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16)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我校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临床(编号100602)内科专业,为我国首批中西医结合硕士授权点。技术力量较强,现有高级职称者11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4人。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已形成了5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中西医结合呼吸病研究   1989年开展此项研究工作,2003成为广东省中医药局呼吸病重点专科,2008年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呼吸病重点专病协作组单位。学科主要特色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支气管哮喘及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治愈好转率达93%以上。主持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子课题两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一项,省部级课题5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为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CP认证单位,先后参与国际大型临床药物观察研究三项,在全国中医院领域开创了先河。先后成功主办了五次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西医结合诊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习班,使之逐渐成为特色和品牌项目。

导师组成员:张伟,刘建博。

主要专业课程: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已培养硕士生25人,已毕业的研究生都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呼吸病教学、科研和医疗的技术人才及业务骨干。

2.中西医结合危重病研究  在国内较早开展中西医结合危急重症研究工作,所在急诊观察室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急症中心。专科主要特色为中西医结合脓毒症临床与实验研究、中西医结合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临床与实验研究等。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省部级课题、厅局级科研课题多项,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项,广东省重大科研成果奖一项。

导师组成员:翁书和,张丹,罗小星,林新峰。

主要专业课程: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已培养硕士生36人,已毕业的研究生都已成为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教学、科研和医疗的技术人才及业务骨干。

3.中西医结合脾胃病研究  以脾胃学说为中心,以五脏相关理论为指导,自80年代以脾主运化理论指导脾胃消化病的研究;以肝脾相关理论指导肝胆疾病的研究;以脾主肌肉理论指导治疗神经肌肉疾病的研究。在我校首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后,学科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在1)脾胃病证治规律与本质及中医疗效体系的研究;2)消化道肿瘤癌前病变防治研究;3)肝病的防治研究;4)肌肉病证治研究等方面均有系列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和成果支撑。专科是国家教委重点学科脾胃病、肌肉病研究方向的临床研究和基础研究基地,同时也是国家药品管理监督局的中药新药临床药理试验基地(脾胃病专业)和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

导师组成员:杨哓军。

主要专业课程: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已培养硕士生10人,已毕业的研究生都已成为中西医结合脾胃病教学、科研和医疗的技术人才及业务骨干。

4.中西医结合血液病研究 

从1984年起,本科成为全国中医血证急症研究协作组组长单位,负责协调、指导全国中医医疗、科研机构间的血证急症临床、科研协作攻关。专科特色和优势为1)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2)中药活血解毒、祛瘀生新为主治疗骨髓增殖性疾患;3)中医药内外合治再生障碍性贫血;4)中医药为主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过敏性紫癜;5)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合中医药减毒增加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及对抗GVHD。

导师组成员:古学奎,胡莉文,陈鹏。

主要专业课程: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已培养硕士生3人,已毕业的研究生都已成为中西医结合血液病教学、科研和医疗的技术人才及业务骨干。

5.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研究

导师组成员:洪创雄。

主要专业课程:西医内科学、中医内科学。

 

博士研究生导师

黄可儿 教授

黄可儿,女,广东省惠来县人,1962年9月出生。医学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员,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

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科研处处长。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临床研究检查专家;广东省女医师协会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学会消化内科分会委员。

黄可儿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两方面:一、中药药理研究及新药研发。二、运用脾胃学说及调理脾胃方药诊治消化内科疾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等多个研究课题,参与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在内的二十多项各级课题的研究。先后获得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一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项(授权公告号:CN 1276763C)。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批文一项。发表科研论文40多篇,其中第一作者18多篇。出版著作《衰老与保健》、《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

目前已经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5名、博士研究生1名。

 

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  丹 教授

张丹,女,1964年8月生,医学硕士,临床医学教授、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内科危重病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副主任。

张丹教授从事内科危重病临床、教学、科研工作20余年,具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较强的科研能力。承担本科生及研究生《西医诊断学》、《西医内科学》、《内科诊疗技术进展》等课堂教学20余年,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主持“《内科学》综合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参与中医药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整合课题子项目“临床技能教学培训和考核”等教学研究课题,积极推进诊断学及内科学的教学及考试方法改革。

主要研究方向为内科危重病,致力于脓毒症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与实验研究。张丹教授先后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厅局级科研课题2项;受聘为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诊断学》副主编,编写中西医结合专业规划教材1部,参编《面向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中西医结合诊断学》1部,作为副主编或分篇主编等编写《内科急症中西医汇通》、《中西医结合急症诊治》、《中西医结合内科危重急症诊疗手册》等论著3部;发表科研论文20余篇。

 

翁书和 教授

翁书和,男,海南万宁人,1960年10月出生,教授。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获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获心血管临床专业博士学位。中西医结合心血管内科和危重病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先后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和中山医科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心内科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专长是心血管系统疾病及危重急病的诊断与治疗和心脏起搏器安置术及心导管介入技术等。1991年获卫生部“优秀教师”称号,1992年获“广州市百名教育新秀”称号;1982~1998年参加中美合作冠心病、高血压病、脑卒中和肺功能的联合研究,并主持部分项目。参加过国家“七五”、“八五”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的攻关项目研究;先后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参加编写《实用心脏起搏与电复律》、《心脏瓣膜疾病诊断与治疗学》和《中西医急症诊治》等著作;获1992年度广东省医学卫生科技进步奖和1994年广东省重大科研成果奖各1项。1998年至今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从事急症和危重病学的医疗及科研工作。

 

罗小星 研究员

罗小星,男,1958年11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专业,1990年赴日留学,1996年获日本独协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学位。1997年在广州中医药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Full menber of Shock Society (USA),日本麻醉学会会员,日本休克学会会员,日本临床生理学会会员。从事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30年,特别在危重病的基础与临床方面造诣深厚,熟练掌握重症监护的各项技术操作,临床经验丰富,能解决疑难问题。先后招收指导研究生10名,主持和参与省部委以上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90多篇,一部分在日本、美国学术杂志上发表,多篇被收入《美国科学引文索引》(SCI),参加编写专著7部。获得省部委以上的成果3项,多次在日本、美国的医学学会年会上宣读论文。

林新峰 教授

林新峰,男,广东省汕头人,1965年5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授,主任中医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监护科主任。中华医学会广东省危重病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医院管理协会危重病医学管理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危重病医学分会委员。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医学专业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危重病医学的临床研究工作,同时兼任大学本科生、七年制、及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有丰富的临床及教学经验,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参与各级科研课题十余项,目前主持省科技厅科研课题一项。已招收研究生6名,在职研究生2名。

 

张 伟 教授

张伟,男,甘肃民勤人,1964年12月22日出生。1989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医学系,获医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呼吸科副主任,内科呼吸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术特长:长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的中西医结合诊治研究,同时对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也有一定研究。在教学工作中主要讲授《内科学》及《诊断学基础》两门课程,教学经验丰富。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校级课题2项,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刘建博 教授

刘建博,男,1965年9月生,河南省兰考县人,1988年毕业,中医内科学硕士学位,西学中双学士学位。从事临床工作22年,中西医结合内科主任医师,内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3年被遴选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硕士研究生,已经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毕业7名在读3名。近年来主持广东省科技厅课题2项,大学课题2项。主要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课题10项,发表论文20余篇。2008年获得第五届中国医师奖。现为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呼吸病分会常委。

 

 

洪创雄 教授

洪创雄,男,籍贯广东揭东,1966年10月生,教授职称。现任中共广州中医药大学党委办公室副主任、机关工会主席(兼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五届教代会机关代表团团长。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内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07级法学班(广东省直班)班长兼学员党支部书记。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广东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学会广东省分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政法系统青年联合会特邀委员。

2010年6月被评为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优秀班干部,荣获中共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优秀毕业论文。

在心脑血管方面近20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中,主持和参加国家级、省级、厅级科研课题11项,在国内外杂志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参与二百多万字的巨著《中医内科五脏病学》和《中西医结合内科学》的编写工作。指导、协助指导研究生5名。曾应马来西亚中医学院的邀请到马来西亚讲学;并在西安外国语学院“教育部出国留学人员培训部”进修英语和在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进修学习。

在临床实践和研究中,不断的探索和进取,在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和治疗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肌梗塞,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酒精中毒引起的心脏病,毒品中毒引起的心脏病方面及抢救心力衰竭和高血压危象,心脏骤停等方面有相当的研究和一定的造旨。近年来,特别在高血压病、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头痛方面的基础研究和临床防治更有独到的造旨。

在教学工作中,形成以探索式和问题导入式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良的成效。

 

杨晓军 副主任医师

杨晓军,男,广东潮汕人,40岁,中西医结合内科学副主任医师,硕士,中共党员,第三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内科第二党支部支部委员,消化内科病区区长,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消化学科秘书,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委员,广东省医学会行为分会委员,广东省肝病学会脂肪肝分会常务委员;中西医结合硕士生导师。2002年至今连续7年被医院选为广东省中医、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考官、主考官;2008年广州市以及佛山市医疗保险审核人。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在脾胃肌肉疾病研究方面有较高造诣。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厅局级课题2项,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厅局级课题7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多项校级、院级奖项。

相关话题/医学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