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新闻写作》课程内容大纲(4)

暨南大学 /2012-08-20


事件通讯要以小角度切入,选取让人记忆犹新具有形象感的事件。有时新闻事件的细节影响着受众对整个通讯是否真实的看法。
9.3 事件通讯的种类与写作
事件通讯的种类各种著述分法不一,从新闻事件发生性质来分大致分为以下四种:政治性事件;社会性事件;灾难性事件;文化性事件等。
9.3.1 政治性事件通讯
指对重要的政治活动的通讯报道。
政治性事件通讯写作注意三点:第一,选取重要的事件,重要的事件本身具有社会影响力和传播价值。第二,对政治事件的叙述描写尽量客观。第三,写活政治事件中的人物。
9.3.2 灾难性事件通讯
灾难性事件属于突发性事件,是人们预想不到的也不愿意发生的事件。
1. 灾难性事件的报道意义及价值
(1)纠正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错误观念
(2)及时报道有利于政府决策。
(3)负面新闻正面报道不利于查清事件的真相。
(4)媒体 “公正介入”力戒炒作,避免渲染血腥暴力情节
(5)灾难报道越来越透明
2. 灾难性通讯报道的写作要点
(1)交待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及灾难造成的后果。
(2)写明引发事故的原因。
(3)描述事故现场。这是报道事故的最重要依据。
(4)描述事故发生的过程。灾难性通讯报道写作详细的部分。
(5)目击者描述。
(6)知情人介绍情况。
(7)准备连续报道,不断逼近事件真相
9.3.3 社会性事件通讯
社会性事件通讯通过事件表达出社会意义,这种事件在社会上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报道事件意义在于认清事件的重要性和严重性,以促成社会关注和对问题的解决。
1. 描述性写法。
2. 剥笋式写法。
3. 自述式写法
9.3.4 文化性事件通讯
文化性事件通讯指那些有关政治文化、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事件。
1. 文化性事件通讯在于报道出一种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价值,使人感觉到文化潜移默化的力量。
2. 文化性事件通讯还在于报道出人物之间的观点碰撞,这是当代文化的一个特点。。
思考与练习
1. 应该选择哪些题材作为通讯的报道对象?
2. 事件通讯写作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
3. 社会性事件通讯报道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4. 文化通讯报道的传播价值是什么?


第10 章 人物通讯
本章重点
□ 人物通讯分类的科学性
□ 先进人物与传播效果
□ 当代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

人物通讯是用来展示新闻人物事迹与形象的一种新闻体裁。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主要是那些能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人物、新闻人物等。

10.1 人物通讯的类型
1. 先进人物
2. 反面人物
3. 新闻人物
10.2 关于典型人物的典型性问题
1. 典型材料
(1)典型材料的属性
(2)怎样处理典型材料
  2. 典型人物
(1)写入通讯中的人物一般来说都具有代表性。
(2)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只要有新闻价值,人物的活动具有故事性,同样可以写成通讯。
(3)典型人物与“人物形象”
3. 典型人物的语言
(1)语言最能表现人物的个性。
(2)如果让典型人物讲出的都是一种类型的语言,那就没有人物个性了。
(3)典型人物的语言应是原始语言,当然可以选择,但不能“彩排”,更不能任意拔高或“润色”。
4. 典型人物的性格
(1)典型人物也同样生活在充满矛盾的社会之中,他们的思想、行为也不是直线发展的,同样有认识过程,有矛盾反映。
(2)写出他们矛盾的性格、矛盾的举动,不但不会削弱典型人物的正面效应,而且会更丰满、更真实。
10.3 人物通讯中的感情色彩
人物通讯中的情感色彩分两种:一是客观性情感,二是主观性情感。
10.4 当代人物通讯的报道理念
1. 人物类型多样化
2. 报道理念平民化
3. 先进人物平民化
4. 英雄人物,仍然是百姓心目中的楷模
10.5 人物通讯的写作
1. 通过人物的事迹报道人物形象
2. 避免描写人物的精神状态,通过人物行动展示人物风采
3. 通过语言描写人物
4. 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环境——人物通讯如何让人感动
10.6 负面人物通讯的写作
1. 对反面人物的报道主要是揭露其暴行
2. 通过大量事实报道以警示后人
3. 通过大量事实报道探讨滋生腐败的根源,杜绝腐败源头
4. 负面人物通讯应注意的问题
10.7 人物通讯的结构
通讯的结构比消息自由灵活,安排结构可以灵活多样,不拘一格。
1. 开头
开头要围绕主题给全篇定下主调,并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1)概括式。概括人物本质的内容。
(2)描述式。通过一些细节从侧面描写人物,突出主题。这种写法故事性强。
(3)介绍式。开头简单介绍人物的基本情况,对人物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 主体
主体是通讯的最重要的部分,是决定通讯是否成功的关键。因此主体部分应投入更多精力,精心策划,反复修改。
3. 结尾
(1)留下余味式。
(2)直抒胸臆。
(3)自然结尾。
(4)议论式结尾。

思考与练习
1、英雄人物是否该淡出公众视野?
2、典型报道该如何报道?
3、写英雄人物事迹应注意哪些问题?
4、、仔细阅读教材附录的几篇人物通讯,探讨英雄人物平民化写作的技巧。


第11章 工作通讯
本章重点
□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
□ 工作通讯的写作思路
□ 工作通讯的舆论监督作用

工作通讯是报道工作中的经验和问题,从中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以此指导、推动实际工作的报道文体。

11.1 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及文体特点
1.工作通讯的报道内容
(1)报道各种生动、典型的事件或事实,介绍某项工作中的一些先进做法和经验。
(2)批评和揭露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或对策。
(3)反映工作中的某些带倾向性的苗头,及时提醒有关部门和单位引起重视。
2. 工作通讯的文体特点
(1)针对性强。
(2)时效性强。通过反映工作中的某些带倾向性的苗头,及时提醒有关部门和单位引起重视。
(3)运用大量背景材料说明某些经验、问题或苗头性倾向的重要性、严重性和危害性。
11.2 工作通讯的写作思路
1. 舆论监督,及时纠正工作中的重大失误。
(1)工作通讯的报道价值在于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某些现象、问题,并根据这现象提出发人深思的问题。
(2)工作通讯的报道效果在于以事实服人,做到实事求是。不但准确叙述出事实的原貌,而且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 善于发现工作中的具有创造价值的事实,找出带规律性经验,指导今后的工作。
11.3 工作通讯报道的变化
1. 人本意识、环保意识增强
2. 服务意识、法制意识增强

思考与练习
1. 如何突出工作通讯的舆论监督作用和指导意义?
2. 近年来的工作通讯报道有哪些变化?
3. 工作通讯的写法应如何创新?


第12章 风貌通讯
本章重点
□ 风貌通讯的报道形式和报道范围
□ 风貌通讯如何写“变化”
□ 风貌通讯的文体发展

风貌通讯是指着重描绘社会变化、时代风尚及风土人情的报道。
从某种意义上说,风貌通讯应该叫“文化通讯”。

12.1 风貌通讯的基本特征
1. 全景式。风貌通讯大多以全景式的介绍来报道对象,努力给人有一个“概貌”的感觉。
2. 突出“新”。
风貌通讯在于描绘出时代的风貌,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
12.2 风貌通讯的写作
1. 通过典型事实反映全貌
2. 选准角度,重点写“变”
3. 通过写人来展示风貌,并在展示风貌中展示人。

思考与练习
1. 如何看待当前风貌通讯这种体裁形式和报道方式的变化?
2. 风貌通讯的写作形式如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3. 下面是《经济日报》记者马秀莲写的一篇著名通讯,曾在全国引起反响。摘选的是原文的第一部分,仔细研究一下这部分内容,探讨一下这类通讯是属于工作通讯还是风貌通讯?风貌通讯应如何发展?
在延安的山村里
——下乡采访笔记
延安,是我心向往之的革命圣地。当然,我也知道,尽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但延安的经济还不发达,尤其是农村生活水平还不高,这正是我们要大力位置呼与鼓的。抽时间到那里住上一段时间!
地方接待的同志将我安排在延安东北部紧挨黄河的延川县。这里的自然状况、生活水平和文化背景,在陕北都比较有代表性。为了工作方便,下乡干部小贺陪同我,兼做翻译。
出来延安,前往延川。我开始知道什么叫黄土高坡。未曾绵绝的山,裸露着大片大片黄色的肌肤,一星半点的绿,不过是其上的一点点缀。公路旁的沟谷,蜿蜒着一条快干涸的黄泥的浊流,上面卧着的石头,如刀削一般的条条缕缕,十分苍厉。这就是河。
人们在一切可以种植的地方进行耕植,而其实很难看到一块平坦的地方。在此黄土高坡,60%的土地都是大于25度的坡地,并不宜于种庄稼。99.9%的耕地都是旱地,靠天吃饭,而延川又十年九旱。并且,产量是极低的,所种的麦子与谷子,亩产通常只有百把来斤。
我想起了在南方的家乡苏湖地区,肥沃的土地,常常一望无际。春天的时候,麦子青青,油菜花如云似锦地开放;到秋天时,一望无际里则都是沉甸甸的稻穗,飘着醉人的香味。
北方的河与南方的河不曾相见,它永远不会懂什么是南方的清流;南方的河未曾与北方的河相见,它也永远不会知道它北方兄弟的浑厚。
北方的庄稼地,未曾与南方的相遇,它委实不知道,世界上还有那么肥沃的土地河丰茂的庄稼;而南方的庄稼地也未曾与北方相遇,它委实不知道,在那么贫瘠的地方,人们为什么还要择此而栖,并种植庄稼?
农民张德——殷实人家的追求
黄土上,不同年龄的人,对这黄土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达连沟村张德老汉就属于热爱黄土的一类。张德家就在书记的下首。五口新窑,亮亮堂堂。一头骡子从屋旁的棚屋中探出头。
屋内墙壁刷得粉白,挂着一只新自鸣钟。地下铺着砖,炕沿砌着瓷砖。抗对面倚墙,依次放着缝纫机、箱子、长桌。桌上搁着电话河一台旧黑白电视机。屋里放有液化气灶,是女儿出嫁时女婿买的。
这时是下午四点,正是山里人吃饭的时间。他们通常在三四点才吃午饭,稍事休息后等五点太阳不辣时,继续下地。
在小矮放桌上,有馒头、小米稀饭,另有两小碗腌咸菜腌渍韭菜,放在一只酱色的长方形托盘里。女人又要盛饭又要开西瓜,吧嗒吧嗒地说开了。男人张德坐在炕角只顾自己吸烟,烟是一块五一包的“延安”。
从女人的话里得知,家里分得六口人的地,约有20亩,但三个女儿都出嫁后,也没调整。如今家里只剩夫妻俩,河刚刚初中毕业闲在家里的宝贝儿子。合作化结束后刚有点粮吃,顾不上修窑;新窑是1997年箍的,2000年修了瓷砖,粉了石灰。五口窑花了4.6万元,借了1万多。这两年收成不景气,也还不上。“我们才50岁,有能力赚,我们慢慢赚。”女人一点也不担心。然后又说收成不景气,主要因为天旱。前年枣还卖得两千多元,去年只有一千多元了。价格也下来了。前年卖1.4元一斤,去年只有9毛3分。今年更不抵事,枣挂果时正逢天大旱,旱得果都挂不上。至于卖枣,也不出门去卖,到时有三轮开到村里来,谁来卖谁。听得出来,说到收入,女人没有往实里说。
问到负担问题,女人找出一个红本本,说,给我一个本本,我们俩都不识字,他们填多少钱,就交多少钱,具体内容我也不知。不过,镇里的集资一般只有几十块钱。村里不收提留。交得最多的是农特税,去年是270元,天旱,没钱交,今年退耕还林就被抵扣掉了。然后有责怪老伴:“他老实,得多少,说多少,实!”报多了,农林特税自然也交得多。老头也不搭话,只顾吸烟,一脸和颜悦色。

相关话题/新闻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