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22)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江 湧 副研究员

江湧,女,山西太原人,生于1968年9月,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药创新药物的分子筛选(中药学专业),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中药学、生物化学、细胞培养、药理学基础,创新药物涉及神经、心脑血管、免疫等疾病。主持和参与国家等各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部级等奖励3项,专利1项,协助带教研究生十数名,合作开设中英双语教学课程(Molecular Genetics-in Chinese Medicine,分子遗传学及其与中医疑难病症关系概述),参加国际会议十数次,发言2次。

 

 

临床医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学方向)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是我校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影像学方向)是我校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普通放射、CT、MRI、超声医学、核医学、介入放射学。

本学科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博士生和研究生导师队伍。

博士生导师:赵萍

硕士生导师:王芳军、张昌政、张延伟、冷晓明

研究生导师具有精湛的医术和科研水平,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的知名度和较深的影响力。其中本学科学术带头人赵萍教授任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技科主任,影像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超声学会委员,广东省超声医师学会常委,广东省超声工程学会理事。王芳军教授任影像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广东省放射医师协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导师。

本学科还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朝气蓬勃的专业技术队伍,现有医技人员共70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副主任技师共13人,中级职称26人,初级职称18人;教师队伍由老中青专家组成,100%教师具有硕士学位。

学科条件:

目前拥有各类国内外先进的现代化大型医疗设备,包括1.5T超导型MR机1台,单排及64排等多层螺旋CT机2台、DR数字化X线机3台、数字化乳腺钼靶摄影机2台及普通X线机15台、黑白B超5台,彩色B超9台、ECT机1台、DSA机1台等等;

教学科研成果:
   本学科先后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级课题20多项,厅级课题20项,校级课题30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二十余项及国家授予专利3项;主编出版了专用教材《临床医技学》,参与编写著作多部;公开发表教学研究与教育技术论文20多篇;并在多种核心刊物上发表学术研究论文160多篇;本学科承担了本科、七年制、非医攻博及研究生的《临床医技学》教学任务。教学安排上,以医技各部门熟悉本专业并有教学经验的高级职称临床医师为指导老师。教学内容上,包括大课理论讲解、小班实践操作,内容由传统X线、CT诊断学、MR诊断学、超声学、核医学、介入治疗、心电图有机交替组成,且按系统、以疾病为中心的分科分类。

本学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与其他学科相同,即包括理论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两部分,其中必修课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医学英语、临床医技学、统计学、DME等,选修课包括指定选修课和任选课,即计算机、文献检索、实验动物学、局部解剖学等。迄今为止,共招收博士后1名,博士研究生2,硕士研究生27名。

 

博士研究生导师

赵  萍 教授

赵萍,女,1964年12月生,江苏连云港人,医学硕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技科主任,影像教研室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超声学会委员,广东省超声医师学会常委,广东省超声工程学会理事。

长期从事超声诊断的教学、科研、临床。主讲超声诊断学课程,一直负责多班种的超声诊断学课堂教学工作,教学内容精炼,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连续四年被评为第一临床医学院“最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2005年、2008年被评为第一临床医学院“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被评为第一附属医院 “十佳员工”。

临床工作主要从事腹部超声、血管超声、妇产科超声诊断,主攻方向为血管超声。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副主编教材2部。曾赴美国、日本、香港参加学术会议并作学术交流。

已招收、培养硕士生研究生8名。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芳军 主任医师

王芳军,男,湖南衡南人,1962年8月出生,影像科副主任/支部副书记(负责全面工作),影像教研室副主任,主任医师,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秘书,广东省放射医师协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导师。在周围血管疾病及恶性肿瘤介入治疗、乳腺疾病及骨关节疾病影像诊断方面有一定特长。主持和主要参与科研课题30余项,获省及大学科学技术奖各1项,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30多篇,多篇分获省科协、市学会及杂志社优秀论文奖。担任医学影像学教学多年,获“受学生欢迎的任课教师”称号,招收硕士研究生5名,已协助指导博士1名、硕士20多名,主持和主要参与教学课题8项,建立骨关节放射诊断学网站课件,主要参与编写《临床医技学》、全国中医研究生《临床医学影像学》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学》等教材。参与组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影像专业委员会,参与主持省级及国家级学术大会及继续教育学习班6次,主编论文集或讲义5部。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在本学科内享有一定的学术地位。

 

张昌政 副主任医师

张昌政,男,1962年10月生,籍贯湖北省宜昌市。现任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影像科党支部委员。专业方向为:影像医学及核医学。中山医科大学6年制医疗专业毕业,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临床医学硕士学位。他中西医理论知识全面,基础扎实。不间断从事临床医学影像诊断24年,主要专业领域是临床影像综合诊断,包括临床各系统常规X线、CT及MRI诊断工作、医学影像学教学及相关科研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对复杂及疑难病例有较强的分析诊断及处理能力,为本科室及教研室的专业及业务骨干。近几年专业研究主要集中在胸部、骨关节及乳腺疾病综合影像诊断。他参加本专业各类别教学近23年,曾获PBL观摩教学公开课2等奖,年平均课堂教学30学时以上,课堂教学评分多在90分以上。现已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3名。

主持省级课题1项、厅局级2项,主要负责厅局级1项,参与各级课题研究15项。发表论文24篇,参编教材2部。在院内主持了多个专题学术讲座。2003.6获广州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称号及广东省抗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三等功。

 

冷晓明 副主任医师

冷晓明,男,辽宁丹东人,1970年10月2日出生,研究生学历,博士,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行政秘书,副主任医师,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临床影像技能全面,在普通X线、CT、MRI和介入放射学等方面均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肌肉骨骼系统、神经系统疾病的影像诊断和磁共振的影像诊断。担任专职教师两年,长期担负本科、七年制等专业的《临床医技课》和《骨关节影像诊断学》课堂教学的主讲老师,并荣获第一临床医学院“中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优秀奖”和“教学观摩三等奖”。主持或参与包括“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在内的国家、省部及厅局等各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参与编写专业著作6部。在国内学术杂志或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张延伟 副主任医师

张延伟,男,1967年10月28日出生,河南省荥阳市人。医学影像学硕士,中西医结合在读博士,副主任医师。从事医学影像临床及教学20年,在《临床放射学杂志》、《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等国内专业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2部。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重点重大项目、省科技攻关计划及厅局级课题10项,获河北省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参加国内、省内学术交流20余次。

 

麻醉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麻醉学方向)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是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二级学科,临床一级科室。麻醉学专业2005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得麻醉学硕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获得中西医结合临床(麻醉学)博士授予权。

主要研究方向有:

1 围术期心肺保护;2  围术期血液保护;3 针灸镇痛辅助麻醉的临床及机理研究;4 困难气道处理

导师组成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马武华博士,科主任,教授,主任医生,2010年4月-7月赴耶鲁大学做访问教授,广东省教育厅“千百十”省级优秀人才培养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困难气道管理学组》专家,广东麻醉学会常委,广东麻醉学会《困难气道管理学组》组长,广东医师协会麻醉医师分会常委,广东省医学会疼痛学会常委,广州市血液保护学会副主任委员,广州麻醉学会常委,《临床麻醉学杂志》通讯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库专家等。

本学科医、教、研特色:

一、已开展手术麻醉包括心血管手术体外循环(每周4-6台)、神经外科、胸外科、骨科、普外科、肝胆外科、乳腺科、泌尿外科、妇科、产科、肛肠科、耳鼻喉科、眼科、肾移植科、门诊介入治疗、无痛人流、无痛胃、肠镜等。手术麻醉已超过16000人次/年。

1 心血管手术麻醉

麻醉科每周需要承担5-8台心血管手术麻醉任务,基本上包含了所有种类、各种年龄段的心脏血管手术麻醉,如房室缺、法洛式四联征、各种瓣膜手术的置换、心包剥脱手术、体外循环下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血管移植术、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等等。顺利安全地完成了数十台心功能Ⅳ级极高危病人的麻醉管理。

2 老年病人的麻醉

麻醉科每年需要完成的老年患者的麻醉近2000人次,90岁以上的患者每年数十台,积累了丰富的麻醉管理经验,苏醒快速、安静、平稳。

3 困难气道的处理技术

作为全国《困难气道管理学组》专家单位和广东省医学会麻醉分会《困难气道管理》学组组长单位,从2008年起麻醉科每年举办了一届《困难气道管理实用新技术培训班》。并在2010年9月举办了一次国际《困难气道管理》学术研讨会。超过20个省200多家包括重点大学的医生接收过我院的培训,并成为单位的骨干。

4 围麻醉期血液保护

从1997年开始,麻醉科在广州地区率先开展综合性血液保护技术。围术期血液保护措施的临床应用与推广取得很好的成绩,得到各级领导及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在同行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2001~2004年主持举办了“血液保护与安全用血讲习班”、建立广州血液保护网站、2003年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2005年荣获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5针刺镇痛辅助麻醉技术

麻醉不但开展了西医所有的最先进的麻醉技术,我们还保留了西医所没有的针刺镇痛辅助麻醉技术,中西药结合的应用使我们在减少药物的使用方面,在调节病人的内环境方面,在改善病人的术后康复方面具有我们独特的优势。2010年1月16日,我院召开了广东省《首届中医药在围麻醉期的应用研讨会》。来自各个大学等医院 200多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为推动中医药在围麻醉期中的应用尽一点微薄之力。

二、教学:

每年承担教学近200学时,每年接受博士生、硕士生、轮科生、进修生、约140人/年。从2005起开始培养中西医结合临床(麻醉学)专业研究生,从2006年开始培养麻醉学专业研究生,从2010年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麻醉学)专业博士研究生,现已毕业12名,在读5名,培养的研究生在广东省第十届“挑战杯”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三等奖。

每季度一次的知名专家讲学。每月两次专题讲课及病案讨论。每周一次的英语学习。

三、科研:

近几年来,麻醉科主持的省部、厅、局、大学科研项目有近20项。包括: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社会发展项目3项,Braun贝朗麻醉科学研究基金1项,广东省中医药局建设中医药强省科研课题6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课题4项,广州中医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课题1项。已完成的广东省、厅、大学和医院的科研项目有6项,参与的广东省科技厅、广东省中医药局和大学的科研项目有3项。近5年在国内医学核心期刊上共发表论文130多篇。

相关话题/医学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