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大学医学院
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科研处
2011年7月
前 言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学位条例和研究生教育政策,根据教育部教研办[98]1号文《关于修订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和国务院学位办公室编印《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学科、专业简介》有关要求,并结合我院培养研究生工作的实际,对研究生教学计划进行了改革,重新修订了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请各位导师和相关部门遵照执行。并希望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在修订方案中参照。从而进一步科学、规范管理研究生工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谢谢!
科研处
2011年7月
目 录
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1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2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7
汕头大学医学院关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若干要求... 8
课程名称... 10
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19
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19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19
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19
基础医学免疫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基础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19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19
基础医学药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基础医学药理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 内科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儿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外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眼科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临床医学肿瘤学博士生教学计划... 19
汕头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及《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及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结合医学院培养的实际,对硕士研究生(含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方案提出如下总体要求。
一、培养目标
硕士生的培养目标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献身科学事业,积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要求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临床能力上达到高龄住院医师的水平)。要求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论文书刊。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一般按二级学科范围的三级学科设置。应依据本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及发展趋势,选择对社会进步和医学科技发展有一定意义或应用价值的领域作为研究方向。使硕士生的培养立足于为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的健康服务。
三、学制与时间安排
硕士生学制三年(在职硕士生可延长半年或一年),成绩优秀,提前完成学业者,允许提前毕业。以同等学力录取和临床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不能提前毕业。因故不能按时完成学业者,可延长半年或一年学习时间。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时间,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硕士生的学习时间主要用于课程学习(含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以及临床硕士生的临床技能训练。
各主要培养环节实行学分制。总学分最低要求37学分。其中课程学习22—30学分(见课程设置);学位论文3学分,论文答辩1学分,教学实践2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临床学科的临床技能训练4学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的临床技能训练8学分。
在职硕士生除课程学习一般应脱产外,其他培养环节工作在本单位进行。因此,必须妥善安排本职工作和研究生学习。
四、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硕士生课程设置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基础学科不少于30学分,临床学科不少于26学分,临床医学专业学位不少于22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
|
授课学时
|
授课内容
|
备注
|
公共课必修课 (13学分)
|
1、马克思主义理论
|
4学分
|
72学时
|
授课30学时
|
马克思主义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 自然辩证法 医学伦理学 医患关系 医学相关法律知识
|
|
2、英语
|
4学分
|
72学时
|
36学时 36学时(外教或发表文章教师)
|
公共英语授课 SCI论文写作
|
英语六级以上、雅思6.0以上, 托福500分以上,GRE1800分以上,可免修但不免考
|
|
3、医学统计学
|
3学分
|
60学时
|
40学时 20学时
|
常用统计方法原理 SPSS软件应用
|
|
|
4、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进展
|
2学分
|
|
|
|
至少30次学术报告(临床专业学位20次)
|
|
专业基础课 (10学分) (均为实验、方法课)
|
基础专业选5-6门 临床科研型选3-4门 临床专业学位选1-2门
|
10学分 6学分 2学分
|
每门2学分15-20学时
|
|
|
从新设置的课程中选课
|
专业课 (7学分)
|
专业课2-3门 (专业课名称由导师定)
|
6学分
|
100学时
|
|
|
|
专业英语
|
1学分
|
40学时
|
|
|
|
硕士生的专业基础课按一级学科开设,专业课课按二级学科开设(内、外科应同时开设三级学科的课程)。
2.课程学习要求:
公共课各学科专业硕士生均需学习。
专业基础课由导师指导硕士生从新设置的课程中选择。必须选满规定的学分。
专业课和专业英语,可由学科、专业统一授课,统一考试;或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及英语文献资料,完成2—3篇读书报告,以此分别计算专业课和专业英语的成绩。
医学进展课的授课形式为开设专题讲座。以完成规定的次数计算成绩和学分。
3.开课要求:
专业基础课由课程负责人负责安排授课与考核、达到学生掌握该实验技术和方法的目标,由选课学生组长与课程负责人联系授课地点与时间。
4.考试办法:
硕士生修读的课程均需要考核。考核办法按照《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学位课程70分以上合格;非学位课60分以上及格。
五、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硕士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证硕士生的培养质量。
中期考核由硕士生指导小组和教研室负责。指导小组和教研室对硕士生入学以来执行培养计划的情况和完成有关培养环节的工作进行全面审查。其内容包括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工作表现、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主要方面。考核结果填写在《硕士生中期考核表》中。考核结果及时交主管部门签字。
考核合格者,进入硕士学位论文和临床技能训练等有关环节的培养。对特别优秀的硕士生,可建议提前攻读博士学位。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终止学业。
中期考核于第3学期末至第4学期初必须完成。在职研究生的中期考核时间,可推迟1个学期左右完成。
六、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培养硕士生科研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保证硕士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1年(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结合临床技能训练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计3学分。
硕士学位论文,对所研究的课题要有新的见解,表明作者具有从事科研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因此,导师和教研室应严格学位论文工作环节的管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的学位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以总结临床实践经验为主。学位论文可以是病例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具体要求见《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若干要求》。
1.论文选题
硕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范围,收集和查阅文献资料,认真进行预备实验;对照查新结果,做好论文选题工作。应结合本学科的优势,选择对学科建设和医药卫生事业发展具有一定意义或应用价值的课题。
2.开题报告
硕士生确定课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按照《汕大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考核。考核通过者,填写《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题计划书》。开题报告在第3学期末至第4学期初必须完成。
3.课题研究
硕士生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课题计划书的要求,认真开展科研实验工作,做好实验记录。
在实验工作中,硕士生应定期向导师和教研室汇报实验进展情况,及时反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使课题研究工作能按计划顺利进行。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的课题研究结合临床技能训练进行。
4.学位论文撰写
①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论文的字数一般应不少于3万字(临床专业学位论文不少于1.5万字),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字。
②学位论文应对自己获得的成果作出详细的阐述,阐明本领域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贡献。学位论文应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理由充分。
③学位论文中如果引用他人的论点和数据资料以及非公众所知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必须注明出处。引用合作者的观点或研究成果,也要注明出处。否则,将视为剽窃行为。凡引用他人文字资料连续超过250个字符而无注明出处者,可视为抄袭行为。
④学位论文格式按照《汕头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执行(临床专业学位论文格式参照执行),学位论文最后应附本人简历和发表论文的情况。
5.学位论文答辩
硕士学位论文的答辩,按照《汕头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及授予硕士学位工作细则》第七、八、九、十条有关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计1学分。
申请答辩前,硕士生必须以第一作者,署名汕头大学医学院(或署名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但必须注明第一作者为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在公开发行的杂志发表一篇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或综述(不含摘要)。否则,不接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七、临床技能训练:
临床技能训练是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必须完成的一个重要培养环节。时间不少于2年。临床技能训练的内容,按照国家关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能力考核内容和要求》进行。其时间安排,结合本学科的实际情况进行。
临床技能训练,在二级学科或相关学科、病区轮转。轮转5—6学科。硕士生每轮转一个学科,必须做好日绩工作记录和工作小结。通过训练,掌握基本诊疗技术和常见病的病因、病理及诊治方法;学会门诊和急诊处理,急、重病抢救,病历书写等临床技能;培养严谨的医疗作风和良好的医疗道德。
每个专科或病区轮转完毕,要认真进行考核。轮转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必须补做。所有轮转学科考核合格者,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生计8学分。
临床科研型硕士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应参照上述要求进行。轮转2—3个学科,时间不超过一年。经考核合格,计4学分。
临床医学硕士生临床技能训练期间,由医院及科室统一管理,执行医院的相关制度,不另行安排寒暑假。
八、教学实践:
是硕士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通过教学实践,使硕士生初步了解大学教学的基本要求,锻炼表达及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一般要求参加一轮本科班教学过程。其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组织课程讨论、临床实习带教等。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
九、学术活动:
是硕士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其形式是举行研究生学术讨论会和参加学院(含附院、教学医院)学术报告会。通过学术活动,开阔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提高表达能力;掌握医学科学发展动态和最新进展,促进学术研究。要求硕士生学习期间,用英语作学术报告1次(含在科室作的学术报告)。听学术报告不少于30次(临床专业学位20次)。达到要求者,计1学分。
十、培养方法与管理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硕士生的培养全面负责,教书育人,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硕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实现培养目标。
2.成立以导师为主导的硕士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由2—3名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担任。根据课题的需要,指导小组分工负责,发挥群体的指导作用。
3.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均应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注意发挥硕士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加强硕士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硕士生培养,是教研室和科室的本职工作之一,应规范培养程序,加强培养管理。硕士生结束课程学习,进入教研室或医院临床科室,进行学位论文工作和临床技能训练等有关培养环节的工作。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教研室或科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教研室、临床科室和导师的安排和管理。
5.本方案从2009级硕士生起实行。此前有关规定或办法的条款,与本方案不相符的,以本方案为准。
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学年
|
序号
|
培养环节
|
主 要 内 容 与 要 求
|
完成时间
|
负责单位
|
第
一
学
年
|
1
|
入学与注册
|
1、凭入学通知书等报到、注册
2、入学教育
3、下达培养方案
|
第1学期初
|
硕士生
主管部门
|
2
|
制订培养计划
|
1、组成指导小组
2、按培养方案要求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
第1学期1个月内
|
硕士生
导 师
|
|
3
|
课程学习
|
1、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临床专业学位第一学期完成)
2、在课程学习中,结合课题阅读文献,完成文献综述
|
第1、2学期
第2学期
|
硕士生
任课教师导 师
|
|
第
二
、
三
学
年
|
4
|
学位论文工作
|
1、开展试验设计,进行预备试验
2、论文开题报告,制订研究计划
3、论文工作检查
4、撰写学位论文
|
第3学期至
第6学期中期
|
硕士生
导 师
教研室
|
5
|
临床研究生临床训练
|
二级学科或相关科室、病区轮转(临床专业学位不少于2年,临床科研型不超过1年)
|
第2—5学期
|
硕士生
有关专科 主管部门
|
|
6
|
中期考核
|
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课题进展、培养潜力等全面考核
|
第3学期末或
第4学期初
|
导 师
教研室
主管部门
|
|
7
|
教学实践
|
参加本科班教学活动,承担试讲、实验或实习带教等工作
|
第3学期或
第4学期
|
硕士生
教研室
|
|
8
|
学术活动
|
1、用英语作学术报告1次
2、参加学术活动30次(临床专业学位20次)
|
第1—5学期
|
硕士生
主管部门
|
|
9
|
论文答辩 申请学位
|
1、申请答辩前必须发表一篇论文
2、提前一个月办理申请答辩手续
3、按要求组织论文答辩
4、按汕大要求申请学位
|
第6学期
|
硕士生
导 师
教研室
主管部门
|
|
10
|
毕业分配
|
1、硕士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就业派遣,办理离校手续
|
第6学期
|
硕士生
主管部门
|
汕头大学医学院
关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若干要求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1998]6号文《临床医学专业学位试行办法》,关于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是:论文应紧密结合临床实际,可以是病历分析报告或文献综述;论文应表明申请人已经掌握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为了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并使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申请人的科研训练有一个可操作的标准,对硕士学位论文作以下若干要求。
一、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课题类型
(一)临床资料分析总结
1.分析总结科室或导师多年积累的临床资料
2.从临床病历中总结经验
3.利用文献资料作二次评价
(二)设计新课题,收集临床资料,并作分析总结
1.药物疗效及安全性的临床研究
2.各类基金课题中的临床研究
(三)临床个案分析总结
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一)以人群为对象的临床研究课题
1.有明确、合理的工作假说
2.在工作假说的基础上,应集中研究某一个问题。例如,选择一种疾病作为研究对象,或选择某一特定人群作为研究对象等。以保证研究生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内作出质量比较高的研究成绩。
3.研究中应设立对照组。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应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在研究设计、资料收集的过程中应尽可能做到同等对待研究组与对照组,在资料分析和撰写论文时应提供两组之间均衡性的数据。
4.所研究疾病的诊断及诊断方法最好采用国际公认的标准。如果没有可自行制定,但要有明确的可操作的定义,并要写清楚。
5.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病例都应事先规定明确的入选标准和排除标准。
6.研究设计中应考虑质量控制问题,并提出具体的落实措施;收集资料时应按研究设计的要求同时收集质控资料;分析、总结和答辩时可考虑在适当的地方说明与质控有关的问题。
7.使用正确的统计分析方法。
8.在统计学评价的基础上应作专业评价。
9. 研究结果中的统计数据应与论文的结论一致。
(二)以个案为对象的临床研究课题
1.本专业临床工作中罕见的特殊病例,或在本专业领域中开展某种最新的临床诊断或治疗技术(病例数非常少)。
2.详细收集和描述个案各方面的情况,尤其注意突出关键的创新点。
3.文献综述应包括尽可能详尽的文献复习和适当的文献数据二次统计分析。
4.将个案研究与文献综述的结果结合起来,作专业评价,最后得出明确的结论。
(三)以文献资料为对象的临床研究课题
1.有明确、合理的工作假说
2.尽可能收集国内外有关研究的文献。从这些已发表的论文中寻找有关的数据和与数据质量有关的研究设计方法、质量控制等资料。
3.对文献资料的质量有明确的衡量标准,并在查阅文献的过程中确定每篇论文质量的档次。
4.对达到一定标准的文献资料作统计分析,如合并分析、Meta分析等。
5.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做专业评价,并要求得出简单、明确,在本专业有重要意义的结论。
课程名称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李恩民
|
生物信息学技术
|
NCBI等重要数据库的使用方法
|
|
|
PCR引物的设计
|
||||
定量PCR的引物设计
|
||||
DNA甲基化特异性引物的设计
|
||||
siRNA的设计
|
||||
miRNA及其靶基因的预测
|
||||
SNP位点的预测
|
||||
信号转导通路的分析
|
||||
靶基因CpG岛的预测与分析
|
||||
转录因子及其结合位点的预测与分析
|
||||
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培养用实验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操作
|
限6人
|
||
倒置显微镜及其成像系统的操作
|
||||
细胞复苏
|
||||
细胞传代
|
||||
细胞冻存
|
||||
活细胞计数
|
||||
细胞功能分析技术
|
生长曲线分析
|
限6人
|
||
转染实验
|
||||
克隆形成实验
|
||||
细胞移动实验
|
||||
肿瘤细胞MMP9活性分析
|
||||
PCR实验技术
|
酚/氯仿法分离、纯化与鉴定组织总DNA
|
限6人
|
||
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与鉴定细胞总DNA
|
||||
PCR微量操作、凝胶制备、DNA电泳、成像分析(仪器与注意事项等)
|
||||
Trizol法提取、纯化与鉴定组织总RNA
|
||||
柱层析法分离、纯化与鉴定细胞总RNA
|
||||
RT-PCR(RNA逆转录及PCR、凝胶制备、DNA电泳、成像分析)
|
||||
定量RT-PCR及定量gPCR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李恩民
|
分子克隆实验技术
|
LB液体与半固体培养基配制与工程菌的培养
|
限6人
|
|
感受态细胞制备与转化实验
|
||||
目的基因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胶回收实验
|
||||
平末端连接实验;alpha互补实验;影印板制备及菌落PCR鉴定
|
||||
碱裂解法与柱层析法制备质粒;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电泳鉴定
|
||||
测序结果的拼接与BLAST分析
|
||||
表达载体的类型与选择策略
|
||||
特异性引物的设计与酶切位点选择方法
|
||||
PCR产物的酶切与回收
|
||||
表达载体的酶切与去磷反应
|
||||
亚克隆实验
|
||||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与免疫印迹技术
|
工程菌表达蛋白提取、分离、纯化,蛋白标准曲线制定与定量
|
限6人
|
||
组织、细胞蛋白提取、分离、纯化、定量
|
||||
蛋白样品制备与电泳、考马斯亮蓝染色与脱色、成像分析
|
||||
免疫印迹
|
||||
免疫共沉淀
|
||||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肿瘤研究中心/张灏
|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
PCR引物设计,PCR扩增
|
限20人
|
|
基因克隆技术
|
TA克隆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限15人
|
|
|
蛋白质电泳
|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限20人
|
|
|
Western Blotting技术
|
目的蛋白表达的定量检测
|
限20人
|
|
|
免疫沉淀
|
蛋白-蛋白相互作用的免疫共沉淀分析
|
限20人
|
|
|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细胞转染
|
构建pCDNA3-AIB3表达载体,Polyfect转染Hela细胞
|
限10人
|
|
|
Knock-out小鼠蛋白质提取和分析
|
Knock-out小鼠模型介绍,蛋白质提取方法的选择,不同方法检测蛋白含量的比较
|
限20人
|
|
|
组织和细胞RNA提取及定量检测分析
|
Trizol法提取细胞总RNA,琼脂糖电泳及Nanotrop定性、定量分析
|
限20人
|
|
|
cDNA的合成技术
|
逆转录酶作用下,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
|
限20人
|
|
|
基因工程小鼠基因组DNA的提取和基因型分析
|
基因工程小鼠基因组DNA的提取、基因型检测分析
|
限20人
|
|
|
启动子克隆和报告基因分析
|
启动子克隆和报告基因分析
|
限20人
|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肿瘤分子生物学开放实验室 /李冠武
|
双向电泳技术
|
蛋白定量、等点聚焦、SDS-PAGE、银染、比对分析
|
|
|
蛋白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技术
|
细胞蛋白的裂解、蛋白浓度测定、蛋白电泳及Western blot检测及软件半定量分析
|
|
|
|
无菌操作与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培养前无菌准备、无菌操作、细胞传代、细胞冻存和复苏等全套细胞培养相关实验
|
|
|
|
PCR实验技术
|
RNA提取、RNA定量、cDNA合成与PCR扩增、产物电泳分析
|
|
|
|
分子生物学实验室DNA物证室/胡盛平
|
RNA技术
|
总RNA提取、RNA定量定性检测,及如何有效防止RNA降解
|
|
|
RNA反转录
|
cDNA合成
|
|
|
|
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
|
PCR技术及PCR产物的检测
|
|
|
|
微免教研室/李康生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采用ELISA法检测促炎症细胞因子IL-6
|
|
|
免疫荧光
|
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天然免疫分子APOBEC在细胞中的定位
|
|
|
|
细胞转染与真核表达
|
脂质体法转染真核表达质粒在细胞中的表达
|
|
|
|
病毒的感染与生物安全
|
病毒感染后,CPE观察、空斑试验等,生物安全一般原则
|
|
|
|
RNA提取与检测
|
Trizol法提取组织细胞的总RNA及检测
|
|
|
|
RT-PCR
|
cDNA的合成及PCR扩增检测细胞因子转录水平
|
|
|
|
细胞培养技术
|
免疫细胞、神经细胞等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
|
|
|
|
核酸提取与测序
|
DNA测序和分析、DNA stat软件应用、primer引物设计、PCR扩增、T载体克隆
|
|
|
|
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ting)
|
|
|
|
|
分析细胞学实验室/霍霞
|
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
共聚焦显微镜技术
|
|
|
流式细胞仪技术
|
流式细胞仪技术
|
|
|
|
电镜技术
|
电镜技术
|
|
|
|
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培养
|
|
|
|
离子成像技术
|
|
|
|
|
PCR技术
|
|
|
|
|
蛋白质免疫印记技术
|
|
|
|
|
细胞化学与免疫荧光组化技术
|
|
|
|
|
环境污染物检测
|
|
|
|
|
科研基金申请、专利申请、SCI论文写作与投稿
|
|
|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陈海滨
|
细胞培养技术
|
1、器皿准备
|
|
|
2、培养用液配制
|
|
|
||
3、基本培养技术
|
|
|
||
石蜡切片HE染色技术
|
1、石蜡包埋切片
|
|
|
|
2、HE染色
|
|
|
||
细胞染色技术
|
1、细胞荧光染色
|
|
|
|
2、活细胞染色
|
|
|
||
3、特殊染色
|
|
|
||
4、组织化学染色
|
|
|
||
细胞分离技术
|
1、机械分离:
|
|
|
|
2、酶消化分离
|
|
|
||
3、密度梯度离心法
|
|
|
||
4、磁式细胞分离技术
|
|
|
||
显微摄影及图像处理技术
|
1、显微摄影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
|
|
|
2、图像分析软件的使用
|
|
|
||
细胞微囊化技术
|
微囊免疫隔离技术可以用于异体、异种间细胞和组织的移植,解决了组织细胞移植的免疫排斥反应和移植物来源稀少两大难题。目前该技术主要应用于微囊化胰岛、多巴胺分泌细胞、肝细胞、甲状旁腺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基因工程细胞等研究。
|
|
|
|
组化与免疫组化技术
|
组化与免疫组化技术
|
|
|
|
PCR原理及技术
|
PCR原理及使用注意事项
|
|
|
|
PCR引物设计
|
|
|
||
PCR
|
|
|
||
甲基化PCR
|
|
|
||
电泳及结果分析
|
|
|
||
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教研室/黄东阳
|
蛋白亚细胞定位分析
|
1、带有不同定位信号的蛋白表达载体构建(演示)
|
限20人
|
|
2、转染
|
||||
3、线粒体、过氧化物酶体等细胞器标志蛋白及目的蛋白的免疫荧光显示
|
||||
基因表达定量分析
|
1、Northern杂交(演示)
|
限20人
|
|
|
2、RNA酶保护(演示)
|
||||
3、荧光定量PCR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病理教研室/苏敏
|
实用病理学技术
|
病理组织取材、固定和制片技术
|
|
|
显微切割技术
|
|
|
||
远程病理诊断技术
|
|
|
||
病理尸体剖检技术
|
|
|
||
生物芯片技术
|
|
|
||
显微摄像和图像分析技术
|
|
|
||
肿瘤病理诊断学技术
|
软组织肿瘤
|
|
|
|
食管、胃肠道肿瘤
|
|
|
||
乳腺肿瘤及瘤样病变
|
|
|
||
子宫、卵巢肿瘤
|
|
|
||
甲状腺肿瘤及瘤样病变
|
|
|
||
淋巴组织肿瘤
|
|
|
||
鼻咽、肺组织肿瘤
|
|
|
||
神经系统肿瘤
|
|
|
||
骨、关节肿瘤与皮肤组织肿瘤
|
|
|
||
复习 考试
|
|
|
||
组化与免疫组化技术
|
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
|
|
|
免疫组织化学及其标准化
|
|
|
||
免疫组织化学实验技术
|
|
|
||
超微与分子病理技术
|
超微病理基本病变观察技术 1
|
|
|
|
端粒酶及端粒长度检测技术
|
|
|
||
超微病理基本病变观察技术 2
|
|
|
||
组织标本DNA、RNA提取技术(病理石蜡标本提取DNA、RNA)
|
|
|
||
分子原位杂交技术
|
|
|
||
分子遗传学技术
|
遗传多态标记的分型
|
|
|
|
遗传多态标记的选择与评估
|
|
|
||
染色体分析技术1
|
|
|
||
染色体分析技术2
|
|
|
||
连锁与关联分析
|
|
|
||
遗传流行病学统计分析
|
|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病理生理教研室/王海燕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普通PCR:原理、引物设计、操作流程、结果分析; 荧光定量PCR:原理、操作流程、结果分析
Trizol法提取组织、细胞总RNA; RT-PCR; |
限10人
|
|
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分离、纯化、培养和鉴定的基本原理; T、B淋巴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肿瘤细胞的培养、传代、冻存和复苏
|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采用ELISA检测体液或细胞培养上清中特异性成分
|
|||
western blotting
|
组织、细胞蛋白提取、定量;蛋白电泳及western blotting
|
|||
炎症与免疫性疾病相关动物模型的建立
|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模型的建立
|
限10人
|
|
|
胶原诱导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的建立
|
||||
肝脏免疫性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
|
||||
实验性葡萄膜炎小鼠模型的建立
|
||||
ConA和LPS诱导肝炎模型的建立(实验)
|
||||
法医学教研室/于晓军
|
法医病理学鉴定实践
|
刑事、民事、交通、工伤和医疗等各类现场勘验、尸体解剖、组织取材、光镜读片、死因分析、临床病理讨论、法医病理学鉴定书撰写
|
|
|
法医临床学鉴定实践
|
刑事、民事、交通、工伤和医疗等各类损伤程度和伤残等级鉴定,医疗合理性评估,伤残检查、影像学阅片、各类实验室检验解读、骨龄鉴定、法医临床学鉴定书撰写
|
|
|
|
法医病理学技术
|
常规石蜡和冰冻切片制作、特殊染色(嗜银染色、脂肪染色、腐败血细胞检验、硅藻检验等)
|
|
|
|
毒物检验技术
|
气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计、重金属类毒物等定性定量检验
|
|
|
|
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培养的基本操作与注意事项及应用。
|
|
|
|
梯度PCR、RT-PCR、电泳技术
|
PCR技术的基本方法与应用(DNA、RNA提取与检测)
|
|
|
|
预防医学教研室/李克
|
多元统计方法实验课
|
多元线性回归和逐步回归
|
|
|
曲线回归
|
|
|
||
Logistic 回归
|
|
|
||
Cox 回归
|
|
|
||
判别分析
|
|
|
||
临床科研设计
|
|
|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药理教研室/石刚刚
|
离子通道与膜片钳技术
|
1. 细胞电生理与膜片钳技术
2. 离子通道与离子流 3. 膜片钳系统 4. 膜片钳放大器原理 5. 全细胞记录技术 6. 单通道电流记录技术 7. 心肌细胞分离 8. 电极拉直与细胞封接练习 |
限20人
|
|
细胞分离与培养技术
|
1、成年鼠心肌细胞的分离
2、乳鼠心肌细胞的原代培养 3、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 4、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培养 5、炎性细胞的培养 6、体外培养细胞病理模型的制作 |
限20人
|
|
|
中药现代化研究方法与技术
|
1、中药有效部位的提取分离
2、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鉴定 3、中药有效成分的药效学研究 |
限20人
|
|
|
细菌培养和常见耐药表型的检测技术
|
1、细菌培养,纯化 2、β-内酰胺酶的提取 3、β-内酰胺酶的检测 4、金属酶的检测 5、AmpC酶的检测 6、MRSA的检测
|
限20人
|
|
|
国际感染与免疫研究所/陈鸿霖
|
流感病毒实验技术
|
1、病毒分离技术(一):鸡胚分离法
|
限10-12人
|
|
2、病毒分离技术(二):细胞分离法
|
|
|||
3、血清学鉴定(一):血凝抑制实验(HI)
|
|
|||
4、血清学鉴定(二):神经氨酸酶抑制实验(NI)
|
|
|||
5、病毒滴定(一):空斑实验(PFU)
|
|
|||
6、病毒滴定:TCID50
|
|
|||
生物信息学:进化树构建与进化分析
|
1、生物信息学级生物进化分析原理简介
|
限10人
|
|
|
2、基因测序原理、序列拼接及Seqman软件应用
|
|
|||
3、数据库、序列获取与整理及Bioedit软件应用
|
|
|||
4、进化树构建(一):Mega软件应用及分析
|
|
|||
5、进化树构建(二):Modltest、PAUP软件应用及分析
|
|
|||
6、进化分析:Figtree软件应用及分析
|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分析测试实验室/罗文鸿
|
光谱分析技术
|
|
|
只有同时选修这三门课的订学生才可以使用分析测试室的仪器。
|
气相色谱分析技术
|
|
|
||
液相色谱分析技术
|
|
|
||
生物化学/刘小珊
|
细胞培养技术
|
细胞培养用实验器皿的清洗和灭菌操作
|
|
|
倒置显微镜及其成像系统的操作
|
|
|
||
细胞复苏
|
|
|
||
细胞传代
|
|
|
||
细胞冻存
|
|
|
||
活细胞计数
|
|
|
||
生物化学/刘小珊
|
细胞凋亡分析技术
|
细胞早、中、晚期凋亡技术的选用、检测与分析
|
|
|
生化教研室/蒋纪恺
|
抗肿瘤药物研究实验技术
|
|
|
|
生殖医学中心/黄天华
|
细胞培养技术
|
人脐带学间充质干细胞、人精原干细胞、颚突细胞等细胞的原代培养和续代培养。实验室具有完善的细胞培养规范及全套技术。
|
限本专业
|
|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
以实验室长期运用的HBV探针与染色体杂交,实验结果稳定,重复率高。
|
|
||
PCR技术
|
常规技术
|
|
||
免疫荧光技术
|
生殖医学中心的开设此项实验的优势在于,中心拥有倒置显微镜、多视野显微镜及奥林巴斯荧光显微镜各一台,其中荧光显微镜实验室占地面积50平方米,内配专用电脑及空气干燥设备,实验室规范完善,设备使用率高。
|
|
||
核酸的提取与纯化
|
常规技术
|
|
||
蛋白质电泳,Wethern Blot技术
|
常规技术
|
|
||
体外受精技术
|
生殖医学中心特色技术,以小白鼠或金黄地鼠为动物模型,全程模拟人体外受精过程。
|
|
||
精子转基因技术
|
生殖医学中心特色技术:以脂质体发实现外源基因向精子中的转移,该方法普遍运用于染色体的体外分子检测以及转基因动物的实现。
|
|
||
精子染色体制备
|
生殖医学中心特色技术:举办过全国范围内的精子染色体制备培训班,经验丰富。
|
|
||
教研室
|
课程名称
|
开设内容
|
人 数
|
备 注
|
化学教研室/郑锦鸿
|
纳米生物医药材料
|
|
|
|
实验动物中心/谢仰民
|
实验动物学
|
|
|
|
医学文检教研室/杨红珊
|
医学文献检索
|
|
|
|
物信教研室/邱庆春
|
C语言设计
|
|
|
|
医用电子学
|
|
|
|
|
社科部
|
研究生心理
|
1、绪论
|
|
|
2、研究生的心理适应
|
|
|||
3、研究生的心身问题
|
|
|||
4、研究生需要与动机
|
|
|||
5、研究生的学习心理
|
|
|||
6、研究生的人际关系
|
|
|||
7、研究生的自我意识
|
|
|||
8、研究生的人格发展
|
|
|||
9、研究生的情绪与情感
|
|
|||
10、研究生的性心理
|
|
|||
11、研究生的自杀问题
|
|
|||
12、研究生职业生涯的发展心理
|
|
|||
13、研究生团体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
|
|
汕头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总体要求)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关于研究生教育相关文件的精神以及《汕头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及授予博士学位工作细则》,结合我院培养博士生的实际,对我院博士生培养方案(含硕博连读、提前攻博)提出如下总体要求。
一、培养目标
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学风严谨;献身科学事业,积极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要求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专业书刊,并能写作和进行学术交流。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要科学、规范,一般按二级学科范围的三级学科设置。应依据本学科的优势和特点及发展趋势,选择对社会进步和医学科技发展有重大或深远意义的领域作为研究方向,并且相对稳定。使博士生培养立足于高起点和学科发展的前沿。
三、学制与时间安排
博士生学制三年(在职博士生学习时间四年),硕博连读的学制五年。成绩优秀,提前完成学业者,允许提前毕业。以同等学力、硕博连读或提前攻博录取者,不能提前毕业。因故不能按期完成学业者,可延长半年或一年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两年。提前毕业或延长学习,按学校的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博士生学习时间,主要用于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工作。用于课程学习的时间,一般(累计)不超过半年。硕博连读用于课程学习时间,不超过1.5年。
博士生各主要培养环节实行学分制。最低要求20学分(硕博连读44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1学分(硕博连读33学分);学位论文工作8学分(学位论文6学分,开题报告1学分,论文答辩1学分),学术活动1学分,教学实践(硕博连读)2学分。
在职博士生除课程学习一般应脱产外,其他培养环节工作在本单位进行。因此,应妥善安排本职工作和研究生学习。
四、课程学习
1、课程设置
博士生课程设置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课程学习不少于10学分。硕博连读课程学习不少于32学分。具体要求如下: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博 士 生
(含提前攻博)
|
硕 博 连 读
|
|
课 程 学 分 合 计
|
|
11学分
|
33学分
|
|
学位课程
|
公共课
|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
2学分
|
2学分
|
公共英语
|
2学分
|
2学分
|
||
硕士生医学统计
|
|
3学分
|
||
硕士生公共英语
|
|
3学分
|
||
硕士生英语口语
|
|
1学分
|
||
基础理论课
|
|
3学分
|
3学分
|
|
硕士生阶段
|
|
3学分
|
||
专业课与
专业外语
|
|
3学分
|
3学分
|
|
硕士生阶段
|
|
6学分
|
||
非学位课程
|
实验技术
与方法课
|
|
1学分
|
1学分
|
硕士生阶段
|
|
6学分
|
2、课程学习要求
公共课: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公共英语,博士生和硕博连读生均需学习。硕博连读生还要学习硕士生公共英语和医学统计学。
基础理论课:从本专业教学计划设置的课程中选修。选满3学分。硕博连读应同时选修本专业硕士生专业基础课,选满6学分。
专业课:在导师指导下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和重要文献。博士生完成2—3篇读书报告,计3学分;硕博连读完成4—5篇读书报告。以此计算专业课成绩,计9学分。
实验技术与方法课:博士生选修1学分,硕博连读生选满7学分。均从硕士生实验技术与方法课程中选修。
3、教学要求
公共课统一开课。
基础理论与专业课,一般采取博士生自学与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实验技术课和硕博连读选读硕士生的相关课程,与硕士生一起上课。
通过教学,使博士生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并指导科学研究工作;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以及本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利用外国语为工具,熟练地阅读本专业书刊、写作和进行学术交流。
4、考试办法
学位课程考试70分以上合格;非学位课考查,60分以上及格。考试办法按照《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程学习管理规定》的要求进行。
博士生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考试,一般应组织课程考试小组。考试小组由任课教师和副教授以上教师组成(不少于3人)。考试方式采取笔试、口试和综合测评的方式进行。全面考查博士生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以及创造性思维、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况。以及了解博士生掌握本学科最新进展和前沿领域的情况。
五、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工作,是培养博士生独立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应保证博士生从事学位论文工作的时间不少于2年。学位论文工作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学位论文合格,计6学分。
博士学位论文,应表明作者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要求在本学科发展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新性成果,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或较大实用价值。因此,必须严格论文工作环节的管理,保证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
1、论文选题
博士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范围,大量查阅文献,认真收集资料,积极调查研究,充分开展预备实验,对照查新结果,做好论文选题工作。选题应高起点,应选择本学科前沿课题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的课题。
2、开题报告
博士生确定课题后,应写出文献综述和书面选题报告,向教研室和考核小组进行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按照《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的暂行规定》的要求进行。考核通过者,填写《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课题计划书》,计1学分。
开题报告要求在第2学期末至第3学期中期必须完成。硕博连读要求第5学期至第6学期中期完成。
3、科研实验
博士生在导师及指导小组的指导下,按照课题研究计划书的要求,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工作,详细做好实验记录,要求实验数据真实、资料记录完整。
学位论文工作中期和结束时,博士生应分别向教研室和指导小组以及同行专家作课题研究进展报告和课题完成情况报告。汇报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设想,认真提取意见和建议,使研究工作沿着正确的方向深入进行。报告学位论文完成的主要情况,同与会者商讨论文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完整性、科学性,听取对撰写论文的意见,以保证学位论文的质量。
4、学位论文撰写
①学位论文一般用中文撰写。学位论文一般在5—15万字之间,摘要一般不超过1000字。学位论文应文字简练、数据可靠、立论正确、层次分明、理由充分。
②学位论文应对自己获得的成果作出详细的阐述,阐明本领域已有的成果和自己的贡献。如果论文工作是本人硕士学位毕业论文的继续,其成果可引用,但不能作为博士学位论文的成果。
③学位论文中如果引用他人的论点和数据资料以及非公众所知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必须注明出处。引用合作者的观点或研究成果,也要注明出处。否则,将视为剽窃行为。凡引用他人文字资料连续超过250个字符而无注明出处者,可视为抄袭行为。
④学位论文格式按照《汕头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的要求执行,学位论文最后应附本人简历和发表论文的情况。
5、学位论文答辩
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按照《汕头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及授予博士学位工作细则》第七、八、九、十条有关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答辩合格,计1学分。
导师应指导博士生及时总结科研工作,将实验结果整理成论文。博士生在申请答辩前,必须以第一作者,署名汕头大学发表一篇与学位论文有关,影响因子2.0以上(含2.0)SCI收录论文(不含综述、摘要)。否则,不接受申请学位论文答辩。
六、中期考核
博士生中期考核是重要的培养环节之一。其目的是为了进一步考查博士生的思想素质、科学思维、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保证培养合格的博士生。中期考核必须按照《汕头大学医学院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中关于博士生中期考核的规定进行。考核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工作。考核不合格者,按有关规定终止学业,以保证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中期考核第3学期必须完成(硕博连读于第3—4学期完成)。
七、学术活动
博士生参加学术活动,是一个必需的培养环节。通过学术活动,开阔学术视野,启发学术思维,促进学术研究,提高学术水平。学习期间,博士生听校内外学术报告10次(硕博连读20次),用英语作学术报告2次。经审查合格,计1学分。
八、教学实践(硕博连读)
教学实践是硕博连读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通过教学实践,使硕博连读生初步了解大学教学的基本要求,锻炼表达及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一般要求参加一轮本科班教学过程。其形式可以是试讲、辅导、组织课程讨论、临床实习带教等。经考核合格,计2学分。
九、资格考试(硕博连读)
资格考试是硕博连读生必须完成的一个培养环节。资格考试按照汕头大学和医学院关于硕博连读的相关规定和要求执行,可结合中期考核进行。第4学期必须完成。
十、培养方法与管理
1、实行导师负责制,导师对博士生的培养全面负责,教书育人,严格执行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使博士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圆满地实现培养目标。
2、成立以导师为主导的博士生指导小组,指导小组由本学科及相关学科2~4名副高以上职称教师担任(副高职称者一般应有博士学位)。根据课题的需要,指导小组分工协作,充分发挥学术群体的指导作用。
3、课程教学和论文指导应积极采用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博士生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加强博士生的自学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4、加强实践环节的培养。根据国家的要求,积极提倡博士生兼任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培养和加强博士生的事业心和实际工作能力,促进我院的师资队伍建设。具体要求按《汕头大学医学院关于研究生兼任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暂行办法》进行。
5、博士生自第二学期进入教研室或科室,应积极参加学院和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活动,服从教研室和导师的安排和管理。教研室应把博士生培养工作,纳入本室的一项主要工作,作为加强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来抓,推动教研室的教学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高。
6、本方案于2007级博士生起实行。此前有关规定或办法的条款,与本方案不相符的,同时废止。
附:1.《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2.《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博士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学年
|
序号
|
培养环节
|
主 要 内 容 与 要 求
|
完成时间
|
负责单位
|
第
一
学
年
|
1
|
入学与注册
|
1、凭入学通知书等报到、注册
2、入学教育
3、下达培养方案
|
第1学期初
|
博士生
主管部门
|
2
|
制订培养计划
|
1、组成指导小组
2、按培养方案要求制订个人培养计划
|
第1学期1个月内
|
导 师
博士生
|
|
3
|
课程学习
|
1、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
2、在课程学习中,结合课题阅读文献,完成文献综述
|
第1学期
|
博士生 任课教师导 师
|
|
4
|
学位论文工作
|
1、开展试验设计,进行预备试验
2、论文开题报告,制订研究计划
3、论文中期报告及检查
4、论文结束报告及检查
5、撰写学位论文
|
第2学期至
第6学期中期
|
博士生
导 师
教研室
主管部门
|
|
第
二
、
三
学
年
|
5
|
中期考核
|
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课题进展、培养潜力等全面考核
|
第2学期末至
第3学期
|
导 师
教研室
主管部门
|
6
|
学术活动
|
1、用英语作学术报告2次
2、参加校内学术活动10次
|
第1—5学期
|
博士生
主持人
主管部门
|
|
7
|
论文答辩申请学位
|
1、答辩前在SCI收录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篇
2、提前一个月办理申请答辩手续
3、按要求组织论文答辩
4、按汕大要求申请学位
|
第6学期
|
博士生
导 师
教研室
主管部门
|
|
8
|
毕业分配
|
1、博士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就业派遣,办理离校手续
|
第6学期
|
博士生
主管部门
|
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工作进程表
学年
|
序号
|
培养环节
|
主 要 内 容 与 要 求
|
完成时间
|
负责单位
|
第
一
、
二
学
年
|
1
|
入学与注册
|
1、凭入学通知书等报到、注册
2、入学教育
3、确定硕博连读资格
4、下达培养方案
|
第1学期初
|
硕博连读生
主管部门
|
2
|
制订培养计划
|
1、组成指导小组
2、按培养方案要求制订硕博连读个人培养计划
|
第1学期1个月内
|
导 师
硕博连读生
|
|
3
|
课程学习
|
按要求完成硕士生和博士生两个阶段课程学习
|
第1—3学期
|
硕博连读生
任课教师
导 师
|
|
4
|
教学实践
|
参加本科班教学活动,承担试讲、实验或实习带教等
|
第3—4学期
|
硕博连读生
教研室
|
|
5
|
中期考核
|
政治思想、道德品质、课程学习、课题进展、培养潜力等全面考核
|
第3—4学期
|
导 师
教研室
主管部门
|
|
6
|
资格考核
|
进入博士生阶段前实行。主要内容为:专业基础理论、综合知识水平考试,科研潜力和综合素质考核
|
第4学期
|
资格考核小组
|
|
第
三 、
四 、
五学
年
|
7
|
学位论文工作
|
1、完成文献综述,进行预备试验
2、论文开题报告及其考核,制订研究计划
3、论文中期报告及检查
4、论文结束报告及检查
5、撰写学位论文
|
第5学期至
第10学期中期
|
硕博连读生
导 师
教研室
|
8
|
学术活动
|
1、用英语作学术报告2次
2、参加校内学术活动20次
|
在学期间
|
硕博连读生
主持人
主管部门
|
|
9
|
论文答辩申请学位
|
1、答辩前在SCI收录杂志发表研究论文1篇
2、提前一个月办理申请答辩手续
3、按要求组织论文答辩
4、按汕大要求申请学位
|
第10学期
|
硕博连读生
导师
教研室
主管部门
|
|
10
|
毕业分配
|
1、硕博连读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就业派遣,办理离校手续
|
第10学期中期
第10学期末
|
硕博连读生
主管部门
|
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1、肿瘤分子生物学
2、功能基因组学
3、细胞外基质代谢与疾病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 责 单 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高级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
1
|
60
|
3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质谱技术与蛋白质组学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选择性剪接及其生物学意义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分子生殖生物学进展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分子流行病学进展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肿瘤功能基因组学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多元统计方法
|
1
|
40
|
2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查
|
||
仪器分析
|
1
|
48
|
2.5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实验动物学
|
1
|
36
|
2
|
实验动物中心
|
考查
|
|||
分析细胞技术
|
1
|
36
|
2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
|
40
|
2
|
分子生物学中心
|
考查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基础医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1、肿瘤分子生物学
2、功能基因组学
3、细胞外基质代谢与疾病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 责 单 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26学分︶
|
公
共课
|
︵11学分︶
|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
公共英语
|
3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统计学(硕士)
|
1
|
60
|
3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试
|
|||||
公共英语(硕士)
|
1
|
144
|
4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专
业
基础 课
|
︵6学分︶
|
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1
|
60
|
3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新陈代谢与调控(硕士)
|
2
|
36
|
2
|
中心实验室
|
考试
|
|||||
组织学(硕士)
|
1或3
|
40
|
2
|
组胚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免疫学(硕士)
|
1或3
|
54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肿瘤病理学(硕士)
|
2
|
48
|
2.5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生物信息学(硕士)
|
2
|
48
|
2.5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专
业课
|
︵9学分︶
|
质谱技术与蛋白质组学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选择性剪接及其生物学意义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分子生殖生物学进展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分子流行病学进展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肿瘤功能基因组学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
︵7学分︶
|
选
修
课
|
多元统计方法(硕士)
|
1
|
40
|
2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查
|
||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专题(硕士)
|
1
|
40
|
2
|
生化教研室
|
考查
|
|||||
实验动物学(硕士)
|
1
|
36
|
2
|
实验动物中心
|
考查
|
|||||
分析细胞技术(硕士)
|
1
|
36
|
2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分子生物学技术(硕士)
|
1
|
40
|
2
|
分子生物学中心
|
考查
|
|||||
教学实践
|
|
3~4
|
|
2
|
|
|
||||
学术活动
|
|
1~9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10
|
|
8
|
|
|
基础医学免疫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1、抗感染免疫
2、神经内分泌免疫
3、临床免疫学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 责 单 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
1
|
60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抗感染免疫学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神经内分泌免疫学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临床免疫学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2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核酸提取及测序
|
1
|
30
|
1.5
|
微免教研室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基础医学免疫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1、抗感染免疫
2、神经内分泌免疫
3、临床免疫学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 责 单 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26学分︶
|
公
共课
|
︵11学分︶
|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
公共英语
|
3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统计学(硕士)
|
1
|
60
|
3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试
|
|||||
公共英语(硕士)
|
1
|
144
|
4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专
业
基础 课
|
︵6学分︶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
3
|
60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分子生物学(硕士)
|
1或3
|
48
|
2.5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微生物学(硕士)
|
1或3
|
54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分子病毒学(硕士)
|
2
|
60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神经生物学(硕士)
|
2
|
48
|
2.5
|
生理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课
|
︵9学分︶
|
抗感染免疫学
|
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神经内分泌免疫学
|
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临床免疫学
|
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医学免疫学
|
1或3
|
54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3
|
6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非
学
位
课
|
︵7学分︶
|
选
修
课
|
核酸提取及测序
|
1
|
30
|
1.5
|
微免教研室
|
考查
|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
|
40
|
2
|
分子生物学中心
|
考查
|
|||||
仪器分析
|
1
|
48
|
2.5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组化与免疫组化
|
1
|
30
|
1.5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分析细胞学技术
|
1
|
36
|
2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电镜技术
|
1
|
36
|
2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医学文献检索
|
1
|
36
|
2
|
图书馆
|
考查
|
|||||
|
|
|
|
|
|
|||||
教学实践
|
|
3~4
|
|
2
|
|
|
||||
学术活动
|
|
1~9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10
|
|
8
|
|
|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 1、肿瘤病理
2、神经病理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 责 单 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1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Tissue and cellular pathology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实验动物学
|
1或3
|
36
|
2
|
实验动物中心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2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
|
40
|
2
|
分子生物学中心
|
考查
|
||
仪器分析
|
1
|
48
|
2.5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基础医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1、肿瘤病理
2、神经病理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 责 单 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26学分︶
|
公
共课
|
︵11学分︶
|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
1或3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
公共英语
|
1或3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统计学(硕士)
|
1
|
60
|
3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试
|
|||||
公共英语(硕士)
|
1
|
144
|
4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专
业
基础 课
|
︵6学分︶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1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神经解剖学(硕士)
|
2
|
48
|
2.5
|
解剖教研室
|
考试
|
|||||
法医病理学(硕士)
|
2
|
54
|
3
|
法医教研室
|
考试
|
|||||
神经生物学(硕士)
|
2
|
48
|
2.5
|
生理教研室
|
考试
|
|||||
生物信息学(硕士)
|
2
|
48
|
2.5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多元统计方法(硕士)
|
2
|
40
|
2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试
|
|||||
组织学(硕士)
|
1或3
|
40
|
2
|
组胚教研室
|
考试
|
|||||
实验动物学(硕士)
|
1或3
|
36
|
2
|
实验动物中心
|
考试
|
|||||
医学遗传学(硕士)
|
1或3
|
54
|
3
|
细胞教研室
|
考试
|
|||||
专
业课
|
︵9学分︶
|
系统病理学(硕士)
|
1或3
|
54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肿瘤病理学(硕士)
|
2
|
48
|
2.5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高级病理生理学(硕士)
|
2
|
48
|
2.5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Tissue and cellular pathology
|
1~3
|
8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2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非
学
位
课
|
︵7学分︶
|
选
修
课
|
医学科研方法
|
1
|
36
|
2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医学文献检索
|
1
|
36
|
2
|
图书馆
|
考查
|
|||||
组化与免疫组化
|
1
|
30
|
1.5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电镜技术
|
1
|
36
|
2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分析细胞技术
|
1
|
36
|
2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
|
40
|
2
|
分子生物学中心
|
考查
|
|||||
临床病理技术导论
|
1
|
40
|
2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仪器分析
|
1
|
48
|
2.5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教学实践
|
|
3~4
|
|
2
|
|
|
||||
学术活动
|
|
1~9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10
|
|
8
|
|
|
基础医学药理学专业博士生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1、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作用
2、细菌耐药机理或抗生素毒理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1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1
|
60
|
3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临床药理学
|
1
|
54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抗感染药理学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心血管药理学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2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核酸提取及测序
|
1
|
30
|
1.5
|
微免教研室
|
考查
|
||
多元统计方法
|
1
|
40
|
2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查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基础医学药理学专业硕博连读教学计划
主要研究方向:1、药物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与作用
2、细菌耐药机理或抗生素毒理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 责 单 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26学分︶
|
公
共课
|
︵11学分﹀
|
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论
|
3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
公共英语
|
3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统计学(硕士)
|
1
|
60
|
3
|
预防医学教研室
|
考试
|
|||||
公共英语(硕士)
|
1
|
144
|
4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专
业
基础 课
|
︵6学分︶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3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3
|
60
|
3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药物构效关系选论(硕士)
|
1或3
|
40
|
2
|
化学教研室
|
考试
|
|||||
药物合成选论(硕士)
|
1
|
40
|
2
|
化学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免疫学(硕士)
|
1或3
|
54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微生物学(硕士)
|
1或3
|
54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分子生物学(硕士)
|
1或3
|
48
|
2.5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生物信息学(硕士)
|
2
|
48
|
2.5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专
业课
|
︵9学分︶
|
临床药理学
|
1或3
|
54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抗感染药理学
|
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心血管药理学
|
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3
|
8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非
学
位
课
|
︵7学分︶
|
选
修
课
|
核酸提取及测序
|
1
|
30
|
1.5
|
微免教研室
|
考查
|
||
细胞培养
|
1
|
48
|
2.5
|
组胚教研室
|
考查
|
|||||
仪器分析
|
1
|
48
|
2.5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医学科研方法
|
1
|
36
|
2
|
中心实验室
|
考查
|
|||||
医学文献检索
|
1
|
36
|
2
|
图书馆
|
考查
|
|||||
分子生物学技术
|
1
|
40
|
2
|
分子生物学中心
|
考查
|
|||||
实验动物学
|
1
|
36
|
2
|
实验动物中心
|
考查
|
|||||
组化与免疫组化
|
1
|
30
|
1.5
|
病理教研室
|
考查
|
|||||
教学实践
|
|
3~4
|
|
2
|
|
|
||||
学术活动
|
|
1~9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10
|
|
8
|
|
|
临床医学 内科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 核
方 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内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
1
|
54
|
3
|
中心实验室及相关教研室
|
考试
|
||
内科学基本技能与临床新理论技术
|
1
|
54
|
3
|
临床技能中心及相关临床医技科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心血管病学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血液病学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消化系病学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风湿病学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内分泌与代谢病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呼吸系病学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肾病学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传染病学进展
|
1–2
|
36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2
|
50
|
2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儿科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1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1
|
60
|
3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
1
|
60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儿科学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小儿外科学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高级神经生理学
|
1
|
40
|
2
|
精神病学教研室
|
考试
|
||
临床心理学进展
|
1
|
40
|
2
|
精神病学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精神病学新进展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1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1
|
60
|
3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
1
|
60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皮肤病学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皮肤病理学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性传播性疾病
|
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影像断层解剖学
|
1
|
60
|
3
|
影像教研室
|
考试
|
||
医学影像学
|
1
|
60
|
3
|
影像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CT与MRI诊断学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临床介入诊疗学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核医学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外科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1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高级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1
|
60
|
3
|
生化教研室
|
考试
|
|||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
|
1
|
60
|
3
|
微免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普通外科学进展
|
1
|
40
|
2
|
外科教研室
|
考试
|
||
骨科学进展
|
1
|
36
|
2
|
外科教研室
|
考试
|
|||
泌尿外科学进展
|
1
|
36
|
2
|
外科教研室
|
考试
|
|||
胸心外科学进展
|
1
|
36
|
2
|
外科教研室
|
考试
|
|||
小儿外科学进展
|
1
|
36
|
2
|
外科教研室
|
考试
|
|||
整形外科学进展
|
1
|
36
|
2
|
外科教研室
|
考试
|
|||
烧伤外科学进展
|
1
|
36
|
2
|
外科教研室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妇产科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妇产科学研究方法与技术
|
1
|
40
|
2
|
中心实验室及相关教研室
|
考试
|
||
妇产科基本技能与临床新理论技术
|
1
|
40
|
2
|
妇产科学及相关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妇产科学进展(分别按专科选修下述一门):
|
1–2
|
|
|
|
|
||
生殖医学进展
|
1–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妇科微创进展
|
1–2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眼科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细胞与分子病理学
|
1
|
60
|
3
|
病理教研室
|
考试
|
||
实验动物学
|
1
|
20
|
2
|
实验动物中心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眼科学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
临床医学 肿瘤学 博士生教学计划
课 程 类 别
|
课 程 名 称
|
学期
|
学时
|
学分
|
负责单位
|
考核方式
|
||
学
位
课
程
|
︵修 课 不少于 10学分︶
|
公
共
课
|
科技革命与
马克思主义原理
|
1
|
40
|
2
|
社科部
|
考试
|
公共英语
|
1
|
72
|
2
|
外语教研室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基
础
课
|
肿瘤分子生物学进展
|
1
|
20
|
1.5
|
肿瘤医院
|
考试
|
||
现代肿瘤临床进展
|
1
|
40
|
3
|
肿瘤医院
|
考试
|
|||
肿瘤药理学
|
1
|
10
|
1
|
肿瘤医院
|
考试
|
|||
肿瘤病理学
|
1
|
20
|
1.5
|
肿瘤医院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专
业
与
专
业
外
语
|
肿瘤学专业课
|
1-3
|
60
|
3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专业英语
|
1-3
|
40
|
1
|
培养学科和导师
|
考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非学位课
(修课不少于1学分)
|
选修一门课(在研究生课程设置中选择)
|
1
|
20
|
1
|
|
考查
|
||
|
|
|
|
|
|
|||
|
|
|
|
|
|
|||
学术活动
|
|
1~5
|
|
1
|
|
|
||
学位论文工作
|
|
6
|
|
8
|
|
|
||
临床工作
|
在所在学科专业参加临床工作6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