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毕永红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8-15

毕永红 研究员博士研究生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研究生
联系方式: 86-
电子邮件: biyh#ihb.ac.cn(请改#为@)
办公室: 3号楼317
个人网页:


教育经历
1994.9-1998.6 华中农业大学 特种水产专业 本科
1998.9-2001.6 上海海洋大学 水产养殖专业 硕士
2001.9-2004.6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水生生物学专业 博士


主要职历
2004.6-2009.1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一研究中心 助理研究员
2009.12-2015.11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六研究中心 副研究员
2015.12-至今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第六研究中心 研究员


招生专业
水生生物学(硕士生,博士生)


研究方向
1. 藻类多样性及其地理区系:
传统分类鉴定手段与分子生物学技术、多组学技术联用,从形态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等方面探究藻类多样性的时空格局及其成因,研究藻类种群动态及其地理分布的驱动机制,认识藻类参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能力,揭示不同地理区系藻类群落生态服务功能差异的驱动机制。
2. 藻类群落及其对不同干扰的响应机制和适应策略:
认识不同水体的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其时空异质性,阐释藻类群落对物理干扰(流速流量改变、水位波动等)、化学干扰(营养加富、酸雨等)、生物干扰(鱼类放流、捕食压力等)等的响应机制与生态适应策略。
3. 应用藻类学:
针对藻类生物量和初级生产力开展调控与处置技术研发,突破水华防控和水生态环境治理的瓶颈,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适用技术;同时,研发经济微藻规模化培养技术,促进微藻资源的应用。


承担项目情况
承担国家级科研任务30余项,主要项目如下: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江联合基金“基于水位波动的水库支流库湾富营养化和藻类水华的生态调度研究”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合成生物学专项“有毒金属感知修复的智能生物体系”“有毒金属生物感知和转化元件/回路的挖掘与构建”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浮游植物细胞大小的决定机制及其生态效应 (**)”
4. 国家十三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藻类、贝类异常增殖成因及防控技术研究” 2017ZX07108-001
5. 南水北调中线科研项目“南水北调中线藻类分子多样性研究”
6. 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监测系统典型支流水质监测重点站香溪河站
7. 三峡水库藻类群落动态与水华应急监测
8. 三峡库区水华发生区域及影响因素研究
9. 国务院三峡办“三峡水库支流水体富营养化成因及其控制对策”
10. 国家973项目子课题“三峡水库浮游植物CO2交换通量监测与碳汇作用估算”
11. 国家十一五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三峡水库藻类水华成因及其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12. 国家973项目子课题“下沉微囊藻的生态格局研究”
13. 三峡总公司研究项目“三峡水华实时监测网络的构建与运行”
14. 三峡总公司研究项目“三峡水库底泥理化特性及其对水华的作用”
15.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任务“三峡水库支流水华暴发规律”
16.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子课题“丹江口水库特征性农业污染调查及其水环境效应”


科研成果
从细胞、种群、群落等不同水平上阐释了藻类细胞对环境干扰因子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系统考察了三峡建坝成库过程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建成运行的藻类群落动态及其演变过程,揭示了三峡支流富营养化成因、中线输水干渠的水质动态以及不同水体的藻类群落演替过程,掌握了三峡藻类水华时空动态及其演变规律,摸清了南水北调中线藻类时空演变规律,阐释了藻类水华与藻类异常增殖的发生的内在机理及其驱动机制,构建了融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置为一体的三峡水华防控技术体系和物理与生物结合的南水北调中线藻类异常增殖的多途径防控技术体系;此外,在污水处置、水产养殖、食用藻类资源开发等等领域大力推动藻类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代表性论文(*:通讯作者):
1. Zhigang Li, Gaofei Song, Yonghong Bi,* Wei Gao, Anen He, Yao Lu, Yawei Wang,* and Guibin Jiang. Occurrence and Distribution of Disinfection Byproducts in Domestic Wastewater Effluent, Tap Water, and Surface Water during the SARS-CoV?2 Pandemic in China. Environ. Sci. Technol. 2021, 55, 4103?4114.
2. Yuan Li*, Li Ji, Wujuan Mi, Shulian Xie, Yonghong Bi*. Health risks from groundwater arsenic on residents in northern China coal-rich reg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73 (2021) 145003.
3. Yuan Li*, Yonghong Bi*, Wujuan Mi, Shulian Xie, Li Ji. Land-use change caus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crease fluoride and arsenic pollution in groundwater and human health risk.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20, https://doi.org/10.1016/j.jhazmat.2020.124337.
4. Binliang Wang, Qingyang Song, Jijian Long, Gaofei Song, Wujuan Mi, Yonghong Bi*.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Microcystis bloom mitigation by hydrogen peroxide and its stimulative effects on growth of chlorophytes. Chemosphere (2019), doi: https://doi.org/10.1016/j.chemosphere. 2019.04.138.
5. Li, X., Huang, J.*, Filker, S., Stoeck, T., Bi, Y.*, Yu, Y., and Song, W. (2019).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zooplankton in a main-stem dam affected tributary: a case study in the Xiangxi River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China. Sci China Life Sci 62, https://doi.org/10.1007/s11427-018-9523-0.
6. Yijun Yuan, Yonghong Bi*, Zhengyu Hu. Phytoplankton communities determine the spatio-temporal heterogeneity of alkaline phosphatase activity: evidence from a tributary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Sci. Rep. 2017: 16404 | DOI:10.1038/s41598-017-16740-4.
7. Binliang Wang, Xi Wang, Yiwei Hu, Mingxian Chang, Yonghong Bi*, Zhengyu Hu.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UVC radiation and H2O2 on Microcystis aeruginosa, a bloom forming cyanobacterium. Chemosphere, 2015,141: 34–43.
8. Wenmin Huang, Yonghong Bi*, Zhengyu Hu, Kongxian Zhu, Wei Zhao, Xigong Yuan.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GHG emissions from surface water of Xiangxi River in Three Gorges Reservoir region, China.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15, 83: 28–32.
9. Kongxian Zhu, Yonghong Bi*, Zhengyu Hu. Responses of phytoplankton functional groups to the hydrologic regime in the Daning River, a tributary of Three Gorges Reservoir [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3, 450-451: 169-177.

专利:
1. 毕永红,彭成荣,袁轶君,张琪,杨毅,胡征宇. 一种便携式浮游生物定量样品的浓缩装置;ZL3.8
2. 毕永红,王玺,赵雪. 一种适用于河道型水库的拦鱼防逃设施及其管理维护方法; ZL3.5
3. 毕永红,黄文敏,米武娟,胡征宇. 一种人工造流装置及其在藻类水华防控中的应用; ZL6.3
4. 毕永红,胡征宇. 一种阻控农业面源污染的生态沟渠; ZL8.1
5. 毕永红,胡征宇,陈林. 葛仙米野外资源的增殖方法;ZL0.5
6. 冯斌;毕永红;江涓;胡征宇;邱昌恩. 一种雨生红球藻高密度培养的气升式光生物反应器; ZL.3
7. 毕永红,胡征宇. 土壤藻类对荒漠半荒漠土壤的改良方法; ZL.9
8. 毕永红,胡征宇,徐敏,韩丹翔. 一种培养发菜细胞的方法;ZL**.8

论著:
参编(译)专著4部,如《藻类学》、《恢复生态学》


获奖及荣誉
2020年获《湖泊科学》优秀编委


社会任职
中国藻类学会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湖泊分会常务理事、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专利审查技术专家;水生生物学报、湖泊科学、生态学杂志、Water、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scientific report、Vegeto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编委


指导研究生情况
在读研究生:
方灵超(2020级硕士)、阮港(2020级硕士)、邱鹏飞(2020级博士)
许萍萍(2019级硕士)、李波(2019级硕士)、王愿珠(2019级博士)、凡盼盼(2020级博士)、朱宇轩(2018级博士)
毕业研究生:
熊珍珍、周正、许元钊、赵雪、罗浩、王玺、潘婷婷、黄宇波、朱孔贤
研究生获奖:
1. 2020年张春梅获得国家奖学金
2. 2018年周正获得国家奖学金








相关话题/水生生物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