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学院简介与联系方式(2012.10.10更新)

中山大学 /2012-10-24

软件产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以信息产业发展水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面对国家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和激烈的人才竞争,面对市场需求,改革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软件人才培养力度,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和急迫任务。

  
    为适应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珠三角洲地区软件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中山大学充分利用雄厚的计算机人才实力优势,整合学科力量于2001年9月成立软件学院。同年12月,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被批准为教育部首批35所全国示范性软件学院之一(目前全国共37所)。  

  
    我院立足华南,辐射港澳,利用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建设的机遇,秉承规范、创新、笃行、进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建设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软件学院,并充分发挥中山大学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不断创新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办学机制改革,已建立了行之有效的软件工程学士和软件工程硕士的培养体系,形成了鲜明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高级软件人才,服务社会,造福国家。

   
    2006年,广州市制定了大力发展软件产业的部署,提出了广州市软件人才发展战略,计划以中山大学等高等院校为依托,大规模培养、培训适用软件和动漫人才。我校也随之成立了中山大学软件人才培训中心,致力于为广州地区蓬勃发展的软件产业培养培训一大批软件和动漫人才。

  
    我院拥有国家级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专业,与Cisco、Google等著名IT跨国企业共建了“数字媒体技术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目前设有通信软件、计算机应用软件、数字媒体技术、嵌入式软件与系统、电子政务等5个本科专业方向。现有在校生2320人,其中本科生1827人,软件工程硕士生493人(含在职研究生276人)。

 

清晰的培养人才目标
    三种素质: 创新素质、团队素质和敬业素质;
     四个层次: 高级程序员,系统分析与设计员, IT 项目管理员, IT 企业发展战略决策和经营管理员;
     六种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组织协调的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科学高效管理项目的能力,工程实践的能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
    我院现有21名专职教师,15名校内兼职教师,21名校外兼职教师,先后聘请了12名外籍教师。校内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工程实践经验。校外兼职教师主要来自企业界和研究所,他们具有丰富的软件工程经验,大多是软件企业的技术总监或大型项目经理,如我院客座教授EBay公司全球副总裁许良杰博士、我院兼职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员徐迎庆博士,广东地球村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马仁勇先生、广州越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赵熙先生等。

 

面向国际,培养高端软件人才
    1、引进海外优质课程。学院近年邀请海外高校的高水平学者和引进海外著名IT企业的资深专家以及硅谷创业者,采用与海外相同的授课模式、实验模式和考核模式,在每年夏季学期的前2周,开设6~10门海外引进的Summer Intensive Courses供二、三年级本科生与研究生选修。该系列课程拓宽了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体验海外名校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模式,感受海外知名教授和资深IT专家的授课风采,帮助学生了解最新的IT技术前沿进展。
    2、海外实习基地建设。学院除了与Oracle、华为等国内知名IT企业共建实习基地外,还推荐、选拔学生到国外IT相关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或到海外知名高校担任研究助理。2010年起已陆续有学生赴美国硅谷有关IT公司、新加坡高级数字科学中心(ADSC)实习,赴美国IUPUI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担任研究助理。
    3、海外高校联合培养。学院与国外大学开展本科生2+2模式和硕士生1+1模式的联合培养合作,呈现欧、美、澳地域布局,目前与英国伯明翰大学、比利时鲁汶工程联合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等高校签订了2+2本科生合作培养协议。2007年开始有学生到国外高校进行境外2年的学习。

 

面向产业,培养社会急需人才
    学院面向典型行业,以“行业特色系列课程”、“校企共建联合实验室”、“产学研基地”为依托,针对本科生的培养特点进行教学改革,制订了一整套面向产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学院和Microsoft、Google、IBM、Cisco、EMC等跨国知名IT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共建品牌课程系列。目前已成功开设与Apple、Intel、Cisco、EMC、Google、IBM等企业共建的“IT前沿技术系列课程”,其中“SOA原理与实践”获批国家教育部-IBM精品课程,“服务工程与实践”获批 “教育部-IBM专业综合改革项目”2011年建设课程。
    目前,学院在通讯行业、文化传播、数字家庭、医疗卫生等领域已逐步建成了相应的产学研基地,通过工程实训、企业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本科阶段感受真实的行业需求。同时,学院已完成了涉及移动终端开发、云计算、数据存储等行业特色课程的建设,对面向行业需求的人才培养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面向实践,培养复合创新人才
    学院重视培养学生的软件工程人才综合素质与能力,成立“软件工程实训中心”,完善三级实训体系,形成具有学院鲜明特色的名牌软件工程实训。软件工程实训课程以真实的软件工程活动为中心,让参训同学体验现代软件生产的真实过程和生产环境,应用、深化和提高已学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从而初步建立起软件工程师职业素养,增强职业自信,为将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院还成立了“中山大学学生软件技术发展中心”,下属“Android手机软件开发俱乐部”、“Web 2.0程序设计俱乐部”、“数字媒体技术俱乐部”等众多前沿技术爱好者俱乐部。学生俱乐部在专职教师指导下,积极参与学院的IT前沿技术课程建设。学院通过举办软件创新大赛等形式,积极推动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学生综合素质强,科技成果突出
    学生综合素质强,在高水平的学术性比赛和综合能力竞赛中屡获佳绩,包括:2011年第36届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ACM/ICPC)亚洲区域赛成都赛区冠军、2010和2011年美国数学建模竞赛(MCM)一等奖、2006年和2008年蝉联“IBM杯”中国高校SOA大赛总冠军、2010年Android 应用开发中国大学生挑战赛惟一的一等奖、2010年第5届“思科网院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本科组第一名、2011年苹果中国高校学生开发作品大赛一等奖及惟一最佳作品奖、苹果公司全球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项。
    此外,“中山大学3D数字图书馆”、“基于固定摄像机的人体运动跟踪系统”、“交互式医学图像标注的算法研究与系统实现”等本科生项目还获得教育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资助,多项本科生项目入选“2011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实验立项项目”。

 

注重素质培养,全面发展


   学院经常性地开展主题鲜明的校园文化活动,先后承办了“金蝶杯全国高校企业模拟经营精英赛(华南区)”总决赛等比赛,组织田径运动会和球类比赛等活动,举办歌舞、演讲比赛等文艺活动,开展最佳党团日、班级风采展示、实训作品展示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广大同学的精神文化生活。2004年至今,我院学生的文艺类文化活动获国家级奖3项,省级奖4项,校市级奖25项;体育类获省级奖13项,校市级奖55项。
    为了使广大同学及时了解国内外软件产业的前沿动态,拓宽学术视野,我院经常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学院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包括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博士、原Google中国区总裁李开复博士、美国德克萨斯A&M大学副校长赵伟教授等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还邀请微软亚洲工程院、IBM等IT企业的资深技术经理与我院大学生交流。      

 

毕业生就业或深造去向理想    

    毕业生综合素质好,深受用人单位好评。在2006年中国软件行业协会组织的调查中,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的综合评价分数在全国36所软件学院中名列前9名。
    1、就业去向:
    国内外高层次软件人才供不应求,软件工程人才的就业前景十分乐观。自2008至2011年,我院1700余名本科毕业生中,大部分流向了各类软件企业或非软件企业的研发部门,其中不少优秀学生成功就职于内外知名IT企业,其中不乏微软、IBM、汇丰、华为等世界500强企业,阿里巴巴、网易、腾讯、百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四大国有银行等国内知名企业,就业范围分布于通信、金融、证劵、研发、电子商务、管理等行业或岗位。
    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也是吸纳我院毕业生的重要去向,近年来共约104人进入国家、省、地区各级政府部门,涵盖税务、公检法、海关、财政、新闻等各部门。
    2、深造去向
   (1)境内深造。主要去向包括攻读本院研究生和本校其它专业研究生、其它著名高校研究生。
   (2)海外深造。由于我院重视拓展学生的国际性化视野,每一年均有不少学生选择进入国外著名大学深造,遍布北美、欧洲、澳洲及亚太地区,例如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耶鲁大学、纽约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英国国王学院,德国开姆尼茨大学,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等。我院2008~2011年赴海外深造应届毕业生共125人,入读世界TOP 100大学的学生人数约占67.2%。

我院根据学校校区布局调整的安排,已于2009年7月底整体搬迁到东校区工科大楼A栋(中大牌坊旁)。

新的办公电话和联系方式如下:
姓 名 岗 位 办公室房号 办公电话 电子邮件
李文军 院 长 A115 39943156 lnslwj@mail.sysu.edu.cn
林明河 党委书记 A113 39943155 adslmh@mail.sysu.edu.cn
朝红阳 副院长 A117 39943157 isschhy@mail.sysu.edu.cn
李庆泉 副院长 A118 39943159 liqingq@mail.sysu,edu.cn
谭英耀 党委副书记 A116 39943163 lpstyy@mail.sysu.edu.cn
孙 伟 院长助理 A119 39943160 sunwei@mail.sysu.edu.cn
高成英 院长助理 A119 39943160 mcsgcy@mail.sysu.edu.cn
赵善桂 学院办公室副主任兼研究生秘书 A107 39943150 isszsg@mail.sysu.edu.cn
焦德君 本科教育事务 A105 39943161 jiaodj@mail.sysu.edu.cn
梁 穗 本科教育事务 A105 39943162 jwss@mail.sysu.edu.cn
林 英 院务A岗:行政、会计、科研 A111 39943153 issliny@mail.sysu.edu.cn
黄 勍 院务B岗:人事、对外合作交流(含外事)、出纳 A111 39943154 hqing@mail.sysu.edu.cn
吴岚岚 院务C岗:设备、学院事务与档案管理 A109 39943151 wulanlan@mail.sysu.edu.cn
龙敏霞 公共服务岗(收发文印、公房管理等) A109 39943151 sysuss09@mail.sysu.edu.cn
胡凤娟 研究生工作办公室研究生事务岗 A107 39943150 hufj@mail.sysu.edu.cn
廖喜扬 辅导员 A103 39943164 liaoxiyang@126.com
丘南海 辅导员 A103 39943169 qiunh@mail.sysu.edu.cn
张硕辰 辅导员 A103 39943167 zhshch@mail.sysu.edu.cn
侯雪莹 辅导员 A103 39943165 houxy3@mail.sysu.edu.cn
阮琪 实验室技术岗 A206   ruanqi@mail.sysu.edu.cn


 
另外,在职工程硕士招生办公室在南校区110栋原力学楼501室(熊德龙活动中心前面),电话:84113738。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
 
 

相关话题/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