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9)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中医骨伤科学100508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骨伤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点于2005年获准授予权,并于同年首批招收了3名硕士生,主攻方向为“中医药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研究”(基础和临床两方面),现有3名硕士生导师。本学科拥有广东省中医骨关节病重点专科和院级骨质疏松重点专病,近20年来一直致力于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防治研究,1997年在国内率先从系统角度全面总结了相关疾病,出版专著《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诊治》(许学猛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专科对研制的专科制剂之一补肾活血胶囊进行了深入的机理研究,其中“补肾活血胶囊影响兔膝关节退行性疾病骨内压变化及其组织形态学的实验研究”项目获得1999年度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学科带头人许学猛主任医师、教授、名中医的带领下,专科团队通过不断的总结、完善,创立了“骨筋肉并重特色诊疗”的专科学术思想:核心内容为诊断方面强调在常规关注骨骼、关节病变的同时重视对病旁以及周边筋肉组织病变的评估,综合后加之判断疾病的病情;在治疗方面同步、同等重要开展骨骼(关节)、筋肉组织的防治,在具体实施治疗时根据辨证分型用药,这不仅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而且也突出了辨证施治的中医中药特色。其中“骨筋肉并重特色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荣获200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同时专科还就此成果设立了成果推广运用项目分别获得2006年广东省科技厅和广州市科技局成果推广项目资助,共获20万科研经费。同时于2007年申报了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骨筋肉并重特色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应用”(已获批),计划今年下半年开办。2005年所在科室被授予“广东省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导师组成员:

博士导师:许学猛

硕士导师:吕朝晖、夏雄智

 

                      许学猛主任中医师

许学猛,男,1964年10月出生,医学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副院长、党委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骨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脊柱分会委员。1987年广州中医学院毕业后先后在广东省中医院及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工作。

在研究“中医药防治退行性骨关节病防治”方面学术造诣较深;创立了具有浓厚中医药特色的“骨筋肉并重”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专科学术思想,形成了六大特色疗法。主持研究项目“中医药特色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系列临床研究” 获得2009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骨科下肢侧卧位手术牵引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获得2007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骨筋肉并重特色治疗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临床研究”获得2006年度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补肾活血胶囊影响兔膝关节退行性疾病骨内压变化及其组织形态学的实验研究”获得了1998年度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三等奖和1999年度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主持在研国家中医药行业专项“脊柱推拿诊治评估技术规范化研究”课题1项、省科技厅成果推广应用项目课题2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资助项目3项;拥有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主编《骨与关节退行性疾病的诊治》和系列名医丛书《中医骨伤论治》专著二部,发表专业论文30多篇。

 

吕朝晖主任中医师

吕朝晖,男,湖北荆门人,1968年5月出生,中医骨伤科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骨科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中西医结合诊疗骨科和神经外科疾病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诊治骨伤科疾病。在骨关节损伤方面,主张以中医治疗为主,结合现代医学加以诊治,同时配合辩证施治内外用药,并提倡合理的功能锻炼;在骨关节退行性疾病方面,强调整体治疗和预防治疗并重的观念;在脊柱相关性疾病方面,提出了免疫调节治疗的假说和中药免疫治疗理论,并有针对性的开展了中药全身和局部免疫调节的治疗;在神经外科方面,倡导以微创手段干预为主,早期结合中西药物综合治疗,重视机体康复的全病程性和全身性。目前主持或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省中医局科研课题4项,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改课题1项,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

                      

                        夏雄智副主任中医师

夏雄智,男,江西人,1966年6月出生,副教授,中医骨伤学专业硕士导师。主要从事髋膝关节退行性变及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擅长关节内骨折及复杂骨折的治疗,髋膝关节置换。主持广东省中管局“气滋阴法对膝骨关节炎关节滑液细胞因子影响的实验研究”2008年,已结题。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补肾法对人体退变腰椎间盘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2009年;在研。论文论著发表情况:1.《六味地黄丸含药血清对OS-732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8,(4);2.《参麦针注射配合小针刀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2);3.《不同浓度地塞米松对成骨样细胞OS-732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4);4.《补肾法对激素干预成骨样细胞作用的差异蛋白分析》,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33).。

 

 

中医妇科学100509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妇科为院级重点专科,中医妇科学专业于2003年获准授予硕士点学科专业。本学科以月经病,不孕症为主攻方向。目前我科正在运用腹针配合中药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本学科点有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各1名,带教本科生、大专生及及香港实习生数百名,已招收研究生9名。

目前开展的科研项目包括:(1)于2005年参加由中山医科大学组织的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人员提高班,2008年5月,我科通过国家中医药局组织的专家评审,成为药物临床试验研究基地,主持科室的药物临床试验工作。我科先后完成了黄藤素、新血宝等3项药物临床试验工作,2009年6月完成了“全数字化超声引导妇产科手术仪”的临床验证工作。(2)2001年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立项课题——“止痛带对痛经止痛疗效的临床研究” (101011)于2007年通过省中医药局组织的专家鉴定。(3)2005年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立项课题——中药抗病毒散剂佐治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50021)的临床研究。(4)2006年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立项课题——复方杞参胶囊配合克罗米酚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的临床研究。(5)2007年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立项课题——止痛带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的试验研究(2007174),现正在申报课题鉴定工作。(6)2008年主持广东省中医药局立项课题——补肾安冲方治疗肾阴虚型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2008389)。(7)2008年我科作为合作单位参加了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持的国家科技支撑项目——“中医标本同治法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优化方案研究”(2007BAI20B011)。(8)2010年我科作为合作单位参加了由广东省中医院主持的2007年度中医药行业科研专项——“基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7个病种中医最佳诊疗方案的临床路径共性技术研究”中的子课题“子宫肌瘤全宫切除术临床路径制定实施的研究”。

相关话题/中医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