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2018年11月6日
姓 名 詹志辉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84年2月 籍贯 广东吴川市
民 族 汉族 政治面貌 党员
最后学历 博士研究生 最后学位 工学博士
技术职称 教授 导师类别 博、硕导
行政职务Email zhanapollo@163.com
工作单位 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 邮政编码 510006
通讯地址 大学城
单位电话 +**86
个人简介
詹志辉,博士,IEEE高级会员、ACM、CCF、CAAI会员,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Elsevier计算机学科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入选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专家评审组成员、广东省首批“青年珠江学者”、广东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广东特支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和珠江科技新星人才计划入选者。曾获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IEEE计算智能学会(CIS)全球杰出博士学位论文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现任广州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ACM广州分会副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和中国自动化学会(CAA)自适应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专业委员会委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进化计算、群体智能、云计算和大数据。目前已在国际期刊和国际会议共发表(录用)论文90余篇,其中IEEE Transactions系列的计算机领域顶尖国际期刊论文20余篇。论文近被国际同行引用超过4000次(Google Scholar),其中包括SCI他人引用超过1000次。5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包括1篇ESI热点论文(2014年2月全球计算机领域ESI热点论文62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项。
研究成果得到了国际同行的正面评价和应用推广。被包括蚁群算法创始人(Dorigo)、禁忌搜索的创始人(冯诺依曼理论奖获得者,Glover)、印度国家科学院和工程院两院院士(IEEE模糊系统先驱奖获得者,Pal)、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Pedrycz)、IEEE Fellow等著名学者评价为“令人鼓舞的成果(encouraging results)”;被IEEE计算智能学会作为“计算智能出版焦点”进行了推介;被欧洲航天局科学家应用到彗星探测器的质谱仪参数优化设计中;同时也被国内外学者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物理光学、化工生产、图像处理、信号处理等众多领域的优化问题中,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詹教授担任多本IEEE Transactions高水平国际期刊的审稿人,并获邀出任ICACI 2019的程序主席、ICICIP 2018和BIC-TA 2018的宣传主席以及ICIST 2017和ICONIP 2018的Special Sessions主席等,AAAI 2018/2017、GECCO 2017、ICSI 2016、TAAI 2015、SMCE 2015、ICSI 2015、ICSI 2014、APSCC 2014、TAAI 2014、TAEA 2013和CCDM 2014等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是进化计算和群体智能领域权威国际会议IEEE Congres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CEC 2014/2016/2019)的Special Session Proposer。获邀在DEOTA 2018、HCP 2018、IWIOSC 2017、BIC-TA 2016、ECOLE 2015等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研讨会上作大会报告。
工作经历
2016年3月-现在 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2015年1月-2016年2月 副教授 中山大学
2013年7月-2014年12月 讲师 中山大学
Jan. 2016~Now Professor,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Jan. 2015~Dec. 2015 Associate Professor, School of Advanced Computing, Sun Yat-sen University
Jul. 2013~Dec. 2014 Lecturer,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Sun Yat-sen University
教育经历
2009年9月-2013年6月 中山大学 博士(硕博连读)
2003年9月-2007年7月 中山大学 学士
Sept. 2007~Jun. 2013 Ph. D of Computer Science,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Sept. 2003~Jul. 2007 Bachelor of Science,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un Yat-sen University
获奖、荣誉称号
教育部****奖励计划青年学者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吴文俊人工智能优秀青年奖
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
基金委信息学部会评专家
广东特支青年拔尖人才
广东省青年珠江学者
广东省杰青获得者
IEEE CIS全球优博
CCF优博获得者
珠江科技新星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2017-现在 广州计算机学会 副理事长
2018-现在 IEEE广州分会学生活动委员会 主席
2018-现在 ACM广州分会 副主席
2018-现在 IEEE新兴技术委员会 委员
2015-现在 中国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5-现在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机器学习专业委员会 委员
2018-现在 中国自动化学会自适应动态规划与强化学习专业委员会 委员
Chair,Guangzhou Computer Society2017-Now
Chair,IEEE Guangzhou Section, Student Activity Committee2018-Now
Vice-Chair,ACM Guangzhou Chapter2016-Now
Member,IEEE Emergent Technologies Technical Committee2018-Now
Member, CC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Committee2015-Now
Member, CAAI Machine Learning Committee2015-Now
Member, CAA Adaptive Dynamic Programming and Reinforcement Learning Committee2018-Now
研究领域
人工智能、进化计算、群体智能、粒子群优化、云计算、大数据
Computation Intelligence: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PSO), Ant Colony Optimization (ACO), Genetic Algorithm (GA), Differential Evolution (DE), Brain Storm Optimization (BSO)
Cloud Computing and Big Data:Large Scale Resources Scheduling and Managemen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Dynamic Optimization
Intelligent Application:Wireless Sensor Network, Scheduling and Control, Intelligent Systems
科研项目
2019-2021,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
2018-202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15-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014-2018,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2015-2018,广州市珠江科技新星人才计划项目
2019-2021, Outstanding Youth Science FoundationPI, 1300,000RMB
2018-2021,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 of China (NSFC)PI, 600,000RMB
2015-2017,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s of China (NSFC)PI, 270,000RMB
2014-2018, NSF of Guangdong Province for Distinguished Young Scholars PI, 1,000,000RMB
2015-2018, Project for Pearl River New Star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PI,300,000RMB
2017-2018,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PI,500,000RMB
2015-2016,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PI,300,000RMB
2013-2015, National High-Tech. Res.h and Dev. Program (863) of China Co-PI,26,800,000RMB
发表论文
[1].X. F. Liu (2015级直博生), Zhi-Hui Zhan (詹志辉)(通讯作者), et. al., “Coevolutio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with bottleneck objective learning strategy for many-objective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DOI:10.1109/TEVC.2018.**. 2018.
[2].X. F. Liu (2015级直博生), Zhi-Hui Zhan (詹志辉)(通讯作者), et. al., “An energy efficient ant colony system for virtual machine placement in cloud computing,”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vol. 22, no. 1, pp. 113-128, Feb. 2018.
[3].X. F. Liu (2015级直博生), Zhi-Hui Zhan (詹志辉)(通讯作者), et. al., “Historical and heuristic based adaptive differential evolu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 DOI: 10.1109/TSMC.2018.**. 2018.
[4].Z. J. Wang (2015级直博生), Zhi-Hui Zhan (詹志辉)(通讯作者), Y. Lin, W. J. Yu, H. Q. Yuan, T. L. Gu, S. Kwong, and J. Zhang, “Dual-strategy differential evolution with affinity propagation clustering for multimod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DOI: 10.1109/TEVC.2017.**. 2017.
[5].Z. G. Chen (2016级直博生), Zhi-Hui Zhan (詹志辉)(通讯作者), et. al., “Multiobjective cloud workflow scheduling: A multiple populations ant colony system approach,”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DOI: 10.1109/TCYB.2018.**. 2018.
[6].Zhi-Hui Zhan (詹志辉), X. F. Liu (2015级直博生), et. al., “Cloudde: A heterogeneous 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 and its distributed cloud vers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 vol. 28, no. 3, pp. 704-716, March. 2017.
[7].Zhi-Hui Zhan (詹志辉), X. F. Liu (2015级直博生), et. al.,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 scheduling and a survey of its evolutionary approaches,” ACM Computing Surveys, vol. 47, no. 4, Article 63, pp. 1-33, Jul. 2015.
[8].Zhi-Hui Zhan (詹志辉), et. al., “Multiple populations for multiple objectives: A coevolutionary technique for solving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problems,”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vol. 43, no. 2, pp. 445-463, April. 2013.【ESI Highly Cited Paper,ESI高被引论文】
[9].Zhi-Hui Zhan (詹志辉), et. al., “Orthogonal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vol. 15, no. 6, pp. 832-847, Dec. 2011.【ESI Highly Cited Paper,ESI高被引论文】
[10].Zhi-Hui Zhan (詹志辉), et. al., “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Part B, vol. 39, no. 6, pp. 1362-1381, Dec. 2009.【ESI Highly Cited Paper,ESI高被引论文,该期刊近10年来(2009至今)所有论文被引次数排名第2的论文】
出版专著和教材
Book Chapter: Zhi-Hui Zhan (詹志辉) and J. Zhang, “Bio-Inspired Computation for Solving the Optimal Coverage Problem i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 Binary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proach,” Bio-Inspired Computation in Telecommunications, Morgan Kaufmann, pp. 263-285, Feb. 2015. [PDF]
J. Zhang, Zhi-Hui Zhan, W. N. Chen, J. H. Zhong, N. Chen, Y. J. Gong, R. T. Xu, and Z. Guan, Computation Intelligence, 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November, 2009.
张军(导师), 詹志辉,陈伟能,钟竞辉,陈霓,龚月姣,许瑞填,官兆 编著,《计算智能》,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
J. Zhang, W. N. Chen, X. M. Hu, Y. Lin, W. L. Zhong, Zhi-Hui Zhan, and T. Huang, Numerical Computing,Tsinghua University Press, July, 2008.
张军(导师), 陈伟能,胡晓敏,林盈,钟文亮,詹志辉,黄韬 编著,《数值计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年7月。
科研创新
J. Zhang (supervisor), and Zhi-Hui Zhan (詹志辉), Multicast Approach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播路由方法), Chinese Patent No. ZL**0.1.
教学活动
博士生课程:《高级智能算法》
本科生课程:《人工智能》、《智能算法及应用》、《数学建模》、《最优化方法》
指导学生情况
?指导学生发表IEEE Transactions论文10余篇。
教学过程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将课程知识与学术前沿进行结合,并设置相关小课题吸引学生的兴趣,指导本科生“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6项。
?指导学生刘晓芳、张梦丹、黎海灏、陈宗淦、张戈弋、石琳等人本科阶段在GECCO、CEC、SSCI等计算智能领域的权威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指导本科生黎海灏等人和谢嘉雯等人获得201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一等奖(Meritorious Winner)2项。
?指导本科生陈宗淦等人的“基于群体智能算法的云计算资源调度研究”项目获得2015年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广东省一等奖。
指导本科生梁迪同学的团队作品“基于自适应蚁群系统的公用自行车调度优化”获2018年全国高校云计算应用大赛一等奖。
?指导本科生王子佳的毕业论文“一种改进的综合学习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校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奖。
我的团队
博士生:刘晓芳、王子佳、陈宗淦、张欣、赵宏、王荣、石琳、葛勇锋、黎建宇、邬晟豪
硕士生:刘润东、周淑姿、梁迪、郭宇、简俊荣
本科生:吴丽娇、刘思晨、谭晟、张桂江、文毅鸿、叶锐智、林安然、霍晓阳、邵寒、袁宜晨、李悦新、李明阳、韦玮,等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简介-詹志辉
本站小编 Free考研网/2019-05-05
相关话题/计算 智能 论文 国际 直博
关于2019华南师范大学部分博士生招生考试科目可使用计算器的通知
关于2019部分博士生招生考试科目可使用计算器的通知各位考生: 以下博士招生考试科目可使用无存储、无记忆功能的普通型计算器:1. 科目代码2028,科目名称:物理化学2. 科目代码2037,科目名称:固体物理3. 科目代码2039,科目名称:激光物理与技术4. 科目代码2042,科目名称:光电子技术5. 科目代码3071,科目名称 ...华南师范大学复试录取调剂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42019年华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Ed.D.) 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一、培养目标及招生专业为培养教育实践领域高层次专门人才,培养汉语国际教育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相关文件,华南师范大学2019年新增招收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专业代码:045174)。二、招生计划我校2019年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拟招 ...华南师范大学复试录取调剂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4广州大学2019年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培养中外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根据全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广州大学2019年将招收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 ...广州大学复试录取调剂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4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拟录取名单公示
五邑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2019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已基本完成,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五邑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管理办法》,现将我院数学专业拟录取的8名学生名单、招生考试成绩公示如下:数学专业(专业代码:070100)拟录取名单 No ...五邑大学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32019年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计算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拟录取名单
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招生工作小组审核,2019年计算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录取名单公布如下: 序号 考生姓名 考生编号 初试成绩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3深圳先进院2019年计算机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补录公示
因我院新增3名2019年非全日制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经招生工作小组研究决定,按照先进院非全硕士生招生录取原则,现将补拟录取考生情况公示如下。 序号 姓名 考生编号 拟录取专业 初试成绩 复试成绩 总成绩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3深圳先进院2019年计算机专业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拟录取补录公示(第三批)
因我院新增2名2019年非全日制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名额,另原1名拟录取考生刘*愚(考生编号:144309177000132)由于个人原因,自愿放弃拟录取资格,经招生工作组研究决定,按照先进院非全硕士生招生录取原则,顺延补录取3名考生。现将考生情况公示如下: 序号 姓名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3火箭军工程大学2019年度直博生选拔实施办法
火箭军工程大学2019年度直博生选拔实施办法为进一步激发本科学员学习积极性,提前选拔优秀研究生苗子实施硕博贯通式培养,今年计划在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等四个一级学科博士点选拔直博生进行培养,选拔对象为本校应届生和国防生,选拔工作与各学科复试同步开展,具体选拔 ...火箭军工程大学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2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公告
2018年6月,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正式成立,学院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国际政治系。学院现有政治学系与国际政治系两个教学单位,并设有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两个本科专业,同时拥有国际政治、国际关系两个政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11年,国际政治专业被甘肃省确定为特色专业;2012年,国际政治专业被甘肃 ...兰州大学复试录取调剂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22019 年西北师范大学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简章
为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提高汉语国际教育人才培养层次, 培养中外汉语国际教育和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复合型高级人才,西北师范大学2019年拟招收2名汉语国际教育领域教育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招生对象及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守法律、法 ...西北师范大学复试录取调剂 本站小编 免费考研网 2019-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