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生物化学习题一(3)

暨南大学 /2011-11-25

  16、α-螺旋、β-折叠、β-转角、无规则卷曲

  17、酪氨酸 丝氨酸 苏氨酸

  18、非扩散钙、可扩散钙、Ca2+

  19、丙酮酸 脱羧酶、硫辛酸乙酰转移酶、二氢硫辛酸脱氢酶、TPP、硫辛酸、FAD NAD CoASH

  20、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21、温度、PH、酶浓度、底物浓度、抑制剂

  22、胆汁酸、类固醇激素、VitD3

  23、细胞水平、器官水平、整体水平

  24、泌H+、泌K+、泌、NaHCO3

  25、NAD+或NADP+、FAD或FMA、铁硫蛋白、辅酶Q、细胞色素类

  26、乙酰乙酸、β-羟丁酸、丙酮

  27、含氮碱基、戊糖、磷酸

  28、超螺旋、DNA、组蛋白、

三、名词解释

1、物理或化学因素(如加热、酸、碱等)引起蛋白质结构变化,并导致蛋白质理化性质改变和生物学活性丧失,称为蛋白质变性,变性时不涉及一级结构改变或肽键的断裂。

2、必需基团相对集中并构成一定空间构象,直接负责结合及催化底物发生反应的区域。

3、由非糖物质如乳酸、甘油等在肝中转变为糖的过程。

4、生物氧化的释能反应同时伴有ADP磷酸化生成ATP的吸能反应,二者偶联,称为氧化磷酸化。

5、定位于线粒体内膜,由一组H和电子传递体按一定顺序排列所构成的,能把还原当量(2H=2e+2H+)氧化成H2O的反应链称为呼吸链。

6、载脂蛋白是存在于血浆脂蛋白中的一类蛋白质。现一般将其以A、B、C、D、E表示分为五类,其中有的又分若干亚类(以Ⅰ、Ⅱ、Ⅲ等表示),它们的共同作用是促使脂类溶于血浆转运,稳定脂蛋白结构。有的尚有激活有关酶、识别受体等特殊功能。

7、是指氨基酸从肠粘膜细胞吸收,通过定位于膜上的r-谷氨酰转肽酶催化使吸收的氨基酸与G-SH反应,生成r-谷氨酰基-氨基酸而将氨基酸转入细胞内的过程。由于该过程具有循环往复的性质,故称其为r-谷氨酰循环。

8、一个亲代DNA分子复制一次所得到的两个子代DNA分子,两条链里的一股是来自亲代,另一股是新合成的,即“新、旧”各半,称半保留复制。

9、双链DNA分子上分布着很多基因,并不是所有基因的转录均在同一条DNA单链上,而是一些基因在这条单链转录,另一些基因的转录在另一条单链上,DNA双链一次只有一条链(或某一区段)可作为模板转录,称之为不对称转录。

10、有些酶在细胞内合成和初分泌时,并不表现有催化活性,这种无活性状态的酶的前身物称为酶原。酶原在一定条件下,受某种因素的作用,酶原分子的部分肽键被水解,使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形成酶的活性中心,无活性的酶原转化成有活性的酶称酶原的激活。

11、胆色素是铁卟啉化合物的分解产物,它包括:胆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因其具有颜色故名胆色素。正常时随胆汁排泄。

12、以病毒RNA为模板,以4SRNA或色氨酸(t)RNA为引物,4种dNTP为原料,根据碱基配对原则,在反向转录酶催化下合成DNA的过程。
 

相关话题/生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