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黎长建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6-12

黎长建Google Scholar ResearcherID

助理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
黎长建于2011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物理学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双学位。2015年毕业于新加坡国立大学获交叉学科博士学位,从事功能性氧化物薄膜的生长和物性研究和原型器件的探索工作,2016-2021年,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材料系以博士后研究员,资深博士后研究员身份从事研究工作,利用球差矫正的扫描透射电镜从原子尺度研究功能性薄膜的构效关系,并主导搭建原位加热机加偏压电镜平台,用于研究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存储器件的工作机理。2021年2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系。 黎长建博士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 Advanced Materials, Physical Review X, Nano Letter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6篇,共发表论文超过60篇,引用超过1300次。
个人简介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摩尔定律逐渐逼近物理极限,以冯诺依曼架构为基础的微电子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功能氧化物材料可以支撑新型神经形态器件及类脑智能。黎博士研究致力于利用铁性氧化物材料做为储存以及忆阻器件,从底层硬件上实现高速,低能的类脑计算。具体的研究为:
1. 纳米尺度铁电和铁磁的材料制备及基础物理;
2.铁电,铁磁存储及忆阻计算的器件特性;
3.纳米铁性材料的原子分辨率STEM-EELS原位电场和磁场表征。



教学课程设计中

学术成果 查看更多代表性论文
X. Renshaw Wang?, C. J. Li?, W. M. Lü, T. R. Paudel, D. P. Leusink, M. Hoek, Nicola Poccia, Arturas Vailionis, T. Venkatesan, J. M. D. Coey, E. Y. Tsymbal, Ariando and H.Hilgenkamp “Imaging and control of ferromagnetism in a polar antiferromagnet” Science, 349, 716 (2015) ? Co-first author.
C. J. Li, L.S. Huang, T. Li, W. M. Lü, X. P. Qiu, Z. Huang, Z.Q. Liu, Z.S.W. Zeng, R. Guo, Y.L. Zhao, K.Y. Zeng, JMD. Coey, J. S. Chen, Ariando and T. Venkatesan “Ultrathin of BaTiO3 based Ferroelectric Tunnel Junctions through Interface Engineering” Nano Letters, 15 (4), 2568 (2015)
M. S. Li?, C. H. Tang?, T. R. Paudel, D. S. Song, W. M. Lü, K. Han, Z. Huang, S. W. Zeng, X. Renshaw Wang*, P. Yang, Ariando, J. S. Chen, T. Venkatesan, E. Y. Tsymbal, C. J. Li*, S. J. Pennycook*, “Controlling Magnetic Properties of LaMnO3/SrTiO3 Heterostructures by Stoichiometry and Electronic Reconstruction: Atomic-Scale Evidence” Advanced Materials, 31, ** (2019) *Corresponding author.
M. S. Li, Z. Huang*, C. H. Tang, D. S. Song, T. R. Mishra, Ariando, T. Venkatesan, C. J. Li*, Stephen John Pennycook* “Correlated Lattice Instability and Emergent Charged Domain Walls crossing Oxide Heterointerface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29, ** (2019) *Corresponding author.
W.M. Lü*, C. J. Li*, L. M. Zheng, J. X. Xiao, W. N. Lin, Q. Li, X. Renshaw Wang, Z. Huang, S. W. Zeng, K. Han, W. X. Zhou, K. Y. Zeng, J. S. Chen, Ariando, W. W. Cao and T. Venkatesan* “Multi non-volatile state resistive switching arising from ferroelectricity and oxygen vacancy migration” Advanced Materials 29, ** (2017). *Corresponding author.
Z. Q. Liu?, C. J. Li?, W. M. Lu, X. H. Huang, Z. Huang, S.W. Zeng, X. P. Qiu, L. S. Huang, A. Annadi, J. S. Chen, J. M. D. Coey, T. Venkatesan, and Ariando “Origin of the Two-Dimensional Electron Gas at LaAlO3/SrTiO3 Interfaces: The Role of Oxygen Vacancies and Electronic Reconstruction” Physical Review X, 3, 021010 (2013). ? Co-first author. (top 1% highly cited).
C. J. Li, D. S. Song*, M. S. Li, C. H. Tang, D. Q. Xue, D. Y. Wan, S. J. Pennycook*, “Atomic-scale characterization of point and extended defects in niobate thin films” Ultramicroscopy, 203, 82 (2019).



团队成员 查看更多






加入团队 Array
科研团队
本课题组与李江宇讲席教授课题组共属于新兴氧化物于器件实验室,实验条件搭建和完善中,现可用科研设备有球差矫正扫描透射电镜,PLD, PPMS,微纳加工设备,以及PFM等一系列的生长及表征设备已经在采购中,预计2021年底到位。即时将形成从生长,输运,微观表征为一体的系统实验室。为组成梯次的研究队伍,拟招聘博士后多人,诚挚邀请优秀科研人才加入。
博士后招聘要求:
1. 获得材料科学、物理、电子或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2. 对科研事业充满兴趣;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独立思考能力;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和沟通能力。
3. 有透射电镜使用经验,激光脉冲沉积,输运测量等相关课题经验的申请者优先考虑。
4. 能马上到岗者优先考虑。
博士后岗位职责:
1. 协助完成PI的科研项目,撰写论文等科研材料。
2. 协助其他成员的课题研究。
3. 开拓新的研究方向
4. 实验室日常管理、维护和运行。
博士后待遇:
1. 年薪33万以上,含广东省补助15万(税前)及深圳市生活补助6万(税后)。享受餐补及五险一金,其他福利参照学校教职工标准发放。特别优秀者可申请“校长卓越博士后”,年薪40万以上。
2. 在站博后可依托学校申请深圳公租房,未使用该公租房的可享受为期两年、2800元/月(税前)的住房补贴。
3. 依据自身条件情况,在站或出站且留深圳博士后可申请 “深圳市孔雀计划C类人才”或者“深圳市后备级人才”,享受5年160万的奖励津贴(免税)(以深圳市最新相关人才申报要求为准)。
4. 课题组将协助博士后作为负责人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深圳市科研项目。
5. 课题组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强力的科研支持以及充足的境内外学术交流机会。
6. 优秀博士后出站可申请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等岗位。
博士后申请材料:
1. 个人简历(包含文章发表列表)
2. 三篇代表性论文
3. 两位推荐人联系方式
请将申请材料发送至licj@sustech.edu.cn,标题为博士后应聘+姓名。

查看更多

相关话题/材料科学 南方科技大学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携曦
    李携曦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李携曦博士,曾任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博士后和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现任南方科技大学助理教授。截至目前,在学术期刊发表论文40多篇(以第一作者或唯一通讯作者发表JCRQ1论文23篇),国际会议论文50多篇,英文出版专著1本及章节2部,美国发明专利申请2项。研究成果发表在高水平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厉大晏
    厉大晏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副研究员生物医学工程系厉大晏,工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生物医学工程系研究助理教授,主要从事光与散射介质相互作用、穿透散射介质光学聚焦与成像技术的研究,应用于生物医学成像。2013年至2020年先后在法国朗之万研究所,中科院上海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全
    陈全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陈全博士毕业于香港大学。曾任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UCSD)博士后和香港大学研究助理教授,2019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学。陈博士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超大规模电路仿真及多物理分析,以及先进纳米器件及材料的量子力学第一性原理仿真,并有多年技术转化及商业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贵新
    李贵新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教授|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李贵新博士,南方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量子科学与工程研究院研究员。1999-2006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获学士、硕士学位,2009年于香港浸会大学物理系取得博士学位。曾于香港浸会大学、伦敦帝国理工学院、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敏
    王敏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王敏,2012年受日本文部科学省全额奖学金资助,赴日本东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师从微机电系统领域的国际权威科学家江刺正喜教授和田中秀治教授,2015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分别以研究员和助理教授的身份继续在东北大学工作。2017年初全职回国加入南方科技大学,组建智能传感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国涛
    李国涛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研究副教授、高级工程师前沿与交叉科学研究院李国涛博士,2018年12月入职南方科技大学,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研究副教授。2012年加入国家能源集团北京低碳清洁能源研究院,历任工程师、主管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作为研发设计工程师先后从事煤炭间接液化、煤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高源
    高源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高源博士,分别于2009和2012年获得西安交通大学学士和硕士学位,于2017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学位。2017至2019年任香港科技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9年11月加入南方科技大学任深港微电子学院(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助理教授。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模拟及高压电源集成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人文科学中心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凤亮
    李凤亮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讲席教授人文科学中心李凤亮,徐州师范大学(今江苏师范大学)本科毕业,暨南大学文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美国南加州大学(USC)访问****。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016),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017),国家人事部、教育部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工学院,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海龙
    李海龙GoogleScholarResearcherID教授|工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海龙教授,复旦大学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和硕士,香港大学水文地质学专业博士,现任南方科技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导。2008年获湖北省楚天****,2010年获国家****科学基金资助,2015年获国务院自然科学教育类突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
  • 南方科技大学深港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Jaewon PARK
    JaewonPARK助理教授个人简介个人主页JaewonPARK的研究方向是研发高通量,高精度的微流控芯片系统,以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解决现阶段生物医学方面的难题。他的研究为微生理系统模拟体内神经生物学(Brain-on-a-Chip)揭示神经发育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为进一步研究筛选受损突触再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