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临床药理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
本学科主要由临床药理研究所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室、生化药理研究室、免疫学研究室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组成。为我国首批中西医结合基础硕士授权点(1978年),199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正式批准为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后工作站。在2004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名列第三,在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名列第一。
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是“九五”、“十五”和“十一五”教育部和广东省共建的省级重点学科,自“七五”至“十一五”期间,一直承担国家级重大项目,是国内较早从事中药安全性研究的重点实验室,作为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非临床安全性评价中心,在“临床前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国家863计划项目的实施中,学科在中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形成特色优势,并建立了中药不良反应网站(www.adr.com.cn),成立了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站。2006年获批为广东省高等学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重点实验室”。学科还主办国家级学术刊物《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是2个专业学会的依托单位:①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②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
学科形成了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1.中药药物动力学和血清药理学研究
承担并完成了多项国内和国际合作的药物动力学课题研究。完成了多种中药单体、有效部位和复方(包括开窍药、活血药、清热解毒药、补益药、矿物药、抗疟药等)的药动学、血清药理学、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并建立和完善了血清药理学技术规范;在药物体内、体外代谢和活性代谢物分离、提纯、结构鉴定和药理活性评价有丰富的经验并拥有专利技术;在国内最早开展中药时辰药理学研究,与德国科研机构开展关于心血管药物评价的科研合作和人才交流。
2.中药毒性作用机理及安全性评价研究
“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 已建成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药安全性评价体系,并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是国内第一批实施GLP规范的实验室,同时也是广东省药物非临床试验(GLP)中心,完成了数十项中药及其它药物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同时,建立有中药不良反应(ADR)数据库、中药不良反应网站(http://www.adr.com.cn)和广东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站,是我国药物警戒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得3项科技成果奖,1项计算机软件版权,出版2部专著。承担包括863计划、“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等多项重大科研项目。
3.中药免疫药理与毒理研究
“免疫学实验室”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也是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的依托单位。自“七·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肾虚与免疫关系探讨”、“九·五”攀登计划“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以来,进行了以四君子汤、青藤碱等为代表的多种中药及有效成分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近年开展了中药对粘膜免疫作用研究,承担相关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抗菌中药通过Toll样受体家族对内源性抗菌肽的影响”及“通过中药多糖对肠道粘膜免疫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并在“211”三期建设项目中针对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开展中药注射剂的过敏性评价研究。出版专著《免疫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病学》。
4.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中医药研究
学科较早将分子生物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研究中,“DNA多态性分析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研究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近年,又开展了转基因中药及安全性评价研究,承担相关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抗菌肽基因阳春砂仁的实质等同性评价研究”。并将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组学技术、核酸干扰技术等应用于中药药理研究中。出版专著《中药材的分子生物学鉴别》,作为副主编编写教材《中医药研究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参编教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
学科拥有一个国家级实验室和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高等学校中药有效性与安全性研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非临床安全评价中心和广东省海洋药物重点实验室。5年承担部省级以上课题33项,其中国家、省部级项目20项(国家级9项,省部级11项),获科研总经费2153.5万元,人均课题经费达80余万元。有5项成果获奖,其中包括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著作奖)一等奖1项。学科现有实验室面积约2020平方米,大型仪器设备总值1257万元,包括液质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制备型)、基因分析仪等先进设备。
学科点学术交流活跃,承办国家级学术刊物《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杂志;主编了《中药毒性与临床前评价》、《中药不良反应大典》、《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病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汉英常用中医词汇》等有影响力的著作;与德国海得堡大学、澳门大学等高校进行了广泛、稳定的学术交流,并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了首个广东省教育厅粤港联合重点实验室。近5年来主持国内外学术会议8次,科研人员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10次,国内学术交流18次
本专业研究生除学习规定必修的公共课和各研究方向的专业课《药物动力学》(中英双语)、《医学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外,还需选修DME、医学统计学、计算机、中药现代化及其关键技术、现代病理技术和文献检索等科目。
本学科已培养数十名博/硕士研究生。培养研究生中多人荣获“南粤优秀研究生”、“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研究生”等奖项,产生2篇省级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毕业研究生中,多人在国内外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深造或进行博士后研究,包括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纽约血液中心、美国波士顿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北爱尔兰皇后大学、日本神户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等。还与澳门大学建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其学历获欧共体承认。先后有4名博士后完成研究出站。
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导师、硕士导师简介
 
博士生导师介绍:
王宁生教授
王宁生,男,贵州人,1946年11月出生。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组成员,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国家药品监督局药品审评委员会委员,中国药理学会毒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中联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药全球化联盟广东省分部主席,广东省药学会理事长,广东省药理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医药安全性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德国法兰克福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客籍教授。《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常务副主编,《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药材》等杂志编委。
197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原南京药学院)。一直从事药物动力学和中药药理的科研、教学工作,在中药药理学、药物动力学及中药安全性评价方面卓有建树。
主持(或子项目负责人)各级各类课题20多项,包括863计划、“十五”攻关、“十一五”支撑计划、国际级星火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攀登计划、WHO项目、中德合作项目等。发表论文60多篇,主编专著2部《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和《中药毒性与临床前评价》(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奖一等奖),参编《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与应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计算机软件管理著作权1项。“冰片穿透血脑屏障的定量及在组方中作为‘使药’作用的研究”获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三等奖。“中药不良反应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三等奖。
多次出席国际学术会议:欧洲药物代谢讨论会(1982比利时),英国药理学年会(1983 英国),国际时间药理学和治疗学会议(1994美国),中-挪中医药应用研讨会(2000挪威)。1981-1983年在德国海德堡大学医学院研修临床药理学;1987年作为客籍教授在德国法兰克福大学进行时间药动学研究。1994年作为高级访问学者在徳国国家药检所进行生物利用度研究。回国后与国外科研机构合作进行不同人种的b-受体阻断药药动学的研究。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数十名。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后工作人员。
王培训教授
王培训,男,1941年1月生于上海市,首席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免疫学研究室、分子生物学技术实验室主任,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QUA,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及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国免疫学会理事,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免疫学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和《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等杂志编委。
1966年于北京医科大学医疗专业毕业后,从事临床医疗工作12年,1978开始致力于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工作,特别在中药免疫药理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主持或直接参与的各级科研项目有二十余项,代表性项目包括“七.五”国家攻关“肾与免疫关系探讨”,两项“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含矿物药制剂中汞、砷的作用特点和安全性评价研究”,“863”计划“临床前安全评价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中医药现代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中药活性筛选评价技术”、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项目“DNA多态性分析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主持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外源抗菌肽在阳春砂仁中的表达与评价研究”等。研究项目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州市科技成果奖各1次。
主编或副主编专著《中药材的分子生物学鉴别》、《免疫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变态反应病学》。已培养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博士研究生十余名,2003年开始招收博士后工作人员。
宓穗卿教授
宓穗卿,女,1946年7月生,浙江慈溪人。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临床药理研究所药物动力学研究室、生化药理研究室主任。
1970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原南京药学院)。长期从事中药药物动力学和药物代谢研究、教学工作。承担和参加多项省部级以上课题,国内外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参编专著3部(《临床药物动力学基础与应用》、《中药及其制剂不良反应大典》和《中药毒性与临床前评价》)。在国内首次应用LC/MS 开展中药复方在体内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主编研究生课程中文版和英文版《药物动力学》。数年来坚持《药物动力学》的英中双语教学,并获好评。
1988年至1991年作为客籍研究员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医学部作外消旋体药物在人体内的立体选择性代谢的药物动力学研究,研究结果发表于美国著名专业杂志《Clim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和《Chirality》,并由当时的昆士兰大学新闻周刊作专题报导。1992年回国后,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课题“补骨脂及补骨脂内酯对肝药酶作用的研究” ,较详细证明了补骨脂对肝脏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的蛋白含量、P–450、b5、NADPH –细胞色素C还原酶以及对氨基比林在体内代谢的影响等。2000年应台湾中国中医药学院邀请,赴台作“补骨脂及补骨脂内酯对肝药酶作用”的专题报告。现主持世界卫生组织(WHO)资助研究项目“复方双氢青蒿素片在亚洲健康人和重型疟患者的药动学研究”。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数十名。2002年开始招收博士后工作人员。
周 联 教授
周联,男,籍贯广东惠来,1963年8月生于武汉市。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现任临床药理研究所副所长,兼任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免疫学会副理事长。
1985年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后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工作,并攻读了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中药多糖对肠道粘膜免疫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抗菌中药通过Toll样受体家族对内源性抗菌肽的影响”、国家科技部重大项目子项目“中医药现代研究与产业化开发:中药活性筛选评价技术”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中药促内源性抗菌肽作用研究”,以及广东省厅局级项目“RAPD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是“七•五”国家攻关 “肾与免疫关系探讨”,“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滋阴补肾调整肿瘤自杀基因疗法炎症免疫微环境作用研究”等,卫生部基金“引种西洋参与加拿大西洋参DNA指纹图的构建及比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材RAPD鉴别标准的建立”,广东省重大科技项目“中药蚕蛹抗菌肽的开发”及广东省“五个一工程”项目“DNA多态性分析在中药鉴别中的应用”等十余项科研项目的主要参加者。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主编专著《中药材的分子生物学鉴别》,作为副主编编写《中医药研究常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参编教材《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参编《免疫中药学》。是《中国免疫学杂志》、《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和《新中医》杂志编委。主讲研究生课程《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主持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各3项,并作为项目负责人和执行主席组织主题为“中药免疫发展”的“中国青年科学家论坛”。
唐由之研究员
唐由之,男,1927年8月生,浙江杭州人。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名誉院长及附属眼科医院名誉院长。兼任中国中医眼科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学分会主席,香港理工大学眼科视光学院名誉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中医眼科杂志主编等职。
对老年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渗、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视网膜中央动静脉阻塞、视网膜色素变性、眼肌麻痹、病毒性角膜炎等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体会。
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个人奖状,1984年获国家人事部“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证书。曾承担国家及部级课题多项,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尚获部局级科技进步奖多项。1988年获世界文化理事会爱恩斯坦奖奖状,1996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进步奖,1998年获中国广州仲景中医药奖励基金会杰出成果奖,2001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06年获中华中医药学会“国医楷模”证书和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等。目前承担的科研课题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凉血化瘀方抑制老年黄斑变性新生血管生长及分子机理研究”、“睫状体平坦部滤过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湿性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药干预治疗及疗效评价”等。主编专著有《中西医结合手术治疗白内障》、《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中医眼科全书》、《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丛书·眼科手册》等。已培养博/硕士研究生数十名。培养师带徒学生4名。
硕士生导师介绍:
刘启德研究员
刘启德,男,吉林省人,1963年12月生。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设备处处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长期从事中药药理、药物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主持和参加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多项。是“国家新药(中药)安全评价重点实验室”、“广东省药品非临床安全研究中心”的主要参加者。主要参加的获奖成果:“冰片透血脑屏障的定量及其在组方中作为‘使药’作用的研究”94年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9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三等;“毛冬青甲素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和实验研究” 92年获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93年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共发表论文30多篇,参加编写专著3部。
已培养硕士研究生9名,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4名。
董 燕副研究员
董燕,女,籍贯辽宁省,1969年10月生于内蒙古包头市。副研究员,博士,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免疫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研究室副主任、广东省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秘书,兼任中国免疫学会中医药免疫分会副秘书长、《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编委。
199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获生物学专业学士学位和生物化学专业硕士学位,2000~2003年于华南理工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学习,获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分子生物学技术与中医药研究”及“中药免疫药理”研究方向。主持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转抗菌肽基因阳春砂仁的实质等同性评价研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通过中药多糖对肠道粘膜免疫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及“抗CBL单链抗体的筛选与表达及其作用研究”等项目的主要参加者。参编专著2部。已指导硕士生毕业4人,现指导硕士生5人。
李伟荣副研究员
李伟荣,男,江西人,1975年3月出生。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秘书,广东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是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
2004年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长期从事中药药理、药物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并担任《药物动力学》的双语教学。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冰片及其结构修饰物对中枢神经系统及其经典递质的影响研究),广东省“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子项目1项(含朱砂、雄黄成方制剂再评价研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著作1部。
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潘华新副研究员
潘华新,男,籍贯河南,1964年10月生于江西,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1997、2007年先后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获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主要从事中药免疫药理学研究,并担任《医学免疫学》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教学工作。现主持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曾主持厅局级课题2项,并参与过多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及横向合作课题,200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发表学术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专著三部。
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3名。
张荣副研究员
张荣,女, 1970年11月生,籍贯山西,医学博士,副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学科硕士生导师,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教学秘书,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六批校级培养对象。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血管药理、神经药理及药物动力学和毒理学研究,并担任《药物动力学》的双语教学。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及横向合作课题。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其中SCI-3篇。
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2名。
中医内科学(100506)(学术型)
①临床流行病学应用研究
②脑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博士生导师介绍:
梁伟雄教授
梁伟雄,男,广东郁南人,1955年11月生,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DME中心主任,第二临床医学院脑病中心副主任,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GCP)中心主任,教授,主任医师。中医内科博士研究生导师,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广东省临床流行病学学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脑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西结合神经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科研主攻方向为中医老年脑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并从事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医药领域的教学、推广及应用,推动中药临床试验规范化。先后赴日本筑波大学、広岛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园进修、学习微循环研究、老年性痴呆(Alzhemier氏病)诊断、治疗等。回国后已承担和参加多项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获国家科技部的优秀科技成果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现负责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课题一项,负责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两项和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一项。已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专著五部(副主编)。至今共招收了4名硕士生、13名博士生及1名博士后。1993年起获国务院发给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铜牌奖,同时被省高教厅定为“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996年被省卫生厅定为“五个一科教兴医工程”学术与技术带头人。
王奇教授
王奇,男,教授,安徽庐江人,1963年7月生,中医内科学博士生导师。1988年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医学硕士毕业。现为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DME)国家培训中心副主任,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研究所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副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已培养毕业硕士生7名,并协助指导博士生10多名。2001年~2005年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并被评为优秀培养对象。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学科领导小组成员、后备学术带头人。分别于1996年、2000年破格提拔为副研究员、研究员。2000年被聘任为教授。
1995年8年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校园进行老年性痴呆合作研究;1999年10月参加新加坡国家医学委员会“临床试验统计分析培训班”培训;2004年1月赴马来西亚卫生部临床试验中心考察、学习药物临床试验方法、技术。
主要从事临床流行病学/DME应用研究以及中药临床试验、老年性痴呆临床与实验研究。目前已负责、参加完成10多项课题,其中负责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血瘀证血管内皮细胞内分泌功能的实验研究”、省部级课题“应用液相蛋白芯片技术研究治疗老年性痴呆有效方药的分子机制”、“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注射剂类药品循证评价研究”等6项;参加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补肾法为主治疗Alzheimer病研究”、国家九五1035计划课题“筹建广东省中医院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证的应用基础研究”、国家科技部课题“中药促智药补肾益智方治疗老年性痴呆药效学研究”、国家863计划子课题“中药临床试验关键技术及平台研究”、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中医药临床研究关键共性技术及实施质量控制的研究”、“安全用药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2项以及省部级课题多项研究工作。
参加第二附属医院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的建设工作、完成国家下达的多项新药临床试验任务,在新药临床试验的组织、实施、方案设计、数据处理等做了较多工作。
多次获得科研奖励,其中“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在中药临床试验研究的应用”获得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二获奖者)、“补肾法为主治疗Alzheimer病研究”获得200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第四获奖者)、“建立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体系关键技术的研究”获得2001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第六获奖者)、“国家新药(中药)临床试验研究中心建设及中药临床试验关键技术研究”获得200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四获奖者)。
参与编写《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方法学》(副主编,科学出版社)、《中药临床试验》(副主编,广东人民出版社)、《中药新药研制开发技术与方法》(副主编,上海科技出版社)、《中国老年医学》(编写,辽宁民族出版社)、《中医临床研究方法指南》(编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内部发行)专著,发表论文60余篇。
多次被评为学校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1999年被授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届十大杰出青年教职工”称号;1993年被中共广东省委高等学校工作委员评为“优秀党员”、1995年被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中国中医药学会评为首届“中国百名杰出青年中医提名奖”、1996年被卫生部、总后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医学科技之星”荣誉称号。
 
硕士生导师介绍:
温泽淮研究员
温泽淮,男,1965年出生,医学博士,研究员,中医内科学专业。主攻方向为临床流行病学在中医脑病等临床研究的应用。现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方法学小组成员、The Society for Clinical Data Management(美国)成员。主讲临床研究方法学(DME)、循证医学和多元统计学课程,具有较丰富教学经验、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曾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青年课题、“十五”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的子课题多项,作为主要研究者参与国家“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和“863”计划等多项研究项目。曾赴美国加州大学San Diego分校、San Diego州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进行合作研究。发表论文60多篇,参与编写专著4部,获多项科技奖励。
陈云波研究员
陈云波,男,广东台山人,1964年1月出生,研究员,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药治疗老年脑病(老年性痴呆、中风)的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国家中管局、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现参与国家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专题项目。发表论文50多篇(SCI收录1篇),获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招收硕士生7名。现任中国药理学会抗衰老与老年痴呆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赴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医学院Alzheimer病中心、香港浸会大学中医药学院进行合作研究。
郭新峰副研究员
郭新峰,男, 1973年7月生,籍贯河南,医学博士,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硕士,副研究员,中医内科学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临床流行病学/DME方法学、循证医学的研究与教学培训工作。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参与编写专著4本、参与及负责各级科研及教学课题十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两项(三等),现任国际补充与替代医学研究会成员、BMC Chinese Medicine编委、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分会中医学组委员。曾赴日本京都大访问,多次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应邀发言,在中医药临床研究方法学及循证医学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协助培养硕士研究生1名。
相关话题/导师 药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