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ResearchCourses&StudentsPublicationsActivities
Informations(基本信息)
董泽蛟 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
主持及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及国际合作与交流)、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3项,做为骨干承担及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大科学工程、科技支撑计划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2项,作为通讯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5篇,其中SCI检索18篇/EI 检索24篇,国际会议邀请发言25次、国际会议session chair 8次、国际会议联合主席2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项,软件著作权8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参编教材2部,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7项。博士毕业4名、硕士毕业21名、留学生毕业2名;在读博士生7名、硕士生5名。担任世界交通运输大会(WTC)沥青路面学科主席、中国公路学会(CHTS)交通院校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公路学会青年专家委员会委员及美国TRB路面监测与评价委员会(AFD20)委员。
Education(教育)
1997年09月~2001年0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土建专业,获学士学位
2001年09月~2004年03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
2003年03月~2006年09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
Work(工作)
2004年11月~2006年11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助教
2006年11月~2008年09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讲师
2008年09月~2012年12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教授
2009年03月~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硕士生导师
2011年04月~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博士生导师
2012年12月~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教授
2005年03月~2005年09月,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CSE, Research Assistant
2007年03月~2010年1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力学站, 博士后
2011年01月~2012年01月, 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 CEE, Vistiting Scholar
2016年02月~2016年03月, University of Utah, CEE, Senior Research Fellow
2008年01月~2010年01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道路系党支部书记
2008年12月~2009年12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道路系副主任
2009年12月~2015年07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道路系主任
2013年01月~至今, 交通安全特种材料与智能化控制技术实验室 副主任
2015年07月~2018年09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院长助理
2018年09月~至今,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副院长
Services(任职)
TRB Committee on Pavement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AFD20), Committee Member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Asphalt Pavements(ISAP), Member
Association of Asphalt Paving Technologists(AAPT), Member
ASCE Journal of Materials in Civil Engineering, Reviewer
TRR、AAPT、CBM、JTE、IJPRT、RMPD, Reviewer
Energy & Fuel、Fuel, Reviewer
Research Area(研究领域)
主要从事道路智能监测、路面计算力学以及道路材料可持续发展技术方面研究。系统地将多孔介质力学、结构动力学、粘弹性力学、细观力学、现代微观测试技术及智能测试技术应用于道路工程结构与材料的评价与数值模拟中,具体包括:
1.道路智能监测
重点研究新型路用传感器开发、路面/道面智能监测软硬件系统、监测信息融合与挖掘、传感元件与路面材料协同变形、基于监测信息的沥青路面性能预估以及足尺寸加速加载试验装置设计与应用
2.路面计算力学
重点研究路面材料本构模型及参数、多物理场耦合作用路面动力响应、沥青材料多尺度域力学行为、胎-路交互作用模拟与实测以及路面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3.道路材料可持续发展技术
重点研究新型可持续发展路面材料开发与评价、生物基沥青材料资源化利用、沥青材料复合改性技术及路面材料数字化设计。
Projects(科研)
项目名称路用光纤光栅应变传感元件与沥青路面基体材料长期协同变形性能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基于细观力学行为的沥青混合料组分与传感元件相互作用机理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与地区交流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特殊地域环境加速加载试验装置
项目来源国家“十一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基于温、湿作用下的沥青路面动力行为模拟
项目来源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子题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大温差地区气候条件下重载沥青路面结构及材料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吉林省长寿命沥青路面响应监测信息分析
项目来源吉林省建设局科技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沥青路面多尺度域力学行为及跨越机制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特殊地域环境加速加载试验路模型相似性研究
项目来源国家材料服役安全科学中心基金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多尺度域下沥青材料水分-荷载耦合作用损伤机制及统一模型
项目来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基于相溶共混理论的生物结合料改性机理及性能评价
项目来源哈尔滨市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基于足尺结构的道路动态行为数值模拟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项目子题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植物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及应用
项目来源吉林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项目名称基于小尺寸加速加载试验的沥青路面冻融影响评价方法及改进措施研究
项目来源黑龙江省交通厅科技项目
担任角色参与
项目类别纵向项目
项目状态进行中
Awards(获奖)
奖项名称沥青路面自应力主动除冰雪成套技术研究
获奖时间2008
所获奖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奖项名称地产花岗岩在沥青路面抗滑表层应用研究
获奖时间2009
所获奖项黑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奖项名称新型沥青路面开发与相关指南研究
获奖时间2010
所获奖项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奖项名称沥青路面结构信息监测与路用性能评价
获奖时间2012
所获奖项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Patents(专利)
1.沥青混合料室内小尺寸加载试验方法,专利号:ZL**2.9,发明人:董泽蛟、谭忆秋、柳浩、纪伦
2.室内小尺寸环形沥青路面结构车辙试验装置,专利号:ZL**4.4,发明人: 董泽蛟、孙宗杰、纪伦、谭忆秋
3.小型足尺寸沥青路面加速加载试验装置,专利号:ZL**3.3, 发明人:董泽蛟、李生龙、刘美丽
4.测量实际路面温度的光纤光栅传感器的标定方法,专利号:ZL**2.3, 发明人:董泽蛟、李生龙、温佳宇
5.沥青混合料抗动水冲刷试验装置,专利号:ZL**0.7, 发明人:谭忆秋、董泽蛟、胡斌、侯明昊
6.基于光纤光栅传感技术车辆荷载作用位置识别方法,专利号:ZL**4.3,发明人:谭忆秋、董泽蛟、陈凤晨、程小亮
7.评价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专利号:ZL **2.5,申请人:董泽蛟、肖桂清、李生龙
8.数据批量处理与分析程序软件v1.0. 登记号:2013SR061576,软件著作权人:董泽蛟、温佳宇、张茹、李生龙.
9.沥青路面结构信息监测系统软件v1.0. 登记号:2013SR075730,软件著作权人:董泽蛟、李生龙、张茹、温佳宇.
Courses(课程讲授)
目前主讲:本科生选修课《机场规划与设计》
本科生新生研讨课《交通基础设施智能化》
博士生学位课《路面动力学》(与国际高水平学者共建课《Pavement Dynamics》, Prof.Markus Oeser from AWTH)
曾经主讲:本科生选修课《桥梁力学及有限元(道)》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道路建筑材料II》
本科生创新课《路面材料与结构数值仿真》
硕士生选修课《沥青与沥青混合料》
Students(学生培养)
协助指导:
博士论文《流动性车辙机理分析及抗车辙技术研究》,2005-2010
博士论文《基于光纤光栅技术的沥青路面车辙预估方法研究》,2006-2009
博士论文《基于荷载-冻融耦合作用下半刚性基层材料冻融损伤研究》,2012-2017
硕士论文《光纤传感技术监测沥青混合料应变响应有效性研究》,2007-2009(省优秀论文)
硕士论文《基于非线性蠕变方程沥青混合料永久变形特性研究》,2008-2010(省优秀论文)
独立指导:
博士论文龚湘兵《沥青路面材料多尺度域力学行为及统一模型》,2012-2017
博士论文王鹏《碳纳米管/聚合物复合改性沥青界面增强机制及流变特性研究》,2013-2017
工程硕士论文石磊《低噪音沥青混合料材料设计及应用》,2007-2010
工程硕士论文曹佩锋《软沥青混合料设计及其在寒冷地区的应用》,2009-2012
工程硕士论文于晓峰《黑龙江省某高速旧路评价与养护决策研究》,2013-2016
留学生硕士论文Mawule Jean-Baptiste, Dassekpo《Identification of moisture damage in asphalt mixture under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mechanical loading》,2012-2014
留学生硕士论文Alaye Quirin Engelbert Ayeditan《Evaluation of recycled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s》,2013-2015
硕士论文孙宗杰《沥青路面结构动力响应信息初步监测及分析》,2009-2011
硕士论文龚湘兵《基于局部等效材料参数的沥青混合料细微观力学行为研究》, 2010-2012
硕士论文陈洪春《基于蠕变试验的沥青路面车辙模拟数值分析》,2010-2012
硕士论文李生龙《沥青路面结构信息监测及疲劳性能预估》,2011-2013
硕士论文刘美丽《轮胎路面交互作用数值模拟分析》,2011-2013
硕士论文温佳宇《吉林长寿命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及性能预估》,2012-2014
硕士论文肖桂清《植物基生物沥青的改性及应用》,2012-2014
硕士论文李明松《典型轮胎非均匀接触应力获取及其作用下的路面TDC开裂分析》,2013-2015
硕士论文潘小康《沥青路面结构信息监测数据挖掘研究》,2013-2015
硕士论文曹羽《植物沥青复合改性研究及性能评价》,2014-2016
硕士论文周涛《基于有限厚度试件的沥青混合料疲劳试验开发及评价方法研究》,2015-2017
硕士论文张同心《基于光纤光栅测试技术的新型路用应力及层间位移传感器开发》,2015-2017
硕士论文缪逸辰《水-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混合料细观尺度域损伤特性研究》,2015-2017
硕士论文李红飞《基于UMAT子程序开发的沥青混合料细-宏观统一模型研究》,2015-2017
硕士论文姚西桐《沥青路面结构信息监测数据分析系统开发及应用》,2016-2018
硕士论文肖峰《基于非均布移动荷载的沥青铺面结构设计方法研究》,2016-2018
硕士论文田知文《铁尾矿沥青混合料性能评价及改善措施研究》,2016-2018
马宪永(硕博连读),研究方向:沥青路面随机力学响应理论解析与监测技术研究,2014-
刘志扬(硕博连读),研究方向:沥青砂浆多尺度水分扩散及损伤特性研究,2014-
周 涛(直攻博),研究方向:生物沥青复合改性评价与应用,2016-
Nonde Lushinga(博士生),研究方向:Silicon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material,2016-
李亚非(博士生),研究方向:沥青路面全寿命评估技术,2018-
全蔚闻(博士生),研究方向:沥青铺面结构安全行驶评估及预警技术,2018-
王彤旭(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沥青道面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及安全监测技术,2018-
姚蒙阳(硕士生),研究方向: 水泥基灌浆材料,2017-
许可(硕士生),研究方向:路面结构分析,2017-
隋鑫(硕士生),研究方向:沥青路面非饱和多孔介质力学分析,2018-
郭梓烁(硕士生),研究方向:装配式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计算方法,2018-
李环宇(硕士生),研究方向:寒区高速公路脆弱性评估及监测技术,2018-
合作指导:
硕士论文王元《集料-沥青胶浆界面粘结特性研究》,2013-2015
硕士论文路石鑫《瞬态温度场与车轮荷载作用下灌缝胶界面力学响应分析》,2013-2015
杨晨(硕博连读生),研究方向:新型灌封料开发及性能评价,2016-
李涛(硕士生),研究方向:机场道面数字化施工技术及数据分析,2017-
李澳(硕士生),研究方向:环保型橡胶改性沥青材料研发及应用,2018-
Application info(招生信息)
欢迎有志于道路领域科研工作的同学加入,我们共同奋斗!
硕士招生:
欢迎道路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报考,可通过“推荐免试”和“国家统考”两种方式。亦欢迎具有力学、计算机、仪器、信息、材料、化学等知识背景的学科交叉。
博士招生:
欢迎道路专业优秀硕士毕业生报考,亦欢迎力学、计算机、高分子材料等背景知识的学科交叉。
博士后合作研究:
欢迎对本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博士毕业生(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后工作站道路方向)合作开展研究。
Books(专著规范)
1.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2015.12(参编)
2.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03(专著)
3.预制装配式道路基层技术规程,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2014.12(参编)
4.沥青与沥青混合料(研究生、本科生教材),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04(参编)
5.道路建筑材料(寒区道路工程技术丛书),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03(参编)
Papers(文章发表)
First or Corresponding Author(第一或通讯作者)
1. Peng Wang, Ze-jiao Dong*, Yi-qiu Tan, and Zhi-yang Liu. Effect of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Styrene-butadiene- styrene Co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SCI IF:1.714, Published online)
2. Wang Peng, Dong Zejiao*, Tan Yiqiu. Anti-aging Properties of Styrene-Butadiene-Styrene Co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Combined with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Road Materials and Pavement Design (SCI IF:1.188,Published online)
3. Xiangbing Gong, Pedro Romero, Zejiao Dong*,Daniel Scott Sudbury. The Effect of Freeze-Thaw Cycle on the Low Temperature Property of Asphalt Fine Aggregate Matrix Utilizing Bending Beam Rheometer, Cold Reg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6, 125:101-107(SCI IF:1.367)
4. Peng Wang, Zejiao Dong*, Yiqiu Tan, Zhiyang Liu. Investigating the Interactions of the Saturate, Aromatic, Resin, and Asphaltene Four Fractions in Asphalt Binders by Molecular Simulations. Energy & Fuels, 2015, 29 (1):112–121(SCI IF:2.790)
5. Zejiao Dong*, Xiangbing Gong, Guiqing Xiao, Rongrong Sun. Mechanical Behavior Analysis of Asphalt Mixture in Meso-Scale Considering Locally Effective Material.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4, 42(5):1155-1164(SCI IF:0.384)
6. Zejiao Dong, Xiangbing Gong*, Lidong Zhao, Lei Zhang. Mesostructural damage simulation of asphalt mixture using microscopic interface contact models. 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 Vol.53, pp.665-673, 2014(SCI IF:2.265)
7. Zejiao Dong*, Yiqiu Tan, Liping Cao, Shenglong Li. Rutting mechanism analysis of heavy-duty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pavement survey, FE simulation and instrumentation. Journal of Testing and Evaluation, 2012, 40(7):186-195(SCI IF:0.384)
8. 王鹏,董泽蛟,谭忆秋,刘志杨. 基于分子模拟探究沥青蜂窝结构的成因. 中国公路学报, 2016, 29(3):9-16(EI).
9. 董泽蛟,潘小康,邵显智,周兴业. 沥青路面结构在实际温度场及非均布移动荷载作用下的力学响应分析. 同济大学学报, 2016, 44(5):740-746(EI).
10. 董泽蛟,肖桂清,龚湘兵,王元.重载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抗车辙性能分析.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4, 46(6):72-78(EI)
11. 董泽蛟, 李生龙, 温佳宇, 冷真. 基于光纤光栅测试技术的沥青路面温度场实测.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14, 14(2):1-6(EI)
12. 董泽蛟, 温佳宇, 李生龙. 路用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标定方法对比分析. 建筑材料学报, 2014, 17(1):123-128(EI)
13. 董泽蛟, 谭忆秋, 欧进萍. 三向非均布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动力响应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 2013, 46(6):122-130(EI).
14. 董泽蛟, 刘美丽,郑好, 龚湘兵. 考虑横观各向同性特性的沥青路面动力分析. 中国公路学报, 2012, 25(5):18-23.(EI)
15. Zejiao Dong, Zongjie Sun, Xiangbing Gong, Hao Liu. Mechanism Analysis of Rutting at Urban Intersections Based o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Moving Loads,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152-153, 2010: 1192-1198(EI/ISTP)
16. 董泽蛟,曹丽萍,谭忆秋. 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三向应变动力响应模拟分析, 土木工程学报, 2009, 42(4):133-139(EI)
17. 董泽蛟, 柳浩, 陈凤晨, 谭忆秋, 王宝新. 沥青路面三向应变响应现场实测研究,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37(7):46-51(EI)
18. Zejiao Dong, Yiqiu Tan, Liping Cao, and Hao Liu. Combining Strain Measurement and FEM Simulation to Obtain Dynamic Response of Asphalt Pavement. Int. J. Pavement Res. and Technol. 2009, 02(05):231-235(EI)
19. Dong Zejiao, Cheng Xiaoliang, Zheng Hao and Tan Yiqiu. Similarity analysis of rutting test for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similarity theory, ASCE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GSP 195): Performance Modeling and Evaluation of Pavement Systems and Materials, Changsha, 2009:68-73(EI)
20. Dong Zejiao, Cao Liping and Cheng Xiaoliang.Dynamic Response of Saturated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Three Dimensional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Chinese Transportation Professionals, ICCTP 2009: Critical Issues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ASCE, Harbin, 2009: 2786-2792(EI)
21. Dong Zejiao, Tan Yiqiu and Chen Fengchen. Preliminary design of testing segment for Accelerated Loading Facility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nalysis, ASCE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GSP 190): Asphalt Material Characterization, Accelerated Testing, and Highway Management, Changsha, 2009.08:72-78 (EI)
22. 程小亮, 董泽蛟, 谭忆秋, 田庚亮. 室内车辙试验的相似性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9.09,41(9):59-64(EI)
23. 谭忆秋, 董泽蛟, 田庚亮, 胡庆立. 光纤光栅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协同变形评价方法.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2009.04, 31(2): 100-104 (EI)
24. 田庚亮, 董泽蛟, 胡庆立, 谭忆秋. 光纤光栅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协同变形分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9.04,41(5):73-76 (EI)
25. Dong Zejiao, Tan Yiqiu, Cao Liping. The Effect of Water on Pavement Response Based on 3D FEM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Evaluation. ASCE Geotechnical Special Publication (GSP 182) Pavements and Materials: Characterization, Modeling, and Simulation.2008, 34-44(EI)
26. 董泽蛟, 曹丽萍, 谭忆秋. 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空间分布分析.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 29(4):79-82(EI)
27. 董泽蛟, 谭忆秋, 曹丽萍, 钟阳. 水-荷载耦合作用下沥青路面孔隙水压力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 39(10):1614-1617(EI)
28. Zejiao Dong, Shenglong Li, Jiayu Wen, Hongchun Chen.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Utilizing FBG Sensors, Advanced Engineering Forum, 2012, 5: 339-344(ISTP).
29. Zejiao Dong, Xiangbing Gong, Guiqing Xiao, Teng Long. Rutting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Asphalt Pavement Subjected to Heavy Duty, Advanced Engineering Forum, 2012, 5: 316-321(ISTP).
30. Dong Zejiao, Tian Gengliang, Tan Yiqiu. Research on Coordinating Deformation between Fiber Bragg Grating Strain Sensor and Asphalt Mixture. Advanced Test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2009,05:377-386 (ISTP)
31. 董泽蛟,肖桂清,龚湘兵,温佳宇. 级配和抗车辙剂对沥青混合料抗车辙性能的影响分析. 公路交通科技, 2014,31(2):27-31
32. 董泽蛟, 龚湘兵, 孙嵘蓉, 李生龙. 基于弹性原理的沥青混合料细观模型数值模拟[J].中外公路, 2013,33(2): 259-262
33. 董泽蛟,曹丽萍,谭忆秋. 饱和状态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时程分析.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9, 33(6):1033-1036
34. 田庚亮, 董泽蛟, 谭忆秋, 程小亮. 光纤光栅传感器与沥青混合料间协调变形研究.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31(10): 72-76
35. 董泽蛟, 谭忆秋, 曹丽萍, 胡斌. 表面排水条件对饱水沥青路面动力响应的影响分析. 公路交通科技, 2008, 25(1):10-15
36. 董泽蛟, 谭忆秋, 曹丽萍. 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室内设计与性能评价研究. 公路交通科技. 2006, 23(2):43-47
37. 谭忆秋, 董泽蛟, 曹丽萍, 鄂宇辉. 应用Superpave体积设计法设计冷再生沥青混合料, 公路交通科技, 2005, 22(3):31-34
Conf. Presentations(国际会议)
1.Zejiao Dong, Xianyong Ma, Hongfei Li. Dynamic Response of Asphalt Pavement, Asia Pacific Conference on Highway Development and the Environment, HongKong, China, 2015
2.Zejiao Dong, Zhiyang Liu. Preliminary Researches Focusing on Multiscale Analysis for Moisture Damage of Asphalt Pavement Material, 3rd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PhD Student Conference,Stockholm, Sweden, 2014(3rd PTS 2014)
3.Zejiao Dong, Xiangbing Gong. Mesostructure Mechanical Behaviour Analysis of Asphalt Mixtures Considering Locally Effective Materials. 4th Asphalt Material Conference, Guangzhou, China, 2014(4th AMC 2013)
4. Zejiao Dong, Jiayu Wen. Pavement structural information monitoring system establishment using FBG sensors,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Intelligent Infrastructure, HongKong, 2013(6th SHMII 2013)
5.Zejiao Dong, Yiqiu Tan. Using Three-parameter Weibull Distribution Model to Predict Damage Degree of Hot Mix Asphalt Included Freeze-Thaw Cycles,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f Climatic Effects on Pavement and Geotechnical Infrastructure, Alaska, USA, 2013(ISCEPGI 2013)
6.Zejiao Dong, Shenglong Li. Asphalt Pavement Structure Information Monitoring Utilizing a Long-Term and Real-Time FBG Based Measurement System, 2nd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Ph.D. Student Symposium, Champaign, USA, 2013(2nd TPS 2013)
7.Dong Zejiao, Tan Yiqiu.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Full-Scale Accelerated Pavement Facility for Extreme Regional Climate in China,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ccelerated Pavement Testing, California, USA, 2012(APT 2012)
8.Dong Zejiao, Tan Yiqiu.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ccelerated Load Testing (ALT) for different asphalt materials. 89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Washington D.C., USA, 2010(TRB 2010)
9.Dong Zejiao, Tian Gengliang. Research on Coordinating Deformation between Fiber Bragg Grating Strain Sensor and Asphalt Mixture. Advanced Test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Bituminous Materials, Rhodes, Greece, 2009 (RILEM 2009)
10.Zejiao Dong, Yiqui Tan.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esponse of asphalt pavement subjected to water/loading coupling action. ISAP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sphalt Pavements and Environment, Zurich, Swiss,2008(ISAP 2008)
Recent news(最新动态)
· 2016.06 博士生马宪永获得首届世界交通研究峰会(TRC)最佳论文奖;
· 2016.03 博士生龚湘兵CSC联合培养结束,合作导师为Prof.Pedro Romero from University of Utah,留学时间18个月;
· 2015.12 硕士李生龙获全国第二届“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
· 2015.10 博士生刘志杨获国家研究生奖学金;
· 2015.08博士生王鹏获得第九届道路与机场铺面技术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
· 2014.07硕士生肖桂清、温佳宇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荣誉称号(银奖) ,本科生刘志杨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2013.07硕士生李生龙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荣誉称号(银奖) ;
· 2012.07硕士生龚湘兵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硕士研究生荣誉称号(银奖);
· 2011.10 协助指导研究生程小亮获黑龙江省第六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 2010.07 协助指导研究生田庚亮获黑龙江省第七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本科生龚湘兵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2009.07 本科生郑好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2008.07 本科生程小亮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 2007.07 本科生田庚亮获哈尔滨工业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Students Presentations(学生参会)
1.博士生龚湘兵2012年9月3日至4日于美国厄巴纳-香槟市参加The 2nd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PhD Student Symposium,并作学 术报告“Simulation Analysis of Different Asphalt Mixtures in Meso-scale Based on Locally Effective Material Method”
2.博士生龚湘兵2013年11月6日至8日于中国广州参加第4届沥青材料国际会议,并作学术报告“Micro-Meso Mechanical Behavior of Asphalt Mixtures Based on Locally Effective Properties”
3.博士生刘志杨2015年5月30日至6月1日于中国哈尔滨市参加The 4th International Transportation PhD Student symposium,并作学术报告“Molecules Profile Analysis of Asphalt Fraction on a SiO2 Surface”
4.博士生王鹏2015年8月9日至13日于中国大连参加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oad and Airfield Pavement Technology,并作学术报告“Effect of Carbon Nanotubes on Performance and Morphologies of Polymer Modified Asphalt”
5.博士生龚湘兵2016年1月10日至14日于美国华盛顿特区参加The 95th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Annual Meeting,并作poster展示“Effect of Freeze-Thaw Cycles on Asphalt Fine Aggregate Matrix Utilizing Bending Beam Rheometer”
6. 博士生马宪永2016年6月6日至8日于中国北京参加首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ongress,并作学术报告及海报展示“Dynamic Response Information Obtained from Wireless Sensing Network of Airport Asphalt Pavement based on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Principle”
7.博士生王鹏于2016年6月6日至8日于中国北京参加首届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ongress,并作海报展示“Microstructure-based Identif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Polymer Modified Bitumen”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董泽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19-05-25
相关话题/哈尔滨工业大学 材料 道路 结构 力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蒋贤才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Curriculum Vitae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蒋贤才,男,汉族,重庆市梁平县人。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教师。 先后参与及主持国家973子课题、国家863课题、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马艳丽
基本信息教育教学论文专著科学研究Yanli MaPublicationsResearch基本信息马艳丽,女,汉族,1974年生。工学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驾驶行为、驾驶人特性、道路交通安全及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持与参加十三五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冯树民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Curriculum Vitae论文专著ResearchPublications and Presentations基本信息冯树民,男,1973年10月生,哈工大交通学院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从事交通工程领域研究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科研工作经验。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纪伦
基本信息English CVPapers基本信息 纪伦,男,1973年12月出生,籍贯:黑龙江省肇东市。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与轨道工程系副教授,在读博士。主持参加多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主要的科研项目有《沥青混合料施工现场质量控制技术研究》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别一鸣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别一鸣,男,1986年生,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工学博士。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子课题2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哈尔滨工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王晓宁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Curriculum Vitae论文专著新页签基本信息王晓宁,女,汉族,1974年生,籍贯山东泰安,哈尔滨生人。工学博士,博士后,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副导师。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余项,出版专著和教材9部,发表论文40余篇,授权发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易军艳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English CV论文专著基本信息易军艳,男,汉族,1983年生,四川富顺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持和参与了20余项国内外科研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路面材料性能的多尺度表征、环境友好型筑路材料与季冻区路面结构设计理论等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吴红林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基本信息吴红林,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EI检索6篇。荣誉称号2010 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优秀党员工作经历2006年- 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桥梁隧道工程系 副教授 教育经历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解晓光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解晓光,女,汉族,1975年生。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系副主任。 先后多次获得吉林省科学进步二等奖、三等奖,主持承担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交通部西部项目(第二负责人)、黑龙江省交通厅相关项目(多项)、吉林省交通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生考研导师简介-杨龙海
基本信息科学研究教育教学Curriculum Vitae论文专著基本信息 杨龙海,男,汉族,安徽人,1970年生。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交通工程系教师。 先后参与及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63重点项目、973子项目以及一批省部级重点项目和多项国 ...哈尔滨工业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 2019-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