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深圳大学201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介绍(4)

深圳大学 /2012-11-12


    (三)经济法学
    1. 标志性成果领先。多个标志性成果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获得“首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第五届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等省部级奖励近10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司法部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
    2. 学科带头人和骨干力量优秀。学科带头人应飞虎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荣获第六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届“鹏城杰出人才”等荣誉称号。
    (四)知识产权法
    1.科研实力突出,成果丰硕。在《中国社会科学》、《法学研究》等权威刊物发表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优秀”结项)和多项省部级、市厅级及横向项目;荣获司法部第三届法学教材与科研优秀成果奖等多个奖项。
    2.建成省部级学科基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实践。成为最高人民法院设立的“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理论研究基地”。该基地系全国五个基地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的该类基地。
    3.人才培养特色鲜明。与深圳市政府和著名知识产权优势企业联合共建了知识产权学院,成为“官、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高质量知识产权法律人才的重要平台。
    4.带头人知名度较高。朱谢群教授是首届广东省十大优秀中青年法学家,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家库成员;李扬教授是博士生导师并曾多年在日本和台湾访学交流,著述颇丰。
    (五)刑事法学
    1.师资队伍实践经验丰富。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教授4名,副教授6名。曾月英、吴学斌、左德起、林伟强等都曾挂职或任职公检法机关。
    2.研究方向明确,人才培养质量高。形成了经济刑法、港澳台刑法、俄罗斯刑法、刑事侦查、法庭科学技术研究方向。多名研究生参与过各类课题的调研、论证与执笔,在2009年挑战杯赛事中,取得深圳大学赛区特等奖、广东省赛区三等奖的佳绩。
    (六)民商法学
    1.形成一定的研究特色,成果比较丰硕。形成了房地产法、公司法研究方向和特色。近5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约60篇,出版专著5部,出版教材4部,承担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5项。
    2.师资队伍国际化程度高。有四位教师属于获得博士学位的海外留学回国人员。
    研究机构:
    法学院拥有九个校级研究机构,包括:宪政与人权研究中心、弱势群体保护研究中心、劳动与社会保障法研究中心、知识产权法研究所、律师研究所、国际经济法律与政策研究中心、仲裁法研究所、空间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台湾法律研究所。
    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
    依托省级名牌专业、特色专业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我院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报考率和就业率均获得社会广泛赞誉。我院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如下:
    1.培养目标明确,教学资源优良。选修课多、实践性课程多。校级精品课程几乎涵盖了所有法学基础课程。双语课和专业外语课受到广泛重视。聘有外籍教师常年开设多门全外语讲授的专业课。努力实现培养“素质好、基础好、上手快、转型快的事业骨干和创业创新型人才”的办学目标。
    2.注重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旁听法院庭审、假期社会调研、双休日社会实践、学生法律援助活动等已常态化。学生均须完成为期3个月的专业实习。建立稳定实习联系单位28家,其中10家已签订了长期实习基地协议。聘请知名学者开设系列“学术讲座”。聘请实务界人士主讲的“法律实务精英论坛”已经课程化。教师辅导与学生读书报告相结合的“小经典精读”活动颇具特色。担任兼职律师的教师集体开设的“法律实务实训课程”深受欢迎。组建由校友、家长、法律实务界代表等多方组成的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创了本科教学监督管理的新举措。 3.就业、司考、出国深造及各类大赛成绩喜人。统计数据表明,2005-2009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到98.9% 。学生每年在国际专业大赛中均有获奖,其中在第八届JESSP国际法模拟法庭赛(中国)大赛中,我院学生代表队获得全国冠军。本科生司法资格考试通过率稳步提升,2009年达到22 % ,居全国同类学校前列。在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比赛中曾获得省级二等奖、三等奖多项,校级特等奖两项,一、二、三等奖多项。每年还有众多的毕业生到港澳及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攻读研究生,其中2009年人数达到约60余名。
    深圳大学法学院教学科研硬件设施完善。学校拥有独立的法律图书专馆,学院拥有可容纳30人的电子信息阅览室。截止2010年5月统计,学校馆藏中外文法律类图书20.4151万册、中文期刊90(种)、外文期刊12(种)、电子数据库56(种)、中文电子期刊88(种)、外文电子期刊638(种)。学院建有300多平方米的法庭科学实验中心,仪器设备总值417万元(截止2010年5月统计);学院还有设备齐全并可容纳350人的模拟法庭等教学设施。
    经过长期不懈的建设与发展,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学生培养质量和专业特色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大批优秀毕业生成为特区法制建设、经济建设的骨干中坚。法学院已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法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2013年,法学院按法学一级硕士点招生,包括以下9个二级专业:法学理论(030101),宪法学与行政法法(030103),刑法学(030104),民商法学(030105),诉讼法学(030106),经济法学(030107),国际法学(030109),知识产权法学(0301Z1),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学(0301Z2)。

专业介绍:
030100法学(一级学科):
    专业代码:030101
    专业名称:法学理论
    法学理论是法学的二级学科,是法学体系中的主干学科和所有部门法学的基础。法学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文化以及法律本身等多角度和多层面,来研究法律现象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历史规律,研究法的本质、特征、内容、形式及其结构、功能与价值,以建立法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揭示法律实践的一般规律。除了抽象的哲学思辨和现实情怀以外,该学科还注重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以求能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本学科尤其致力于西方法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索和概括。它所阐述的法的基本概念、范畴、法的运行、法的价值以及法律文化,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法律及社会,对于法学各学科的学习具有理论奠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法科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素养。
    本学科具体研究方向与研究内容如下:
    1、现代法理学
    本方向侧重研究法的一般理论,诸如关于法的本质与概念研究;法的形成与运作的研究;法的作用和价值研究;人权研究;立法学研究,以及国外法律发展和法制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等。通过对法的一般理论研究来揭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该研究方向的重要原则和特色是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因此而体现出该研究方向厚重的社会责任感和重要社会价值与学术意义。
    2.比较法研究
    本方向主要是对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法律秩序进行相互比较。在研究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法律秩序的基础上,总结出各国法制发展中的经验教训,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并确定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律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它可以为世界法律文化作出何种贡献。
    该研究方向的特点是注重跨学科研究,包括比较法与部门法学,国际法学及其他相邻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等,参考这些邻近学科的研究成果,运用历史分析、规范分析、结构分析、经济分析、比较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多角度对世界上不同的法律秩序进行考察、分析,揭示法的发展规律,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完善提供理论支持。
    法理学主要课程设置
    法理学专业法律文化专业比较法题法学理论是法学的二级学科,是法学体系中的主干学科和所有部门法学的基础。法学理论从社会政治、经济、伦理、文化以及法律本身等多角度和多层面,来研究法律现象产生、运行和发展的历史规律,研究法的本质、特征、内容、形式及其结构、功能与价值,以建立法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体系,揭示法律实践的一般规律。除了抽象的哲学思辨和现实情怀以外,该学科还注重传统法律文化的研究,以求能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本学科尤其致力于西方法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社会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行理论上的深入探索和概括。它所阐述的法的基本概念、范畴、法的运行、法的价值以及法律文化,对于正确理解和把握法律及社会,对于法学各学科的学习具有理论奠基和方法论的指导意义,是法科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和理论素养。
    毕业后可从事的工作:
    法学理论学科的研究生具有良好的就业前景,可以从事以下工作:
    1.各级政府的政法部门,如纪委、政法委、司法局等;
    2.各级人民法院、各级人民检察院、;
    3.律师事务所、公司、企业法务工作;
    4.公安系统、监狱系统;
    5.各类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
    学制:3年
    授予学位:法学硕士学位
    专业代码:030103
    专业名称: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研究方向介绍:
    宪法学行政法学研究方向形成了如下鲜明的特色和优势。
    1.学术方向鲜明稳定,基地建设有重大突破。本研究方向2006年获批有宪法学行政法二级学科硕士点,在宪法学、行政法学、港澳基本法和人权法学四个领域凝练和形成了研究特色。2009年由本方向师资为骨干力量成立了全国唯一的省部共建的港澳基本法研究基地深圳大学港澳基本法研究中心,在全国形成了体现区域特色和自身优势的港澳基本法学科方向。2005年成立的校级宪政与人权研究中心,学术活动活跃,成绩显著,获得中国人权研究会会长罗豪才教授的高度评价。
    2.学科梯队结构合理,学术实力较雄厚。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讲师2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5人。聘有校外三位教授作为兼职导师。有5位担任全国的宪法学、立法会、行政法学、人权教育、信息法学等研究机构理事以上职务,有3位担任省级专业学术研究会的副会长职务。
    3.对外学术交流十分活跃。本研究方向先后举办“人大改革:民主与法治的逻辑”研讨会、“香港政治生态、政制发展与选举制度改革”研讨会、纪念澳门回归十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会议,邀请内地、港澳和美国、英国的学者来深讲学30余人次,带头人和学术骨干赴美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瑞典、挪威、日本等国访学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有20多人(次),赴港澳地区参加学术会议、讲学或考察访问达50多人次。
    4.教学和人才培养有创新。本学科方向较早在国内开设港澳基本法、香港法等课程,《宪法学》是校级精品课程,学术骨干获得数项校院级教学一等奖、二等奖。迄今为止已经招收法学研究生62名,毕业研究生有的考入清华大学攻读博士,有的进入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就业情况良好。2013年本方向将首次试点招收港澳台研究生。本方向十分重视研究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目前有13位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5篇,1人参加第四届东亚公法学论坛,6人参加在澳门举行的学术会议。
相关话题/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