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定量区分干旱区植被变化的气候和人为原因方面获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2017-07-23
植被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地球地气系统的能量平衡,同时在气候、水文和生物化学等物质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陆地植被动态同时受到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但是定量区分二者的作用一直成为研究的难点。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沈彦俊研究组以我国西北内陆极端干旱区域-黑河下游的额济纳地区为例,通过定量分离绿洲和荒漠区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提出了一种定量方法用于区分气候波动和人类灌溉活动对干旱区区域植被覆盖变化的贡献。该成果发表在Hydrology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s期刊上。
该方法利用线性差分模型,将卫星遥感观测的NDVI和植被盖度的变化分解为荒漠区植被盖度变化和绿洲区面积变化,从而定量评估灌溉和降水变化对整个区域植被覆盖度变化的贡献率。
结果表明,黑河实施分水计划以来,下游的额济纳地区平均植被覆盖度上升,区域植被覆盖的变化对人类活动影响下的绿洲面积的变化最为敏感。2000年以来,灌溉绿洲的植被覆盖度和绿洲面积变化、荒漠区的自然植被覆盖度以及其面积的变化对下游区域植被覆盖变化趋势的贡献分别为7.8%、20.5%、75.8%和-4.1%,人类活动影响的灌溉绿洲面积变化和气候波动引起的荒漠区植被覆盖度变化对区域植被的贡献达到96%。其中,绿洲面积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正义峡水文站前一年的下泄径流量,而荒漠区植被覆盖度主要受降水的影响。总体来说,降水和径流可以解释45%-62%区域的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和至少68%的增加趋势。区域植被覆盖变化原因的定量分解及其与水分关系的研究,为中下游水资源分配、绿洲和荒漠区生态保护等提供理论依据。这一方法有望在更大的区域尺度上开展研究,用于指导干旱区的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
该研究得到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研究计划(973)“气候变化对西北干旱区水循环影响机理及水资源安全研究(2010CB951003)”的支持。
论文全文链接:
http://www.hydrol-earth-syst-sci.net/18/3499/2014/hess-18-3499-2014.html
相关话题/人类 植被 遗传 自然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作物品种适应气候变化研究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气候变化研究已成为世界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科学的热点, 农业是受气候变化影响的第一大产业, 气候变化与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关系密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指出,作物品种的改良应该适应气候变化以保证粮食产量的可持续增长。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植物育种必须重新定向。但有关我国作物育种适应气候变化的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积极发挥智库作用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是农业大国,对保障世界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有重要支柱作用。国家连续发布十个有关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国科学院2012年确立了出重大成果、出优秀人才、出前瞻思想“三位一体”的机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到中国科学院视察指出:“有力打通科技和经济转移转化的通道,要优先支持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中心在干旱区生态水文研究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世界干极”,年平均降水量小于100 mm,绿洲区也多在50 mm上下,生态环境极为脆弱,水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与经济矛盾十分突出;该区的各内陆河流域都具有自然资源丰富和生态环境脆弱双重性特点,水资源状况恶化将直接导致天然植被退化,土地荒漠化过程加剧和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进一步影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冬季土壤呼吸研究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土壤呼吸是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动态变化对全球碳循环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多研究仅考虑植被生长季的土壤呼吸,而忽视了冬季土壤呼吸。由于中纬度地区的陆地生态系统是北半球的重要碳库,发挥着巨大的碳汇功能,因而研究该区域不同植被类型的冬季土壤呼吸对区域和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中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核质转运过程调控ABA信号转导研究上取得新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ABA 是植物响应干旱胁迫最重要的信号分子。近年关于ABA信号调控网络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涉及到许多不同的调控因子,其中相当一部分在细胞质中合成的调控蛋白需要通过核质转运过程运送至细胞核中发挥功能。在此过程中,时空特异表达的核质转运受体对特异的底物蛋白进入细胞核的精细调控是必须的。关于在植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中心研究发现华北典型农田30年产量、农田耗水和水分利用效率变化及驱动因素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玉米粮食生产基地,但该区也是我国最缺水的区域之一,特别是海河流域,缺水问题更加突出。华北平原水资源支撑能力将直接影响区域粮食持续增产能力建设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的水资源支撑能力除了取决于单位耕地面积的水资源可利用量外,另一个关键影响因素是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水分利用效率(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华北平原地下水消耗与粮食增益评估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华北平原是我国及世界重要粮食产区,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灌溉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得以大幅度提升,也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如地下水位下降、河道断流、湿地萎缩、地面沉降等。地下水资源危机日益严峻,未来农业和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将受严重威胁。正确评估地下水消耗及其灌溉获得的农业产量增益之间的交换关系(trade-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中科院先导专项课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和潜力研究》召开课题学术交流会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013年5月19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承担的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及相关问题》中的课题“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固碳速率和潜力研究”课题学术交流会在石家庄召开。来自中科院生态环境中心、内蒙古农业大学、山西林科院、河北省林业局以及农业资源中心等单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地方标准《冬小麦冬春优化灌溉技术规程》通过审定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2012年12月16日,由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制订完成的河北省地方标准《冬小麦冬春优化灌溉技术规程》,通过了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的专家审定。水资源短缺是河北平原粮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冬小麦是本区域主要灌溉耗水作物,在冬小麦上实施节水灌溉对区域水资源持续利用有重要意义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在土壤氧化亚氮负排放研究中取得进展_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并在全球变化、臭氧层空洞等全球环境问题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多数研究表明土壤是N2O的源,尤其是耕作、施肥和灌溉等造成农田土壤N2O的大量排放。然而,也有学者发现土壤能够持续吸收N2O,从而形成N2O的汇,但其机理尚不清楚。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农业资源研究中心 辅仁网 2017-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