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生Google Scholar ResearcherID
研究助理教授 生物系
李博生博士,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教授和美国科学院院士邓兴旺教授。自2016年12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任研究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涉及植物RNA降解和内源小RNA功能、植物光形态建成、植物抗逆和果实成熟等生物学问题。联系方式:libs@sustech.edu.cn
工作经历:
2016/12-至今,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研究助理教授
2014/11-2016/11,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科学系,博士后
2013/06-2014/11,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博士后
教育背景:
2006/9-2013/1,北京林业大学,森林培育,博士
2010/8-2012/8,美国耶鲁大学,分子、细胞与发育生物学系,联合培养博士
2002/9-2006/7,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学士
在研课题和奖励:
? 科技部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非编码小RNA在胞内生成转运和加工 修饰的亚细胞器及蛋白质机器, 起讫时间:2018年5月1日至2023-04-30 参与身份: 项目骨干,承担资助金额:200万
2010年获得美国孟山都公司和北京大学联合奖学金
2012年获得中国林学会梁希青年论文奖
2013年获得美国耶鲁大学Brow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奖
科研媒体报道
The Plant Cell 杂志对作者的报道网址:http://www.plantcell.org/content/26/5/1949/suppl/DC2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1. 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
2. 基于网络方法的系统生物学数据分析
3. 植物中的RNA降解和内源小RNA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1)Li Bosheng, Wu H, Guo H. Plant mRNA decay: extended roles and potential determinants. Current opinion in plant biology. 2018 45:178-84.
2)Li Yang *, Bosheng Li *, X. Z , J. L, G. H, X. D, C. A and Deng XW. Salicylic acid biosynthesis is enhanced and contributes to increased biotrophic pathogen resistance in Arabidopsis hybrids.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15 6:7309, *equal contributions
3)Chen F*, Li Bosheng*, D. C. JB, Shi X, Deng XW. Photoreceptor partner FHY1 has an independent role in gene modulation and plant development under far-red light. PNAS. 2014 111(32):11888-93.35 (* equal contribution).
4)Chen F*, Li Bosheng*, D. C. JB, Shi X, Deng XW. Arabidopsis Phytochrome A Directly Targets Numerous Promoters for Individualized Modulation of Genes in a Wide Range of Pathways. The Plant Cell. 2014 16;26(5):1981-1991. 35 (* equal contribution).
5)Jin D*, Li Bosheng*, Deng XW, Wei N. Plant COP9 Signalosome subunit 5, CSN5. Plant Sci. 2014 : 224:54-61. 35 (* equal contribution).
6)Li Bosheng, D. H, Li J, Deng XW, Yin Weilun, Xia Xinli . Global identification of miRNAs and targets in P. euphratica under salt stres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2013 81: 525-539.
7)O. X*,J.L*, G. L*, Li Bosheng*, Chen B, Shen H, Huang X, Mo X, Wan X, Lin R, Li S, Wang H and Deng XW. Genome-Wide Binding Site Analysis of FAR-RED ELONGATED HYPOCOTYL3 Reveals Its Novel Function in Arabidopsis Development. The Plant Cell. 2011 Jul;23(7):2514-35 (* equal contribution).
8)Li Bosheng, Q. Y, D. H, Yin Weilun, Xia Xinli Genome-wide characterization of new and drought stress responsive microRNAs in Populus euphratica.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1 Jul;62(11):3765-79. (cited by 219)
9)Li Bosheng, W. Yin, and X. Xia, 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and their targets from Populus euphratica. BBRC 2009, 388272-7.
Non-first author publications
Kim HY, Saha P, Farcuh M, Li Bosheng, Sadka A, Blumwald E. RNA-Seq Analysis of Spatiotemporal Gene Expression Patterns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Revealed Reference Genes for Transcript Normalization in Plums. Plant Molecular Biology Reporter. 2015 Dec 1;33(6):1634-49.
Saha P, Sade N, Arzani A, Wilhelmi MD, Coe KM, Li Bosheng, Blumwald E. Effects of abiotic stress on physiological plasticity and water use of Setaria viridis (L.). Plant science. 2016 Oct 1;251:128-38.
Guo P, Li Z, Huang P, Li Bosheng, Fang S, Chu J, Guo H. A tripartite amplification loop involving the transcription factor WRKY75, salicylic acid, and reactive oxygen species accelerates leaf senescence. The Plant Cell. 2017 Jan 1:tpc-00438.
Farcuh M, Li Bosheng, Rivero RM, Shlizerman L, Sadka A, Blumwald E. Sugar metabolism reprogramming in a non-climacteric bud mutant of a climacteric plum fruit during development on the tre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 2017 Nov 25;68(21-22):5813-28.
Feng Y, Xu P, Li Bosheng, et al. Ethylene promotes root hair growth through coordinated EIN3/EIL1 and RHD6/RSL1 activity in Arabidopsis[J].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2017, 114(52): 13834-13839.
Zhang, X., Ji, Y., Xue, C., Ma, H., Xi, Y., Huang, P., Wang, H., An, F., Li, Bosheng, Wang, Y. and Guo, H.,”Integrated Regulation of Apical Hook Development by Transcriptional Coupling of EIN3/EIL1 and PIFs in Arabidopsis.” The Plant Cell 2018 30.9: 1971-1988.
Jin D, Wu M, Li Bosheng, Bücker B, Keil P, Zhang S, Li J, Kang D, Liu J, Dong J, Deng XW. The COP9 Signalosome regulates seed germination by facilitating protein degradation of RGL2 and ABI5. PLoS genetics. 2018 Feb 20;14(2):e**.
新闻动态 更多新闻
参加耶鲁大学从传统到新领域植物生物学论坛2019-07-29
参加陕西本科生招生面试2019-06-10
随深圳代表团参加2018全球气候变化行动峰会2018-09-29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加入团队 生物系
南科大生物系成立于2012年,在短短7年多时间里,吸引了一批海内外高尖端人才加盟,已初步建成了以资深教授领军,科研活跃和发展势头强劲的副教授为中坚力量,年轻助理教授为前锋的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教研序列队伍。生物系引进的教授序列全部具有博士学位,毕业于国际一流大学,在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从事过博士后研究,或在国际一流大学获得教职。其中的资深教授在加入南科大之前已经在境外著名高校或科研机构获得了终身教授的职位。此外,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还吸引了以年轻的博士、博士后组成的工程师团队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展开。教学与科研辅助人员逾300人。
研究方向涵盖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生物学、植物生物学、系统生物学、结构生物学等领域,侧重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基础研究以及与生命科学相关的应用基础研究,积极鼓励学科交叉。
在教学方面,开设了生物科学、生物技术和物信息三个本科专业。生物科学和生物技术是生命科学的基础专业,生物信息为交叉专业。为与国际接轨,生物系一直以来从多层次,多渠道致力于提高南科大学生的科研水平,提升南科大的国际知名度。在教学中坚持骨干教授在教学一线讲课,广泛采用国际先进的英文原版教材,中英双语授课。积极鼓励学生进入教授实验室参与科研项目的研究或竞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创新思维和技能训练。2016年,我系生物学学科,入选广东省高优势重点学
生命科学已成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重要学科。生命科学的发展关乎生命健康和民生幸福。如今,生物和健康产业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亦是深圳市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前沿生命科学的发现是生物和健康产业发展的基础。生物系以创建国际先进的教学科研基地为奋斗目标,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为己任,力争在科研成果、人才培养、队伍建设、学科建设和科技产业化等方面实现快速发展。未来,生物系将以国际视野,基于时代发展需求凝练学科发展方向,鼓励交叉学科专业发展,注重原创性研究和研发应用并重,将创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技术和产品,培养引领学科发展的国际领军尖端人才,为生物产业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地区、国家乃至全球生命科学和健康经济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创新和技术支持的平台和支撑,促进人类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诚望有志之士踊跃加盟,共创辉煌!
查看更多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博生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12
相关话题/南方科技大学 生物系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潘权
潘权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潘权博士,主要研究工作集中在高速模拟/射频集成电路设计,主要包括:Wireline/Wireless高速通信集成电路(接收机/发射机)、Serdes/clockanddatarecovery(CDR)电路、低噪声放大器/频率综合器、GaN集成电路、硅光互连研究。课题负责人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理学院, 数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才恒
李才恒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讲席教授理学院,数学系李才恒,讲席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代数组合数学和置换群论。1997年毕业于西澳大利亚大学,获数学博士学位。1998年国际组合数学及其应用协会Kirkman奖章。曾任澳大利亚国家伊莉莎白二世研究员(QEIIFellow),美国O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詹陈长
詹陈长副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詹陈长是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副教授。詹教授分别于2004、2007年获得上海复旦大学电子工程学士和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硕士学位,于2011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博士学位。2006至2007年在上海芯原微电子有限公司担任实习模拟电路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携曦
李携曦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李携曦博士,曾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和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截至目前,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发表JCRQ1论文23篇),国际会议论文50多篇,英文出版专著1本及章节2部,美国发明专利申请2项。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水平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厉大晏
厉大晏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副研究员生物医学工程系厉大晏,工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光与散射介质相互作用、穿透散射介质光学聚焦与成像技术的研究,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2013年至2020年先后在法国朗之万研究所,中科院上海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全
陈全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陈全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曾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博士后和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2019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陈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超大规模电路仿真及多物理分析,以及先进纳米器件及材料的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仿真,并有多年技术转化及商业化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黎长建
黎长建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助理教授材料科学与工程系黎长建于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双学位。2015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交叉学科博士学位,从事功能性氧化物薄膜的生长和物性研究和原型器件的探索工作,2016-2021年,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国涛
李国涛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李国涛博士,2018年12月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副教授。2012年加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历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作为研发设计工程师先后从事煤炭间接液化、煤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源
高源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高源博士,分别于2009和2012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17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7至2019年任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9年11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任深港微电子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模拟及高压电源集成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凤亮
李凤亮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讲席教授人文科学中心李凤亮,徐州师范大学(今江苏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暨南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访问****。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6),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国家人事部、教育部 ...南方科技大学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