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胡春胜研究组在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上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2017-07-23
CO2、CH4和N2O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温室气体。在气候变暖条件下,土壤呼吸和CH4的产生与消耗会随之怎样变化?N2O的排放会如何响应气候变化?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受到哪些因素的调控?这些已成为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目前在森林、草地、冻土、海洋等生态系统已有一些模拟气候变化的研究,但是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相关研究却非常缺乏,更鲜有长期全年的农田实地观测。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胡春胜研究组采用红外辐射加热系统,自2008年起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进行了冬小麦和大豆轮作农田连续5年的昼夜连续增温田间模拟试验,设土壤5 cm层年平均增温1.5 oC、不增温、施氮肥和不施氮肥四个处理。经研究发现:
在CO2与CH4排放方面:增温和施氮都降低了小麦季CH4的累积吸收量,但未影响夏季CH4吸收总量。这是由于在小麦生长季,增温并施氮加速了小麦生长,使小麦吸收更多水分而导致土壤水分持续下降,土壤的干旱减少了甲烷氧化菌的活性,从而降低了CH4吸收。相关分析表明,施氮条件下,CH4排放在年度尺度上与土壤温度负相关;在不施氮条件下,CH4排放与NH4浓度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增温和施氮均未影响季节和年土壤呼吸总量。分析表明土壤呼吸与微生物量碳正相关,而增温和施氮没有显著影响微生物量碳,可能由于1.5 oC的增温幅度还不足以显著影响微生物量和土壤呼吸。同时由增温导致的土壤干旱对土壤呼吸的负影响抵消了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的正影响。
在N2O排放方面:在施氮条件下,如果增温降低土壤含水量,土壤干旱会减缓土壤微生物运转和降低反硝化速率,导致增温显著降低春、秋、冬季平均N2O排放通量和小麦季及全年的累积N2O排放通量。同时增温会加快植物生长速度加快,增加氮素和水分吸收,提高蒸散并减少N2O排放。但是在增加灌溉量之后,增温没有降低土壤含水量,也没有降低N2O的排放。在不施氮条件下,增温没有影响土壤含水量和N2O排放。该研究说明了增温和施氮处理通过影响土壤水分的幅度而影响N2O排放。
两项研究结果填补了气候变暖对农田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方面的空缺,对农田温室气体排放对未来气候变暖的响应机制以及模拟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成果已分别在TOP期刊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和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上发表。胡春胜研究组博士生柳丽婷为两篇文章的第一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Grant No. 41530859)、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07-03)、公益性行业专项(201503117-09,31270554,41301323)和先导项目(Grant No. XDA0505050202)的资助。
论文全文链接为:
Liu, L. et al., 2015. Effects of experimental warming and nitrogen addition on soil respiration and CH4 fluxes from crop rotations of winter wheat–soybean/fallow.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l, 207: 38-47.
http://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16819231500091X
Liu, L. et al., 2016. Experimental warming-driven soil drying reduced N2O emissions from fertilized crop rotations of winter wheat–soybean/fallow, 2009–2014. Agriculture, Ecosystems & Environment, 219: 71-82.
http://authors.elsevier.com/a/1SFikcA-IKZM6
相关话题/土壤 农田 微生物 中国科学院 农业
李霞研究组在低温响应信号通路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低温是一种自然胁迫,严重的影响作物生长、分布以及产量。近年来,在低温响应机制信号中,以拟南芥为模式植物的研究较为深入,其中围绕着CBF (C-repeat binding factor)转录因子信号通路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但是在CBF非依赖的信号通路的研究还知之甚少。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李霞研究组在可变剪切调节ABA信号通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Pre-mRNA的剪切是mRNA去除内含子连接外显子生成成熟mRNA的过程,可变剪切就是利用可变的剪切位点,生成不同的mRNA的过程。可变剪切可以增加生物体蛋白质组丰度,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基因转录后调控机制介导各种生物学过程。最近几年,pre-mRNA可变剪切及其调控机制已成为植物科学中的一个研究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沈彦俊研究组在华北平原农业与地下水资源可持续研究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过去30年,华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农业投入、产出水平达到新的历史水平,然而高强度的灌溉和施肥已经在区域范围内造成了严重的地下水超采和包气带土壤污染。“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的高强度农业必不能持续发展。华北平原农业的未来出路在何方是诸多科学家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华北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沈彦俊研究组在海河流域水平衡趋势的定量研究方面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循环、水资源形成和生态环境演变具有重要影响。海河流域近几十年由于人口快速增长、水土资源的高强度开发和工农业迅速发展,叠加上气候变化的影响,使流域水资源短缺加剧,生态环境恶化。因此,定量研究该流域的水热收支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流域水资源管理和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李霞课题组揭示microRNA172c调控大豆根瘤固氮的分子机制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大豆根瘤共生固氮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问题,也是一个关乎大豆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农艺性状。最适的结瘤数量是决定最佳固氮效率的关键因子。已有结果发现结瘤因子诱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和大豆超结瘤的自主调控途径(AON:Autoregulation)控制最适结瘤数量。但是两个途径互作的分子机制还不清楚。 中国科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沈彦俊研究组在华北山前平原农田深层包气带水分运动方面取得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包气带(非饱和带)是控制水分和溶质通过地表进入地下含水层的关键带。华北山前平原包气带深厚,其灌溉农田深层包气带水分运动规律一直不明。此外,如何研究深层包气带水分运动规律,一直是水文界研究的难点。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对0-15 m深度灌溉农田包气带水分动态开展了连续原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定量区分干旱区植被变化的气候和人为原因方面获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地球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同时在气候、水文和生物化学等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陆地植被动态同时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定量区分二者的作用一直成为研究的难点。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以我国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域-黑河下游的额济纳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李霞课题组在拟南芥PRL1基因调控根尖分生区活力上取得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根尖分生区的微环境(stem cell niche)对维持根尖干细胞的活力,保证根系正常持续生长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已经报道了一些在根尖干细胞维持方面的研究,但根尖干细胞命运决定以及微环境的活力维持还没有完全阐述清楚。 李霞课题组通过正向遗传学的方法,从拟南芥突T-DNA变体库中筛选根尖分生区变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作物品种适应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科学的热点,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大产业,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关系密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作物品种的改良应该适应气候变化以保证粮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植物育种必须重新定向。但有关我国作物育种适应气候变化的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积极发挥智库作用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是农业大国,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有重要支柱作用。国家连续发布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科学院2012年确立了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三位一体”的机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中国科学院视察指出:“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要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