标题李保强教授参加新型发光材料暨第二届碳点研究进展研讨会
2019年4月20-22日,李保强教授参加了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新型发光材料暨第二届碳点研究进展”研讨会。会上李保强教授做了题为“Carbon dots/chitosan hybrid hydrogel for on-demand drug delivery and visualized degradation ”邀请海报。在会上,李保强教授报告了课题组2014-2019年期间在源于壳聚糖碳点的高产率合成策略、荧光发光性能调控、尺寸调控、光热转换与活性氧捕获、基于手机APP预警环境水质、近红外光控药物按需释放和体内原位凝胶无创可视化降解等。在会上与会议主席杨柏教授、林恒伟教授分别交流了前驱体热化学转化的高分子途径和红外与磷光碳点的合成技术与应用前景;与安徽大学毕红教授交流了碳点/金属离子络合物的络合特性与应用。在第二届碳点研讨会中,苏州大学康振辉教授讲述电化学催化中涉及碳点催化反应的电子转移,复旦大学熊焕明教授讲述了荧光碳点色谱分离技术与基于碳点的指纹采集与分析技术。
会后,李保强教授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吴爱国研究员,向吴爱国教授介绍了课题组从事壳聚糖水凝胶和荧光碳点的工作进展,交流了高分子生物材料等方向的发展前景;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郑文革研究员,吴飞教授级高工和李涛研究员,参观了发泡聚丙烯的生产与研发设施。
为推动碳点领域的研究和发展,促进碳点领域的交流,2018年3月25日由吉林大学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共同主办“2018碳点研究进展”研讨会,会议主席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吉林大学杨柏教授,参会人数90人。会议议题涉及:碳点的合成、调控和机理研究,以及在催化、成像、光电与能源等应用的最新进展。旨在为碳点的合成方法、形成机理和应用领域等提出新的思路和未来发展方向。以碳量子点、聚集诱导发光材料、聚合物点等新型发光材料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科研人员的关注,但该领域研究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2019年4月20-22日由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主办的“新型发光材料暨第二届碳点研究进展”研讨会。会议主席为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吉林大学杨柏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林恒伟研究员共同担任,参会人数230人。会议议题涉及:新型发光材料(碳量子点、聚集诱导发光材料、聚合物点等)的主要基础性科学问题及解决思路;新型发光材料的影响力和认可度;新型发光材料的商业化过程中的挑战与对策。
新闻标题祝贺李保强教授课题组江奕林同学获得 “春晖创新成果奖”
热烈祝贺江奕林同学获得哈尔滨工业大学第四届 “春晖创新成果奖”二等奖。江奕林同学在大学二年级时加入李保强教授课题组主持了1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主要开展了仿骨结构壳聚糖/磷灰石材料的研究,并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壳聚糖生理内裤等多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工作。向江奕林同学表示祝贺,并预祝未来取得更多科研成果。
新闻标题李保强教授指导2个科创小组获得2项2018年度工信部创业和创新奖学金
发表时间2019-03-12
由外语学院刘东芊,材料学院江奕林等本科生团队以壳聚糖止血生理裤项目获得了2018年工信部创业奖学金(二等奖)。
由经管学院谭舒文等本科生团队以金属离子检测的变色龙项目获得了2018年工信部创新奖学金(三等奖)。
新闻标题厉世能博士在超支化聚硅氧烷交联增强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水凝胶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12-12
水凝胶由于其高含水量、化学与生物分子透过性、生物相容性以及与人体软组织具有相似结构等特性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传统水凝胶存在力学强度弱,易发生永久性断裂等缺点,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在组织工程、智能传感器、药物释控等领域中的应用。因此,如何有效地提高水凝胶力学性能是目前水凝胶领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为了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从而提高水凝胶的力学性能,李保强教授课题组厉世能博士设计并合成了双官能团(乙烯基和环氧基)超支化聚硅氧烷(HSi)。以HSi为新型交联剂,通过热引发自由基聚合制备了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水凝胶。交联剂不但交联聚丙烯酰胺水凝胶网络,同时将壳聚糖分子链有效地结合到双组分水凝胶网络,提高了水凝胶网络结构的应力传递与能量损耗能力。文章重点研究了新型交联剂的分子结构、交联剂用量以及含水量等参数对复合水凝胶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优化和调节交联剂参数(包括乙烯基/环氧基官能团比例与交联剂用量) 可以实现聚合物网络结构的致密化和均一化。力学性能测试表明:聚丙烯酰胺/壳聚糖水凝胶呈现出较高的拉伸强度和韧性、高延展性以及高压缩应变下良好的抗疲劳性等优异性能(拉伸强度达302 kPa,断裂能达3.85 MJ·m-3,断裂伸长率达 2263%,多次循环压缩后压缩强度依然保持初始值的90%)。多种的结合键的形成有效地增强聚合物链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分子间共价键以及氢键),而且进一步优化了聚合网络结构,实现了外力作用下时更多的能量耗散。
该研究为可控分子结构聚硅氧烷新型交联剂分子结构的设计与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并首次展示将HSi用于水凝胶的强韧化。该成果发表在Materials & Design (Li S-N, Li B*, Gong L-X, Yu Z-R, Feng Y, Jia D, Zhou Y, Tang L*, et al.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acrylamide/chitosan hydrogels by tun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 Materials & Design. 2019;162:162-70)上,论文是开放获取方式发表。
新闻标题李保强教授课题组在磁性壳聚糖水凝胶调控药物按需释放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年07月11日
由哈工大材料学院李保强教授与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王永亮副教授合作完成的“Tough Magnetic Chitosan Hydrogel Nanocomposites for Remotely Stimulated Drug Release(10.1021/acs.biomac.8b00636, 2018)”近日发表在美国化学会Biomacromolecules(IF=5.74,高分子领域的TOP期刊)杂志。论文主要报道了强韧化磁性壳聚糖水凝胶纳米复合材料合成、强韧化机制及磁场远程无创调控药物脉冲释放。该工作创新点为:
(1)原位杂化法合成了强韧化的磁性壳聚糖水凝胶,该方法不但实现了磁性纳米粒子在水凝胶中的均匀分散,而且原位合成的壳聚糖修饰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可通过磁性纳米粒子的物理交联作用增强壳聚糖水凝胶。磁性壳聚糖水凝胶的压缩强度与模量分别为108kPa和488kPa,比壳聚糖水凝胶的压缩强度和模量分别提高了4.16倍和2.65倍。
(2)低频交变磁场可远程无创调控药物脉冲释放:在低频交变磁场刺激下,磁性壳聚糖水凝胶的药物累积释放量分别提高了67.2 %(多柔比星)和31.9 %(利福平);同时与传统磁场通过磁滞生热效应调控药物释放行为不同,我们实现了低频交变磁场通过调控水凝胶体积收缩而实现加速药物,而不依赖于磁场热效应。
Wang Y, Li B*, Xu F, Han Z, Wei D, Jia D, et al. Tough Magnetic Chitosan Hydrogel Nanocomposites for Remotely Stimulated Drug Release. Biomacromolecules. 2018, 19 (8), 3351–3360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biomac.8b00636, IF=5.74,一区杂志/高分子领域Top期刊 ).
新闻标题李保强教授指导的2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黑龙江赛区决赛二等奖
发表时间2018-09-01
2018年8月27日至28日,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决赛中,由刘东芊同学等负责的《Erasme海丝梦壳聚糖应急生理裤》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决赛二等奖,同时该项目还获得2018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丁香杯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由高漫妮,江奕林,谭舒文,董林希负责同学等负责的《变色龙手机检测有毒物质》荣获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黑龙江赛区决赛二等奖。
该项赛事由黑龙江省教育厅主办、哈工大承办。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已成功举办3届,至今已有225万名大学生、55万个团队参赛,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创业项目,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风采,成为目前我国规格最高、覆盖面最广、参赛人数最多、影响力最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之一。会议由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邢爱国、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淑云、团省委副书记张涛,校党委书记王树权、副校长丁雪梅、校长助理彭远奎,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计算中心、省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等相关单位领导出席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奖。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指导本科生于桢关于SiO2原位增强PVA/壳聚糖生物可降解食品保鲜膜的论文发表在Carbohydrate Polymers杂志杂志
发表时间2017-12-15
李保强副教授指导本科生于桢关于SiO2原位增强PVA/壳聚糖食品保鲜膜的论文被Carbohydrate Polymers杂志(IF=5.16)接受发表。
论文针对PVA/壳聚糖保鲜膜力学性能差的问题,基于偏硅酸钠水解反应,提出通过偏硅酸钠在PVA/壳聚糖混合溶液中的水解原位合成SiO2增强高分子复合膜的方法。研究结果发现原位合成SiO2不但实现了增强力学性能(最高可达45%),而且同时降低了PVA/壳聚糖生物可降解保鲜膜的透水和透气性能(15%)。该成果发表在Carbohydrate Polymers杂志(IF=5.16,工程技术一区杂志和应用化学一区,高分子领域Top期刊)
Yu Z, Li B*, Chu J, Zhang P. Silica in situ enhanced PVA/chitosan biodegradable films for food packages.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8;184:214-20.
新闻标题李保强教授参加第二届中国骨科创新与转化学术会议
2018年3月6-18日,李保强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在上海参加由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骨科创新与转化专业委员会(COITA)主办第二届中国骨科创新与转化学术会议。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裴国献教授致辞之后,李保强教授应邀做了题为“仿生骨材料的历史起源与未来方向”的分会场主题报告。李保强教授首先介绍了哈工大特陶所生物材料团队概况,接着为了模仿骨材料组成与结构,基于壳聚糖pH响应性和螯合金属离子能力的特性,提出了原位杂化和离子组装技术调控壳聚糖基质中磷灰石均匀或梯度分布;提出了浓度梯度和UV光刻构建了多尺度仿骨结构壳聚糖/磷灰石仿生复合材料;最后基于壳聚糖氨基反应活性,设计并合成了智能化与可视化可注射壳聚糖/磷灰石水凝胶,并探索在骨组织工程、药物释放和止血材料方面的应用。报告引起与会听众的兴趣,并与上海交通大学第六医院韩培教授建立初步合作意向。
第二届中国骨科创新与转化学术会议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隆重开幕。COITA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院长张长青教授主持本次会议。COITA主任委员、空军军医大学西京骨科医院院长裴国献教授、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副会长刘希华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戴剋戎教授、夏照帆教授、顾晓松教授、特邀嘉宾云锋基金董事总经理朱艺恺先生、依图医疗杨俊博士等参加会议并作大会主题报告,吸引千余名骨科专家、医师、媒体到场。本次大会由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承办、玖玖骨科、骨今中外协办。
新闻标题课题组程银锋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发表时间2018-10-10
2018年10月8日上午,程银锋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特陶所417报告厅顺利进行。博士学位答辩邀请了材料学院马欣新教授作为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材料学院徐成彦教授、王亚明教授、黄小萧和王文教授、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张乃庆教授和导师李保强教授;答辩秘书为卫增岩博士。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自材料学院和基础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组成了具有学科交叉性背景答辩委员会。
程银锋的博士论文题目为《Mn3O4纳米晶/含氮多孔碳电极材料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他首先汇报了博士期间的工作,主要涉及含氮多孔碳、Mn3O4纳米晶和Mn3O4/多孔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他通过微波碳化将胡萝卜和壳聚糖快速转化为含氮多孔碳,采用液相法通过调控油酸浓度成功合成了粒径为10-20nm的四角双锥体Mn3O4纳米晶,采用超声自组装合成了表面负载四角双锥体Mn3O4纳米晶的Mn3O4/多孔碳复合材料,并构建了能量密度高达34.7 Wh kg-1的Mn3O4/多孔碳复合材料||多孔碳非对称超级电容器。研究工作涉及无机化学、材料科学、纳米材料和电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答辩过程条理清晰,回答问题准确,获得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各位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的讨论,一致同意程银锋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祝贺程银锋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再创佳绩!程银锋博士已经获得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的岗位。
新闻标题课题组程银锋博士在一步、4分钟微波熔盐快速转化生物质方面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8-03-28
生物质资源具有可持续和低成本特点,将生物质转化为面向能源与环境应用的多孔碳材料是研究热点,也为生物质资源化处置提供解决方案。在生物质碳化领域主要存在碳化时间长(通常需要数小时)和后续复杂且耗时活化处理的问题。为了实现将生物质简单和快速转化为多孔碳材料,李保强教授课题组程银锋博士以胡萝卜生物质为原料,采用一步微波熔盐方法快速合成了氮掺杂富氧多孔碳。微波熔盐方法具有反应时间短(4分钟)、高比表面积大、碳化与活化同步完成的优点。源于胡萝卜的多孔碳其比表面积高达1899 m2/g,氮含量和氧含量分别为5.30wt%和14.12wt%。将其作为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在1 M 的Na2SO4电解液中,其电位窗口可达1.6 V,能量密度高达13.9 Wh/kg(功率密度为120 W/kg时),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可达到95%。该成果为将生物质快速转化(4分钟)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提供了新颖和高效的微波快速碳化解决方案。相关成果发表在Applied Surface Science (中科院二区,IF=4.44)杂志上。
Cheng Y, Li B*, Huang Y, et al. Molten salt synthesis of nitrogen and oxygen enrich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derived from biomass via rapid microwave carbonization for high voltage supercapacitor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8; 439: 712-723.
新闻标题李保强教授课题组参加第五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
发表时间2018--09-20
2018年9月14-17日,李保强教授和刘冠雄博士参加了第五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5th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SIPCD 2018)。李保强教授报告了题为“Water-soluble, UV crosslinkable and pH sensitive C6-allyl specific substituted chitosan via Shiff base for amino groups protection”海报,海报主要报道丁海昌博士采用氨基保护策略设计并合成水溶且UV交联化学C6取代壳聚糖,并发现新型UV交联壳聚糖水凝胶在pH为6-9之间呈现显著的体积收缩或膨胀行为,为pH敏感原位成型壳聚糖水凝胶提供了新选择。刘冠雄博士报告了“High-yield nitrogen-doped carbon dots from chitosan/acrylamide for detection of ferric irons”海报,主要报道采用微波水热高产率合成了氮掺杂荧光纳米碳点,该纳米碳点为水中或血清中铁离子灵敏和选择性检测提供了荧光探针。
SIPCD系列会议由苏州大学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钟志远教授、Jan Feijen讲座教授发起和组织,每两年在苏州举办一次。该系列会议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是生物医用材料和药物控制释放领域规模最大和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SIPCD 2018会议参会人数约600人。会议邀请了生物医用材料、药物控制释放、基因释放、纳米诊断、生物组织工程等领域的30名国内外著名教授和专家参会并做大会报告,如香港科技大学的唐本忠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的樊春海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刘斌教授,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的Frank Caruso教授,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的Rainer Haag教授等,还包括10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如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Biomacromolecules, Biomaterials, ACS Nano, ACS Macro Letter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Polymer Chemistry, Materials Chemistry Frontiers, Langmuir,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Biomaterials Science, ACS Bio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等)的主编和副主编。药剂学和药物释放领域的顶级期刊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影响因子:7.877)将发表SIPCD 2018会议专辑。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并应邀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讲学
2017年10月27-30日李保强副教授与丁海昌博士生在南昌参加了2017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在生物医用多功能水凝胶分会上,李保强做了题为“UV交联且温敏壳聚糖杂化水凝胶及其调控药物按需释放” 的口头报告。报告主要涉及设计与合成温敏UV交联壳聚糖,并利用近红外光(NIR)调控水凝胶的体积收缩,实现调控药物按需释放。基于智能UV交联壳聚糖可注射的杂化水凝胶实现了NIR远程无创的调控药物按需释放,为局部药物控制释放系统提供了生物多糖智能水凝胶。在医学影像材料及分子探针分会上,丁海昌博士生做了题为“具有特异性裸眼检测精氨酸的罗丹明/铜离子络合物荧光探针”的口头报告,报告主要涉及设计合成罗丹明/铜离子络合物,实现了裸眼和荧光法高灵敏(2.2μM)、快速(1min)和特异性检测精氨酸,为快速方便检测精氨酸提供了新型荧光探针。报告结束后,李保强副教授和丁海昌分别回答了与会者的问题。哈工大特陶所杜青和吴云峰博士生也参加该会并作了分会口头报告。会议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华东交通大学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共同主办。江西省副省长李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焦红,中国生物材料学会理事长王迎军院士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生物材料大会是中国生物材料界两年一次的盛会,吸引了包括华南理工大学王迎军院士、四川大学张兴栋院士,解放军总医院生命科学院院长付小兵院士和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等4位院士在内的生物材料领域的专家和学者2000余人。大会共设立18个分会场和5个专题论坛。
应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科研处处长、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刘刚教授邀请,2017年10月30日李保强副教授在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做了题为“UV交联壳聚糖/纳米碳杂化水凝胶:组织工程与药物释放”的学术报告。报告先介绍哈工大特陶所概况、随后围绕UV交联壳聚糖的设计合成与可视化降解详细阐述了UV交联壳聚糖的设计合成、纳米荧光碳点的宏量合成以及UV交联壳聚糖杂化水凝胶在微尺度组织工程、药物按需释放和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料体内降解的研究成果。同时,李保强副教授与师生分享了合理化的实验设计和应用,如何利用学科交叉的优势方面做科研的经验。学术报告会由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刘刚教授主持并介绍了李保强副教授的简历。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有机功能分子重点实验室范丛斌教授等实验室老师和同学合计30余人参加学术报告会。
新闻标题《壳聚糖生物材料》专著出版并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和黑龙江省精品图书
发表时间2017-11-16
由李保强副教授撰写壳聚糖生物材料专著,近日有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集成了李保强副教授从事壳聚糖生物材料研究中取得的研究结果,是李保强和课题组师生多年来积累的工作。图书撰写中获得了多位老师指导、研究生的帮助。
李保强,壳聚糖生物材料(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和2014年度黑龙江省精品图书),哈尔滨工业大学,37万字,ISBN 978-7-5603-6218-2(定价98元)
新闻标题课题组王磊博士在在超高产率合成具有氧化应激保护作用的纳米碳点方面取得新突破
发表时间2017-09-08
作为碳材料家族新成员,纳米碳点具有良好的荧光可调节性能、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化学稳定性,因此在生物成像、生物传感和催化等方面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以有机小分子、高分子或生物质为前驱体采用热化学转化方法合成纳米碳点具有简单方便的特点,但存在纳米碳点的合成产率低(通常为7.1%-41.8%)的问题,且仍无提高纳米碳点合成产率的可靠方法。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和面上项目支持下,李保强副教授等在超高产率合成纳米碳点及揭示其的氧化应激保护效应方面取得新突破:
(1)超高产率合成纳米碳点:受单体聚合反应启发,利用碳-碳双键的辅助聚合作用显著提高纳米碳点合成产率,并实现了超高产率合成纳米碳点,其合成产率最高可达85.9%(世界上纳米碳点合成产率的最高值),最终在实验室获得百克级纳米碳点,该成果为纳米碳点的商品化和标准化应用提供规模化合成方法。
(2)氧化应激保护效应:通过斑马鱼的氧化应激实验,发现超高产率合成的纳米碳点不但可以降低因双氧水诱导的氧化应激反应,而且还可以下调斑马鱼体内自生活性氧,这说明纳米碳点具有氧化应激保护效应。具有氧化应激保护作用的纳米碳点在预防和治疗神经退化、糖尿病和肿瘤等衰老相关的疾病有潜在应用。
以博士生王磊为第一作者、李保强副教授为通讯作者的论文在材料领域著名期刊《材料化学杂志 B辑》(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影响因子4.53)(2017, 5, 7848 - 7860)上在线发表。
详见:Wang L, Li B*, Li L, Xu F, Xu Z, Wei D, et al. Ultrahigh-yield Synthesis of N-doped Carbon Nanodots that Down-regulate ROS in Zebrafish.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17, 5, 7848 - 7860
新闻标题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项目获得2017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并被《沈阳日报》报道
发表时间2017-12-14
2017年11月24日李保强副教授课题组“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的项目经过初赛、复赛、决赛阶段,获得了2017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经过路演和评委问答最终,“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壮龙科技无人机”和“工业销售服务设计”等10个项目在商业模式、市场前途、财务及融资计划、现场表现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获得2017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7年12月7日在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论坛暨2017海智论坛上举行颁奖仪式。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功、市外专局副局长孙宪锋分别为在2017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上获奖的选手进行了颁奖。
2017年12月18日,《沈阳日报》刊发关于2017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金奖项目介绍,促进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的宣传和成果转化。
沈阳市政府副秘书长赵功与大赛获奖选手颁奖(右一为李保强副教授)
比赛由辽宁省科技协会和沈阳市人民政府主办。本届比赛共征集到149个项目,创业项目涉及大数据、智能制造、互联网、3D打印、生物医疗、无人机等多个行业领域。比赛邀请的评委嘉宾包括:浙商投资总经理刘思维、中创联投总经理王朔等8位资深创投专家,为参赛项目提供专业指导。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简称沈阳海创赛,2015年诞生于沈阳,是国内率先举办的以海智人员为主的科技创业大赛,“海智”既指海外科技人员,也包括有海外学习、工作背景的科技人员,还包括他们创造、研发的科技成果、管理方法、商业模式,即海外智力及智力成果。
新闻标题课题组程银锋博士的面向超级电容器的源于壳聚糖氮掺杂介孔炭论文在Carbon杂志发表
发表时间2017-07-06
课题组程银锋博士的采用微波炭化技术快速将壳聚糖转化为氮掺杂介孔碳材料( 氮含量为 9.4wt% ,介孔率78%),并应用于高比容量(435F/g)、高能量密度(9.4 Wh/kg)和长循环(10000次充放电不衰减)超级电容器,该工作实现了生物质的快速转化和展示了源于壳聚糖的氮掺杂用于超级电容器,该工作被Carbon杂志(中科院一区,碳材料领域TOP期刊,IF=7.01)接受发表。
Li B*, Cheng Y(程银锋), Dong L, Wang Y, Chen J, Huang C, et al. Nitrogen doped an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derived from chitosan hydrogel via rapid microwave carboniz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Carbon.2017;122:592-603
新闻标题祝贺王磊博士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发表时间2017-12-16
2017年12月15日上午,王磊博士的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在特陶所417报告厅顺利进行。博士学位答辩邀请了材料学院院长耿林教授作为主席,答辩委员会成员包括:材料学院张东兴教授、欧阳家虎教授和徐成彦教授、微纳系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与交叉学院刘绍琴教授、生命学院田维明教授和导师李保强副教授;答辩秘书为卫增岩博士。答辩委员会成员来自材料学院、基础与交叉学院和生命学院,组成了具有学科交叉性背景答辩委员会。
王磊的博士论文题目为《UV交联壳聚糖的合成及其荧光可视化降解研究》。他首先汇报了博士期间的工作,主要涉及UV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的可控合成与可视化降解研究。他通过化学选择性N酰化反应合成了UV交联壳聚糖和温敏UV交联壳聚糖,采用水热碳化高产率合成了源于壳聚糖的荧光纳米碳点,并实现了基于手机APP检测汞离子和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可注射生物材料的体内降解行为。研究工作涉及高分子、材料科学、纳米材料和生物相容性评价等多个学科领域。答辩过程条理清晰,回答问题准确,获得答辩委员的一致好评。各位专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经过答辩委员会各位老师的讨论,一致同意王磊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祝贺王磊完成博士研究工作并顺利通过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希望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再创佳绩!王磊博士已经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师资博后的岗位。
王磊博士(左四)与答辩委员会合影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哈工大-哈医大医工学科交叉论坛并作分会邀请报告
2017年12月16日,李保强副教授参加了由哈工大与哈尔滨医科大学共同主办的主题为“领航未来·健康中国·新医学·新工科”的哈工大-哈医大医工学科交叉论坛。在医学新材料分论坛做了题为“壳聚糖生物材料:组织工程与药物释放”的专题报告,报告后与哈医大田野教授、王文波教授、耿硕主任和谢蕊副教授等进行深入交流,确立了合作研究的意向。论坛主席、我校副校长郭斌,致辞中谈到“医工学科的交叉合作,能够有力推动工学学科的发展和医学学科的进步,产生原创性、世界前沿的科技成果”,中国疾病预防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主任、哈医大党委常委孙殿军分别在论坛上致辞,并为特邀报告嘉宾颁发奖牌。有400余名师生代表参加论坛。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应邀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做学术报告
发表时间2017-10-19
2017年10月13日,应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梁兴杰教授和马晓微助理研究员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李保强副教授在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做了题为“UV交联壳聚糖/纳米碳杂化水凝胶:组织工程与药物释放”的学术报告。李保强副教授向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教师和同学介绍了哈工大特陶所概况、UV交联壳聚糖合成与功能化、荧光纳米碳点高产率合成及生物医学应用、UV交联壳聚糖在微尺度组织工程、按需调控局部药物释放和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生物材料体内降解中的应用。李保强副教授回答梁兴杰教授及其他老师和同学提出关于光交联引发机制、壳聚糖原位凝胶和荧光纳米碳点复合等问题。李保强副教授与梁兴杰教授课题组交流课题组未来合作研究的方向。随后在马晓微助理研究员带领下参观了梁兴杰教授实验室、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大型仪器和设备。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举办学术报告会并作特邀报告
2017年12月19日,应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邀请,李保强副教授在参加了生物基纳米材料系列学术报告,并作为题为“UV Crosslinkable Chitosan/Nano-carbon Hybrid Hydrogel for MedicalApplication”特邀报告,报告引起包括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肖惠宁、国家****领军人才范壮军教授等热烈讨论。研讨会后,李保强副教授同报告嘉宾讨论壳聚糖水凝胶在能源与环境方面的应用。生物基纳米材料系列学术报告由东北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邀请了包括加拿大新布朗斯克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肖惠宁、韩国蔚山科学技术大学能源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Sang-Young Lee(李相英)教授、国家“****”领军人才与黑龙江省“龙江学者”特聘教授范壮军教授、东北林业大学“****”特聘教授刘守新院长、日本鸟取大学Shinsuke Ifuku教授等。
新闻标题王磊博士关于UV交联且温敏可注射壳聚糖用于NIR调控按需药物释放的论文在Carbohydrate Polymer杂志发表
发表时间2017-07-13
针对UV交联壳聚糖缺少智能响应性,王磊博士在壳聚糖分子结构上引入UV光交联和温度响应性单元,获得新型UV交联且温度响应性的壳聚糖。将光热碳材料与UV交联且温敏壳聚糖复合,实现了利用NIR调控智能壳聚糖药物释放载体调控抗癌药物(多柔比星)的按需释放。该论文在Carbohydrate Polymer杂志发表(IF=5.16,工程技术一区杂志和应用化学一区,高分子领域Top期刊)。
Wang L, Li B*, Xu F, Xu Z, Wei D, Feng Y, et al. UV-crosslinkable and thermo-responsive chitosan hybrid hydrogel for NIR-triggered localized on-demand drug delivery. Carbohydate Polymer. 2017;174:904-914.
新闻标题课题组王磊博士应邀在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论坛做口头报告
发表时间2017-10-18
2017年10月15日,课题组王磊博士参加了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论坛,并应邀做做了题为“UV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的可视化降解研究”邀请报告,主要讲述利用荧光纳米碳点作为荧光指示剂实现了实时无创可视化监测可注射壳聚糖水凝胶的体内降解,为筛选生物材料降解和研究生物材料与组织相互作用提供了新方法。
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论坛由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主办,会议主题为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议题涉及生物材料、医用机器人、可穿戴医疗智能设备、医学影像及生物信息学。李保强副教授与2005年当选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并连续担任学会理事3届。李保强副教授主要从事壳聚糖生物材料和纳米碳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在学会年会中做邀请报告2次。论坛成功举行为进一步推动黑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提高该领域的科研创新能力贡献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力量。
黑龙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长向王磊博士颁发邀请报告证书
黑龙江生物医学工程前沿论坛邀请报告嘉宾合影
新闻标题中国硅酸盐学会网站专题报道了课题组2项成果参加中国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创新展览会
发表时间2017-07-04
中国硅酸盐学会网站在2017年6月30日发布消息,大篇幅报道了课题组2项成果参加中国中国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创新展览会。2017年6月24日下午,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副秘书长谭抚、科技咨询部主任孙玉霞等一行来到了展会现场参观展览,重点参观了李保强副教授课题组参展的2项成果,并与李保强副教授、王磊博士和程银锋博士交流关于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宏量化合成荧光纳米碳点的展项。(详细报道请见http://www.ceramsoc.com/c/cn/news/2017-06/30/news_324.html)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副秘书长谭抚、科技咨询部主任孙玉霞晋同哈工大李保强强副教授合影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副秘书长谭抚、科技咨询部主任孙玉霞等同哈工大李保强副教授亲切交谈
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科技咨询部主任孙玉霞和张其文博士等同课题组王磊博士和程银锋博士合影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2项成果亮相中国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创新展并获《科技日报》亮点报道
发表时间2017-06-27
2017年6月24-25日,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创新展览会在长春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共展出全国86家单位的184个展项。由中国硅酸盐学会推荐,哈工大李保强副教授有2项成果入选展览(其中1项为重点展项)。李保强副教授的项目“面向应急救援的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被列入生物材料展区的重点参展项目并在展会上首次亮相。展会上,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围观。李保强副教授向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项昌乐,中国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晋占平、副秘书长谭抚,武警某部大校张威等各级领导介绍了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的特点与优势。
生物材料展区中止血产品的讲解嘉宾徐福建教授向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等讲解了包括壳聚糖在内的多种止血材料的特点与优势。
参会期间,李保强副教授还接受了《科技日报》记者专访并讲解了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的背景与需求、壳聚糖快速止血的机理和该材料的止血效果与特色。此外,李保强副教授的项目“荧光纳米碳点的宏量合成与应用技术”也参加了该次展会。特陶所博士生王磊、程银锋和厉世能在展会上重点讲解和展示了高产率合成荧光纳米碳点和生物质定向转化的技术,并展示纳米碳点和源于壳聚糖的氮掺杂多孔炭在能源、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应用。
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吉林省政府联合主办。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创新展览会是以“高、精、专”为定位的小型高端专题展,共分复合材料(C919大飞机相关材料)、生物材料(骨组织修复和止血材料)、特殊材料(航空发动机材料)等四个展区。展会旨在围绕我国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充分发挥先进材料学会联合体及相关全国学会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势,反映我国材料科技创新发展的优秀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侯晓甫评价“这真是中国材料产业的一次大集结”,展会重点展览和展示复合材料、生物材料、特殊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成果。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哈工大“携手前行,共谋双创”创新创业教师交流会
2017年5月8日,李保强副教授参加了在哈工大创新广场(活动中心417)成功举办了“携手前行,共谋双创”哈工大创新创业教师交流会。交流会上,2016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李保强副教授汇报了题为“创新与创新项目——从实验室到展台”报告,主要汇报了李保强副教授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0年的经历、经验和感想。报告从大学生从事创新创业的需求与问题出发,从实验室的科研项目与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平台出发搭建服务于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和及早从事科研项目的实践教学平台,建立了创新研修课和创新实验课等课程教育体系,积累了指导本科生从事创新创业比赛与竞赛的丰富经验,提出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中鼓励本科生建立跨学科交叉团队。此外,李保强副教授还与来自管理、电气、机电、材料、能源、建筑等学院的8位创新创业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就相关工作经验与心得体会进行了分享和交流。
本次会议由本科生院主办,哈工大管理学院创新广场协办,由能源学院高继慧教授主持。本科生院教学研究与质量管理处副处长熊汉文、团委副书记、创新创业园负责人李敬伟、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孟琰、哈工大创新广场主任刘宝巍及各学院创新创业指导教师代表参加了交流会。
新闻标题硕士刘莹和本科生齐会英分别完成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答辩
发表时间2017-12-17
2018年10月,程银锋博士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恭喜程银锋同学完成博士论文工作,进入河南科技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
2018年6月,硕士刘莹和本科生齐会英分别完成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恭喜刘莹同学和齐会英同学,她们将分别去广州本田汽车(日资)和上海工作。
2017年12月15日,课题组王磊(2013春博)完成博士毕业论文答辩,恭喜王磊同学完成博士论文工作,从事师资博后工作(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2016年6月29日,课题组黄春发和史鑫尧同学完成2016年本科生毕业答辩,其中史鑫尧同学毕业论文被评选为材料学院优秀论文。2016年9月,黄春发将去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攻读硕士,史鑫尧将去中科院大学苏州纳米所攻读硕士。祝贺两位本科生顺利毕业,并祝未来研究生阶段多出高水平成果。
2017年6月25日, 课题组董龙沛(2015级秋硕士)完成硕士论文答辩,恭喜董龙沛同学完成硕士论文工作,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
2017年6月24日, 课题组徐哲恒、冯德濛和刘芳辰完成本科论文答辩,恭喜三位同学完成本科论文工作,即将走向国内外高校攻读研究生(浙江大学、斯坦福大学和康奈尔大学)。
2016年6月30日, 课题组郝玉(2014级秋硕士)完成硕士论文答辩,恭喜郝玉同学完成硕士论文工作,即将走向工作岗位(上海)。
新闻标题刘青桐小组科创项目获得“祖光杯”三等奖并入选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017年5月6日,第七届“祖光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的决赛在哈工大体育馆举行,李保强副教授指导刘青桐小组(刘青桐,王喆,郤仪洁,姚寻绎)科创项目“仿骨板结构的壳聚糖/羟基磷灰石仿生骨材料”,获得了2017“祖光杯”三等奖,并入选2017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祖光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以马祖光院士名字命名,在2010年由校团委发起,联合本科生院、研究生院共同主办,旨在号召广大学子传承马祖光精神,刻苦钻研,永攀科学高峰。“祖光杯”竞赛每年都有上百项创意创新创业作品报名参赛,参赛对象涵盖全校各个学院的本、硕、博学生。2017年大赛共有211件作品进入决赛,其中创意组30件、创新组148件、创业组33件,涵盖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生命科学、数理、社会、法律等专业领域。
新闻标题课题组丁海昌博士在二芳烯-罗丹明衍生物用于生物传感器和逻辑键盘中的应用取得新进展
恭喜课题组丁海昌博士发表第二篇论文,论文关注设计合成二芳烯-罗丹明衍生物,探索该衍生物用于顺序检测铜离子和特异性检测精氨酸等生物传感器和建立基于可离子检测的逻辑键盘。
论文信息如下
Ding H, Li B*, Pu S*, Liu G, Jia D, Zhou Y. A fluorescent sensor based on a diarylethene-rhodamine derivative for sequentially detecting Cu2+ and argin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keypad lock.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7;247:26-35(IF=4.785,传感器一区杂志)
新闻标题浙江大学胡巧玲教授访问哈工大特陶所生物材料与仿生材料研究室
发表时间2017-02-15
应课题组李保强副教授邀请,浙江大学高分子系胡巧玲教授于2017年2月13-2017年2月14日访问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哈工大特陶所副所长李保强副教授向胡教授介绍了哈工大特陶所概况、特陶所生物材料与仿生材料研究室的研究内容与课题组在水凝胶、纳米碳等方向的研究进展。针对课题组壳聚糖研究方向,胡教授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未来壳聚糖生物材料发展方向的建议。
胡巧玲教授是李保强副教授的在浙江大学研究生期间的导师(硕士与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天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仿生制备及其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级项目,发表论文70余篇,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并实现了头部软化的心脏麻醉导管、超亲水超润滑一次性PVC导尿管、腹腔防粘连膜等产品的产业化。2015年,胡巧玲教授与合作伙伴联合创立杭州妥爱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指导的项目获得第九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创业项目
2016年11月19日-20日,哈工大派出材料学院李保强副教授为带队老师参加由教育部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以“创?无止境,展?望未来”为主题的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哈工大共有4个项目入选第九届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经评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经济与管理学院姜蔚、袁博、滕天艺、张迪和刘跃同学完成,由李保强副教授和大河创投合伙人刘志硕担任指导教师的“新洁餐厨垃圾生物质炭公司”项目脱颖而出,获得“优秀创业项目”。李保强副教授指导由冯德濛、徐哲恒和王磊完成的“碳纳米点的制备及其在Hg2+快速检测中的应用”论文参加了学术论文展示并受到评委好评,“希望尽快实现金属离子检测的实际应用”。同时,哈工大由邱雪英完成的“透明形状记忆聚酰亚胺的制备及性能研究”和崔雅琦等完成的“第一人称沉浸式VR无人机驾驶系统”也入选了第九届大学创新创业年会的学生论文和展示项目。
大会不仅全面展示了大学生最新的创新创业成果,也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提供了有力的平台支持,促进了优秀创业项目成果的推介转换。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以本科生为主体,重视团队协作,开展研究型学习和个性化培养,体现了“兴趣驱动、自主实践、重在过程”的原则,促进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是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改革的重点项目,自2007年启动以来,累计立项14万项,内容覆盖全部学科门类,参与学生超过48万人,支持经费将近25个亿。“国创计划”已经成为高校创新创业的一个品牌,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是“国创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现大学生优秀创新创业成果的平台。厦门大学党委书记张彦,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大良,福建省政协副主席薛卫民,沈阳化工大学校长、国创计划专家组组长李志义出席开幕式并共同启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会议吸引了包括来自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内的全国300余所高校及各界约1500人参会。本届年会的参与高校和参展规模空前,共收到573所高校推荐的学术论文813篇、创新创业展示项目845项、创业推介项目213项,合计1871项 。经过大区交叉评审、专家复选,共有200项创新创业项目在大会上进行展示,47项创业实践和创业训练项目进行推介,200篇学术论文进行交流。最终大会评选出优秀论文20篇,优秀创业项目6项,我最喜爱的项目20项。下届年会将于明年下半年举行,由大连海事大学承办。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获得哈工大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发表时间2016-11-03
2016年10月24日,哈工大公布了2016年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评选结果,根据《关于评选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奖的通知》精神,经本人申请、所在单位推荐、专家评审,评选出何胜阳,李保强等 15位教师为我校2016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优秀指导教师。该奖项是对李保强副教授从事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切实提供本科生培养质量工作的总结与肯定。
李保强副教授从事该项工作10余年,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35项(其中国家级8项),通过创新创业项目累计培养本科生100人,获得省、市和校等奖励20余次,其中包括2014年餐厨垃圾的微波炭化工艺项目获得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并被《生活报》以配发图片形式亮点报道;2015年柔性可折叠壳聚糖快速止血海绵项目获得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并被《新晚报》以“能止动脉血的创可贴”为题亮点报道;2016年指导2项大学生创新项目入选了2016年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展示项目和优秀论文;累计指导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现了基于大学生创新项目培养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为了响应学校推进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李保强副教授在2009年开设了大学生创新研修课。他将大学生创新项目和科研项目转化为壳聚糖生物材料创新研修课(哈工大首批创新研修示范课程),将研究生培养平台转为本科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平台。基于创新研修课程年均培养本科生20人,目前该课程已累计培训了本科生150余人。
未来李保强副教授希望能有更多优秀的同学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进而参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等创新创业竞赛,通过承担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在参加比赛中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和意识。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和博士生丁海昌参加ChinaNanomedicine 2016并作口头报告
2016年10月18-21日,由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委员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承办的第二届中国纳米医学国际会议(ChinaNanomedicine 2016)在武汉光谷举行,李保强副教授和课题组博士生丁海昌参加ChinaNanomedicine 2016并做了2场报告。李保强副教授应邀在会议作了“Target-oriented synthesis of carbon dots from carrot for biomaging and ethanol sensor”的口头报告,报告主要涉及课题组在源于生物质荧光纳米碳点的宏量合成与在生物成像、金属离子与蛋白检测等工作。李保强副教授向哈佛大学医学院Alireza Khademhosseini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工作进展,并感谢了Ali教授在哈佛访学期间对水凝胶研究方面帮助。博士生丁海昌作了“A rhodamine/copper complex as selective and naked-eye sensor for Arginine”的poster报告,报告主要涉及采用罗丹明/铜离子复合物检测高效和方便氨基酸的工作。会议期间李保强副教授与郑州大学李景果副教授交流了眼用水凝胶方面的内容。
会议邀请了国内外纳米医学的院士和专家,包括北京大学刘忠范院士、武汉大学张丽娜院士、中科院江桂斌院士、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ASC Nano主编Paul S. Weiss教授、ASC Nano副主编和哈佛大学医学院Alireza Khademhosseini教授和JACS副主编、首尔国立大学Taeghwan Hyeon教授。会议议题涵盖纳米毒理学、肿瘤微环境与纳米技术、微流体生物芯片、组织工程纳米材料和分子成像纳米技术等领域。本次会议受到了国际上众多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参会人数近千人,分别来自中国、中国香港、美国、韩国、英国、日本等10余个国家。
新闻标题课题组博士生王磊前往匹斯堡大学进行访学
受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国外短期访学研究项目的资助,课题组博士生王磊于2016年10月10日顺利抵达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of Pittsburgh),将在匹斯堡大学麦高文(McGowan)再生医学研究所主任、Acta Biomaterialia杂志创始人/主编William R. Wagner教授课题组进行为期6个月的合作研究工作,主要负责发展新型体内血栓/血小板原位成像纳米探针与壳聚糖水凝胶心肌补片,预祝他在美国的访学进展顺利,并取得丰硕成果。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与课题组研究生参加SIPCD 2016会议
2016年9月23-26日,李保强副教授参加了4th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第四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 SIPCD 2016),并做了题为In vivo visualized degradation of injectable hydrogel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tracking (实时荧光追踪法评价可注射水凝胶的体内降解)Poster报告,并向Jan van Hest(Associate Editor of Bioconjugate Chemistry)、Harm Anton Klok(Associate Editor of Biomacromolecules )、Zhiyuan Zhong(会议主席和Associate Editor of Biomacromolecules )、William R. Wagner(Editor-in-Chief of Acta Biomaterialia)和Hsingwen Sung(Associate Editor of Biomaterials)等50余人报告了Poster内容以及课题组在壳聚糖与荧光纳米碳材料的研究概况。课题组王磊博士生、厉世能博士生、杜青博士生和董龙沛硕士生也分别在会议上上交流了关于荧光纳米碳点合成及其应用(High-yield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dots for bioimaging and anti-oxidative stress)、硅纳米交流构建高强度壳聚糖水凝胶(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 for highly stretchable and tough hydrogel by one-pot in situ polymerization)、(Effect of surface chemistry and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modified titanium via hybrid method of sand blasting, acid-etching and mixed alkali treatment for cytological behavior)骨植入金属材料的表面改性和(Porous nitrogen-doped biochar derived from chitosan for absorption of creatinine)具有高效肌酐吸附性能的生物质炭Poster报告。
会议议题涵盖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药物控制释放、基因释放、纳米诊断、生物组织工程等领域。会议邀请包括10多个国际著名期刊如Science,Nano Today, Biomaterial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Advanced Drug Delivery Reviews, ACS Nano, Biomacromolecules, Acta Biomaterialia, Bioconjugate Chemistry,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Polymer Chemistry, Materials
Horizons等的主编和副主编参加会议并做邀请报告。会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苏州市政府、苏州工业园区、苏州生物纳米园、苏州大学、韩国Samyang 公司、荷兰Elsevier公司、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Biomacromolecules等的赞助和支持。
新闻标题恭喜课题组毕业博士生王永亮副教授和周睿博士获得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恭喜课题组毕业博士生王永亮副教授(任职哈尔滨理工大学)、周睿博士(任职于西安交通大学)获得20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二位老师目前均从事壳聚糖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向两位老师表示祝贺!
新闻标题丁海昌博士生的论文被RSC Advance接受并在线发表
恭喜课题组丁海昌博士生的论文被RSC Advance 接受并在线发表,论文信息如下。
A rhodamine–based sensor for Hg2+ and resultant complex as a fluorescence sensor for I–
Haichang Ding, Chunhong Zheng, Baoqiang Li*, Gang Liu, Shouzhi Pu*, Dechang Jia and Yu Zhou
RSC Adv., 2016, 6:80723-8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2016 年第六届海峡两岸生物医用材料研讨会
发表时间2016-08-02
2016年7月29日至8月2日李保强副教授参加了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医用金属材料分会、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和台湾阳明大学主办,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2016 年第六届海峡两岸生物医用材料研讨会。会上李保强做了题为“高产率合成源于壳聚糖荧光碳点及其生物成像与汞离子检测”Poster报告,主要介绍课题组在高产率合成源于荧光壳聚糖纳米碳点及其在生物和环境领域中的应用,源于壳聚糖生物质荧光纳米碳点的合成产率高达38.4%,可以高灵敏度检测水中汞离子浓度。会议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生物材料学家张兴栋;中国工程院院士、脊柱外科及关节外科专家邱贵兴等海峡两岸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大会。会议为海峡两岸从事生物医用材料研究的学者,以及相关领域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多学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平台。会议议题包括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的研究及应用;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骨科、牙科、心血管支架等领域中临床急需解决的材料问题等专题。
新闻标题王磊博士生获得2016年年博士生国外短期访学研究项目A类资助
发表时间2016-07-28
按照《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国外短期访学管理办法(试行)》(研院发[2016]37号)相关要求,经过个人申请、导师推荐、院(系)初选、校内专家评审,现确定王磊等14名同学获得2016年年博士生国外短期访学研究项目A类资助(资助6个月国外生活费及一次性往返路费)。此外37位研究生获得B类资助(3个月生活费及一次性往返路费)。预祝王磊同学在访学顺利,并在访学期间做出新成果。
112B904011张 旭A
214B304009宋法质A
313B904014陈东亮A
414B918025刘远鹏A
515B918034李向阳A
613B309007王磊 A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2016年微纳米生物力学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作邀请报告
发表时间2016-07-11
2016年7月10-11日李保强副教授应邀参加由郑州大学微纳成型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主办的“微纳米生物力学工程”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研讨内容包括:生物材料热力耦合行为、面向组织工程的微注射成型技术与应用、组织工程现状与发展趋势、磁性微纳米生物操控、血管重塑的机理与临床意义、人体支架的开发与应用、由基质刚性调控干细胞命运和生物高分子与二维纳米材料等。会议上李保强副教授做了题为“面向组织工程的壳聚糖水凝胶”,报告从壳聚糖生物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出发,从组成与结构仿生的角度阐述了课题组在原物杂化、离子组装和浓度波等方面构建多尺度仿骨结构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水凝胶及支架材料,从细胞到动物体实验评价多尺度仿骨结构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骨缺损修复能力。报告引起了与会教授和同学的关注,其中李保强副教授回答了自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Lih-Sheng Turng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谷琳霞副教授等师生提出的壳聚糖生物材料方面的问题。此外李保强副教授作为研讨会主持人主持了一个分会报告。会后与郑州大学李倩教授、郑州大学一附院韩新巍教授建立了合作意向,将在生物材料的构建与药物释放领域开展合作研究。 会议研讨会首先由郑州大学李倩教授介绍了郑州大学微纳成型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概况、研究成果与未来规划,随后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院崔俊芝院士、美国威斯康星麦迪逊分校Lih-Sheng Turng教授和Wan-Ju Li副 教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奚廷斐研究员、台湾清华大学卫荣汉教授和黄皓庭博士、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谷琳霞副教授相继做邀请报告。会议后参观了郑州大学微纳成型技术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实验室。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和厉世能博士生参加第一届先进凝胶材料与软物质国际学术研讨会
发表时间2016-10-20
2016年10月13-14日李保强副教授和厉世能博士生参加了由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分会主办,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和高分子物理与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承办,珠海国佳新材股份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一届先进凝胶材料与软物质国际学术研讨会(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for Advanced Gel Materials & Soft Matters,简称ISAGMSM)。厉世能博士生在会议上交流了题为“Highly stretchable and tough poly(acryl amide) / chitosan hydrogel boosted
by 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学术论文,并向世界著名水凝胶专家、北海道大学J. P.
Gong教授介绍了课题组关于强韧化壳聚糖水凝胶的可控合成与水凝胶增强机制与策略(图1)。该会议由日本北海道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共同发起的系列性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吸引了来自于日本、香港、新加坡和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36个单位、140余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主席由著名凝胶材料专家Y. Osada教授和 J. P. Gong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上共有25位专家学者分别就高强度水凝胶、DNA凝胶、微凝胶光子晶体、刺激响应性水凝胶、发光凝胶、形状记忆水凝胶、凝胶在生物材料中应用和气凝胶等做了学术报告。
新闻标题欢迎刘冠雄博士生 (2018春博),肖进和冯登堂 (2018硕)加入课题组
发表时间2018-03-07
(11)欢迎2018级硕士,肖进和冯登堂加入课题组,他们将分别在***和***方向开展硕士研究工作。
(10))欢迎2018春博刘冠雄博士生加入课题组,他将在壳聚糖/磷灰石可注射生物材料领域开展工作,主要涉及壳聚糖/磷灰石可注射骨材料及促进修复机制等。
(9)欢迎李洁(2017硕)加入课题组,她将在壳聚糖纳米仿生复合材料开展工作。
(8)欢迎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Irina Kharisova (2016硕)加入课题组,她将在磁性壳聚糖水凝胶及3D打印方面开展研究工作
(7)欢迎刘莹(2016硕)加入课题组,她将在源于生物质纳米碳材料的合成与应用开展工作。
(6)欢迎2015秋博历世能博士生加入课题组,他将在壳聚糖仿骨生物材料领域开展工作,主要涉及多尺度仿骨结构的壳聚糖/磷灰石骨材料等。
(5)欢迎2015春博丁海昌博士生加入课题组,他将在壳聚糖化学改性及其在组织工程与药物释放领域开展工作,主要涉及温敏改性和偶联功能性分子等。
(4)欢迎2014春博程银锋博士生加入课题组,他将生物质纳米碳材料构建低沉本、高性能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3)欢迎2015级硕士董龙沛加入实验室,她将在实验室开展源于生物质新型碳材料的研究。
(2)欢迎2014级硕士郝玉加入实验室,她将在实验室开展壳聚糖/生物矿物复合材料的研究。
(1)欢迎2013级硕士刚晓敏加入实验室,她将在实验室开展壳聚糖生物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
新闻标题课题组在源于壳聚糖生物质的氮掺杂荧光纳米碳点的研究取得新进展
发表时间2015-12-16
荧光成像技术广泛地应用于生物研究。源于低成本、可继续发展的绿色生物质资源的荧光纳米碳点的合成是该领域的热点方向,研究中所涉及的生物质包括牛奶、桔子汁、鸡蛋,咖啡、纤维素等,但源于生物质荧光碳点的合成产率较低(0.12~10%)。由博士生王磊,李保强,徐峰(西交大),史鑫尧,冯德濛(本科生)等人完成的壳聚糖高产率(38.4%)荧光纳米碳点的合成及其在汞离子中检测的论文被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中科院一区,Top期刊,IF=8.1, DOI:10.1016/j.bios.2015.11.085)杂志接受发表。
新闻标题磁性水凝胶中MNP的释放论文被ACS Nano接受
发表时间2012-06-14
李保强博士参与的磁性水凝胶中四氧化三铁释放与对细胞的影响的论文近日被ACS Nano接受。论文信息如下:
Release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rom Cell-Encapsulating Biodegradable Nanobiomaterials
Feng Xu, Fatih Inci, Omer Mullick, Umut Atakan Gurkan, Yuree Sung, Doga Kavaz, Baoqiang Li, EMIR BAKI DENKBAS, and Utkan Demirci
Publication Date (Web): June 10, 2012 (Article)
DOI: 10.1021/nn300902w
此外,可包裹细胞磁性Gel-MA微凝胶的组装论文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论文信息如下: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Assembly of Microscale Hydrogels
Feng Xu1, Chung-an Max Wu1, Venkatakrishnan Rengarajan1, Thomas Dylan Finley1, Hasan Onur Keles1, Yuree Sung1, Baoqiang Li1, Umut Atakan Gurkan1, Utkan Demirci1,2,*
新闻标题特陶所承办纳米研究973项目合同签订会议
发表时间2012-07-31
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材料在骨、牙再生修复中的生物学过程研究”项目合同签订会议2012年7月30日,哈工大特陶所承办了纳米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纳米材料在骨、牙再生修复中的生物学过程研究”项目合同签订会议”。会议邀请了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副院长林野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副校长周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院王征教授,北京大学陈海峰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蔡晴教授,四川大学李继华副教授,中科院金属所郝玉琳研究员和哈工大生命科学院院长李钰教授,特陶所贾德昌教授、李保强副教授和魏大庆助理研究员等20余人。
会议将围绕牙种植体纳米化改性、基于纳米材料组装的牙齿再生修复、纳米仿生纤维等在硬组织修复中的生物学过程展开研讨,各项目组负责人汇报了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和已经开展的研究工作,并进行充分的讨论。该项目合同签订意味着各课题承担单位要依照项目的要求、方案等有序的开展工作,该项目的实施将为纳米材料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实验经验。
新闻标题课题组王永亮和高永胜参加第二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
发表时间2012-09-18
9月11日—14日,由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SIPCD 2012)在苏州举行。
苏州大学的朱秀林校长、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的陈学思教授担任本次会议中国组委会主席;国际著名生物材料、药物释放科学家、苏州大学讲座教授Jan Feijen博士担任国际组委会主席;苏州大学钟志远教授和苏州工业园区生物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刘毓文总裁担任执行组委会主席。
SIPCD 2012会议迎来了国内外的400多名代表参会,涵盖了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美国、加拿大、荷兰、比利时、德国、瑞士、韩国、日本、新加坡等18个国家和地区。会议邀请了30多名国内外著名教授参会并做大会报告,其中包括7名中国和外国科学院院士、10多名包括Nano Today, Nanomedicin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Biomateri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Biomacromolecules, Langmuir等国际著名期刊的主编和副主编。
高分子材料在医学领域如靶向药物治疗、基因治疗、纳米诊断技术和生物组织工程等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药物、基因、诊断试剂和细胞的控制释放技术是一国际前沿研究领域。本次会议邀请到具有产业背景的国际著名专家围绕“纳米医药的未来”主题展开了特别讨论,明确国际纳米医药的产业走向。会议研讨课题涉及新型纳米靶向抗癌药物载体、多功能纳米基因药物载体、新型疾病诊断体系、水凝胶用于蛋白质和细胞的控制释放、生物组织工程材料等技术领域。
王永亮博士介绍了磁性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与在外场相应下的药物释放行为。高永胜硕士主要介绍了抗结核功能壳聚糖/磷灰石仿骨结构骨修复材料。会议将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一区论文期刊,影响因子:6.499)出一会议专辑。会议收录了250多个墙展报告,所有参会墙展报告摘要将全文在线发表在J. Control. Release杂志上。此外,会议还安排参会者参观了苏州生物纳米园,希望能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到苏州工作和创业。
继2010年在苏州成功举办首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以来,该会议已被同行专家广泛认可为与欧洲控制释放会议和美国控制释放会议并列的规模最大和水平最高的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新闻标题特陶所高永胜和王永亮参加第二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SIPCD2012)
发表时间2012-09-26
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生高永胜硕士研究生和2011届毕业生王永亮博士于2012年9月11-14日参加了在苏州召开的“第二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Second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SIPCD 2012。此次会议由苏州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等共同主办。会议主办方邀请了生物材料、药物控制释放、基因释放、生物组织工程等领域的30多名国内外著名教授和专家参会并做大会邀请报告,其中包括7名中国和外国科学院院士、10多名国际著名期刊的主编和副主编(包括Nano Today, Nanomedicin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Biomaterial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Langmuir,Biomacromolecules等)。会议展示了252个墙展摘要,吸引了18个国家和地区的418名代表参会。该会议是生物材料和药物控制释放领域规模最大和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已被同行专家广泛认可为与欧洲控制释放会议和美国控制释放会议并列的规模最大和水平最高的药物控制释放技术国际学术会议。
高永胜硕士研究生在2012年9月12日下午参加SIPCD2012会议墙展交流环节中在上做了“Novel Lamellar Chitosan Drug Carrier for Long-Term Sustained Release: Drug-Loading Combined with Biomineralization”,介绍壳聚糖局部药物控制释放系统的温和载药与长期释放,并与各国与会代表进行了深入交流;特陶所11届毕业生王永亮博士也做了“Magnetic Chitosan Hydrogel for Magnetic Field Remote Stimulated Drug Release”的墙展交流,介绍磁性纳米壳聚糖水凝胶合成及其在磁场调控的药物释放领域的应用。会议墙报引起了众多与会代表的兴趣。
此外,会议还邀请了国际著名专家就“纳米医药的未来”主题展开特别讨论(Panel Discussion),并且邀请ELSEVIER负责生物医药和控制释放的高级主管做了题为“The Art of Writing Scientific Papers”的专题讲座。会议将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一区论文期刊,影响因子:6.499)出一会议专辑,所有接收的墙展摘要将全文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SIPCD2012是继SIPCD2010李保强副教授、王永亮和李昕等参会后,我所再次派人参加此次药物释放领域的高水平学术盛会,很好地学习和了解了控制释放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我所在该方面的研究成果。
新闻标题课题组关于磁性水凝胶及其在生物医学中应用的论文发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发表时间2015-07-29
李保强老师与西安交通大学徐峰教授课题组联合撰写的Magnetic Hydrogels and Their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在线发表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12(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pdf)。
Magnetic hydrogels are emerging as a novel biocomposite for active response properties and extended applications. State-of-the-art methods for magnetic hydrogel fabrication are presented. The applications of magnetic hydrogels i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are also reviewed, including tissue engineering, drug delivery and enzyme immobilization, cancer therapy, and soft actuators. Concluding remarks and perspective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magnetic hydrogels are addressed
新闻标题李保强博士参加18届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力学国际会议(ICMMB-2012)会议
发表时间2013-01-16
2012年10月16-18日李保强老师参加由西安交通大学承办的第18届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力学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on Mechanics in Medicine and Biology, ICMMB-2012),该会议主要针对生物力学,生物传质,微流体,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新技术,生物材料和生物传感器等主题展开讨论,会议由李保强老师做了“Biomimetic Multilayer Chitosan/Apatite Coating for Tailor-Made Drug Release” 邀请报告,阐述了仿骨结构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在可控药物释放领域中的应用方面研究工作,会议邀请了曾任四川省副省长的生物力学领域著名学者的康振黄教授,奥地利科学院院士Mikos Zrinyi教授交流磁性水凝胶方面的研究和水凝胶领域中Yoshihito Osada 教授交流了仿生结构水凝胶的方面研究工作。本次会议参会70余人,来自10多个国家和地区。该会议始于1978年在德国举行第一次,其后是每2年一届,2003年曾在台湾举办13届,这是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该会议是生物力学及其交叉学科的重要学术会议之一。 会后参观了西安交通大学徐峰教授的实验室,并讨论合作事宜。
新闻标题课题组董龙沛硕士研究生获得2016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硕士)
发表时间2016-11-26
恭喜课题组硕士生董龙沛获得2016年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硕士)。
恭喜课题组博士生王磊获得2015年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博士)。
恭喜课题组硕士生高永胜获得2012年国家研究生奖学金(硕士)。希望课题组成员努力工作,争取更多的奖励和荣誉。
新闻标题李保强博士访问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
发表时间2013-01-16
2012年10月19日,应西北工业大学生命学院卢婷利副教授的邀请,李保强副教授和浙江大学生命学院王本博士对西工大生命学院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访问。李保强副教授并在西工大生命学院做了题为“壳聚糖/磷灰石仿生骨材料”的学术报告(http://shengming.nwpu.edu.cn/info/1068/1542.htm)。
报告会由卢婷利副教授主持,尹大川教授以及学院相关课题组师生参加了报告会。片层结构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一种特殊结构,具体特定的生物功能,李保强副教授的报告围绕如何形成壳聚糖水凝胶的片层状结构而展开,根据仿生的原理,首先形成壳聚糖的片层结构,然而在特定的条件下,引导磷灰石在壳聚糖的片层结构上沉积,最终形成类骨的仿生材料。报告会上,李保强副教授针对如何形成片层结构、片层结构层间作用力等同学们感兴趣的问题,做了精彩而风趣的解答。会上,王本博士后也就自己的科研工作进行了介绍。会后,在卢婷利副教授的陪同下,并与浙江大学生仪学院的王本博士一同参观参观了空间生物模拟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磁场悬浮装置等富有特色实验室和设备,并与卢婷利老师就下一步进行的合作做了初步设想。
新闻标题冯德濛、刘芳辰小组的获得2015年国家级创新训练创业实践项目
发表时间2015-07-12
课题组本科生冯德濛、刘芳辰小组的获得2015年国家级创新训练创业实践项目。小组将在荧光纳米炭用于污水检测和壳聚糖水凝胶应用于药物释放开展工作。
课题组本科生董龙沛团队和杨金鑫小组从事的壳聚糖生物质炭和钛合金表面改性项目获得2013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支持。
课题组与管理学院姜明辉老师联合执导的壳聚糖止血材料的项目获得2013年国家级创业实践项目的支持。
这是实验室学生第6次承担国家级本科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向他们表示祝贺,并预祝能继续努力圆满完成项目取得一些成果。
新闻标题UV固化壳聚糖项目获哈尔滨市创新人才项目批准
发表时间2013-06-19
课题组从事UV固化壳聚糖水凝胶项目获得2013年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项目支持,希望课题组成员(王磊博士生、耿晓梅硕士生等)努力,圆满完成该项目。
新闻标题课题组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发表时间2013-09-05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组关于壳聚糖/磷灰石仿生骨材料及其细胞共培养方面的研究获得资助。研究期限是2014-2017。这将加速实验室在壳聚糖/磷灰石仿生骨材料方面的研究。
新闻标题恭喜课题组高永胜硕士到爱尔兰国立大学攻读博士
发表时间2013-10-25
课题组高永胜硕士在哈工大特陶所完成硕士学位后前往爱尔兰国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这将进一步增加特陶所生物材料实验室对外学术交流的计划,也是宣传哈工大好机会。
新闻标题祝贺刚晓敏同学完成硕士毕业答辩
发表时间2015-07-12
祝贺刚晓敏在2015年6月30日完成硕士毕业答辩,刚晓敏主要研究仿骨结构的壳聚糖/磷灰石复合材料及其药物释放的研究。祝贺耿晓梅在2014年7月3日完成硕士毕业答辩,耿晓梅主要研究壳聚糖水凝胶微结构调控及其药物释放方面的研究。祝贺阿太福在2014年3月9日完成硕士毕业答辩。阿太福是阿尔及利亚政府资助的硕士研究生,他主要研究高分子材料调控高分子/陶瓷复合材料的微结构
新闻标题2014中国工程科技论坛Science Summit for Urban Water(Best Poster Award, 一等奖)
发表时间2014-07-27
2014年7月13-17日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举办了中国工程院第183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城市水科学论坛),会议汇聚了IWA的主席和美国、荷兰、葡萄牙等国家的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领域的专家和学者200余人。会议主题为“城市水可持续发展”,主要议题包括可持续厌氧技术、资源回收强化方法、城镇及工业水处理节能技术、人类社会及环境的水资源安全等。美国工程院院士、斯坦福大学派瑞 L.迈卡蒂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钱易教授等国际水科学领域的16名院士、专家作为特邀代表参加论坛并作报告。会议还收录了100多个会议poster报告,其中课题组博士生王磊有关壳聚糖生物质炭量子点的论文获得 Best Poster Award (一等奖,其中一等奖总计5个), 此外课题组博士生程银峰也做壳聚糖生物质炭方面的poster报告。此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国际水协会和我校共同主办,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北方)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承办。
新闻标题董龙沛黄春发小组获得2014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发表时间2014-09-05
2014年9月1日至3日,由哈工大承办的2014首届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在哈工大举行。董龙沛与黄春发小组报告了关于采用微波炭化技术将剩饭剩菜餐巾纸等餐厨垃圾快速转化为生物质炭的研究成果,并获得了二等奖(其中二等奖合计52个)。
关于2014首届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台湾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82所高校的325项创新设计作品参加了大赛及成果展,其中180项作品入围决赛。我校学生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3项,材料学院费维栋教授获优秀指导教师,我校获优秀组织奖。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副司长高东升、原材料产业司副司长张卫,我校校长周玉出席大赛开幕式。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是第三届中国国际新材料产业博览会的主题活动之一。大赛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与黑龙江省政府主办,教育部高等学校材料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支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哈尔滨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赞助,黑龙江省金属学会策划。黑龙江省工信委副主任刘爱丽、纪检组长王涛,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尹晓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事教育司教育处处长邢涛,我校副校长韩杰才,黑龙江省金属学会、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哈尔滨创业投资集团相关领导和专家出席开、闭幕式。
新闻标题《生活报》亮点报道课题组有关餐厨垃圾的资源化处理技术新闻
发表时间2014-09-05
生活报2014年9月1日讯 (记者朱莉)2014年9月1日9时,“2014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在哈举行。来自国内外82所高校的参赛大学生携325项创新设计作品亮相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其中课题组关于微波炉处理餐厨垃圾技术被《生活报》作为2014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亮点配图报道(小发明让生活大爆炸)。哈工大学生黄春发及队友研发了“餐厨垃圾微波炭化工艺”处理技术。据其介绍,“只要将吃剩的食物、餐巾纸等倒进装有活化剂的容器,然后放进家用微波炉里,调至中低档加热10分钟,这些餐厨垃圾就能转化成生物质炭。”
(摘自2014年9月2日生活报)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第三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SIPCD2014)
发表时间2015-04-20
2014年 9月16日-19日李保强副教授参加了在苏州举行第三届新型高分子材料与控制释放国际会议(Third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SIPCD 2014)。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先进药物释放系统、纳米基因载体、肿瘤诊断、新型水凝胶、生物组织工程等生物医用材料国际前沿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未来挑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针对壳聚糖的不溶于水和无法紫外光固化问题,课题组王磊博士采用化学改性的方法合成了可溶于水且具有紫外光固化能力的壳聚糖,并阐述了该材料在可负载细胞和局部药物释方面的应用,并在会议上做了题目为“Cell laden and patterned chitosan microgel for micro-scale tissue engineering” Poster报告。
作为生物材料和药物控制释放领域规模最大和水平最高的国际学术会议之一,该会议由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共同主办。2014年的参会人数为472人,来自174个单位的人员涵盖了中国、美国、荷兰、德国、瑞士、法国、澳大利亚、捷克斯洛伐克、韩国、日本、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印度、马来西亚等23个国家和地区。会议邀请了29名国内外著名教授做大会报告,其中包括7名美国科学院或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及十多本国际主流期刊(包括Biomacromolecule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Biomaterials,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Journal of Gene Medicine, Pharmaceutical Research, Journal of Biomedical Materials Research, Tissue Engineering, Advances in Polymer Science, Polymer Chemistry, Molecular Therapy,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Biomaterials Science等)的主编和副主编。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第五届国际陶瓷大会(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eramics, ICC5)
发表时间2015-03-23
2014年8月17-21日,李保强副教授参加了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的第五届国际陶瓷大会(5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Ceramics, ICC5),大会主题涵盖了结构陶瓷、功能陶瓷、先进陶瓷制造技术、陶瓷在能源、环境、健康等新技术领域的前沿应用等。在H组分会(Symposium H: Ceramics for Medicine, Biotechnology and Biomimetics)李保强副教授做了“可用于脉冲药物释放的壳聚糖/磷灰石仿骨结构(Chitosan/apatite composites with concentric ring structure for pulsed rifampicin release)”的口头报告。该报告引起与会者的兴趣与讨论。该分会由清华大学崔福斋教授组织。
本次大会由中国硅酸盐学会代表国际陶瓷联盟(International Ceramic Federation, ICF)主办,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承办。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主要承担了大会组织工作。清华大学李龙土院士担任大会主席,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江东亮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院士,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长徐永模博士,海南大学校长李建保教授担任大会共同主席。会议邀请了包括美国工程院院士、哈佛大学David R.Clarke教授在内的100余位国内外陶瓷学界的知名学者做了邀请报告,吸引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650余名代表参会。国际陶瓷大会(ICC)是由国际陶瓷联盟授权各入盟国家陶瓷学会举办的大型、综合型陶瓷学术论坛,旨在增进国际陶瓷学术交流,促进相关产业发展。之前ICC已成功举办4届大会,已成为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强的国际陶瓷学术和工业展览的综合性交流平台。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获得2014年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影响力奖
发表时间2015-09-07
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第八届发展战略研讨会于2015年2月28日在哈工大二校区哈宜楼举行。会议公布了2014年度重点实验室绩效考核结果,其中李保强副教授获得2014年度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论文影响力奖。获得该项奖项的还有实验室的其他四位教授,夏吾烔教授、赵庆良教授、邢德峰教授、李一凡教授。该奖励体现了李保强课题组在壳聚糖方面的研究的影响力。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编著的《壳聚糖生物材料》书籍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
发表时间2015-03-23
根据哈工大2015年3月11日报道,作为“材料研究与应用著作”系列图书中的一册,由哈工大特陶所李保强副教授等编著《壳聚糖生物材料》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该书将由哈工大出版社负责出版。“材料研究与应用著作”是哈工大出版社对哈工大及相关院校材料学科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项目和成果的总结。该系列书籍具有原创性、前沿性与前瞻性,突出了创新理论与先进技术,反映了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科学水平及发展方向。国家出版基金设立于2007年,是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之后的第三大国家设立的基金,获得该基金资助的图书均为代表当前我国出版业最高水平,代表我国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发展最高水平,代表当前我国文化建设最高水平的精品力作。
新闻标题哈工大的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被评为工信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
发表时间2015-05-08
2014年10月20日至2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验收专家组对哈工大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验收。其中李保强副教授作为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教师代表向专家组汇报了哈工大在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课程设置(创业研修课与创新实验课)、指导大学生从大一到大四全程参与创新创业经验(项目涵盖从大一年度创新创业项目,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和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如祖光杯,挑战杯和华为杯等)。2015年4月1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验收结果显示哈工大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被评为工信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博士生王磊和程银锋参加ChinaNanomedicine 2015
发表时间2015-09-02
2015年4月6日-9日,李保强副教授带领博士生王磊和程银峰参加在杭州举办的2015年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nomedicine and NanoBiotechnology(纳米药物及纳米生物技术国际学术大会,ChinaNanomedicine 2015) 。李保强副教授做了“Sensitive Naked-Eye Sensor for Thiol-Containing Amino Acids”的poster报告,报道了采用基于二芳烯衍生物光化学开关作业构建可用裸眼方便快速检测与疾病相关的含巯基氨基酸。博士生王磊做了“High Yield Luminescence N-dope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Nitrogen-containing Biomass for Bioimaging”的poster报告,报道了高产率氮掺杂的荧光碳点在活体生物成像方面的应用,引起与会者的广泛兴趣;博士生程银锋做了“Fluorescent ZnO-dope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Chitosan/Metal Ions Complex for Cell Imaging”的poster报告,介绍了氧化锌掺杂的碳点在对碳点荧光光谱的调节及其在生物成像和光催化方面的应用。该会议有助于我们了解纳米药物及生物技术方面的国际研究前沿,并向外界哈工大特陶所在纳米材料应用于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
该会议由中国药学会纳米药物专业委员会、亚洲生物技术联盟、中国药学会药剂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毒理学会纳米毒理学委员会和中国化学会纳米化学委员会主办,由浙江大学承办。会议邀请了院士包括(程京、张凯先、颜德岳和唐本忠)和杂志的主编(Nanomedicine NBM,Nature Nanotechnology,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 Biomaterials, Small, Journal Controlled Release, Science Bulletin),国内973首席科学、杰青和****等做大会和分会邀请报告。本次会议的主题Promote Science and Clinical Translation of Nanomedicine(推动纳米药物科学研究和临床转化)。议题主要包括先进纳米药物/制剂与功能辅料、用于治疗的纳米药物/制剂、用于疾病检测的生物传感器和生物芯片、纳米药物的个性化治疗和临床转化、纳米药物的化学和毒理学研究几个方面。来自中国、北美、欧洲、亚洲和澳洲的学术、临床和产业界的领军科学家和专家学者,围绕会议的主题开展多学科讨论和深度交流,参会人员达600多人。
新闻标题哈工大春晖创新成果奖励基金成立
发表时间2015-07-12
2015年4月15日下午,由李长春张淑荣夫妇、王兆国高秀芝夫妇、李继耐孙锦云夫妇6位校友联合发起并设立的“哈工大春晖创新成果奖励基金。该基金面向全校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激励他们弘扬哈工大光荣传统,奖励他们在学习期间取得的创新性科研成果和科技发明成果。该基金将推动创新氛围的形成,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善于创新。该基金也集聚更多校友力量,共同支持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提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拔尖创新人才。
新闻标题课题组在壳聚糖水凝胶方面取得新进展并入选 Acta Biomaterialia 杂志热点文章(Most Downloaded Acta Biomaterialia Articles)
发表时间2015-12-16
由课题组李保强副教授、王磊博士生、斯坦福大学Utkan Demirc教授和西安交通大学徐峰教授等人完成可水溶且能UV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用于可原位包裹细胞的图案化水凝胶和皮下原位形成水凝胶的研究论文发表在Acta Biomaterialia杂志(IF=6.02)(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7X)。该论文涵盖了可水溶且能UV交联壳聚糖衍生物的设计与合成、衍生物结构表征、利用光刻技术构建微尺度水凝胶、可水溶且能UV交联壳聚糖水凝胶的细胞相容性与组织相容性以及利用透皮固化技术构建可注射壳聚糖水凝胶用于骨组织修复和局部药物控制释放。???? 2015年8月 Acta Biomaterialia 杂志主页显示,该论文入选 Acta Biomaterialia 杂志热点下载文章(Most Downloaded Acta Biomaterialia Articles)(http://www.journals.elsevier.com/acta-biomaterialia/most-downloaded-articles/),累计下载量超过1326次。
新闻标题课题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选2015年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决赛
发表时间2015-07-12
2015年5月3-4日“哈尔滨银行杯”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复赛在哈尔滨国际会展中心2015中国·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博览会现场举行。从创业项目689项筛选出30支参赛团队(企业)一路拼杀,通过项目路演、评委问辩、嘉宾点评和评审团现场投票等方式,由哈工大李保强和姜明辉老师指导、尹文欣等同学策划的壳聚糖快速止血产品项目作为16个创业项目之一成功晋级决赛。决赛将在6月中旬进行。2015“哈尔滨银行杯”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组委会邀请投资机构专业人士、金融行业代表及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家组成了评审团,对这些项目进行了认真、严格的评审。大赛吸引了10余家投资机构,百度、小米、腾讯、绿地、海尔、娃哈哈等百余家知名企业的热切关注。
新闻标题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叶坚特别研究员访问课题组
发表时间2015-05-27
应课题组李保强副教授邀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叶坚特别研究员于5月21-22日来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访问并做关于纳米表面等离激元材料合成制备及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的报告。
叶坚博士主要讲述关于不同金纳米结构的制备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其中包括了纳米笼以及纳米棒等;并在此基础上将空心纳米棒成功的应用到表面拉曼增强中,利用金纳米棒表面的电子弛豫效应,充分放大检测分子的拉曼信号,使得分子的检测信号提高了到近1000倍。同时,叶研究员还利用硅模板法结合树脂切片的方法在石英表面原位生成尺寸大小均匀的金纳米笼:研究发现金纳米笼还可以进一步增强放大拉曼信号的作用,达到105的水平。将这种纳米笼应用于细胞成像中,可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实现双光子成像,细胞呈现出明亮的红色荧光。将纳米金标记的细胞种植在三维3D的聚己内酯支架上,研究了含纳米金细胞的活性与基因表达。证明了在低浓度范围内(50nM左右)该金纳米笼没有明显的负效应,并且支架中的细胞分布较为均匀。叶坚研究员的研究具有前沿性与可应用性,未来有望进行纳米颗粒应用于体内进行光热治疗等研究。报告结束后,在座的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予以回报,并结合自身的专业知识积极向叶坚研究员提问与探讨。
叶坚特别研究员是比利时鲁汶大学博士,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美国莱斯(Rice)大学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Naomi Halas教授课题组访问学者。目前任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特别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表面等离激元材料的模拟设计、合成制备、光学表征及其在生物领域的应用。累计在Nano Letters、ACS Nano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共发表论文37篇(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23篇),发表论文37篇,总影响因子为180,已被引用1000多次,H因子为19。曾被ACS Nano 期刊邀请撰写评论文章一篇,被邀请为Springer出版社撰写英文专著一章。曾担任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Nanoscale 等著名期刊的审稿人。曾参与多个欧盟第七框架项目,共获得中国、欧洲和美国专利4项。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项目。
叶坚特别研究员个人主页(http://bme.sjtu.edu.cn/new_show.aspx?NID=111&TID=2&TID2=25&TID3=67)
新闻标题课题组创业训练项目获得2015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
发表时间2015-09-10
2015年7月26日,李保强课题组的“壳聚糖止血材料国家级创业训练项目”获得2015年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总决赛二等奖(合计10个项目获二等奖)。该创业团队在李保强副教授和姜明辉教授联合指导下,由任开琳、王磊、尹文欣和闫佳琪等同学组成的大学生创业训练团队。比赛中壳聚糖快速止血海绵项目,以其快速止血和挽救生命的特点,获得4家投资公司的投资意向书(全场比赛中获得投资意向书最多的项目)。
经过前期海选、初赛、复赛、第一场决赛等环节从689个参赛项目筛选出包括壳聚糖快速止血产品和面向教育小型仿人机器人项目等8个项目最终入选总决赛。通过项目路演、评审提问、现场答辩、视频问答、评审评议等方式,最终面向教育小型仿人机器人项目获得一等奖,壳聚糖快速止血海绵等10个项目获得二等奖。大赛特邀了国富资本董事长熊焰、北京正和岛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裁陈里、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国超等三位重量级嘉宾担任主评委,现场还设置了由百度、腾讯等知名企业和市青联、市青企协、市股权投资协会以及科力投资、创新投资、 天琪投资等机构的代表组成的10人评审团。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王铁强出席活动并致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丽欣,市政协副主席杨晓萍出席活动并为获奖选手颁奖。比赛由共青团哈尔滨市委员会主办。
项目负责人李保强(左三)在决赛现场接受投资公司投资意向书(合计4家,全场获得投资意向书最多的项目)
2015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颁奖现场(前排右三,项目负责人李保强)
新闻标题华东师范大学徐敏教授和海南大学文峰教授访问课题组
发表时间2015-08-05
近日华东师范大学徐敏教授和海南大学文峰教授访问了李保强老师课题组。李保强副教授向客人介绍了哈工大特陶所的概况,课题组在壳聚糖生物材料及其生物质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与徐敏教授和文峰教授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未来的合作打下基础。徐敏教授是华东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擅长纤维素水凝胶及其荧光纳米碳材料的研究和核磁共振在化学中的应用(详见 http://faculty.ecnu.edu.cn/s/1503/main.jspy)。文峰教授,是海南大学材料学院教授,擅长金属材料的表面功能化改性及防腐蚀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
新闻标题课题组应邀撰写的3个英文章节出版
发表时间2015-10-29
应瑞典生物电子传感器研究所Ashutosh Tiwari教授和国际生物医用高分子杂志主编与学会主席Munmaya Mishra教授邀请,课题组李保强副教授分别撰写了壳聚糖纳米生物材料传感器(程银峰,2013秋博, DOI: 10.1002/**61.chapter 8, Advanced Bioelectronic Materials, pp.277-307,October 2015,http://as.wiley.com/WileyCDA/WileyTitle/productCd-**.html)、壳聚糖:药物释放与骨组织工程(王磊,2012秋)和壳聚糖止血敷料(孟凡、王磊)合计3个英文章节近日分别由Wiley-Scrivener Publishing和CRC Press of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出版。应邀撰写的壳聚糖生物材料方面的专著章节表明课题组在壳聚糖生物材料方面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
新闻标题冯德濛小组创新项目获得哈工大大学生创业园创客项目答辩第一名
发表时间2015-09-08
2015年8月7日,课题组冯德濛带领创新项目“面向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的荧光碳点/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研究”参加哈工大大学生创业园创客项目答辩会。冯德濛组长从技术创新性、市场前景、项目优势、团队成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评委介绍了利用荧光纳米碳点开展低成本和便携式水中重金属离子的检测,小组项目最终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共九个参赛队伍),并被批准进入创业园。
答辩会邀请了黑龙江省科力高科技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投资经理李宇飞,校友王忠信、孙兆武、张国斌,计算机学院吴智博教授,研工部副部长徐晶,校团委副书记李敬伟作为评审委员会委员出席答辩会。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平均分
1
面向重金属离子快速检测的荧光碳点/壳聚糖复合材料的研究
冯德濛
84.28571
2
漫友
曹雨
83.57143
3
“飞行侠”公共安全监控机器人
曹鹤梅
83.33333
4
尚科稿件服务平台
金家华
82.85714
5
智能搜救机器人
白学林
82.16667
6
基于FPGA预处理的实时视觉-惯性智能传感器系统
白成超
80.14286
新闻标题西安交通大学徐峰教授访问课题组
发表时间2015-09-07
应哈工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陶瓷研究所李保强副教授邀请,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仿生工程与生物力学中心主任、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峰教授在2015年8月24日在哈工大特陶所做了题为“细胞微环境工程”的学术报告。
徐峰教授首先介绍了自己从事交叉研究的经历,如何从热能工程过渡到从事生物力学调控细胞行为的历程。报告内容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讲述徐峰教授和卢天健教授用生物力学观点阐述生物学疼痛机制,创新地用力学模型阐释了冷热引起疼痛区别;第二部分主要讲述功能化水凝胶(磁性、荧光、温敏与自愈合等)、水凝胶内微通道设计与构建、微尺度水凝胶的制备及力学场(磁场或超声)的调控组装;第三部分负载细胞水凝胶的人工微小组织构建及其生物学应用。报告在生物力学、细胞/组织工程学以及生物材料(如水凝胶)方面的研究基础以及微纳生物制造技术方面的优势,通过工程化微组织的构建以及基于磁力的三维细胞力学微环境的调控,研究了不同微组织刚度和拉应变对细胞存活、增殖、铺展、排列和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维微环境下细胞的力学响应行为与微组织的刚度和拉应变均有密切关系,并且很多方面与二维模型得到的结果显著不同。研究结果将为阐明在体细胞力学响应机制提供参考,对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报告后,徐峰教授回答了师生提出的问题。
报告由李保强副教授主持并介绍了徐峰教授的简历。材料科学系特陶所王玉金教授、王亚明教授、王文教授及特陶所师生30余人参加了学术报告。
报告人简介:徐峰教授,工学博士,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生命学院副院长。徐峰教授先后于2001年和2004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及工业工程专业双学士学位和热能工程专业硕士学位,2008年取得剑桥大学工程学博士学位。2008-2011年在哈佛医学院/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健康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Harvard-MIT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stitute)任博士后、研究员。2011年全职回国,现任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导、生命学院副院长。2012年入选陕西省“百人计划”、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2012年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信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生物医学工程重点学科的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之一。徐峰教授研究包括生物组织热-力-电耦合学、细胞热-力-电微环境工程、基于生物微流体力学的即时诊断技术及生物医学工程中焦点问题的研究。他主持课题20余项,主持纵向课题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重大仪器专项子课题、教育部重大科技专项、中韩-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撰写中英文专著5本、英文专著章节11 章;180余篇期刊论文,其中SCI 源刊期刊论文150余篇,其中进入JCR 期刊排名10%的有50篇,总影响因子超过640;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论文被引用2600余次,引用指数因子H=26,5篇论文入选ESI高引用论文,9篇论文被Lab Chip、Soft Matter等杂志选为封面论文。作为第二完成人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担任SCI源期刊J Mech Med Biol和J Med Imaging Health Inform的副主编,ASME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JNEM)的副主编,Scientific Reports和Biofabrication的编委,作为客座编委受邀为Phil Trans R Soc A等国际期刊编辑特刊4本。担任国际会议主席4次以及分会主席12次;做国际学术会议特邀报告20余次,口头报告40余次,发表国际会议文章/摘要150余篇。徐峰教授个人主页(http://bebc.xjtu.edu.cn/ )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指导创业项目获得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
发表时间2015-12-08
为启迪创意思维、提升学生科研实践能力,促进专业知识、科研成果、就业意识、创业意识与校园文化的深度融合,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哈尔滨工业大学 “丁香会杯”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于2015年11月7日在哈工大学生活动中心举行。由李保强副教授指导,姜蔚、董龙沛、黄春发等同学组队发起的”新洁餐厨垃圾生物处理公司”项目经过团队现场展示、路演和决赛现场答辩等比赛环节,“新洁餐厨垃圾生物处理”项目从参与的29个项目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共三个项目)。项目受到来自黑龙江省科技厅和哈尔滨市南岗区领导的高度认可与重视,认为我们为难以合理处理餐厨垃圾找到新的快速解决方案,并鼓励我们尽快将项目落地和开展示范性运行。“餐厨垃圾处理一直是各地政府的心头之患,你们的餐厨垃圾智能生物处理技术能解决这个难题,因此,你们的产品将来一定能有广阔的前景。”从事多年地方政府工作的宋博岩肯定了新洁餐厨垃圾生物处理团队。黑龙江晨报在2015年11月9日报道了该赛事。该项目在研发过程中获得多项荣誉,如2014年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关于微波炉处理餐厨垃圾技术被《生活报》作为亮点配图报道(小发明让生活大爆炸)。
新洁餐厨垃圾生物处理项目关注与民生紧密相关的餐厨垃圾处理问题。项目以一顿剩饭剩菜的资源化历程为主线,主要针对餐厨垃圾填埋(或焚烧)、肥料或饲料化处理中存在有机质资源浪费和处理时间长等行业痛点问题。新洁餐厨垃圾生物处理项目实现了餐厨垃圾快速资源化,解决了餐厨垃圾含水量、大燃烧热值低,易腐烂和滋生细菌,生物质资源浪费和二次污染的问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丁香会杯”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由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本科生院、共青团哈尔滨工业大学委员会、哈尔滨工业大学创新创业广场等联合举办。大赛的主题是创青春,创未来。校长助理、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甄良出席会议并致辞。哈尔滨市南岗区副区长宋博岩、黑龙江省科技资源共享服务中心孵化器负责人吴克菊等相关领导和有关代表担任大赛评委。
校长助理甄良教授在新洁餐厨垃圾处理项目展台前与项目成员交流
董龙沛(左二)接受在颁奖典礼上接受一等奖
项目主要成员合影
新洁餐厨垃圾生物处理公司项目被黑龙江晨报报道 (2015年11月9日)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Biotechnology并作邀请报告
发表时间2015-11-10
2015年11月2日至4日,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Biotechnology(能源及生物技术纳米材料学术研讨会)在哈工大科学园国际会议中心召开。校长助理甄良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来自国内外的多位学者分别作了大会特邀报告和口头报告。李保强副教授做了题为“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biomass for bioimaging and biosensor”口头邀请报告。该报告主要涉及课题组采用壳聚糖为碳源合成氮掺杂荧光纳米碳点,我们还将源于氮掺杂荧光纳米碳点应用于细胞成像和水中汞离子检测。该工作主要由课题组王磊与史鑫尧、冯德濛和徐哲恒等同学完成。
研讨会由美国化学会《ACS应用材料与界面》主编、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柯克·尚策教授发起,会议针对纳米材料在能源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开展了深入的学术交流与讨论,内容涉及锂离子电池、太阳能电池、光催化、电催化、生物技术等。本次会议有100余位参会人员,其中,柯克·尚策教授、《物理化学快报》杂志主编卡马特教授、《ACS应用材料与界面》杂志副主编费舍尔教授、美国西北大学法拉赫教授、美国北卡大学帕帕尼古拉斯教授及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金松教授作了大会特邀报告。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向乌拉尔联邦大学副校长克鲁扎耶夫介绍哈工大特陶所
发表时间2015-11-10
2015年11月10日乌拉尔联邦大学副校长克鲁扎耶夫访问哈工大特陶所,特陶所副所长李保强副教授向克鲁扎耶夫介绍了哈工大特陶所历史、特陶所成员及主要研究方向。克鲁扎耶夫参观了特陶所设备及实验室。克鲁扎耶夫校长对课题组从事先进陶瓷材料、铁电纳米材料与生物材料方向很感兴趣。克鲁扎耶夫向李保强副教授介绍了乌拉尔联邦大学历史、院系设置和本硕博教育项目,特别是他倡议基于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建立中俄材料研究与教育中心的设想。
哈尔滨工业大学和乌拉尔联邦大学同为中俄工科大学联盟、上合组织大学、金砖国家大学联盟成员院校,我们充分利用现有的交流平台资源开展新材料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合作,开展学位与合作教育。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参加2015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并作口头报告
发表时间2015-11-25
2015年11月19至22日,由中国生物材料学会(CSBM)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生物材料分会(CSBME-BMB)主办的2015中国生物材料大会在海南大学召开。李保强副教授在海洋生物材料分会上做了题为“UV交联可注射壳聚糖水凝胶透皮固化及其局部药物释放”口头报告,并回答了参会代表提出的问题,如可注射壳聚糖的生物相容性、可见光固化壳聚糖、高产率荧光碳点等。会后引起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参会者关注并商定加强交流与合作。李保强副教授还与壳聚糖生物材料专家、台湾大学特聘教授徐善慧教授进行壳聚糖生物材料方面的交流。此外还在会上交流了题为“源于壳聚糖的氮掺杂碳纳米点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海报。特陶所王亚明教授和杜青博士生分别就镁合金和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改性做了口头报告,向同行介绍了来自哈工大特陶所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工作进展。
中国生物材料大会是整个生物材料界的盛会,也是国际生物材料界的重要活动。会议以“先进生物材料与成果转化”为主题,就生物材料科学与产业的最新进展、研究热点、进一步发展的重点,特别是成果转化等进行交流和研讨,通过来自不同学科和领域的同行间的交流和不同学术思想的碰撞,激发灵感,启发思路,增强合作,促进生物材料科学和产业的发展。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种润之,省教育厅厅长曹献坤,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Nicholas A.Peppas,韩国生物材料学会主席Dong June Chung,中国生物材料大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兴栋,大会副主席、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大会执行主席、海南大学副校长 曹阳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王迎军主持。来自中国、美国、韩国等多个国家的生物材料领域的专家和学者1300余人参加会议。
新闻标题课题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入选2016年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复赛
发表时间2016-06-24
由董龙沛、黄春发和程银锋等人组队专注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的项目入选了2016年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复赛,希望小组成员努力,并取得好成绩。
新闻标题李保强副教授在基础学部2014级材料学院大一年度项目立项动员会报告
2014年11月1日9:00,基础学部2014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一年度项目立项动员会在二校区主楼B31举行。本次会议由基础学部辅导员代明智老师主持,材料学院大一年度项目资深指导老师之一的李保强老师主讲,大一全体材料学院学生聆听了老师的全局想法和真诚建议,现场氛围热烈。
李保强老师首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从国家的就业形式、学校的人才培养以及个人的事业成就三方面的需求打开主题,展现了历史大背景对大学生科创有迫切需求的实际形势,让同学们从大局方向上体会到了大一年度项目的真实价值和意义。李老师指出,国家极其重视和支持高校青年学生的创新创业,此举战略意义十分重大。再从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科创底蕴和国家任务来谈,“厚基础,强实践,重创新”的学校传统加上哈工大的平台优势,充分保障了大一学生的科创的顺利进行。再回到大学生本身,缺乏实验动手的操作能力是一大缺陷,当代高校的大学生需要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和知识的转化能力。这些有深度有广度的思维论点让本拥有浓郁科创兴趣的我们更加真切感受到了此次科创的重要影响。紧接着,李老师以工大整体的科技训练体系为基础,从政策、对象和概况来具体阐释了大一年度项目的涵义。老师现身说法,从自己的科研领域精心抽选了一些项目,以往界科创典型案例为切入点,与我们进行了面对面的真诚沟通和经验分享。无论是雾霾的治理、食堂剩余食品的资源再利用还是与我们生活健康、信息、娱乐都紧密相连的生物材料,都激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李老师把抽象深奥的科学创作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可感,使大家对年度项目的具体流程和普遍存在的一些疑惑有了清晰的认识。
最后李老师提了三点具体的要求,即我们要能够做到“有兴趣,有时间,更要有心思”,为年度项目指明了方向。在活跃的积极的气氛中,整个交流会在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中圆满结束。会后,同学们久久不愿离去,再次面对面和李老师进行了交流,与老师就自己的想法交换了意见。经历了此次交流会,同学们坚定了自己的任务和目标,开始有了自己科创规划的框架雏形,相信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项目都会达到自己的期望,也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收获宝贵的科创经验,为日后的学业进步打好基础!
讲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
壳聚糖生物材料(创新研修课和创新实验课)
复合材料
生物材料
Materials Applied in Medicine(本科生,英文授课)
研究生课程Biomaterials(留学生课程,英文授课)
先进材料制备技术(博士生课程,讲座)
无机非金属材料研究进展(硕博课程)
先进陶瓷材料 (硕博课程)
研究领域
2013课题组
2017年课题组
博士研究生
丁海昌,研究方向:功能化壳聚糖衍生物合成与应用
历世能,研究方向:强韧化壳聚糖水凝胶
刘冠雄,研究方向:可视化壳聚糖/磷灰石可注射骨修复材料
***, 研究方向:生物炭纳米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
硕士研究生
李洁,研究方向:纳米碳的可控合成与应用
肖进,研究方向:特异性检测碳点
冯登堂,研究方向:智能荧光碳点
***, 研究方向:智能UV交联壳聚糖
本科生
马 福,研究方向:壳聚糖生物质炭材料
江奕林,研究方向:仿生材料的构建与力学性能
**,研究方向:智能壳聚糖水凝胶及3D打印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小组
刘小杨(2018秋,面向组织连接的壳聚糖/纳米碳复合膜,2018卓越项目一等奖,)
李宣达(2018秋,壳聚糖/荧光碳点食品保鲜膜与食品污染检测)
全嘉前(2017秋,源于蘑菇多孔碳的制备及其高效太阳能蒸腾器,2018国家级科创项目,2018哈工大科创项目一等奖)
江奕林(2017秋,壳聚糖/磷灰石仿贝壳层状复合材料的结构调控与力学性能,2018国家级科创项目,2018哈工大科创项目二等奖)
于士钊(2017秋,壳聚糖/纳米碳快速止血海绵及其残留检测,2018国家级科创项目,2018哈工大科创项目二等奖)
刘青铜小组(2016秋 仿生壳聚糖/磷灰石骨修复材料,2017年国家级项目,2017年第七届“祖光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2018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项目,二等奖)
姜蔚小组(2015秋,新洁餐厨垃圾资源化公司,2016年国家级项目,2016教育部第九届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创业项目奖,2018黄梯云创新研究二等奖,2019全国优秀团员)
齐会英小组(2015秋 壳聚糖/纳米碳复合膜,结题)、
蒋子圣小组(2015秋 面向组织连接的壳聚糖/荧光纳米碳,黑龙江省级课题,结题;保送研究生)
宋新宇小组(2015秋 壳聚糖快速止血海绵,2016国家级项目,结题)
冯德濛小组(壳聚糖生物质碳纳米颗粒,2015国家级项目、哈工大大学生创业园创客项目第一名,2016年哈工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优秀项目一等奖并入选2016年教育部第九届大学生学术论文论坛)
刘芳辰小组(载药壳聚糖可注射水凝胶,2015国家级项目,伦斯勒理工学院联培,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
孟凡小组(壳聚糖止血材料研究团队,结题,2013哈工大本科生学术论文二等奖,孟凡出国美国西北大学,景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
许皓天小组(大学生挑战杯创业团队孵化器,2013国家级,结题,徐皓天青岛啤酒工作)
董龙沛小组(壳聚糖生物质炭,2014国家级,结题,2014年哈工大创新项目二等奖、实验学院一等奖,2014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杨金鑫小组(钛合金表面改性,2014国家级,结题,杨金鑫曼彻斯特大学硕士和博士)
尹文欣小组(壳聚糖止血材料创业实践,2014祖光杯最受欢迎项目;2015哈尔滨大学生创业竞赛三等奖,2015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任开琳新加坡国立大学读博,尹文欣清华大学读博)
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研究小组(2013秋季校级项目)
黄春发小组(基于餐厨垃圾的生物质炭,结题,哈工大2015年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等奖,2014中国大学生新材料创新设计大赛二等奖)
郭京浩小组 (UV固化壳聚糖材料,结题,发表1篇SCI论文)
谢星驰小组 (伤口友好且抗菌的壳聚糖止血材料,结题)
奖项成果
李保强教授围绕“壳聚糖为健康”的理念,从事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及其在组织工程、药物释放、快速止血和生物传感器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长达18年。
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原位杂化策略构建壳聚糖/纳米生物矿物复合材料;
(2)壳聚糖水凝胶诱导合成磁性纳米粒子;
(3) 多尺度仿骨壳聚糖骨材料;
(4) 源于壳聚糖纳米碳的定向转化与生物传感器.
承担生物材料方面1项973子课题和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累计在Biomaterials,Acta Biomaterialia,Biosensor and Bioelectronic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Carb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和Nanomedicine等生物材料权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SCI收录70余篇,其中23篇论文的影响因子>6.0),论文累计被引用2300余次,单篇最高被引用4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已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主编《壳聚糖生物材料》专著1部(入选国家出版基金、国家十三五出版规划和黑龙江省精品图书),参编英文专著2部(由Wiley和CRC出版社出版)。
围绕健康材料与环境材料的科学前沿与资本投资热点领域,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李保强教授组织和发起了4个创新创业团队,并分别获得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优秀创业项目奖、2017年中国沈阳海智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018年中国互联网+大赛(黑龙江赛区)二等奖2项,哈尔滨青年创业创新大赛二等奖和哈工大第三届大学生创业大赛一等奖等10余项奖项。面向应急救援的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创新创业项目受邀参加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并受到中国科协领导和硅酸盐学会的领导肯定。荧光可视化水凝胶、壳聚糖生理内裤和“变色龙”污水检测手机APP等成果被《科技日报》、《健康报》、《沈阳日报》、《新晚报》和《生活报》等国家与省市媒体的亮点配图报道。
https://scholar.google.com/citations?user=Ao1x5ioAAAAJ&hl=en
http://xueshu.baidu.com/scholarID/CN-B5734ZTJ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Baoqiang_Li/?ev=hdr_xprf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J-4526-2012
ORCID: http://orcid.org/0000-0003-0278-4542
Selective publications(* corresponding author)
Chitosan/nanoapatite for bone regeneration
Hu QL, Li BQ, Wang M, Shen JC.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rods via in situ hybridization: A potential material as internal fixation of bone fracture. Biomaterials. 2004;25:779-85.Gao YS, Li BQ*, Jia DC, Feng YJ, Wei DQ, Zhou Y. Novel lamellar chitosan drug carrier for long-term sustained release: Drug-loading combined with biomineralization.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3;172:87.Li BQ*, Wang YL, Jia DC, Zhou Y, Cai W. Mineralization of chitosan rods with concentric layered structur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Biomedical Materials. 2009;4.Li BQ*, Wang YL, Jia DC, Zhou Y. Gradient Structural Bone-Like Apatit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via Ion Assembly.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2011;22:505-17.Qu ZW, Yan JL, Li BQ(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 Zhuang JP, Huang YM. Improving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ttachment on chitosan/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by an immobilized RGD peptide. Biomedical Materials. 2010;5.Chitosan hydrogel for tissue engineering and drug delivery
Li B*, Wang L, Xu F, Gang X, Demirci U, Wei D, et al. Hydrosoluble, UV-crosslinkable and injectable chitosan for patterned cell-laden microgel and rapid transdermal curing hydrogel in vivo. Acta Biomater. 2015;22:59-69.Li BQ*, Gao YS, Li X, Feng YJ, Zhou Y. Chitosan hydrogels with 3D Liesegang ring structure for rifampicin releas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1;152:47.Li BQ*, Gao YS, Feng YJ, Ma B, Zhu RX, Zhou Y. Formation of concentric multi-layer chitosan hydrogel loaded with isoniazid.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1;152:45.Li B*, Wang L, Guo J, Xu F, Wei D, Feng Y, et al. Cell laden and patterned chitosan microgel for micro-scale tissue engineering.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5;213:9.Wang P-F, Wang L, Li B, Lu T-J, Xu F*. Controlled cyclic drug release based on chemomechanical gel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5;213:33.Magnetic hydrogel for drug release
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Qu ZW, Yan JL. Newgeneration of chitosan-(acrylic acid)-magnetite nanosphe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ell viability test in vitro.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1;152:245.Li BQ*, Jia DC, Zhou Y, Hu QL, Cai W. In situ hybridization to chitosan/magnetite nanocomposite induced by the magnetic field.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06;306:223-7.Wang YL, Li BQ*, Zhou Y, Han ZD, Feng YJ, Wei DQ. A facile concentric-layered magnetic chitosan hydrogel with magnetic field remote stimulated drug releas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3;172:90.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In Situ Mineralization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in Chitosan Hydrogel.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09;4:1041-6.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Song Y. CS-Fe(II,III) complex as precursor for magnetite nanocrystal.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11;22:1681-4.Li YH, Huang GY, Zhang XH, Li BQ*, Chen YM, Lu TL, et al. Magnetic Hydrogels and Their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3;23:660-72.Wang YL, Li BQ*, Xu F, Jia DC, Feng YJ, Zhou Y. In Vitro Cell Uptake of Biocompatible Magnetite/Chitosan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Magnetization: A Single-Step Synthesis Approach for In-Situ-Modified Magnetite by Amino Groups of Chitosan.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2012;23:843-60.
期刊论文 *(通讯联系人)
Wang L, Li B*, Xu F, Li Y, Xu Z, Wei D, et al. Visual in vivo degradation of injectable hydrogel by real-time and non-invasive tracking using carbon nanodots as fluorescent indicator. Biomaterials 2017;145:192-206.(IF=8.80,一区杂志/TOP期刊,被科技日报2017年9月20日,新晚报2017年9月6日,哈工大要闻2017年9月1日亮点配图报道,并被工信部网站、搜狐、新浪等媒体转载)
Li B*, Wang L, Xu F, Gang X, Demirci U, Wei D, et al. Hydrosoluble, UV-crosslinkable and injectable chitosan for patterned cell-laden microgel and rapid transdermal curing hydrogel in vivo. Acta Biomater. 2015;22:59-69.(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97X)(IF=6.34,一区杂志/生物材料领域Top期刊)
Wang Y, Li B*, Xu F, Han Z, Wei D, Jia D, et al. Tough Magnetic Chitosan Hydrogel Nanocomposites for Remotely Stimulated Drug Release ,Biomacromolecules, 2018, 19 (8), 3351–3360 (IF=5.74,一区杂志/高分子领域Top期刊 ).
Wang L, Li B*, Xu F, Xu Z, Wei D, Feng Y, et al. UV-crosslinkable and thermo-responsive chitosan hybrid hydrogel for NIR-triggered localized on-demand drug delivery. Carbohydrate Polymer. 2017;174:904-914.(IF=5.16,工程技术一区杂志和应用化学一区,高分子领域Top期刊)
Yu Z, Li B*, Chu J, Zhang P. Silica in situ enhanced PVA/chitosan biodegradable films for food packages. Carbohydrate Polymers. 2018;184:214-20.(IF=5.16,工程技术一区杂志和应用化学一区,高分子领域Top期刊)
Cheng Y, Wei Z*, Du Q, Liu F, Duan X, Wang Y, Jia D,Zhou Y,Li B*. The shape effect of manganese(II,III) oxide nanoparticl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chemical capacitors. Electrochimica Acta. 2018;284:408-17.(IF=5.12,一区杂志/电化学领域TOP期刊)
Li B*, Cheng Y, Dong L, Wang Y, Chen J, Huang C, et al. Nitrogen doped an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derived from chitosan hydrogel via rapid microwave carbonization for high-performance supercapacitors. Carbon. 2017;122:592-603.(IF=7.01,一区杂志/碳材料领域Top期刊)
Ding H, Li B*, Pu S*, Liu G, Jia D, Zhou Y. A fluorescent sensor based on a diarylethene-rhodamine derivative for sequentially detecting Cu2+ and arginin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keypad lock. Sensors and Actuators B: Chemical. 2017;247:26-35 (IF=5.40,传感器一区杂志/Top期刊)
Li S-N, Li B*, Gong L-X, Yu Z-R, Feng Y, Jia D, Zhou Y, Tang L*, et al. Enhance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polyacrylamide/chitosan hydrogels by tuning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of 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 Materials & Design(IF=4.25). 2019;162:162-70
Wang L, Li B*, Li L, Xu F, Xu Z, Wei D, et al. Ultrahigh-yield Synthesis of N-doped Carbon Nanodots that Down-regulate ROS in Zebrafish.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17, 5, 7848 - 7860 (IF=4.53,碳点合成产率高达85.9%,世界最高;并呈现抗氧化应激效应)
Cheng Y, Li B*, Huang Y, et al. Molten salt synthesis of nitrogen and oxygen enriched hierarchically porous carbons derived from biomass via rapid microwave carbonization for high voltage supercapacitors. Applied Surface Science, 2018; 439: 712-723(IF=4.44).
Ding H, Zheng C, Li B*, Liu G, Pu S*, Jia D, et al. A rhodamine-based sensor for Hg2+ and resultant complex as a fluorescence sensor for I. RSC Advances 2016;6:80723-8(IF=3.11).
Wang L, Li B*, Xu F, Shi X, Feng D, Wei D, et al. High-yield synthesis of strong photoluminescent N-dope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hydrosoluble chitosan for mercury ion sensing via smartphone APP.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2016;79:1 (IF=8.17,生物传感器领域影响因子最高期刊/Top期刊)
Wang L, Li B*, Shi X, Li L, Feng Y, Jia D, et al. High-yield synthesis of carbon nanodots for bioimaging and anti-oxidative stres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7;259:76.
Ding H, Li B*, Pu S, Feng Y, Jia D, Zhou Y. A rhodamine/copper complex as selective and naked-eye sensor for arginine.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8;14:1884-1885.
Li B*, Shi X, Wang L, Feng Y, Wei D, Jia D, et al. Target-oriented synthesis of carbon dots from carrot for bioimaging and ethanol sensor.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8;14:1803-1804.
Li S, Li B*, Gong L, Tang L, Feng Y, Jia D, et al. Hyperbranched polysiloxane for highly stretchable and tough hydrogel by one-pot in situ polymerization.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7;259:122.
Li B*, Wang L, Xu Z, Feng Y, Wei D, Jia D, et al. In vivo visualized degradation of injectable hydrogel by real-time fluorescence tracking.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7;259:9.
Dong L, Li B*, Li Z, Cheng Y, Feng Y, Jia D. Porous nitrogen-doped biochar derived from chitosan for absorption of creatinin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7;259:89
Wang L, Li B*, Li L, Wei D, Feng Y, Jia D. High yield luminescent N-dope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nitrogen-containing biomass for bioimaging.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6;12:511.(IF=6.15,一区)
Ding H, Li B*, Pu S, Wei D, Feng Y, Jia D. Sensitive naked-eye sensor for thiol-containing amino acids.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6;12:553.(IF=6.15,一区)
Cheng Y, Li B*, Wang L, Wei D, Feng Y, Jia D. Fluorescent zinc dope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chitosan/metal ions complex for cell imaging. Nanomedicine: Nanotechnology, Biology and Medicine 2016;12:506-7.(IF=6.15,一区)
Li B*, Wang L, Guo J, Xu F, Wei D, Feng Y, et al. Cell laden and patterned chitosan microgel for micro-scale tissue engineering.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5;213:9.(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3090)(IF=7.7,一区)
Li BQ*, Gao YS, Feng YJ, Ma B, Zhu RX, Zhou Y. Formation of concentric multi-layer chitosan hydrogel loaded with isoniazid.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1;152:45.(IF=7.7,一区)
Wang YL, Li BQ*, Zhou Y, Han ZD, Feng YJ, Wei DQ. A facile concentric-layered magnetic chitosan hydrogel with magnetic field remote stimulated drug releas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3;172:90.(IF=7.7,一区)
Hu QL*, Li BQ, Wang M, Shen JC.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rods via in situ hybridization: A potential material as internal fixation of bone fracture. Biomaterials. 2004;25:779-85.(IF=8.5,一区)
Gao YS, Li BQ*, Jia DC, Feng YJ, Wei DQ, Zhou Y. Novel lamellar chitosan drug carrier for long-term sustained release: Drug-loading combined with biomineralization.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3;172:87.(IF=7.7,一区)
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Qu ZW, Yan JL. New generation of chitosan-(acrylic acid)-magnetite nanospheres: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ell viability test in vitro.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1;152:245.(IF=7.7,一区)
Li BQ*, Gao YS, Li X, Feng YJ, Zhou Y. Chitosan hydrogels with 3D Liesegang ring structure for rifampicin release.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1;152:47.(IF=7.7,一区)
Li YH, Huang GY, Zhang XH, Li BQ, Chen YM, Lu TL, et al. Magnetic Hydrogels and Their Potential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013;23:660-72.(IF=11.8,一区)
Wang P F, Wang L, Li B, Lu T J, Xu F. Controlled cyclic drug release based on chemomechanical gels. 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 2015;213:33.(IF=7.7,一区)
Xu F, Inci F, Mullick O, Gurkan UA, Sung YR, Kavaz D, Li BQ,et al. Release of Magnetic Nanoparticles from Cell-Encapsulating Biodegradable Nanobiomaterials. ACS Nano. 2012;6:6640-9.(IF=12.8,一区)
Xu F, Wu CAM, Rengarajan V, Finley TD, Keles HO, Sung YR,Li BQ, et al. Three-Dimensional Magnetic Assembly of Microscale Hydrogels. Advanced Materials. 2011;23:4254-60.(IF=19.8,一区)
Li BQ*, Jia DC, Zhou Y, Hu QL, Cai W. In situ hybridization to chitosan/magnetite nanocomposite induced by the magnetic field.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06;306:223-7.
Wang YL, Li BQ*, Xu F, Jia DC, Feng YJ, Zhou Y. In Vitro Cell Uptake of Biocompatible Magnetite/Chitosan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Magnetization: A Single-Step Synthesis Approach for In-Situ-Modified Magnetite by Amino Groups of Chitosan.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2012;23:843-60.
Wang YL, Li BQ*, Feng YJ, Han ZD, Dong LM. In Situ Synthesized Carbon Coated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and Its Magnetic Property.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3;42:226-9.
Li BQ*, Gao YS, Jia DC, Feng YJ, Zhou Y. Drug-loading Chitosan/Apatite Composites with Biomimetic Bone Structure via Biomineralization.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3;42:813-5.
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Song Y. CS-Fe(II,III) complex as precursor for magnetite nanocrystal.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11;22:1681-4.
Li BQ*, Wang YL, Jia DC, Zhou Y. Gradient Structural Bone-Like Apatit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via Ion Assembly.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2011;22:505-17.
Li BQ*, Gao YS, Feng YJ, Ma B, Zhu RX, Zhou Y. Formation of Concentric Multilayers in a Chitosan Hydrogel Inspired by Liesegang Ring Phenomena.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2011;22:2295-304.
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Mineralization of Magnetit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In: Pan W, Gong JH, editors. Chinese Ceramics Communications2010. p. 539-41.
Qu ZW, Yan JL, Li BQ(与第一作者同等贡献), Zhuang JP, Huang YM. Improving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ttachment on chitosan/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by an immobilized RGD peptide. Biomedical Materials. 2010;5.
Li BQ*, Huang YQ, Wang YL, Jia DC. CARBONATED APATITE COATING ON CHITOSAN WITH GRADIENT DISTRIBUTION VIA IONS ASSEMBL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2010;24:5987-94.
Li BQ*, Huang YM, Wang YL, Zhou Y. Mineralization of Bone-like Apatite in Chitosan Hydrogel. In: Pan W, Gong J, editors. High-Performance Ceramics Vi2010. p. 605-8.
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In Situ Mineralization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in Chitosan Hydrogel.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09;4:1041-6.
Wang YL, Li BQ*, Zhou Y, Jia DC. Influence of Amino and Carboxylic Groups on the Synthesis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09;38:1099-101.
Li BQ*, Wang YL, Jia DC, Zhou Y, Cai W. Mineralization of chitosan rods with concentric layered structur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Biomedical Materials. 2009;4.
Li BQ*, Wang YL, Jia DC, Zhou Y. Apatite Coating with Gradient Structure via Ion Assembly.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09;38:767-9.
Wang YL,Li BQ*, Zhou Y, Jia DC. Chitosan-induced synthesis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via iron ions assembly.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08;19:1256-61.
Li BQ*, Wang L,Yu H,Wei DQ,Li Y, Feng YJ, Jia DC, Zhou Y, UV-Crosslinkable and Injectable Chitosan/Hydroxyapatite Hybrid Hydrogel for Critical Size Calvarial Defect Repair in Vivo, Journal of Nanotechnology in Engineering and Medicine. Feb 3,2016. doi:10.1115/1.**
Guo YP, Zhou Y, Li BQ, Jia DC. Fabrication of Plate-Like Apatite Bioceramic at Low Temperature.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08;37:187-90.
Guo YP, Zhou Y, Jia DC, Li BQ, Ning CQ, Guo YJ. Fabrication of Mesoporous Hydroxycarbonate Apatite/Polyaniline Composite Coatings on Ti6Al4V Substrates. Rare Metal Materials and Engineering. 2011;40:1317-22.
Cui W, Hu QL, Wu J, Li BQ, Shen JC.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te/hydroxyapatite/chitosan nanocomposite by in situ compositing method.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109:2081-8.
王永亮,韩志东,李保强,王佳乾,可控构建环形的壳聚糖 /Fe3O4复合凝胶研究,人工晶体学报,2015,44(11):3311-3314
Wu J, Hu QL, Chen FP, Li BQ, Shen JC. Study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y of magnetite/hydroxyapatite/chitosan nano-composite. In: Zhang XD, Li XD, Fan HS, Liu XY, editors. Bioceramics, Vol 19, Pts 1 and 22007. p. 435-8.
Li BQ*, Jia DC, Zhou Y, Hu QL, Cai W. Magnetic hydroxyapatite/chitosan nanocomposites via in situ hybridization strategy. In: Zhang XD, Li XD, Fan HS, Liu XY, editors. Bioceramics, Vol 19, Pts 1 and 22007. p. 357-60.
Li BQ*, Guo YP, Huang K, Jia DC, Zhou Y, Cai W. Mineralization of chitosan via alternate soaking. In: Zhou Y, Tu ST, Xie X, editors. Progresses in Fracture and Strength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42007. p. 2195-8.
Guo YP, Li BQ, Zhou Y, Jia DC. Effect of pH values on conversion of calcite crystals into calcium phosphate phases in buffer solutions. In: Zhou Y, Tu ST, Xie X, editors. Progresses in Fracture and Strength of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42007. p. 2183-6.
Hu QL, Chen FP, Li BQ, Shen JC. Prepa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ano-magnetite/chitosan rod. Materials Letters. 2006;60:368-70.
Chen FP, Hu QL, Chen L, Li BQ, Shen JC. Preparation of magnetic iron oxide/hydroxyapatite/cbtirosan rods by in situ precipitation.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06:756-60.
Li BQ, Hu QL, Wang M, Shen JC. Preparation of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with layered structure via in-situ compositing. In: Zhang X, Tanaka J, Yu Y, Tabata Y, editors. Asbm6: Advanced Biomaterials Vi2005. p. 211-4.
Hu QL, Li BQ, Zhang ZM, Shen JC.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dimensions chitosan rods with biomimetic layered structure similar to annual ring. In: Zhang X, Tanaka J, Yu Y, Tabata Y, editors. Asbm6: Advanced Biomaterials Vi2005. p. 473-6.
Hu QL, Chen FP, Li BQ, Shen JC. Preparation of orientated magnetite/chitosan nano-composite material via in-situ precipitation.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 2005;26:1960-2.
Li BQ, Hu QL, Wang M, Shen JC. Preparation of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with layered structure via in-situ compositing.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 2004;25:1949-52.
Hu QL, Qian XZ, Li BQ, Shen JC. Studies on chitosan rods prepared by in situ precipitation method.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Chinese. 2003;24:528-31.
Li BQ, Hu QL, Qian XZ, Fang ZP, Shen JC. Bioabsorbable chitosan/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rod prepared by in-situ precipitation for internal fixation of bone fracture.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02:828-33.
Zhou R, Wei DQ, Yang HY, Feng W, Cheng S, Li BQ, et al. MC3T3-E1 cell response of amorphous phase/TiO2 nanocrystal composite coating prepared by microarc oxidation on titanium.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4;39:186-95.
Zhou R, Wei DQ, Yang HY, Cheng S, Feng W, Li BQ, et al. Osseointegration of bioactive microarc oxidized amorphous phase/TiO2 nanocrystals composited coatings on titanium after implantation into rabbit tibia.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Materials in Medicine. 2014;25:1307-18.
Zhou R, Wei DQ, Cheng S, Li BQ, Wang YM, Jia DC, et al. The structure and in vitro apatite formation ability of porous titanium covered bioactive microarc oxidized TiO2-based coatings containing Si, Na and Ca. Ceramics International. 2014;40:501-9.
Zhou R, Wei DQ, Cheng S, Feng W, Du Q, Yang HY, Li BQ,et al. Structure, MC3T3-E1 Cell Response, and Osseointegration of Macroporous Titanium Implants Covered by a Bioactive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 with Microporous Structure.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4;6:4797-811.(IF=6.7,一区)
Wei DQ, Zhou R, Cheng S, Feng W, Yang HY, Du Q,Li BQ et al. MC3T3-E1 cells@#% response and osseointegration of bioactive sphene-titanium oxide composite coatings fabricated by a hybrid technique of microarc oxidation and heat treatment on titanium.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B. 2014;2:2993-3008.(IF=4.8,一区)
Wei DQ, Zhou R, Cheng S, Feng W, Li BQ, Wang YM, et al. Microarc oxidized TiO2 based ceramic coatings combined with cefazolin sodium/chitosan composited drug film on porous titanium for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3;33:4118-25.
Zhou R, Wei DQ, Ke H, Cao JY, Li BQ, Cheng S, et al. H2Ti5O11 center dot H2O nanorod arrays formed on a Ti surface via a hybrid technique of microarc oxidation and chemical treatment. Crystengcomm 2015;17:2705-17.
Zhou R, Wei DQ, Cao JY, Feng W, Cheng S, Du Q, Li BQ,et al. Conformal coating containing Ca, P, Si and Na with double-level porous surface structure on titanium formed by a three-step microarc oxidation. Rsc Advances 2015;5:28908-20.
Zhou R, Wei DQ, Cao JY, Feng W, Cheng S, Du Q,Li BQ, et al. The effect of NaOH concentration on the steam-hydrothermally treated bioactive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s containing Ca, P, Si and Na on pure Ti surface.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C-Materials for Biological Applications 2015;49:669-80.
Zhou R, Wei DQ, Cao JY, Feng W, Cheng S, Du Q,Li BQ, et al. Synergistic Effects of Surface Chemistry and Topologic Structure from Modified Microarc Oxidation Coatings on Ti Implants for Improving Osseointegration.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2015;7:8932-41.
王永亮, 李保强*, 周玉,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合成及应用, 材料科学与工艺, 2009,17(3):402-405
李保强*,韦其全,潘峰,刘坤,壳聚糖快速止血材料的研究进展, 李保强,韦其全,潘峰,刘坤,实验技术与管理, 2009,26(3) :34-36
李保强*,黄雁鸣,张宇锡,孙湛,壳聚糖复合止血膜的制备及止血性能评价,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0,24(3):31-34(该杂志高影响力论文top10/6102,已下载810次)
李保强*,方一帆,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止血膜的制备与表征,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4(3):44-47
李保强*, 贺全志, 罗阳, 宋杨, 林桓, 磁性壳聚糖微球制备及在放射性水污染应用研究进展, 水处理技术, 2010, 36(06):10-13
曲志伟, 李保强, 庄金鹏, 闫景龙, RGD多肽对MSCs在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支架上粘附行为的调控,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2011,45(3):199-202
李保强*,刘钧,冯玉杰,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能源与环境领域中的应用,生物质化学工程, 2012, 46 (1): 34-38
会议论文
Formation of Concentric Multilayers in Chitosan Hydrogel Inspired by Liesegang Ring Phenomen, Baoqiang Li, Yongsheng Gao, Yongliang Wang, Bing Ma, Renxian Zhu, Yu Zhou,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Biomechanics, Xi’an China, Aug 19-21, 2010(invited presentation)
Antitubercular Drugs Release Behavior from Chitosan/apatite Composites with Concentric Multilayers, Baoqiang Li, Yongsheng Gao, Dechang Jia, Yu Zhou, Yujie Feng,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Biomechanics, Xi’an China, Aug 25-27,2011(invited presentation)
负载异烟肼的同心层状壳聚糖支架的制备及表征, 李保强,高永胜,马兵,朱仁贤,周玉, 首届青蓝高校青年科技论坛, 2010年5月28-30日,哈尔滨(大会报告)
仿骨结构壳聚糖水凝胶的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 李昕,李保强,周玉, 2011年中国材料研讨会, 生物医用材料及应用分会场, 2011年5月17-19日,北京(口头报告)
RGD多肽对MSCs在壳聚糖/羟基磷灰石支架上粘附行为的调控,曲志伟,李保强,庄金鹏,闫曦,闫景龙,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生会议暨第五届COA国际学术大会,2010年11月11~14日,成都
自体微小颗粒骨与三维多孔聚乳酸支架复合材料成骨的实验研究,庄金鹏,曲志伟,闫景龙,李保强,中华医学会第十二届骨科学生会议暨第五届COA国际学术大会,2010年11月11~14日,成都
Lei Wang, Baoqiang Li, Longpei Dong, Daqing Wei, Yujie Feng, Dechang Jia, Yu Zhou. High yiel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chitosan biomass via hydrothermal carbonization. Science summit for urban water,2014, 107-108. Harbin, July 13-17,2014 (会议最佳poster,一等奖)
Baoqiang Li, Lei Wang, Longpei Dong, Daqing Wei, Yujie Feng, Dechang Jia. Biochar for stabilization of heavy metal ions in wastewater via microwave carbonization. Science summit for urban water,2014, 204-205, Harbin, July 13-17,2014 (Poster)
面向重金属离子污染物稳定化的壳聚糖生物质水处理材料, 李保强,董龙沛,王磊,冯玉杰,周玉,贾德昌,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多学科交融的功能材料发展前沿 ,2013年,北京(邀请报告)
Baoqiang Li*,Lei Wang, Xinrao Shi,Daqing Wei,Yujie Feng,Yu Zhou, Nitrogen-doped carbon nanodots derived from biomass for bioimaging and biosensor,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and Biotechnology, Harbin,Nov. 2-4,2015 (邀请报告)
李保强*,王磊,郝玉,魏大庆,冯玉杰,贾德昌,周玉,UV交联可注射壳聚糖水凝胶透皮固化及其局部药物释放,2015生物材料大会,2015年11月19-21日海口
王磊,李保强*,史鑫荛,魏大庆,冯玉杰,贾德昌,周玉,源于壳聚糖的氮掺杂碳纳米点在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2015生物材料大会,2015年11月19-21日海口
专著与专著章节
出版物名称《壳聚糖生物材料》由哈工大出版社出版发行 (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和黑龙江省精品图书)
作者李保强
出版时间,完成时间2017年6月
出版社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简单介绍本书为《材料研究与应用著作》系列图书之一。壳聚糖是源于海洋生物的含有氨基的弱碱性多糖。壳聚糖分子内含有氨基赋予壳聚糖具有pH响应性、螯合金属离子能力和较强的化学反应活性。由于壳聚糖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止血与抗菌能力等优点,因此在生物传感器、药物释放和组织工程等生物医学领域有广泛应用。该书叙述了壳聚糖生物材料的新进展,重点介绍可控层状结构壳聚糖水凝胶、壳聚糖/纳米生物矿化复合材料、紫外光交联壳聚糖和壳聚糖/羟基磷灰石仿生骨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与成果。该书于2015年入选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并在2016年入选“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本书所涉及研究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和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339300)和城市水资源与水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资助课题(2016TS03)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生态创新专项基金(HSCJ201623)等项目的资助。该书不仅适合高分子、材料科学、生物医药、生命科学和化工与化学等专业师生学习和科研参考书,而且还可作为从事壳聚糖及相关领域研发人员的科技参考图书。李保强,著,壳聚糖生物材料,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2017.6,哈尔滨, IBN 978-7-5603-6218--2
出版物名称Biosensor based on Chitosan nanocomposite
作者Baoqiang Li,Yinfeng Chen, Feng Xu
出版时间,完成时间2015-10-01
出版社Wiley Publishing ,ISBN: **04
简单介绍Advanced Bioelectronics Materials,Edit by Ashutosh Tiwari,Hirak K.Patra,Anthony P. F. Turner,Wiley-Scrivener Publishing,ISBN: **04,536 pages, Sep 2015
出版物名称Chitosan: Drug Release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作者Baoqiang Li, Lei Wang, Xiaomei Geng, Daqing, Wei, Dechang Jia, Yujie Feng, Yu Zhou,
出版时间,完成时间2014-04-01
出版社CRC Press of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New York, USA ISBN **96 (DOI: 10.1081/E-EBPP-**)
简单介绍Baoqiang Li, Lei Wang, Xiaomei Geng, Daqing, Wei, Dechang Jia, Yujie Feng, Yu Zhou, Chitosan: Drug Release and Bone Tissue Engineering, Encyclopedia of Biomedical Polymers and Polymeric Biomaterials, Edit by Munmaya Mishra 2014, CRC Press of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ISBN **96Dr. Munmaya Mishra. c/o Altria Research Center. Richmond, VA, USA. He is Editor-in-Chief of Encyclopedia of Biomedical Polymers & Polymeric Biomaterials and Int@#%l Journal of Polymeric Materials & Polymeric Biomaterials. (E-mail: munmaya@gmail.com)Taylor & Francis, New York, USA ISBN-10: **, (1800 pages), 1st edition (2014).ISBN-10: **, (8000 pages), 1st edition (2015)FeaturesPresents more than 10,000 pages spanning 11 volumesProvides critical content for both novices and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polymers and biomaterialsExplores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applications of novel polymers in a vital areaIncludes the insight of over 1000 auth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SummaryThe Encyclopedia of Biomedical Polymers & Polymeric Biomaterials presents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vel polymers in a vital area.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includes the insight of a large number of contribu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o offer a broad-based perspective on a multitude of topics.Authoritative, dynamic, and comprehensive, this multi-volume reference covers the broad subject area of polymer applications in the medical field, providing readers with an enriching experience and targeted knowledge in this evolving arena. The materials presented convey important overviews to help stimulate further advancements in all areas of biomaterials and biomedical polymers. Additionally, they address and identify new breakthrough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Designed for novices to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the encyclopedia caters to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polymer and materials scientists, biomedical engineers, biochemists, molecular biologists, macromolecular chemists), pharmacists, doctors, cardiovascular and plastic surgeon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general readers in academia,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ions, etc. It is envisioned that the encyclopedia will serve as the most respected reference work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mers in the medical field.
出版物名称Chitosan Hemostatic Dressing
作者Baoqiang Li, Fan Meng, Lei Wang,Daqing, Wei, Dechang Jia, Yujie Feng, Yu Zhou
出版时间,完成时间2015-04-01
出版社CRC Press of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New York, USA ISBN **96 (DOI: 10.1081/E-EBPP-**)
简单介绍FeaturesPresents more than 10,000 pages spanning 11 volumesProvides critical content for both novices and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in the field of biomedical polymers and biomaterialsExplores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applications of novel polymers in a vital areaIncludes the insight of over 1000 auth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SummaryThe Encyclopedia of Biomedical Polymers & Polymeric Biomaterials presents state-of-the-art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n the application of novel polymers in a vital area. This groundbreaking work includes the insight of a large number of contributor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ho offer a broad-based perspective on a multitude of topics.Authoritative, dynamic, and comprehensive, this multi-volume reference covers the broad subject area of polymer applications in the medical field, providing readers with an enriching experience and targeted knowledge in this evolving arena. The materials presented convey important overviews to help stimulate further advancements in all areas of biomaterials and biomedical polymers. Additionally, they address and identify new breakthroughs and emerging technologies.Designed for novices to experienced researchers, the encyclopedia caters to engineers and scientists (polymer and materials scientists, biomedical engineers, biochemists, molecular biologists, macromolecular chemists), pharmacists, doctors, cardiovascular and plastic surgeons, and students, as well as general readers in academia, industry, research institutions, etc. It is envisioned that the encyclopedia will serve as the most respected reference work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mers in the medical field.
专利
专利 patent
1)胡巧玲,李保强,沈家骢,原位复合制备壳聚糖/羟基磷灰石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专利号:ZL**.6
2)李保强, 王永亮, 周玉,壳聚糖水凝胶诱导原位合成超顺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专利号: ZL**2.4
3)李保强, 王永亮, 周玉, 贾德昌, 周期性同心层状壳聚糖水凝胶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 专利号: ZL**2.8
4)李保强, 贺全志, 罗阳, 王永亮, 周玉, 壳聚糖质活性炭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号:ZL**9.9
5)李保强,史鑫尧,王磊,贾德昌,周玉,一种源于胡萝卜生物质定向转化为两性荧光碳点的方法,专利号:ZL**4.2
6)李保强,王磊,冯德濛,贾德昌,周玉,一种超高产率合成氮掺杂荧光碳纳米点的方法,专利号:ZL**9.5、
7) 李保强,董龙沛,程银锋,黄春发,贾德昌,周玉,一种源于壳聚糖生物质的金属元素原位掺杂荧光碳点的合成方法,专利号:ZL**7.5
8)李保强,黄雁鸣,张宇锡,孙湛,壳聚糖/羧甲基壳聚糖复合快速止血海绵,申请号**0,已公开
9)李保强,高永胜,贾德昌,周玉,仿生矿化法制备长效释药的壳聚糖/磷灰石/利福平复合材料,申请号**.0,已公开
10)李保强,王磊,史鑫饶,徐哲恒,贾德昌,周玉,一种源于壳聚糖生物质的高产率氮掺杂荧光碳纳米点的合成方法,申请号**1.5,2016年4月15日
桃李满天
已毕业博士生及去向
程银锋(2018年毕业,博士,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特聘教授)
王 磊(2017年毕业,博士,北京科技大学,师资博后,入选2018年中国博士后“香江学者”计划)
周睿(2016毕业,博士,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博后,2018年中国硅酸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
王永亮(2011毕业,博士,哈尔滨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教授/硕导)
郭亚平(2009毕业,博士,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博导)
Amani (2015留学生,博士,哈工大,转专业)
已毕业硕士及去向
刘莹(2018级硕士,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日资))
Irina(伊琳娜) Kharisova,(俄罗斯国立科技大学,NUST MISiS,http://www.misis.ru/,CSC资助进修生
董龙沛(2017级硕士,北京,中国航发集团航空材料研究院,院级优秀毕业论文,国家奖学金)
郝玉(2016硕士,上海,2016年哈工大研究生优秀毕业生)
刚晓敏(2015硕士,上海中芯国际)
耿晓梅(2014硕士,北京唯医医疗)
阿太福(2014Attef Kouadria,阿尔及利亚)
高永胜(2013硕士,爱尔兰国立大学博士,哈佛大学博士后)
马伟令(2012硕士,天津修船技术研究所)
李昕(2011硕士,中科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副研究员)
郑振兴(2011硕士,企业)
唐海雄(2009硕士,美国,博士/博士后)
已毕业本科生及去向
齐会英(2018,学士,上海,)
刘芳辰(2017学士,康奈尔大学,攻读博士)
徐哲恒(2017学士,浙江大学,攻读博士)
冯德濛(2017学士,斯坦福大学,攻读硕士,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黄春发(2016学士,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硕士)
史鑫尧(2016学士,国科大苏州纳米所,硕士,院级优秀毕业论文)
董龙沛(2015学士,哈工大硕士,中国航发集团航空材料研究院)
唐娜(2014学士,上海交大攻读博士)
李捷妮(2013学士,中科大博士,深圳大学)
左得佑(2013学士,万科)
杨洋(2012学士,成都,中国工商银行)
方和平(2011学士,河北)
贺全志(2010学士,美国芝加哥,公司创始人)
张宇锡(2010学士,哈尔滨电机集团)
宋阳(2010学士,法国攻读博士)
武润(2009学士,清华大学攻读博士)
王峰(2008学士,上海望孚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经理)
杨传瑞(2007学士,东风汽车)
黄科(2006学士,美国)
方一帆(2008学士,北京科技部星火计划项目部)
潘峰(2008学士)
韦其全(学士)
Engllish Web
Baoqiang Li Ph. D.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P.O. Box 433,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92 West Dazhi St., Harbin 150001, China
Phone: 86-451-8640-2040-8404; Fax: 86-451-8641-4291
E-mail: Libq@hit.edu.cn
Education Background
Ph. D. Sept. 2000 ~ Jun. 2005, Department of Polym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R China
B.S.Sept. 1996 ~July. 2000,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of Zhejiang University, PR China
Professional Experiences
Jan. 2018-Now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PR China
Set. 2008~Dec 2017, Associate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PR China
May. 2010~present Research Fellow,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ov. 2010~Nov. 2011, Visiting Scholar, Center for Biomed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Medicine, 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Harvard Medical School, Boston, MA, USA
Mar. 2009~Jun. 2009 Advanced English Training Program in Beijing Foreign Studying University Beijing, PR China
Nov. 2005~Apr. 2009, Postdoctoral position,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Physics and Chemistry,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PR China
Jul. 2005~Aug. 2008, Lecturer,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rbin, PR China
Research Interests
? Chitosan/apatite composites used as bone reconstruction
? Mineralization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with hierarchical structure
? Magnetic chitosan nanoparticles used as target drug delivery system
? Chitosan/carboxymethyl chitosan composite hemostatic membrane
? Chitosan resource carbonization and their magnetic carbon
Projects
? 2001-2005 Study on Three Dimensional Medical Chitosan Materials via Self Assembly Financ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2002-2005 Research of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via In-Situ Compositing Financed by The Science & Technology Plan of Zhejiang Province
2004-2005 Study on Biomimetic Medical Polymer Materials Financed by Key Project of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2006-2009 Mineralzation Apatit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Financed by the Post-DoctorFoundation of China and Post-Doctor Foundation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 2007-2009 Biomaterials research group in the program of excellent team in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2008-present Construction and Strengthen of Periodical Concentric Layered Structure in Chitosan/Hydroxyapatite Financed by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 2008-present Construction and Mineralization of Chitosan Hydrogel with Osteon-like Structure Financed by Innovation Foundation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Gradient Structural Bone-Like Apatit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via Ion Assembly, Li, B. Q.; Wang, Y. L.; Jia, D. C.; Zhou, Y.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 2011, 22, (4-6), 505-517.Formation of Concentric Multilayers in a Chitosan Hydrogel Inspired by Liesegang Ring Phenomena, Baoqiang Li, Yongsheng Gao, Yujie Feng, Bing Ma, Renxian Zhu, Yu Zhou,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Polymer Edition(DOI: 10.1163/**X538425)Mineralization of chitosan rods with concentric layered structure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Baoqiang Li, Yongliang Wang, Dechang Jia, YuZhou, Wei Cai, Biomedical Materials, 2009, 4(1):15011CS-Fe(II,III) complex as precursor for magnetite nanocrystal, Wang Yongliang, Li Baoqiang, Zhou Yu, Jia Dechang, Song Yang,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10 (DOI: 10.1002/pat.1657)Carbonated apatite coating on chitosan with gradient distribution via ions assembly, Baoqiang Li, Wangliang Wang, Yu Zhou, Dechang Ji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odern Physics B, 2010, (proof)In Vitro Cell Uptake of Biocompatible Magnetite/Chitosan Nanoparticles with High Magnetization: A Single Step Synthesis Approach for In-situ Modified Magnetite by Amino Groups of Chitosan, Yongliang Wang, Baoqian Li, Feng Xu, Dechang Jia, Yujie Feng and Yu Zhou,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Science: Polymer Edition,accept,2011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odegradable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rods via in situ hybridization: A potential material as internal fixation of bone fracture , Hu Qaioling, Li Baoqiang, Wang Mang, Shen Jiacong, Biomaterials, 2004, 25 (5): 779-785(cited 115)In situ hybridization to chitosan/magnetite nanocomposite induced by the magnetic field, Li Baoqiang; Jia Dechang; Zhou Yu; Hu Qiaoling; Cai Wei, Journal of Magnetism and Magnetic Materials, 2006, 306(2):223-227(cited 15)Chitosan-induced synthesis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via iron ions assembly, Yongliang Wang, Baoqiang Li, Yu Zhou, Dechang Jia, Polymer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2008, 19(9) :1256-1261(cited 6)In situ mineralization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in chitosan hydrogel, Yongliang Wang, Baoqiang Li, Yu Zhou, Dechang Jia,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09,4(9):1041-1046(cited 5)Improving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 attachment on chitosan/hydroxyapatite scaffolds by immobilized RGD peptide, Qu Zhiwei, Yan Jinglong, Li BQ(equal contribution), Jinpeng Zhuang, Yanming Huang, Biomedical Materials, 2010,5:065001Mineralization of bone like apatite in chitosan hydrogel, Li Baoqiang, Huang Yanming, Wang Yongliang, Jia Dechang, Zhou Yu,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10,434-435 (2010):605-608Preparation of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with Layered Structure via In-Situ Compositing, Li Baoqiang, Hu Qiaoling, Wang Mang, Shen Jiacong,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4, 25(10):1949-1952 Bioabsorbable chitosan/hydroxyapatite composite rod prepared by in-situ precipitation for internal fixation of bone fracture, Li BQ, Hu Qiaoling, Qian Xiuzhen, Fang Zhengping, Shen Jiacong, Acta Polymerica Sinica, 2002,(6): 828-833Preparation of chitosan/hydroxyapatite nanocomposite with layered structure via in-situ compositing, Li Baoqiang, Hu Qiaoling, Wang Mang, Shen Jiacong, Key EngineeringMaterials, 2005, 288/289: 211-214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three dimensions chitosan rods with biomimetic layered structure similar to annual ring, Qiao-Ling Hu, Baoqiang Li, Zhong-Ming Zhang, Jia-Cong Shen, Key Engineering Materials, 2005,288/289: 473-476Studies on chitosan rods prepared by in situ precipitation method, Hu Qiaoling, Qian Xiuzhen, Li Baoqiang, Shen Jiacong, 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2003, 24 (3): 528-531Mineralization of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Wang Yongliang, Li Baoqiang, Zhou Yu, Jia Dechang,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2010, 105-106: 539-541Magnetic hydroxyapatite/chitosan nanocomposites via in situ hybridization strategy, Li Baoqiang; Jia Dechang; Zhou Yu; HuQiaoling; Cai Wei, Key EngineeringMaterials, 2007, 330-332:357-360Preparation of three-dimensional nano-magnetite/chitosan rod, Hu Qiaoling, Chen Fuping, Li Baoqiang, Shen Jiacong, Material letters, 2006, 60(3):368-370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agnetite/hydroxyapatite/chitosan nanocomposite by in situ compositing method. Cui, W.; Hu, Q. L.; Wu, J.; Li, B. Q.; Shen, J. C.,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2008, 109, (4), 2081-2088.Plane shaped apatite bioceramics prepared at low temperature, Guo Yaping, Li Baoqiang, Zhou Yu, Jia Dechang, Rare Me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8, 37(1):187-190Progress in rapid chitosan hemostatic materials, Li Baoqiang,Wei Qiquan, Pan Feng, Liu Kun, Experiment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2009,26(3) :34-36,63Preparation and hemostatic evaluationof the chitosan composite hemostatic membrane, Li Baoqiang, Huang Yanming, Zhang Yuxi, Sun Zhan, ChineseJournalof Reparative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 2010, 24(3):31-34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hitosan/CMCS hemostatic membrane, Li Baoqiang, Fang Yifan,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2009,4(3):44-47Preparation of Magnetic Chitosan Microsphere and Application of Radioactive Pollution, Li Baoqiang, He Quanzhi, Luo Yang, Song Yang, Lin Huan,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2010, 36(06):10-13Oral and Poster Presentation
Superparamagnetic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with narrow distribution via in situ hybridization,Li Baoqiang, Wang Yongliang, Jia Dechang, Zhou Yu, Cai Wei, , 9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 P69, Shanghai, 22-25, October 2007(Poster)Chitosan surface modification via CaP assembly, Li Baoqiang, Wang Yongliang, Jia Dechang, Zhou Yu, The 1st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Biomaterials, P266, Chengdu, Oct. 5~7, 2007(Poster)Chitosan Hydrogels with 3D Liesegang Ring Structure for Rifampicin Release, Baoqiang Li, Yongsheng Gao, Xin Li, Yujie Feng, Yu Zhou,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2010 Sep 14-17, Suzhou, (Poster)New generation of chitosan-acrylic acid-magnetite nanosphere: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Cell viability test in vitro, Yongliang Wang, Baoqiang Li, Yu Zhou, Dechang Jia, Zhiwei Qu and Jinglong Yan,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2010 Sep 14-17, Suzhou(Poster)Formation of Concentric Multi-layer Chitosan Hydrogel loaded with Isoniazid, Baoqiang Li, Yongsheng Gao, Yujie Feng, Bing Ma, Symposium on Innovative Polymers for Controlled Delivery, 2010 Sep 14-17, Suzhou(Poster)Formation of Concentric Multilayers in Chitosan Hydrogel Inspired by Liesegang Ring Phenomen, Baoqiang Li, Yongsheng Gao, Yongliang Wang, Bing Ma, Renxian Zhu, Yu Zhou,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Biomechanics, Xi’an China, Aug 19-21,2010(invited presentation)In Situ Synthesis of Superparamagnetic Nanoparticles in Presence of Chitosan Hydrogel, Yongliang Wang, Baoqiang Li, Yu Zhou, Dechang Jia, 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European Chitin Society (EUCHIS’07) Sept 8-11, 2007 Antalya-Turkey(Poster)Patent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hitosan hydrogel with periodical concentric layers, Li Baoqiang, Wang Yongliang, Zhou Yu, Jia Dechang, **62.8 Superparamagnetism magnetite nanoparticles induced by chitosan hydrogel, Li Baoqiang,Wang Yongliang, Zhou Yu, ZL**2.4In-situ compounding process of synthesizing nanocomposite chitosan hydroxyapatite material,Hu Qiaoling, Li Baoqiang, Shen Jiacong, ZL**.6 Rapid preparation carbon with in situ modified by metal oxide deriving from metal ions pregnant chitosan, Li Baoqiang, He Quanzhi, Wang Yongliang, Zhou Yu, Application number **9.9Chitosan/CMCS hemostatic sponge for rapid, Baoqiang Li, Yanming Huang, Yuxi Zhang, Zhan Sun, Application number **0
Associations and Professional activities
Paper reviewer for international journals: 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Materials Letter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C, European Polymer Journal, Acta Biomaterialia, Biomedical Materi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anomedicine.
友情链接
链接名称MIT Robert Langer
链接地址http://langer-lab.mit.edu/
链接名称Stanford University Utkan Demirci
链接地址https://bammlabs.stanford.edu/home
链接名称西安交通大学徐峰教授
链接地址http://bebc.xjtu.edu.cn/
链接名称Texas Tech University Wei Li
链接地址http://www.depts.ttu.edu/che/groups/ligroup/index.htm
链接名称Harvard Medical School BWH Ali Khademhosseini
链接地址http://www.tissueeng.net/lab/index.php
链接名称清华大学 杜亚楠研究员
链接地址http://openwetware.org/wiki/Du-Lab
链接名称MIT Prof Xuanhe Zhao
链接地址http://web.mit.edu/zhaox/www/
链接名称王本 副教授 浙江大学医学院
链接地址http://mypage.zju.edu.cn/wangben
链接名称Prof Wei Li in Texas Tech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www.depts.ttu.edu/che/groups/ligroup/index.htm
链接名称Prof. Xinyu Liu in McGill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www.mcgill.ca/mecheng/staff/xinyu-liu
链接名称Prof Feng XU in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bebc.xjtu.edu.cn/
链接名称Prof. Utkan Demirci at Stanford University
链接地址http://https://profiles.stanford.edu/utkan-demirci
Opening Position of Lab
Master Program:
Ceramics induced by biotemplate
Chitosan hydrogel/hydroxyapatite
Ph D Program:
We have new funding to support the Ph D program about chitosan biomaterials synthesis, microfluidic chip for detection heavy metal ions and carbon derived from biomass.
please send your detail CV to libq@hit.edu.cn
Check out my professional profile and connect with me on LinkedIn. http://lnkd.in/bs6gdH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Baoqiang_Li/?ev=hdr_xprf
http://www.researcherid.com/rid/J-4526-2012
http://waterlab.hit.edu.cn/News/Show.asp?id=751
生物炭的定义与作用
生物炭的定义与作用
定义:生物炭泛指生物质在缺氧条件下热解形成的稳定的富碳产物。
应用领域
应用于农业领域,生物炭施入农田,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增加作物产量;
应用于气候变化领域,可固碳减排;与农、林业相结合,可解决废弃物污染与循环利用问题;
应用于环境领域,可固持重金属、吸附有机污染物等。
生物炭的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能源、环境、生态、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面临的复杂问题。
生物炭研究涉及:生物炭应用基础研究、炭化装备与工艺开发、炭基产品研制、成果转化、产业体系等各个环节。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阳农业大学教授陈温福介绍,生物炭的综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决能源、环境、生态,特别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等领域面临的复杂问题,有助于构建低碳、高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Postdocs positions with experience in micelle or liposome
Dr Wei Li in Texas Tech University (http://www.depts.ttu.edu/che/groups/ligroup/index.htm) have positions opening for postdocs with experience in micelle or liposome, please send emails to wei.li@ttu.edu if you are interested.
请各位老师若有同学感兴趣可以直接联系。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李保强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19-05-25
相关话题/生物 材料 创新 纳米 创业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隋解和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文章目录基本信息 隋解和,男,汉族,1979年生,安徽蒙城人。教授、博导;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材料物理与化学系 系主任。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优青项目1项及其它部委项目10余项。 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获得黑龙江省自然科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孟祥龙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孟祥龙,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3年获NSFC优秀青年基金资助.重点从事记忆合金及其薄膜的马氏体相变及微结构、功能材料薄膜等方向研究。迄今为止,共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40篇次,EI收录47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王黎东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专利论文基本信息 王黎东,男,汉族,1974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物理与化学系本科教学副主任,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石墨烯和纳米碳材料宏量制备方法、石墨烯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和基于石墨烯的能量存储转换器件。在纳米碳材料合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唐光泽
基本信息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奖项成果奖项名称XXX陶瓷球轴承技术获奖时间2010完成人王黎钦,马欣新,古乐,郑德志,唐光泽,曲建俊所获奖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研究领域高能束流表面工程技术真空表面改性技术 主要研究方向:xxxxxxxxxxxxxxxx团队成员暂无填写讲授课程暂无填写招生信息暂无填写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王亚明
基本信息研究方向论文著作研究人员教育教学新闻动态研究成果及应用招生信息联系方式基本信息王亚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工信部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 哈工大特种陶瓷研究所 副所长主要从事微弧氧化特种功能陶瓷涂层、高发射率热防护陶瓷涂层、生物陶瓷涂层及新能源材料等基础与应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张强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张强,男,汉族,1976年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系。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武器装备预研基金、北京航天控制仪器研究所课题、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金等项目。在Acta Materialia、Scr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康鹏超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康鹏超,男,汉族,1967年生。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系。 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项目、973子项目以及一批省部级项目。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9项。 荣誉称号 2007年 被评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耿慧远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先进热电材料及其连接专利&论文实验设备个人新闻新闻标题具有13.3%热-电转换效率的无铅热电材料开发成功发表时间2018-02-10方钴矿(Skutterudites)是最有前途的热电材料之一。然而强烈的双极性扩散效应和缺乏高频声子散射使得p型方钴矿的热电性能远低于n型方钴矿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王浪平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专著教育经历1992年-1996年,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本科)1996年-1998年,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 焊接专业(硕士)1998年-2001年, 就读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主要任职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电子束离子束专业委员会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李春东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李春东,男,汉族,1972年生。副教授,博士导师;曾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空间环境材料行为及评价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先后主持承担国家科技部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总装预研项目、国防973子项目、国家973子项目等20余项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