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夏斌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5-15
夏斌
海洋石油与矿产资源研究团队 教授
电子邮件
xiabin@mail.sysu.edu.cn
招生专业
海洋地质
?
学科专业:海洋地质
?一. 简历?
夏斌,男,1959年4月出生于江西,博士,教授。
1980.9.--1983.10.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获得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学硕士学位;
1983.9.--1990.10.西藏地质研究所,工程师,高级工程师,技术负责;
1990.10.--1992.11.西藏地质矿产局,副处长;其中1986-1992.南京大学构造地质-地球物理博士学位
1992.12.--1994.12.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所,博士后,副研究员,研究员;
1994.12.--1998.6.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所,研究员,实验室主任;
1998.6.--2006.7.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常务副所长(主持全所工作),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2002.12.--2011.中科院边缘海地质重点实验室主任;中科院广州地化所石油与矿产资源研究中心主任;
2009.-- 至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教授,广东省海洋石油勘探开发高校重点实验室主任。
? ?1983年至1992年,于南京大学获构造地质与地球物理专业硕士学位后志愿在西藏地质研究所和西藏区域地质普查大队工作,任项目负责、分队长、技术负责等职,其中于1987年由原国家地矿部破格晋升为高级工程师;担任过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质学会理事,中国可持续发展学会理事,广东省地球学学会名誉理事长,广东省地质和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广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大地构造与成矿学》主编;《天然气地球科学》副主编;《地球化学》常务编委;《热带海洋》编委。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5部,地质勘探信息技术软件著作权两项。曾获国务院政府津贴,担任过国家攀登计划项目和973项目专家组成员,课题负责人,承担过多项国家面上基金项目和重点基金项目,国家危机矿山资源预测,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石油与矿产资源大型企业的相关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矿田构造与成矿预测等项目。
? ?主要从事构造地质、海洋盆地构造、古海洋缝合带构造、盆地构造与油气成藏、多尺度构造与矿产资源预测、构造过程数值模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首次研究划分青藏高原新特提斯洋盆关闭后的焊接岩浆弧、拼贴覆盖层及有关断裂带的时空格架和关系,提出雅鲁藏布蛇绿岩带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其演化类似于现今西太平洋的沟-弧-盆体系构造格局;在分析南海及邻区典型大地构造单元及演化特征等基础上,通过地质构造分析和数值模拟,提出南海的扩张主要受控于印-亚碰撞和地幔上涌等因素的叠加;通过对国家危机矿山资源预测项目《鸡西煤矿资源预测研究》,开展沉积盆地充填序列、大中小等多尺度构造过程、二维地震、聚煤特征和富煤规律以及后期构造改造对可采煤层的破坏等多学科交叉集成研究,预测出永丰和邱家两个靶区经钻孔验证煤炭资源量(333+334,科研预测资源量)总计2.9亿吨,经济价值八百亿元以上,同时石油,铜,铁,金,钨,铅锌,铬等矿产做了大量的资源预测工作,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
?
二.主要奖励?
1.1982年被评为南京大学首届优秀研究生;
2.1987年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3.1991年被评为中国有突出贡献的学位获得者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同年在中南海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勉励。;
4.1993年获得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同年获得中国博士后首届优秀论文成果奖;
5.1995年获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6.2005年获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
7.2009年获全国首届野外科技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8.2009年获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预测项目优秀成果奖(全国八项优秀成果之一)。
?
?
三.近年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
(一)正在开展的部分项目1. 2008年~2013年,《南海深水区盆地形成机理与演化过程研究》,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
2. 2011年~2016年, 《上、下扬子地区典型区块构造演化、沉积环境与页岩分布》,国家“973”项目课题,负责人。
3. 2011年~2012年,《西藏噶尔地区蛇绿岩构造背景及年代学研究》,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局专题,负责人。
4. 2011年~2012年,《亚莫、拉果错地区蛇绿岩构造背景及年代学研究》,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专项,负责人。
5. 2011年~2012年,《羌塘盆地南缘改则-阿索地区缝合带演化研究》,国土资源部行业科研专项,负责人。
6. 2011年~2012年,《西藏东巧地区蛇绿岩构造背景及年代学研究》,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负责人。
7. 2012年~2013年,《望牛墩镇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东莞市望牛墩镇人民政府,负责人。
8. 2011年~2013年,《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广东省碳排放总量核算及低碳政策效果研究》,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专项,负责人。
9. 2012年~2013年,《南海及邻区大地构造分区与演化》,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负责人。
?
(二)已经结题的部分项目?
1. 2006年~2009年,《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形成、侵位时限及其新特提斯洋构造演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2. 2002年~2006年,《中国西部中亚型造山与成矿》子课题“古陆比缘成矿系统与金铜多金属成矿作用”,“973”课题,负责人。
3. 《西藏大竹蛇绿岩壳层幔源组分的环境及其壳幔过程(项目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4. 《西藏路曲和东巧地幔橄榄岩与铬铁矿的演化机制(项目编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
5. 2002年~2004年,《我国南海琼东南盆地东部构造热体制与生烃潜力评价技术研究》,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十五”科技攻关项目 ,负责人。
6. 2007年~2008年,《南海北部探区区域地质规律与油气勘探前景分析》,中石油“十一五”科技攻关项目,负责人。
7. 2008年~2011年,《中国东南部中生代成矿地球动力学和找矿勘查示范》子课题,中科院重大项目,负责人。
8. 2007年~2008年,柴北缘东段(鱼卡以东)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特征,中石油“十一五”重大科技专项项目,负责人。
9. 2009年~2010年,《南沙海域盆地构造演化与有利勘探区带研究》,国家油气重大专项,负责人。
10. 2006年~2008年,《黑龙江鸡西煤矿矿产预测》,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负责人。
11. 2007~2009年,《江西丰城煤矿矿产预测》,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第二负责人。
12. 2006年~2009年,《广东省韶关市瑶岭钨矿矿产预测》,国土资源部全国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专项,主要骨干。
13. 2009年~2010年,《广东杨村地区成矿构造与铜金矿产远景》,广东719地质队项目,负责人。
14. 2011年~2012年,《翁源县资源环境与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翁源县发展和改革局,负责人。
15. 2003年~2006年,《南海大地系统组成与构造演化》,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负责人。
?
?
四.代表性论著?(一).主要专著?
1. 夏斌等,1993,《喜马拉雅及邻区蛇绿岩和地体构造图(含说明书,1:250万)》,甘肃科技出版社。
2. 夏斌、郭令智、施央申,1994《西藏西南部蛇绿岩及其地体构造》,中山大学出版社。
?(二).近年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1. Bin Xia, Gen-Wen Chen, Ran Wang, Qian Wang, 2008.Seamount volcanism associated with the Xigaze ophiolite, Southern Tibet,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32(5/6):396-405?
2. Gen Wen Chen, Bin Xia, Mei-Fu Zhou, Liang Qi, Guo Qing Zhou. 2008. Platinum-group elemental geochemistry of the mantle peridotite from the Xigaze ophiolite, Tibet: implication for mantle wedge metasomatism.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32(5-6):406-422.
3. Xia B, Y Zhang, X J Cui, B M Liu, J H Xie, S L Zhang, G Lin. 2006. Understanding of the geological and geodynamic controls on the forma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A numerical modelling approach. Journal of Geodynamics, 42(1-3): 63-84
4. Xia B, G W Chen, H Wang. 2003a. Analysis of tectonic settings of global superlarge porphyry copper deposit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6: 110-122
5. Xia B, H X Yu, H J Mei, G W Chen, L Qi. 2003b. Geochemistry of basalts: Evidence for formation of Dazhu ophiolite, Tibet (China), in a supra-subduction zone environment. Journal of the Geological Society of India, 61(1): 7-15
6. Xia B, H X Yu, G W Chen, L Qi, T P Zhao, M F Zhou. 2003c. Geochemistry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of the Dagzhuka ophiolite in the Yarlung-Zangbo suture zone, Tibet. Geochemical Journal, 37(3): 311-324
7. Xia B, G W Chen, H J Mei, L Z Guo, X C Xiao, H X Yu, L Qi, G Q Wang, Z H Zhong. 2001. PGE geochemistry of Jiding ophiolite in Tibet and its constraint on mantle process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4(11): 1019-1028
8. Liu B M, B Xia. 2006. The southeastern extension of Honghe fault zone and its tectonic evolution significa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9(8): 839-850
9. Wang R, B Xia, G Zhou, Y Zhang, Z Yang, W Li, D Wei, L Zhong, L Xu. 2006. SHRIMP zircon U-Pb dating for gabbro from the Tiding ophiolite in Tibet.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51(14): 1776-1779
10. Wei D, B Xia. 2007. Geochemistry and Sr-Nd isotope characteristics of tonalites in Zedong, Tibet: new evidence for intra-Tethyan subductio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50(6):836-846.
11. Jing N, B Xia, T-s Jing. 2006. GIS-based Analysis of Main Air Pollutants of Changchun City in Summer.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22(4): 447-450
12. Sang Z N, B Xia, Y S Zhou, Z M Jin. 2005. Experimental study of ore gabbro liquid immiscibility.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8(4): 496-505
13. Wang J C, B Xia, S C Ji. 2004. On deposits controlled by tectonic lenses.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7(12): 1095-1101
14. Yang D Z, B Xia, G G Wu. 2004.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layer oxidation zone type of sandstone uranium deposits in the southwestern Turfan-Hami basin.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7(5): 419-426
15. Yu Hengxiang, B Xia, H J Mei, L Z Guo, L Qi, X L Tu. 2000. Platinum-group elements for the mantle peridotites in the Dazhuka ophiolite, Tibet, China.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6(3): 259-264
16. Li W Q, B Xia, G G Wu, H Wang, R Wang. 2005. Kangguertage ophiolite and tectornic significance, Shanshan, Xinjiang China. Acta Petrologica Sinica, 21(6): 1617-1632?
17. LIU Hongying, XIA Bin, ZHANG Yuquan. 2004. Zircon SHRIMP dating of sodium alkaline rocks from Maomaogou area of Huili County in Panxi, SW China and its geological implications.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49(16): 1750-1757
18. Chen G W, B Xia, Y Z Wu, G Z Tu, H X Yu. 2000. The metallogenic mechanism of the sandstone-type copper deposits in the Chuxiong Basin, Yunnan Province. Science in China Series D-Earth Sciences, 43(S1): 262-272?
19. 夏斌, 黄先雄等. 2007. 济阳坳陷印支-燕山期构造运动特征与油气成藏的关系. 天然气地球科学,18(6):832-837.
20. 夏斌, 吕宝凤,吴国干,等.2007. 南海北部新生代盆地构造迁移及其对烃源岩的制约作用.天然气地球科学,18(5):629-634.
21. 夏斌, 张敏强,万志峰,等.2007. 东海丽水-椒江凹陷沉降特征、构造样式与含油气远景.华南地震, 27(3):1-8.
22. 夏斌, 刘朝露,陈根文. 2006. 渤海湾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天然气工业,26(12):57-60.
23. 夏斌, 陈根文, 王核. 2003. 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 中国科学D辑, 32(S2): 87-95.
24. 夏斌, 崔学军, 谢建华, 王冉. 2004. 关于南海构造演化动力学机制研究的一点思考.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28(3): 221-227.
25. 夏斌, 林清茶,张玉泉. 2006.青藏高原东部新生代钾质碱性系列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岩石成因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学报, 80(8).
26. 夏斌, 陈根文等. 2003.全球超大型斑岩铜矿床形成的构造背景分析[J].中国科学D辑 32(S2):87-95.
27. 夏斌, 徐力峰,张玉泉等. 2008.西藏南部谢通门花岗闪长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地质意义[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P238-242.
28. 夏斌, 何明友,1995.青藏高原加纳朋蛇绿岩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意义[J].矿物学报(02).
29. 夏斌, 石林, 张伯等,1997a.青藏高原拉嘎蛇绿岩壳层熔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J].地球化学(04).
30. 夏斌, 陈根文, 梅厚均, 郭令智等.2001.青藏高原吉定蛇绿岩铂族元素地球化学及其对地幔过程的制约[J].中国科学:D辑, 31(7): 578-585.
31. 夏斌, 王冉, 陈根文,2003a.青藏高原仁布蛇绿岩壳层熔岩的岩石地球化学及成因[J].高校地质学报, 9(4): 638-647.
32. 夏斌, 张美英,王英杰,熊永柱.2005.浅议循环经济.社会科学家,2005(5)(增刊):208-209.
33. 夏斌, 徐建华,张美英,楼旭逵,何绘宇.2008. 珠江三角洲城市生态系统适宜度评价研究.中国人口-资源环境,18(6):178-181.
34. 熊永柱, 夏斌, 张美英.2007.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评价模型:综合协调度--以广东省沿海城市为例.热带地理,27(6):511-520.
相关话题/珠海校区 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吕宝凤
吕宝凤海洋石油与矿产资源研究团队教授办公电话电子邮件lbf6268@mail.sysu.edu.cn招生专业海洋地质个人详细介绍教授、博导,兼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议专家、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评议专家、广东省地球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地质学会石油专业委员会委员、《天然气地球科学》杂志编委、《山东科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万志峰
万志峰海洋石油与矿产资源研究团队副教授电子邮件wanzhif@mail.sysu.edu.cn招生专业海洋地质(海洋油气与天然气水合物方向)学习与工作经历2014/01至今,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6/01–2017/01,美国德州农工大学(TAMU),访问****;2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维亮LiuWeiliang
教授/研究员副教授/副研究员讲师/专任教员专业领域/Expertise海洋地质/Marinegeology个人介绍/Personalprofile1976年12月生,陕西兴平人,1996年初中专毕业后在国企、外企工作,2003年开始读研深造。研究兴趣集中在海洋科学(海洋地质)领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愿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范双双
范双双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团队副教授电子邮件fanshsh6@mail.sysu.edu.cn1.工作经历2019.7至今,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2017.5~2019.7,塔斯马尼亚大学澳大利亚海事学院,讲师2014.11~2017.4,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声信号处理实验室,博士后,合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子峰
胡子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团队副教授电子邮件huzifeng@mail.sysu.edu.cn招生专业海洋科学个人详细介绍工作经历2019年2月—至今,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2017年1月—2019年1月,河海大学海洋学院,师资博士后,合作导师:齐义泉教授教育经历2013年9月—2016年11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邓俊杰
邓俊杰海洋湍流混合与物质输移过程研究团队副教授电子邮件dengjj6@mail.sysu.edu.cn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河口海岸学,流体力学,海岸地貌学,海洋沉积学和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的研究生学科专业物理海洋学研究介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区域高强度人类活动影响下,我的研究主要是对海岸带过去十到百年尺度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梁宇霆
梁宇霆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研究团队副教授电子邮件liangyt55@mail.sysu.edu.cn教育背景2007/09至2010/07香港城市大学应用物理本科2010/09至2015/07香港城市大学大气科学博士工作经验2015/07–2016/01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助理2016/02–2018/12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袁丽蓉
袁丽蓉海洋环流与物质输运研究团队副教授电子邮件yuanlr@mail.sysu.edu.cn个人详细介绍一、教育背景和工作经历2011.7至今: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讲师2009.3-2010.3: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工程学院访问****2006.9-2011.6:中山大学工学院讲师2000.9-2006.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恒
张恒海洋环流与物质输运研究团队副教授办公电话电子邮件zhangheng@mail.sysu.edu.cn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个人详细介绍教育经历1999.9-2003.7广东海洋大学本科2003.9-2005.7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物理海洋学专业硕士导师:李适宇教授2005.9-2009.7中山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中山大学珠海校区海洋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艾彬
艾彬海洋生态环境遥感研究团队副教授电子邮件abin@mail.sysu.edu.cn招生专业物理海洋学;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遥感1.教育工作经历2014.06-至今中山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教授2011.09-2014.06中山大学海洋学院,讲师2009.08-2011.08中山大学海洋学院,师 ...中山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