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研究生导师
罗颂平 教授
罗颂平,女,1957年出生于广州。医学博士,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第八、九、十届广东省政协常委。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六届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免疫学会生殖免疫学分会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学位委员会第三、四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兼妇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罗颂平是全国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教授的学术继承人,主要从事中医药防治自然流产、月经病和不孕症的研究。主持“《中医妇科学》双主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获2009年第六届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乙等奖。主编《罗元恺女科述要》、《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罗元恺》、《罗元恺妇科经验集》等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50多篇。
罗颂平教授从1997年始指导硕士研究生;从2001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2005年起接受博士后研究人员。主编国家精品课程主讲教材《中医妇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案例版教材《中医妇科学》(科学出版社,2007)、《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广东科技出版社,2007);主编我校研究生教材《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西医结合生殖免疫学与内分泌学》;并担任卫生部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副主编。
1988年作为卫生部派出的访问学者赴美国芝加哥医学院研究生殖免疫学。2001年作为教育部高级访问学者在耶鲁大学进行学术研究。曾到美国、印尼、台湾、香港等地讲学。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5获“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金奖”;1996年获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称号;是国家人事部批准的“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006年被评为“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2007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百名杰出女中医师” 和广东省政府“南粤优秀教师”称号。2009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和“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
许丽绵 教授
许丽绵,女,广东省揭阳市人,1961年7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妇科副主任,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多年来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对不孕症、自然流产及女性生殖道炎症与免疫性不孕的相关性研究有一定的体会。主持“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与生殖道炎症的相关性及中药干预”、“中医药对自然流产淋巴细胞亚群、Fas/FasL表达的调控”、“罗氏促排卵方对肾虚型排卵障碍性疾病的作用及机理研究”等课题。主持的“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与生殖道炎症的相关性研究及中药干预”2006年通过省级科研成果鉴定,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成果二等奖;主持的“中医妇科本科生实践教学的研究”2004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主要参与的“肾脾虚弱型自然流产的系列研究”2002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2007年被评为“新南方优秀教师”。
近年来,多次应邀到香港、台湾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不孕症的中医治疗新进展”、“抗精子免疫性不孕与慢性生殖道炎症的相关性及机理研究进展”、“排卵障碍的病机探讨”、“中医对不孕患者心理因素的调解与对策”、“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等论文40多篇;主编《全国中医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战技巧·中医妇科学》、新编中医学学习指南《中医妇科学应试练习》、《中医妇科名家医著医案导读》、《中医专家论治疑难病·不孕症中医疗法》、中西医妇产科专家门诊丛书《女性生殖系统炎症百问百答》等著作;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妇科临床研究》、人民卫生出版社“21世纪课程教材”《中医妇科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妇科学》案例版、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成人教育教材《中医妇科学》等教材的编委。
指导培养硕士生30多名,博士研究生5名。
李坤寅 教授
李坤寅,男,广东省汕尾人,生于1962年3月,医学博士,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是我校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的学术带头人,广州中医药大学人事处处长,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分会常务委员。主导博士研究生2名,硕士研究生14名。
从事妇科临床、教学和科研等工作二十四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诊治妇科危急疑难重症的能力、较强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擅长治疗痛经、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绝经期综合征、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不孕等妇科疾病,能熟练掌握妇科各类手术,包括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术及腹腔镜手术等。
研究方向主要为中医药防治月经病及妇科癥瘕,对月经病(痛经、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围绝经期综合征等有深入研究,并应邀到马来西亚、台湾等地进行讲学和学术交流。近年来,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专项科研基金1项,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等课题7项,参与其他课题10余项,发表教学和科研学术论文30多篇,编写论著9部,取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和科研成果一等奖3项。
何燕萍 教授
何燕萍,女,广东省南海人,1954年11月生,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妇科学博士导师,1978年7月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院长,曾任广州市白云区第十二届,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何燕萍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科研、教学工作三十多年,工作认真,精通业务,具有扎实的中医及现代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其研究方向为不孕不育中医药治疗。不孕不育的中医药治疗一直为中医学中较有特色的一个方向,中医通过运用整体观及辨证论治的思维模式,通过综合的治疗手段(包括内服,外用,针刺治疗等)对不孕不育患者进行全面调节治疗,使其达到阴平阳秘的最佳生理状态,从而为妊娠打下良好的基础。根据文献,中医中药治疗不孕不育具有副作用小,有效率高,患者经济负担低等西医无法比拟的优势。何燕萍教授多年从事此方面的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国家卫生部课题,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广东省高校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研究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参与省级科研课题3项。对免疫性不育从临床病例观察到基础实验,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并总结出补肾健脾中药结合针灸治疗免疫性不育的有效方法。为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不孕不育提供了临床与基础方面的重要参考依据。
曾获省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参与出版专著1部,在国内医学专业刊物上发表论30多篇,培养硕士研究生20名,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6名。
曾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进修1年,并先后多次应邀参加国内中、西医妇产科及超声诊断学术交流。
硕士研究生导师
曾 诚 教授
曾诚,男,籍贯湖北天门市,1969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教授,二妇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中国微创外科杂志》编委,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广州市医疗事故鉴定专家。专业方向:不孕症、妇科良恶性肿瘤、妇科微创手术、反复自然流产。
临床上坚持中医特色,对不孕症、妇科良恶性肿瘤、月经病、自然流产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熟练掌握妇科疑难危急重症的诊断与处理,能熟练操作妇科较疑难的开腹手术、阴式手术及腹腔镜/宫腔镜手术。多次获得“优质服务员工”、“年度先进个人”、“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我心目中的好老师”、“受学生欢迎的临床带教老师”、“临床优秀带教教师”、“临床教学观摩比赛二等奖”等称号。近年主持广东省科技计划课题2项,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2项,并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等在内课题22项;近5年发表论文20篇,参与执笔论著6部,其中任副主编1部。
叶敦敏 主任中医师
叶敦敏、男、籍贯广东普宁,1968年10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硕士导师。主持省级课题及参与各级课题23项。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参与编写教材专著14部。擅长妇科腔镜手术及其它各类妇科手术,擅长治疗女性生殖障碍、肿瘤及生殖道感染等各种妇科疑难疾病,临床中注重中医。没有任何的专业职务与社会兼职,全力致力于医学的研究思考、实践与教学。
研究方向:生殖障碍的防治、宫颈病变的防治。
教学理念:轻松学习,快乐进步!注重中医理论知识,着重培养学生对中医的理解与兴趣;注重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以身作则,在行医过程中用自身优良的行医风范教会大家如何同病人沟通交流,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重视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提高,毫不保留的把自己的经验技巧手把手的进行指导。希望学生可以在轻松中获得知识,在快乐中获得进步。
曾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社会实践优秀指导老师”、“临床优秀带教老师称”称号。截至至2010年7月,已经毕业的研究生5名,在读的11名。每年招收2~5名(包括三年制、七年制、境外生)。
赵 颖 副教授
赵颖,女,黑龙江人,1973年10月出生。现任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妇科学实验室主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中青年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副教授,中医妇科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维护生殖健康及防治生殖障碍研究。获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奖三等奖各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教材及专著10余部。招收研究生5名。曾赴台湾讲学。
周 英 副主任中医师
周英,女,籍贯重庆,1972年12月出生,副主任中医师,临床医学博士,中医妇科专业硕士生导师。她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各种疾病,对内分泌失调、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熟练掌握妇科各种常见手术。主讲过《中医妇科学》、《中医妇科名家医案医著导读》、《中西医结合生殖免疫与内分泌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等课程。在2007-2008学年下学期课堂教学教学观摩讲课中荣获二等奖。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或参与课题共10余项。
李 莉 副主任中医师
李莉,女、山东聊城人,出生于1972年1月9日,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妇科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具有扎实的中西医妇科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践经历。
主要从事妇科生殖障碍(不孕、流产、盆腔炎性疾病、异位妊娠、月经病、妇科肿瘤等)方向的研究。擅长妇科腹腔镜、宫腔镜及其他常见手术。荣获“优质服务员工”和“优秀女教职工”称号。
主持和参与各级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主持课题有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中药复方对慢性盆腔炎患者H-HSP60抗体表达的影响”、广东省中管局资助课题“寿胎丸对肾虚黄体抑制动物流产模型TCRγδ +T细胞及Th1/Th2细胞因子的研究” 及广州中医药大学健桥基金“盆炎康合剂对慢性盆腔炎患者H-HSP60抗体表达的影响”三项;参与国家级课题三项;发表科研、教学论文20余篇;编写论著8部。共招收研究生1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