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华裔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暨南大学 /2011-07-25


华裔美国文学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华裔美国文学(Chinese American Literature)

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授课对象:中文系本科生

专 业:汉语言文学

年 级:二年级

学 时:32

编 者:蒲若茜 副教授

编写日期:2005年6月,2006年5月修订

 

 

一、 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及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暨南大学外国文学史教学模块的专业选修课之一,主要通过文学史的介绍和经典文本的细读,让学生对华裔美国文学有一个总体性的理解,熟悉华裔美国文学的基本范畴和要点,对于以后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基础。学生需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华裔美国文学的英文原版著作并参与相关讨论,通过期末考试并完成一篇学期论文。

 

二、教学内容(分章节或主题的教学要点)与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是对于迄今为止国际国内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回顾。对于亚/华裔美国文学的界定及其内涵的演变进行探讨。(学时数:4学时)

第一节、共荣共生的华裔美国文学与亚裔美国文学

第二节、 “民权运动”、“泛亚运动”与华裔美国文学的产生

第三节、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及其内涵的演变

第四节、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对于华裔美国文学的界定


第二章:族裔、性别、文化的斗争“场”

    ——华裔美国文学发展阶段及主题概览(学时数:7学时)

第一节:起始阶段(1850-1943)

第二节:“本土化”历程(1943-1980)

第三节:繁荣阶段 (1991-)

第四节:关于华裔美国文学开端的几种认同

第五节:从“苦力歌”、“埃伦诗集”到《春郁太太》:华裔美国文学的源头

第六节: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英文自传体书写传统

第七节:华裔美国文学小说创作的发端:“水仙花”及其作品的政治意义


第三章:土生华裔的“感性”言说: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与繁荣

(学时数:10学时)

第一节:华裔美国文学的发展

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刘裔昌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黄玉雪;黎锦扬(C. Y. Lee, 1917-)及其戏剧《花鼓歌》1957)

第二节:1)黄玉雪自传体小说《华女阿五》

    2)如何看待四、五十年代华裔美国文学创作

第三节: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1)雷庭招的《吃碗茶》、

2)雷庭招与“亚裔感性”

第四节: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第一次(1970年-1990年代)高潮

1.徐忠雄(Shawn Wong)《天堂树》(Homebase, 1979)

2.赵健秀(Frank Chin)《唐老鸭》(Donald Duck,1991)

《甘加丁之路》(Gunga Din Highway, 1994)第五节:探讨徐忠雄、赵建秀文学创作中的“父系英雄传统”追寻与文化民主主义倾向

第六节:汤亭亭 (Maxine Hong Kingston)

1)汤亭亭主要作品

《女勇士》(The Woman Warrior,1976)

《中国佬》(China Men,1980)

《孙行者》(Tripmaster Monkey,1989)

2)汤亭亭作品主题

第七节:读者和评论家对《女勇士》的读解和阐释

1)“汤赵”之争

2)汤亭亭针对《女勇士》各种误读的批驳

第八节:对汤亭亭叙事技巧的探索:

1)以《女勇士》和 《中国佬》为例

2)课堂讨论

第九节:谭恩美(Amy Tan)

1)谭恩美主要作品

《喜福会》 (The Joy Luck Club)

《灶神之妻》(The Kitchen God’s Wife )

《灵感女孩》(One Hundred Secret Senses)

《接骨师之女》(The Bonesetter’s Daughter, 2001)

2) 谭恩美作品主题

第十节:谭恩美个案探讨(以《喜福会》为例)课堂讨论

 

第四章 “越界”与“回归”:20世纪末华裔美国文学发展的多元景观

(学时数:11学时)

第一节:历史背景:越界成为一种世界潮流

1)爱德华·赛义德(Edward Said)

2)班奈迪克特·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

3)霍米·巴巴(Homi Bhabha)

第二节:华裔美国文学中的“越界”的三个层面:

1.族裔、文化身份的“越界”:

2.题材范围的 “越界”

3.华裔美国语言边界和国家边界的“跨越”

“新移民”族群出现的历史背景

“新移民”作家特点

“新移民”作家的影响及其对华裔美国文学研究的贡献

第三节:任璧莲(Gish Gen)

《典型的美国佬》(The Typical American)

《梦娜在向往之乡》 (Mona in the Promised Land)

《谁是爱尔兰人?》(Who is Irish?)

第四节:关于华裔美国作家身份认同的思考 :以任璧莲为例(讨论)

第五节:雷祖威 (David Wong Louie)

《爱的痛苦》(Pangs of Love, 1991)

对美国文化的疏离感

第六节:吴梅( Mei Ng )

《裸体吃中餐》(Eating Chinese Food Naked )

第七节:梁志英Russell Leong

《凤眼及其他故事》(Phoenix Eyes and Other Stories,2000)

第八节:华裔美国文学的“回归之旅”

1)“老”作家“老”题材

2)“新”作家“老”题材

第九节:李健孙(Gus Lee )

《支那崽》(China Boy)

《荣誉与责任》(Honor and Duty)

第十节:伍慧明(Fae Myenne Ng)

《骨》(Bone)

第十一节:张岚(Lan Samantha Chang)
《渴望》(Hunger:A Novella and Stories)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及要求:课堂讨论(中英双语);播放已经拍摄的有关华裔美国文学电影


拟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多媒体教学;通过discussion和presentation增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


 

相关话题/美国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