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浩 副主任医师
李永浩,男,1961年5月出生于广东省梅县。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肿瘤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先后在北京中国中医研究院肿瘤科和现单位工作,期间曾于1987~1990年攻读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研究生,获医学硕士学位。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专业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27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中晚期恶性肿瘤。对中晚期恶性肿瘤常见并发症如癌性疼痛、恶性胸腹水等的治疗以及放、化疗毒副反应的防治具有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在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较有心得。主持或主要参与科研课题多项,发表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专业论文多篇,曾参编《现代中医肿瘤学》(副主编)、《临床中医肿瘤学》(编委)以及广东省本科教材《中医肿瘤学》(编委)等专著。迄今已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8名。
叶小卫 副教授
叶小卫副教授,男,籍贯广东饶平,1964年8月出生。该老师自中山医科大学研究生毕业后,长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肿瘤内科医﹑教﹑研中西医结合工作,曾率先开展多项导管介入技术用于肿瘤的治疗。 2001年公派赴意大利波洛尼亚大学研修内科学一年。现主持省级及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兼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委。
蒋 梅 副教授
蒋梅,女,1972年7月出生于广西桂林市,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994年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本科,2002年获中西医结合肿瘤学临床硕士学位。长期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防治和教学一线工作,主要进行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对中西医结合肿瘤专业业务熟悉,发表与本学科有关的学术论文多篇,主编及参编《中医肿瘤学》、《中医预防医学》、《鼻咽癌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策》等相关论著、教材多部,主持、参加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广东省科技厅、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创新等各级科研课题多项。
黄学武 副教授
黄学武,男,广东省广州市人,1970年4月出生,硕士学历,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肿瘤科副主任中医师,四肿瘤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临床(肿瘤)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其从事中医肿瘤临床工作近二十年,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中心的青年学术骨干,衷中参西,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重视“癌毒”在恶性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擅长使用“以毒攻毒”法治疗各种恶性肿瘤,推崇“带瘤生存”“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临床上,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肺癌、肝癌、肠癌等多种恶性肿瘤具有丰富的经验;曾多次主持或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的科研项目,在国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数十篇,并参与编写了广东省本科生教材《中医肿瘤学》;长期担任大学本科生的教学及临床带教工作。
刘展华 副教授
刘展华,女,1965年3月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现为全国名老中医周岱翰教授学术继承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二肿瘤科区长,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肿瘤学)硕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肿瘤的中西医结合防治研究,尤在其肿瘤急症和肺癌、肝癌、大肠癌、妇科肿瘤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曾获“最受欢迎临床带教老师”。现主持、参与广东省科技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等多项课题,发表论文多篇,参编论著6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人,协助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多名。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肿瘤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较早从事中医药治癌研究,多次参加国内举办的肿瘤专业学术交流。
王雄文 副主任医师
王雄文,男,42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二肿瘤科副主任,中西医结合副主任医师, 91年毕业于湖北中医学院,97年毕业中山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脾胃专业临床硕士,2003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肿瘤专业博士。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及教学工作多年,擅长肺癌、肝癌、胃肠道肿瘤及乳腺癌等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恶性肿瘤介入治疗。负责省级课题二项,参与省级课题第二、第三申请者各一项。在国家级、省级专业杂志发表文章20余篇,获2006-2007,2007-2008、2008-2009年度受学生欢迎的任课老师表彰。担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肿瘤委员会委员,广东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细胞生物工程学会委员等学术职务。曾获广州市卫生局嘉奖(1999年)及广东省、广州市抗非典三等功( 2003年)等奖励。
(五)中西医结合临床(骨伤科学方向)
专业介绍 见87页。
博士研究生导师
梁 德 教授
梁德,男性,广东人,出生于1961年4月,主任医师,中医骨伤科学专业、脊柱病及骨质疏松方向博士研究生指导老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脊柱骨科主任、骨科教研室副主任,兼任广东省脊柱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广东省骨科分会常委、AO国际脊柱组织会员。
学术特长: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疾病及骨质疏松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熟练开展颈胸腰椎前后路手术,脊柱侧弯矫形、脊柱肿瘤全脊椎切除、椎间盘置换等疑难技术,在脊柱退变性疾病、脊髓神经损伤、骨质疏松相关脊柱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针对这些疾病进行了深入的基础实验研究,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以下三类:1.中西医结合防治脊柱退行性疾病;2.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髓神经损伤;3.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相关性脊柱疾病。1项主持课题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曾参与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国内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编参编论著5部,已培养硕士研究生16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2名。
作为AOSPINE国际脊柱学术组织Fellow和AOSPINE中国校友会成员,非常重视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其本人及专科的学术水平得到同行们的认可。近年来,多次获邀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研讨会议,其中所主讲的“后路截骨矫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塌陷”等议题获得国内外同行的一致好评。在《中国脊柱脊髓杂志》、《脊柱外科杂志》等国内重要期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
多次至国内外著名脊柱外科中心参观交流,1993年解放军第89医院全军显微外科中心参观交流,1997年至解放军广州军区总医院脊柱外科参观交流,2001年奥地利InSbruck大学医院脊柱中心参观交流,2003年瑞士DavosAO国际中心参观交流,其后分别至马来西亚、美国、德国等多家脊柱外科中心参观交流。曾多次邀请德国、美国、台湾、韩国等国外专家及香港、北京、南京、上海的国内专家至专科进行学术交流,与国内外重要脊柱外科中心长期保持密切联系。
(六)中西医结合临床(颅脑方向)
专业介绍 见63页。
博士研究生导师
黄良文 教授
黄良文,男,广东乐昌市人,1955年12月出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科主任、广东省神经外科学会委员、广东省神经外科医师协会委员,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颅脑外科疾病方向)博士研究生导师。二十世纪80年代末开始从事颅脑损伤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在中医院校中较早开展颅脑外科医疗工作,创建了独立的颅脑外科,在同类院校中处于先进水平,诊疗范围不断拓展,从治疗颅脑损伤,发展到治疗脑血管疾病、颅内肿瘤、头皮颅骨疾病、颅内感染性疾病、脑与神经功能性疾病、脊髓与椎管内疾病等;从开展颅内血肿清除术,发展到脑与脊髓肿瘤切除术、脑血管病手术,以及显微手术。主要特点是:手术治疗水平与国内大型西医院跟进,发挥中医药治疗在相关疾病围手术期的作用,中西医结合,提高临床疗效,减少相关并发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微环境调控作用探讨活血化瘀法对肿瘤干细胞侵袭行为的干预机制。主持科研课题3项,参与科研课题3项。参与编写教材3部,其中副主编2部;参与编写专著8部,其中副主编2部;发表论文10余篇。现已招收本专业方向研究生7名。
硕士研究生导师
陈 为 副主任中医师
陈为,男,广东化州人,1966年11月出生。副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学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颅脑方向)。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救治重型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及头痛、腰腿痛的辨证施治。长期承担《中医伤科学》、《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的颅脑损伤部分的教学任务及临床带教,已招硕士研究生4人。主持科研项目省级2项、局级项目1项,国内公开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刘建仁 副主任中医师
刘建仁,男,湖南桃江人,1972年8月生。现任广东省介入医师协会委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颅脑科病区区长,副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临床(颅脑外科疾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用介入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显微手术治疗颅脑肿瘤、颅脑外伤等。科研上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开展中医药作用机理研究,目前主持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校级课题1项,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3项。参与编写教材2部,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
(七)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方向)
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专业于2007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广东省中医院校最早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硕士点。
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集中于以下三个方面:(1)骨质疏松对牙种植术的影响及中西医药物干预的研究,对中西医药物对牙槽嵴疏松患者牙种植术的影响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采用动物实验及细胞、蛋白水平对药物作用机理进行研究;(2)错颌畸形矫治中牙周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采用动物实验研究玉女煎与派丽奥对错颌畸形矫治中牙周病的防治效果;(3)中药对口腔粘膜病(口腔炎,复发性口疮等)的临床研究。
课题组长远研究方向:
口腔常见病(牙周病、口腔炎,复发性口疮等)常用中药制剂的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理研究。本硕士点研究特色是:充分发挥我校中药制剂技术平台的优势和实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对口腔粘膜病,牙周病等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疗方案、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及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提高临床疗效水平。
导师组成员:景向东教授,硕士生导师;王改玲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学、科研技术人员情况:
本硕士点师资力量雄厚,思想业务素质高,结构合理。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获硕士学位的教师7人。采取指导教师个别指导和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法,既明确导师和指导小组的指导作用,又要发挥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强调自学能力、独立工作能力、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学、科研成果及临床诊治经验、特色:
在教学科研方面,本课题组一直承担着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五官科的中医口腔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近五年来,本课题组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教科书1部,负责广东省科学技术厅课题3项,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7项,中医药大学校级课题2项。在临床上,充分利用我院中药制剂技术平台的优势,尝试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口腔牙周病,骨质疏松导致的牙槽骨萎缩,以及粘膜病等,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研究生主要课程:
除按学校要求必修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英/日语)、医学统计学等课程外,根据各自的研究方向分别设实验动物学、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现代病理技术、医学计算机、现代生物技术、临床检验方法学选择与评价等课程,专业课为中医口腔学、口腔外科学、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临床专业课程。
招收研究生情况:现已招收培养一名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导师
景向东 主任医师
景向东,男,河南省南阳市人,1967年5月出生。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口腔医学)硕士生导师。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口腔科主任。并担任广东省口腔医学会理事、口腔颌面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口腔预防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院协会口腔医疗管理分会常务委员、广东省老教授协会口腔医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并被聘为广东省、广州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