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沈彦俊研究组在气候变化影响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供需及应对方面取得研究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2017-07-23
西北干旱区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地区之一,近几十年由于绿洲灌溉面积快速扩大,农业灌溉用水占到水资源总消耗量的95%以上。不合理的灌溉模式、水利设施的不完善和作物面积的迅速扩张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状况,农业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造成了广泛的生态退化和河道断流问题。气候变化通过影响高山冰雪融水和降水对水资源的形成产生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水资源需求产生巨大影响。因此,研究未来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资源供需的影响以及针对未来缺水状况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员和郭英博士基于CMIP5-RCP未来气候情景,对未来60年高中低三种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并对未来气候情景影响下的西北干旱区水资源和农业灌溉需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未来气温的显著增加使农业需水量显著增加,三种排放情景下,2016-2045年和2046-2075年时段,五种主要作物的年均灌溉需水量分别达到370.2-372.7亿立方米和371.5-389亿立方米,比1971-2000年历史时段的灌溉需水量增加了42.7-61.5亿立方米,但径流的增加量与五种主要作物的灌溉需水的增加量相当,甚至在有些流域小于灌溉需水量的增加,由于未来工业生活等其他需水量也会呈现增加趋势,这将造成未来水短缺和生态环境恶化的情况加剧,从而提出了控制耕地规模、提高灌溉效率和调整作物结构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如果作物种植规模维持到2010年规模(4.4×106hm2),灌溉水利用效率需提高到0.73以上,如果作物规模控制到2000年的规模(3.0×106hm2),灌溉水利用效率需提高到0.48以上,如果作物规模控制到1990年的规模(2.7×106hm2),灌溉水利用效率需提高到0.4以上,才能使灌溉需水量达到1971-2000年历史时段的值。研究还模拟了种植结构调整模式下的灌溉需水量变化,发现在作物规模大的情况下,该种调整模式的节水效果不明显。因此,控制种植规模是未来最有效的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建议西北干旱区的灌溉面积控制在300万公顷上下,并结合农业节水改造和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以实现水资源的适应性管理。
该研究获得国家973项目(2010CB951003)和中科院重点部署项目(KZZD-EW-12-1)的支持,研究成果发表在水文学水资源领域著名期刊Journal of Hydrology上。
参考文献:
Ying Guo, Yanjun Shen, 2016. Agricultural water supply/demand changes under projected future climate change in the arid region of northwestern China. Journal of Hydrology, 540, 257-273.
论文链接:
http://dx.doi.org/10.1016/j.jhydrol.2016.06.033
图1 中国西北干旱区概况及流域分布
图2 西北干旱区各流域(a)1971-2000年历史时段与(b)低排放情景2016-2045年时段及(c)高排放情景2046-2075年时段的缺水指数对比
图3 三种应对措施下的未来灌溉需水量相对于历史时段的变化(灌溉水利用效率分别为0.42、0.48、0.52、0.68和0.8,作物面积Ac分别为1990年的2.7×106hm2、2000年的3.0×106hm2和2010年的4.4×106hm2,Cct表示作物结构调整为北疆和河西地区全部种春玉米,南疆全部种棉花。实线表示未考虑作物结构的调整,虚线表示考虑了作物结构的调整)
相关话题/作物 水利 控制 农业 生态
第二粮仓示范推广深松深旋耕绿色提质增产增效技术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我国近年来第二次土壤普查表明,华北平原耕层变浅。这主要是由于长期利用大型农机收获耕种作业,推行免耕旋耕等保护性耕作等技术,缺乏深翻和深松耕地,作物容易发生倒伏减产,没有发挥土壤水肥光热的高产潜力。 针对我国保护性免耕旋耕面积不断扩大,秸秆杂草病虫害等长期处于耕层上部(如玉米秸秆就是小麦赤霉病的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胡春胜研究组在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上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CO2、CH4和N2O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土壤呼吸和CH4的产生与消耗会随之怎样变化?N2O的排放会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受到哪些因素的调控?这些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在森林、草地、冻土、海洋等生态系统已有一些模拟气候变化的研究,但是在与人类活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李霞研究组在低温响应信号通路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低温是一种自然胁迫,严重的影响作物生长、分布以及产量。近年来,在低温响应机制信号中,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的研究较为深入,其中围绕着CBF (C-repeat binding factor)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在CBF非依赖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还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李霞研究组在可变剪切调节ABA信号通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Pre-mRNA的剪切是mRNA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生成成熟mRNA的过程,可变剪切就是利用可变的剪切位点,生成不同的mRNA的过程。可变剪切可以增加生物体蛋白质组丰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介导各种生物学过程。最近几年,pre-mRNA可变剪切及其调控机制已成为植物科学中的一个研究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沈彦俊研究组在华北平原农业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研究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过去30年,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达到新的历史水平,然而高强度的灌溉和施肥已经在区域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地下水超采和包气带土壤污染。“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高强度农业必不能持续发展。华北平原农业的未来出路在何方是诸多科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华北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沈彦俊研究组在海河流域水平衡趋势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循环、水资源形成和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海河流域近几十年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水土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叠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流域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定量研究该流域的水热收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李霞课题组揭示microRNA172c调控大豆根瘤固氮的分子机制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大豆根瘤共生固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最适的结瘤数量是决定最佳固氮效率的关键因子。已有结果发现结瘤因子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大豆超结瘤的自主调控途径(AON:Autoregulation)控制最适结瘤数量。但是两个途径互作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中国科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沈彦俊研究组在华北山前平原农田深层包气带水分运动方面取得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包气带(非饱和带)是控制水分和溶质通过地表进入地下含水层的关键带。华北山前平原包气带深厚,其灌溉农田深层包气带水分运动规律一直不明。此外,如何研究深层包气带水分运动规律,一直是水文界研究的难点。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对0-15 m深度灌溉农田包气带水分动态开展了连续原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定量区分干旱区植被变化的气候和人为原因方面获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地球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同时在气候、水文和生物化学等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陆地植被动态同时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定量区分二者的作用一直成为研究的难点。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以我国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域-黑河下游的额济纳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李霞课题组在拟南芥PRL1基因调控根尖分生区活力上取得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根尖分生区的微环境(stem cell niche)对维持根尖干细胞的活力,保证根系正常持续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报道了一些在根尖干细胞维持方面的研究,但根尖干细胞命运决定以及微环境的活力维持还没有完全阐述清楚。 李霞课题组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从拟南芥突T-DNA变体库中筛选根尖分生区变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