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岭,男、1963年出生、湖北浠水人、中共党员、博士后;2006年作为“引进人才”到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工作,现为暨南大学教授、工程力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和固体力学专业硕士生导师、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学术交流负责人;自2004年9月起被聘为河海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博士生导师。
南京航空学院直升飞机设计专业工学学士(1986)和固体力学专业工学硕士(1989)、香港理工大学土木与结构工程专业博士(2002)和博士后研究员(Post 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2004-2006);曾任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科学院)副总工程师、长江科学院爆破与振动研究所总工程师(副处级);1997年和2002年先后被香港理工大学聘为助理研究员(Research Assistant)和副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1998年获德国DAAD资助被德国University of Kassel 聘为高级访问学者;1997年以来,先后多次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香港等地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和国际合作研究工作。
长期从事桥梁荷载识别、车-桥耦合振动、结构损伤与健康监测、结构抗震与工程减隔振、汽车噪声振动与乘坐舒适型(NVH)等研究工作。曾先后完成国际合作项目“Accounting for bridge dynamic loads using moving force identification system (PolyU 5086/97E)”, “Evaluation of dynamic loads for bridge design in Hong Kong (PolyU 5033/02E)”和“Innovative optical fibre sensors for structural health monitoring of Tsing-Ma bridge (G-YD20)”等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桥梁移动荷载的动态识别(50378009)”等3项;省部级基金项目“水工钢结构智能健康诊断技术研究(SCX2003-18)”,“高拱坝大流量泄洪振动与控制研究(SJ9601)”,“TMD减振技术及其在九江长江大桥上的应用”等6项;大中型工程科研项目“三峡水利枢纽左岸电站厂房抗振计算”,“南水北调中线穿黄渡槽抗震分析”,“狮子坪水电站放空洞闸门流激振动水弹性模型试验研究”,“葛洲坝水利枢纽自备电厂试行期振动安全监测”,“乌江构皮滩水利枢纽双曲拱坝流激振动模型试验研究”,“三峡右岸高石桥动荷载试验研究”,“东风EQ140汽车模态建模及其有限元模型优化”等30余项。目前主持有国家自然科研基金项目“移动重车作用下桥梁性能劣化及其损伤精细识别(50978123)”、教育部科技研究重点项目“移动重车作用下桥梁动力损伤演化与评估(208172)”、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金项目“水工钢闸门损伤智能识别方法及其验证(YWF0741/YT11)”等。
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6篇(被引用110余次)、EI收录41篇、ISTP收录15篇,应邀出席国际学术会议20余次、担任分会场主席并宣讲学术论文30余篇。所完成的项目先后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铁道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次、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等奖项多次、国家发明专利1项等。
目前主要学术兼职有:Members of IABMAS & ISWIM、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同行评议专家、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专家库专家、广东省科技咨询专家、广东省技术创新咨询专家、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广州市科技局专家;华中科技大学兼职博导、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振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抗震防灾专委会委员、湖北省灾害防御协会理事等;期刊《振动工程学报》《振动与冲击》《长江科学院院报》编委、国际期刊J. of Sound & Vibration、Engineering Structures、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J. of Vibration and Acoustics、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ngineering Vibration和国内多种重要学术期刊审稿人。
联系方式:
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余岭 博士
地址: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号;邮编:510632
电话:020-85220476转2012
电邮:vipstud08@163.com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余岭
暨南大学 /2011-07-24
相关话题/力学与土木工程 教授
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欧阳东
个人简介: 欧阳东,1965生,广东兴宁人。暨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级高工,工学博士。广东省丁颖科技奖获得者,国家教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王志伟
王志伟,男, 职称:教授 博导 简介: 1963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先后在南京工学院、南京航空学院和同济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马宏伟
马宏伟: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暨南大学特聘教授,理工学院院长,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副主任。现任教育部力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袁鸿
职称及职务: 教授,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个人简介: 袁鸿,男,湖南湘潭人,1963年7月出生,1983年7月在华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王璠
王璠,女,生于1958年,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7月在甘肃工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在兰州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6月在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硕博研究方向
博士点 ...学校报考信息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简介
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力学与土木工程系为系所合一的教学科研单位,1992年经国务院侨办批准成立了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20 ...学校报考信息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刘人怀
刘人怀 院士 教授 博导 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 中国工程院工程管理学部院士 暨南大学应用力学研究所所长 研究方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刘朗夏教授
刘朗夏性别: 男 籍贯: 法国 民族:汉 职称:教授 博导,硕导 学历:博士 学位: 博士 电话: 020-85222573 传真:020-85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暨南大学生命与健康工程研究院-何庆瑜教授
性别: 男 籍贯: 广东 民族:汉 职称:教授 博导,硕导 职务:院长 学历:研究生 学位: 博士 电话: 020-85227039 传真 ...研究生导师 暨南大学 201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