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10)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尹克春副主任医师

尹克春,男,1964年6月14日出生。籍贯湖南。广州中医药大学内科硕士生导师。内科副主任医师,心脏中心三科主任,中西医双学士,现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急诊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兼秘书。

1997年参加上海医科大学第19期全国心血管内科进修班学习,2003参加美国心血管介入会议(TCT)学习和交流,能及时了解和掌握心血管诊疗技术进展。

长期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致力于心血管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急危重病抢救。在心脏中心三科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介入检查和介入治疗。应用中医理论与现代先进科技相结合诊治心血管疾病及危重病。

担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授课任务,协助培养研究生3人。目前主持省部级医学科研课题1项,厅局级科研课题1项,院级科研课题1项,课题经费12万元。主要负责科研课题1项,参与科研课题5项。在省级以上核心刊物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5篇,参编专著8篇。

 

张均倡主任医师

张均倡,男,籍贯山东,1962年出生,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肝病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肝病专业委员会理事,广东省中医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已招收9位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防治肝病、消化疾病。

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项,参与国家“十一五”重大专项课题2项,与美国开展合作研究1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崔徐江副主任医师

崔徐江,男,42岁  血液内科临床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从事医学血液内科、输血和未病学有关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20年,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主持广东省、广州市重点科技攻关2项,参加国家十一五科技攻关支撑项目等科研多项,获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和广州市科学技术奖2项,主编专著1部,主要参加编写高校教材1部,参编和参译专著5部,发表学术论文30篇。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广东省中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治未病中心、体质辨识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输血协会理事,临床输血委员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体检医学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亚健康学会委员,广东省健康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州分会血液病学会委员、医院感染学会常委,《中国输血杂志》编委、《临床血液学杂志》编委,《中华检验杂志》编审专家。

 

王立新副主任医师

王立新,男,1970年生,医学博士,现任广东省中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200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内科博士学位,2003年—2005年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内科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多年来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的医疗、科研和教学工作,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神经内科常见的脑血管病、脱髓鞘病、各型脑炎及神经变性疾病等,特别对脑血管危重症的中西医结合抢救、脱髓鞘疾病及睡眠障碍等病的治疗有较深入研究。从事中医中药减轻血管源性脑水肿、促进脑损伤后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科研工作,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心络对缺血再灌注鼠脑及器官型脑片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作用及机理研究”一项,与企业合作开展课题研究两项,负责“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课题的具体实施工作,并参加了国家“十五”攻关课题的研究工作。先后在《中医杂志》《第一军医大学学报》《中国中医急症》《新中医》等专业杂志发表论文共18余篇,并多次参加国内神经科学术会议交流。参编《络病学》一书。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委员。

 

韦芳宁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韦芳宁,女,博士,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毕业,就读于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在中山医科大学全国肾科医师高级进修班进修,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肾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肾内科疑难重症。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特别对慢性肾脏病及肾与健康调养有较深入的研究,是中华医学会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肾脏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省体检医学分会常委。先后在《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新医学》等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医内科症候辨析与应用》等及参编著作4部。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参与各级课题多项。

 

许银姬副主任医师

许银姬,女,1971年生,现任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199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本科),1998年毕业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2004年~2005年于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呼吸内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善于中西医结合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稳定期的康复治疗及慢性咳嗽的中医诊治。主持多项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课题,并主要参与国家973计划及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主要参与科研项目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二等奖。先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中国卫生统计》等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参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七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呼吸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2部专著。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专业委员会秘书。

 

朱吉祥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朱吉祥, 男, 1962年生, 现为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脑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 硕士研究生导师。

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到天坛医院、市一人民医院脑外科进修,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脑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脑血管疑难重症,脑血管病的外科手术和神经介入治疗,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特别对脑出血有较深入的研究,先后在《广东药学报》、《中国老年学杂志》、《广东医药》、《中华综合临床医学》等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参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七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专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等专著。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1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参与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课题《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参与国家科研攻关项目《高血压性中、大量脑出血中西医结合综合救治主案的研究》得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九五攻关课题还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南部副主任委员兼常务委员。

 

尤劲松副主任医师

尤劲松,男,1973年生,汉族,湖北省荆州市人,医学博士,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神经一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3年7月毕业于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3年9月~2005年10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工作。2007年6月-9月在美国威斯康星医学院学习功能核磁共振在血管性痴呆领域的应用研究技术。在脑血管疾病特别是缺血性卒中、血管性认知损害等方面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具有较深入的研究。目前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通腑法开通玄府治疗缺血性中风机制与离子通道的相关性研究,项目编号:30400583),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出血中风阳类证大鼠模型的初建及评价,项目编号:30472208)及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2项(急性缺血中风辨证规范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04BA721A02;缺血中风综合防治方案和疗效评价的示范研究,项目编号:2006038100010)。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6篇,其中SCI收录1篇,参编专著1部。为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2007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先进个人称号。

 

 

第二临床医学院

中医外科学学科简介

二院中医外科学是校级重点学科,是中医外科学博士点和硕士点。学科带头人陈志强教授博士是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二院大外科由外一、外二、外三等7个科室,包括肝胆、胃肠、周围血管、泌尿、皮肤、乳腺、肛肠、颅脑及胸外科等学科组成,现有住院病床210多张,年收治病人4280多人次,年手术量3000多台次,年门诊量达306000多人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最具实力的学科之一,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学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高级职称以上的医务人员30人,其中正高(教授和主任医师)12人,副高(副教授和副主任医师)18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5人,全国名中医3人。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包括“皮肤圣手”禤国维教授,留美学者、著名心脏外科专家阮新民教授,全国著名中医乳腺病专家林毅教授,中医周围血管病专家蔡炳勤教授,中医泌尿男科专家陈志强教授等。二院外科教研室作为临床医学院的主要教学单位,主编了《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七年制教材,承担广州中医药大学从本科生到硕士生、博士生等各类班级和学生的《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等不同课程的课堂和临床教学任务,是中医外科硕士生和博士生的招收点,并且是博士后流动站所在学科。已培养出6名博士研究生,17名硕士研究生。现有在读研究生40多人。

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是皮肤性病、泌尿男科病、乳房病、周围血管病、大肠肛门病、肝胆外科病、心脏及颅脑外科疾病等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机理探讨。近5年来共主持各级科研课题42项,其中省部级10项,厅局级21项,校级9项,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获得各级科技成果12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成果三等奖3项,厅局级科技进步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主编专著15部,在各类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300多篇。目前承担各级科研课题44项,科研经费近三百万元。本学科常用科研仪器设备总额达二千多万元。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一个,重点专科三个。

 

博士生导师简介(中医外科学专业)

陈志强主任医师、教授

陈志强, 男, 1957年生, 现任广东省中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副院长兼大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曾先后到中山医科大学普外科、泌尿外科进修,并曾往美国纽约大学医疗中心专修泌尿外科。一直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善于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诊疗泌尿(男科)疑难重症,有较深的学术造诣,特别对前列腺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是知名的中医泌尿(男科)专家之一。其主持的国家中医药局立项的有关前列腺的科研课题,并获国家教育部高校骨干教师及省科委重点科研项目资助。先后在《中医药学报》、《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新中医》等专业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并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主持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七年制教材、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男科专病中医临床诊治》,以及参编《中医外科学》等5部专著。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三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获广东省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现有在读研究生5名。为中国医师协会理事,中国性学会中医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新中医》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辑委员会委员。

 

范瑞强主任医师、教授

范瑞强教授,男,1954年出生,皮肤性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获医学硕士学位。现任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性病学组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皮肤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美容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会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中华性传播感染杂志》编委。对痤疮、皮肤真菌病、性病、红斑狼疮有较深入研究。多年来先后主持和参与部委级科研课题10项,获厅局级以上科技成果奖5项。其中主持完成广东省科委“八五”科技攻关项目《治疗真菌感染的中医研究》,获1995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1996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编著《实用皮肤病性病验方精选》,主编《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病性病中医治疗全书》、《中医皮肤病临证精粹》、《中西医结合临床皮肤性病学》,副主编《皮肤性病中医治疗全书》、《中医皮肤科临床床手册》等专著3本,参与《性病诊断治疗》等5本书的编写。在国家级和省级医学杂志发表论文60篇。作为主导师招收硕士研究生13人,协助指导博士和硕士研究生12人。1995年被广东省人事厅、卫生厅和中医药管理局联合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者”称号。

相关话题/医学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