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教育简介

暨南大学 /2011-07-24

文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现统一归口文学院研究生与文科基地管理办公室管理。该办公室成立于2003年5月,人员编制4人,下设主任1人、教务秘书1人、学生工作秘书2人,具体负责全院日常的研究生的培养、学籍、教学与教务、招生工作、学位授予、学生党团活动、学术科技活动以及学院学科点的建设等方面的工作,同时协助中文系管理好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及中国语言文学、历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目前,文学院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文艺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古代文学3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共计博士点11个(已招生博士点7个,即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硕士点16个(已招生硕士点13个,即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美学、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在全校的博士、硕士授权点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有国家级重点学科文艺学,还有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专门史、中国古代史4个部级重点学科;二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历史学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与海外华文教育、中外关系与华侨华人2个全校“211工程”建设项目。

   经过全院上下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院研究生教育近几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中文学科近5年来一直居于全国文学学科排名榜的前列,历史学科跟我校其他学科相比也较为靠前(2003年成绩为A、2004年成绩为B+)。据中国管理科学院撰写的《中国大学评价》、《中国大学学科综合实力评估》等报告,暨南大学文学学科2002年荣列全国文学学科第11名,2003年、2004年列第9名,2005年列第8名,2006年列11名,成绩都是为A+。2004年3月,教育部委托全国高等学校与科研院所学位与研究所教育评估所进行的评估中,中国语言文学在全国34个参评的一级学科中排名第15位,历史学在全国30个参评的一级学科中排名第17位;现在,全院上下正在创造条件,积极申报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授权点。

   文学院研究生教育师资实力雄厚,年龄结构、学科梯队合理,既有在全国颇有影响力的专家如饶芃子、詹伯慧、邓乔彬、邵敬敏、蒋述卓、朱寿桐、崔丕、纪宗安、马明达、汤开建、张其凡,张玉春;也有近几年渐露头角的中青年教师骨干如魏中林、宋剑华、王彦坤、伍巍、费勇、王列耀、刘绍瑾、程国赋、郭声波、吴宏岐、高伟浓、陈伟明、刘正刚、范立舟、勾利军。现有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40人。

   经过多年的学术积淀,文学院的研究生教育经验丰富,在人才培养方面致力于造就适应21世纪社会科技、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同时又具有个性特色的复合型人才。多年来,毕业的研究生遍布海内外,他们理论基础扎实,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在不同领域均表现卓越,成绩显著,受到普遍的欢迎。自2000年至今,已培养研究生1000多名。

   文学院不仅师资力量雄厚,人才培养素质高,科学研究方面也有较强的实力,研究领域广泛,学术业绩突出。具有优势和特色的研究领域主要有:比较文艺学、古代文论研究、粤、闽、客方言研究、现代汉语语法研究、古代词曲学及韵文学研究、台港澳与海外华文文学、中外关系史、华侨华人研究、港澳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历史文化、历史地理学、宋元明清文化史、近代华南社会经济史等。多年来,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社科规划、国务院侨办、广东省社科规划及横向合作等诸多研究课题。每年有大量的成果出版。许多成果分别获得国家、省部等各项奖项。海内外学术交流广泛,曾主办多次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

  目前,全院在读研究生总人数已达627人,专业学位(高校教师班)119人。

相关话题/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