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先明 教授
赵先明,男,1963年1月出生于湖北松滋,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专业硕士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二十余年,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普外科疾病,特别是对于急腹症、胃肠及甲状腺肿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有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公开发表相关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各种学术著作及教材共8部,主持及参与各级科研及教学研究课题共20余项,已招收硕士研究生6名。
陈育忠 副主任医师
陈育忠,男,籍贯广东潮阳,1963年5月出生。胃肠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各种外科急腹症、甲状腺疾病、疮疡、外科杂病等,手术治疗胃、肠癌及甲状腺癌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发表科研及教学论文2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参与科研课题《消瘀化石合剂对于体外冲击波引起肾损伤机理和保护作用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已招收研究生5届5人。
谢晓华 教授
谢晓华,男,广东省五华县人,1962年8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与中西医结合临床硕士研究生导师。
学术特长:1.中医外科疾病和围手术期病证中医药治疗;2.外科急腹症、疑难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方向:1.外科脓毒症与中医“走黄内陷”,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与中医“五善七恶”的病理机制;2.外科术后虚证对外科肿瘤术后辅助抗肿瘤治疗的影响。主要主持的省部级科研课题及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通腑泻热方对外科脓毒症急性肺损伤sp-A表达的影响”、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MODS中西医结合诊治降低病死率多中心临床研究”、 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课题“通腑泻热法治疗外科脓毒症技术方案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课题“通腑泻热法对脓毒症肺表面活性蛋白A表达的影响”, 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 、 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三等奖。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0多篇。
已招收研究生6人。担任广东省及中国中西医结合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院内救治政府咨询专家、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专家委员,世界华人消化杂志编委。每年参加全国相关专委会主办学术交流。
程宇星 副主任医师
程宇星,男,1963年出生,1987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2003年获中西医结合营养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医外科学博士学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外科教研室、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工作,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务科副科长,中华医学会广东省血管外科专业分会委员。主要从事教学,临床、科研和临床管理工作。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10余篇,编写了《外科临床实习手册》,《外科急腹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等专著。2002年申请获批准广东省中医药局课题“健脾行气法对腹部术后EN患者GH的影响”;2002年申请获批准广州市卫生局课题“社区45岁以上人群退行性膝关节病的流行病学调查”;2003年申请获批准广州中医药大学教育技术应用研究课题“外科临床实习专题网站”。程宇星副教授从事外科临床工作近20年,现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的临床和实验研究,特别在中西医结合对外科术后肠外营养、中西医结合血管外科应用研究方面,颇有造诣。
丘勇超 教授
丘勇超,男,籍贯广州,1958年4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男科,主任医师/教授;专业方向:中西医结合男科学及生殖医学;学术特长:男科学和生殖医学以及泌尿外科学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主持卫生部科研课题2项,广东省中管局课题2项,参与各级科研课题7项;主讲《中医外科学》、《西医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外科学》课程(非医攻博班、硕士班、本科班等);主编著作3部,副主编2部,参编10部;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51篇(第一作者);社会兼职:中国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男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临床医学工程》杂志副主编、《中国男科学杂志》编委等。
邱云桥 副主任医师
邱云桥,男,籍贯江西临川,1964年9月出生;博士学位,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州市医学会男科分会常委。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外科泌尿男科硕士研究生导师,已招收研究生3名;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和男科工作二十余年,在前列腺疾病、男性不育、尿失禁方面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或参与部局级课题10余项,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专著6部。
周少虎 副教授
周少虎,男,1962年3月出生,籍贯广东汕头市。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泌尿男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外科第一党支部书记。1988年创办主持华南地区首家“男性治疗中心”;是本地区最早专门从事泌尿男科的专家之一,多次到欧美学术交流,业界有较高知名度。
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主编参编专著六本;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任中华中医男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性学会理事;广东省医学会男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医药学会男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王百林 副主任医师
王百林,男,山东济宁人,1966年出生,副主任医师、博士;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专业导师;主要从事肝胆外科专业,擅长肝胆外科微创技术;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肝胆外科疾病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及肝移植术后的免疫调节。近年来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8项,参与6项,获省级科技成果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现招硕士研究生3人。现任中华中医外科学会血管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学会常委兼秘书、亚健康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病学会委员;中华实验外科杂志特邀编委,中华现代外科杂志编委。
查旭山 教授
查旭山,男,41岁,甘肃武威人,出生于1969年11月,博士学历,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皮肤病中西医结合诊疗及皮肤美容。
王继勇 副主任医师
王继勇,男,籍贯黑龙江,1971年1月出生,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创伤急救分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分会委员,广东省创伤学会胸心外科学组副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血管外科副主任。从事胸心外科十余年,熟练掌握胸外科各种手术,手术多采用胸腔镜微创手术,大大减少病人痛苦。发表文章20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厅局级课题6项,多次在国内学术会议作报告。
姚睿智 副主任中医师
姚睿智,男,广东省汕头市,1966年出生,副主任中医师,中医外科专业。
1988年6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疗系,2004年6月获授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硕士学位,2004年12月聘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副主任中医师,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
曾主持科研项目有:清热利湿祛瘀法直肠给药对前列腺免疫功能的影响。近年参与的科研项目有:通腑泻热灌肠剂对急腹症脓毒症炎性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中医七年制实施西外双语教学及教学效果评估的研究;大柴胡汤对急性胰腺炎腺泡细胞线粒体影响的研究;标准化病人在中医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等。
近年发表的论文有:脂溶性前列安栓治疗湿热瘀滞型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观察(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3);清热利湿祛瘀中药经直肠给药对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的影响(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26);中医专业外科临床技能考核的方法探讨(临床医学工程,2009,16)。近年参编的主要教材有:中西医结合外科学(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8);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
取得的主要成果有:消瘀化石合剂对于体外冲击波引起肾损伤机理和保护作用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2006.3);中医药类专业《外科学》教学改革的研究(广州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2008.12);08-09学年“我心目中的优秀临床带教老师”等。
王 峻 副主任医师
王峻,男,福建莆田市人,1968年9月出生。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医外科学和中西医结合外科(泌尿外科)硕士导师。是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是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和中西医结合男科青年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男性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主持和参加多项省级课题,分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次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奖3次。在国内各级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胡丰良 副主任医师
他叫胡丰良,男,江西余干人,1966年10月出生,副主任医师,现任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协会委员,属中西医结合外科肛肠专业导师;学术特长:结、直肠癌外科治疗(含微创外科)及中医药提高大肠癌术后生活质量的研究。已取得省、军队科技进步奖6项,其中,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军队及省中管局课题各1项;公开发表医学论文20余篇。每年多次参加国内学术交流,并几次参加了国外学术交流,在国内肛肠专业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苏小康 副教授
苏小康,男,1969年7月生,肝胆外科、肿瘤外科博士后,硕士生导师,香港玛丽医院临床活体肝移植访问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外科主任,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对象,广州中医药大学“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共产党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普通外科、血管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肝病学会肝脏、胆道、微创专业委员会常委。
长期致力于肝胆胰肿瘤的外科治疗,把手术、介入、射频、靶向、中医药等多学科有机结合起来,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承担科研项目六 项,其中十一五支撑计划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项,,省部级三项,厅局级一项,总经费一百余万元。
第一作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6 篇,参编专著四 部。
(三)中西医结合临床(妇产科学方向)
本学科是在我院中医妇科学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的。
从全国著名中医学家罗元恺教授于1956年始建中医妇科学始,已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妇科的研究。1981年我院中医妇科学专业成为首批中医妇科学专业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2003年开始招收培养中西医结合妇科学专业研究生。罗元恺教授是首位中医妇科学博士生导师,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为学科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7年本学科点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重点学科;2000年成为广东省重点学科;2001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建设单位;2002年进入国家级重点学科,并于2007年进入第三轮重点学科;2003年作为重点学科项目被纳入广东省“211工程”建设,并于2006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2008年再次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继续成为新一轮重点学科建设点。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2010年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于“十·五”期间评为国家级重点专科,并于“十一·五”成为国家重点强化建设专科。
研究方向:
1、异位妊娠的研究:对输卵管妊娠进行辨病分期、辨证分型和病情影响因子评分后,分别采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或手术等方法治疗,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本专科担任了全国重点专科异位妊娠协作组组长单位。2、不孕症、月经失调的研究:开展中西医结合促排卵、宫腹腔镜术后配合中药,治疗排卵功能障碍、免疫性不孕、输卵管阻塞、子宫内膜异位症等所致的不孕,取得良好的受孕率。采用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分泌失调所致的月经失调、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闭经、卵巢早衰等,也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3、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研究: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明显改善月经不调、提高受孕率。4、妇科微创诊疗技术:开展腹腔镜下输卵管剖管取胚术、附件切除术、输卵管整形及造口术、卵巢囊肿剔除术、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子宫肌瘤剔除术,宫腹腔镜联合输卵管介入再通术,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宫切除术,宫腔镜手术以及盆底功能障碍的微创重建手术等。配合术后的中医药治疗,具有创伤少,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特点。5、妇科肿瘤的研究:开展妇科良性肿块如卵巢囊腺瘤、卵巢畸胎瘤、盆腔脓肿、卵巢巧克力囊肿和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等的手术治疗,术后中医辨证治疗,均取得良好的疗效,明显降低肿瘤的复发率。6、生殖道感染等的研究:针对盆腔炎性疾病采用以中医为主的综合性治疗方案,配合腹腔镜下输卵管整形、盆腔粘连分解等,取得良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