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06-13
方剂学(100504)
方剂学学科是1992年被评定的校级重点学科,也是我国第一批被定为硕士点的学科,(1986年获准授予权)。并于2000年12月获准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学科,2006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获准为国家级重点二级学科。现有博士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学科学术带头人李政木教授现任方剂学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在国内外中医药学术界享有较高的声誉。梁颂名教授、高汉森教授、何国樑教授在方剂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中做了许多卓有成效的的工作。
本学科导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中能根据方剂学学科的理论体系特点,结合中医学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特点开展教学,注重教学法,理论联系实际,突出方剂药物的配伍及临床运用的研究;开展多媒体教学、实验性教学,教学效果好,以冀学者能理解、掌握方剂学的精髓,学以致用,提高临证用方、组方的能力和诊疗的基本技能。教学研究课题“七年制硕士班方剂学教学改革的研究”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二等奖、“《方剂学》基于网上资源利用的教学改革试验研究”于2006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改成果一等奖。此外,本学科导师也具有较高的科研水平,以适应教学、科研、医疗等各方面的工作的开展。
本学科具有相对稳定的科研研究方向,近几年来中标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级、厅局级、校级各级科研课题十几项。对指导方剂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开展一系列中药复方(方剂)的药理实验和临床研究十分有利。方剂学科的研究方向有:1.方剂配伍理论的研究:主要进行方剂配伍规律、组方科学性研究,如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研究课题“肾气丸‘阴中求阳’配伍机理及物质基础研究”;以及获得省自然基金、省科委资助的研究课题“药物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法对交泰丸配伍的研究”、“加味猪苓汤治疗原发性系膜增殖性肾炎配伍研究”等。2.中药复方药理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如“基于多目标优化的麻杏石甘汤抗急性肺损伤实验研究”,“麻杏甘石汤对抗原诱导小鼠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方剂“性味配伍”药效基础初探”等课题分别获得省中医药管理局、大学创新基金资助。3.岭南特色方剂的继承发扬整理研究:如“岭南中医民间单方、验方的收集整理方法研究”、“历代岭南中医医案及经方验方的收集整理方法研究”,为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资助项目。本学科导师组成员有:李政木教授、何国樑教授、施旭光教授、全世建教授、何奇宽教授,高洁副教授、黎同明副教授。
本学科曾于1973、1978年先后两次主编全国高等院校试用教材《方剂学》,(即三版、四版,第三版后来改为全国西医学习中医之用),1975年主编全国海外函授教材《方剂学》。1979年又主编全国西医学习中医教材《方剂学》。2001年又主编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成人教育教材《方剂学》(本科),近年来又参加了全国教材21世纪、新世纪七年制教材、十一.五规划教材的编写,等等。同时该学科教师论著颇丰,1979年以来在全国各地出版社出版的专著有《中医方药学》、《临床方剂学》、《中药方剂多选题集》、《中药毒性防治》、《临床方剂手册》、《临床疗效新方》、《汉英常用中医处方手册》、《中医内科处方手册》、《中医临床基本技能》、《疾病饮食疗法》、《方剂学应试指南》、《中西医汇通常用方剂》、《伤寒、金匮方歌诀新编》、《实用妇科方剂》等等,这些不但丰富了方剂学的内容,而且对今后方剂学的发展提出新的方向和要求,也反映了本学科的老师对方剂学专业有深厚而坚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宽广而独特的用方经验,并有较高的写作水平。其中《中医方药学》曾于1978年获卫生部科学大会二等奖。
在学科建设上,本学科既制定了适合各专业、不同层次班种应用的教学大纲,也修订了切实可行的重点学科建设发展规划,以明确学科研究、发展的方向;同时学科也配备了具有一定规模的方剂学药理实验室以及开展基础实验的仪器设备、大量图书、文献资料,而且目前正加紧学科的内涵建设,包括相应的人员及实验仪器设备的补充,以满足教学及科研工作的进一步需要,使学科向高一层次发展。
本学科培养的研究生,要求必修的政治、英语、医学统计学的课程外,还要选修中药实验设计、药物动力学、DME、电子计算机、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以及免疫学、伤寒论、温病学等课程。为以后开展方剂(中药复方)的药理或临床的研究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从1987年以来,培养博士研究生10名,硕士研究生50名以上。据反馈,本专业毕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素质较高,基础理论扎实,实验动手能力强,现均在医、药研究工作岗位上发挥主干作用,有的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