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修订)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1-30

 

脾胃研究所
中西医结合基础(100601)
脾胃研究所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校较早确立的硕士点和博士点之一。近年来本专业围绕调理脾胃方药作用机理及其作用物质基础研究、脾胃虚实证本质研究、胃肠道疾病中医诊治优化方案及创新中药研发等研究方向,针对中医脾胃病证研究的关键问题-中医药治疗脾胃病证的有效性及科学性研究领域,重点开展以下研究:
1、调理脾胃方药作用机理及其作用物质基础研究方向:着重在调理脾胃方药作用机理的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特别是信号通路影响及生理病理调控等方面,对确有疗效的调理脾胃方药的靶点、作用机制以及作用物质基础进行科学阐明,为本领域研究提供先进技术方法,提出创新性科学认识。
2、脾气虚与脾胃湿热证候本质研究方向: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从证候中医四诊、证候基因差异表达、蛋白质表达和病理生理改变等多指标有机综合分析,阐述脾气虚和脾胃湿热证的科学本质,为临床证候诊断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基础科学依据,提出创新性综合诊断技术方案。
3、胃肠道疾病中医诊治优化方案及创新中药研发方向:重点研究胃肠道疾病诊治规律,探讨胃肠道疾病中医优化治疗方案;总结基础研究和临床研究成果,促进研究成果转化,研发创新中药。
本专业有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导师组成员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人,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及科技成果评审专家1人,国家及广东省中药新药审评专家1人,全国行业内一级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省级专业委员会常委1人、委员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3人。
为适应适应现代脾胃病证基础研究工作需要,实验室建有细胞培养室、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室、公共仪器室、生化实验操作室等;已建立了核酸提取方法、蛋白提取方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酶联免疫反应技术(ELISA)、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技术、Western印迹法、RNA干扰技术、电泳分离技术、液相层析蛋白纯化技术等,可在整体动物、器官、组织、细胞等不同层次开展研究;在小肠上皮细胞、Caco-2细胞、CT26细胞、壁细胞、胃癌细胞、肠癌细胞的受体、酶分子、蛋白和基因表达、RNA干扰等细胞分子药理方面有较好的工作基础;可供实验用的大型仪器包括蛋白纯化系统、多功能数字成像系统、荧光分光光度计、相差倒置荧光显微镜、CV核型分析及荧光原位杂交分析系统、多用途微量板检测仪、高效液相色谱仪、4腔组织浴槽(含八通道放大器和记录系统、双量程张力换能器)、超微量蛋白核酸测定仪等,常规仪器如低温冰箱、冷冻离心机、PCR仪、二氧化碳培养箱、紫外分光光度计、电泳仪、电子分析天平、纯水机、制冰机、分子杂交箱等。
本专业始终坚持以脾胃虚实病证为主线,研究涉及脾胃虚实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胃肠动力学,细胞学、分子药理学,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生物学等多个研究领域。获得各级政府部门的科研成果奖励多项,其中,“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分别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四君子汤益气健脾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原理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获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等奖。近5年来主持国家级课题12项、省部级课题7项。
2010年,本专业已培养研究生共99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4人,硕士研究生75人。
现任导师组成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王汝俊李茹柳
硕士研究生导师:刘晓秋杜群文彬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
王汝俊教授
王汝俊,男,广东省电白人,1950年11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硕士生毕业,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所中药药理研究室主任、教授,中西医结合基础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药品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广东省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科技评审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多年来,师从著名中西医结合专家、中药药理学家王建华教授,从事脾虚证基础和中药复方药理研究。主要参与研究的课题“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分别获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1999年度国家中医药局二等奖;主持“补中益气汤对消化道功能活动的调理作用”获1994年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参与“九.五”国家攀登计划“四君子汤益气健脾药效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获2002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病变临床与实验研究”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益气健脾方药对脾虚大鼠壁细胞胃泌素受体及其信号转导调控研究”获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多项课题研究。发表研究论文70多篇,相关中药复方药理研究论文多次在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获奖。出版专著两部(主编或副主编),参编5部,参与两门选修课教材编写。先后获广东省优秀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有突出贡献科技工作者,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长期致力于中医证侯基础和调理脾胃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特别在脾虚证受体机制、信号传导及补脾方药健脾作用方面有较深研究,主张传统与现代先进技术方法、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研究方向:①脾虚证胃泌素受体机制与补脾中药的调控研究。②中药防治慢性胃炎、炎症性肠病的应用基础研究。③胃泌素受体细胞药理模型与中药活性筛选研究。
重视人才培养,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长期坚持在第一线,已指导硕士生14名,指导博士生11名。在研究生培养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
李茹柳教授
女,广东省东莞市人,1962年7月出生。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博士生导师,脾胃研究所消化研究室主任。198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获硕士学位,200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获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益气健脾方药作用机理研究、脾胃虚实证辨证论治研究、创新药物研发。参加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课题35项,发表学术论文90多篇(第一作者18篇),参编专著3部。近年主要开展益气健脾方药胃肠粘膜修复作用机理及作用物质基础研究、脾气虚证差异表达基因及其功能鉴定研究、调理脾胃方药创新药物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益气健脾中药对肠粘膜快速修复过程多胺介导钾通道激活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益气健脾中药对肠粘膜修复多胺调控信号通路作用的研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党参白术及其配伍对小肠细胞ODC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益气健脾中药对鸟氨酸脱羧酶作用的物质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目“脾虚证消化吸收障碍亚型的功能基因谱与模式识别研究”和面上项目“脾虚证相关基因在IEC-6细胞及小鼠模型的生物功能鉴定”、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功能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慢性胃炎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及其疗效评价模式研究”、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广东名优中成药胃乃安胶囊的二次开发研究”。曾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和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次。曾被授予“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称号。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校级培养对象。获得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教学奖励基金优秀教师奖。指导硕士生8名,协助指导博士生18名、硕士生6名。
二、硕士研究生导师
刘晓秋副研究员
刘晓秋,女,江西樟树人,1962年9月出生,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1985年江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92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硕士学位;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生化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美国糖生物学学会会员,中国药理学会会员,多次应邀参加国内、国际学术交流会。2009年起受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和Indi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杂志邀请,同行评议杂志的稿件多篇,获得感谢和好评。共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毕业4名,其中1名毕业生已获高级职称,成为单位技术骨干,2名留校的毕业生亦获得学校好评。协助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参与《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生物化学》、《诊断学基础》课程的教学。主持和参与完成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1篇被SCI收录。学术特长为脾胃病证基础研究和调理脾胃中药分子药理研究。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1、肝癌患者血清GGT、AMY糖链异常、证型差异及相关机理;2、糖尿病大鼠消化系异常、糖生物学机制及调理脾胃中药分子药理。
杜群研究员
杜群,男,吉林省公主岭市人,1970年8月出生。1994年本科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2006年博士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药膳食疗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分会委员,《华人消化杂志》编委,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研究员,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硕士生导师。
本人长期从事调理脾胃方药的药理研究,目前主要开展中医药防治炎症性肠病的作用机制研究,在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清热健脾活血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粘膜TLRs/NF-κB通路的干预作用”(编号:30400613,2005.1-2007.12)工作基础上,正在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药复方溃结灵抑制NF-κB活化的IκB泛素化机制研究”(编号:30873421,2009.1-2011.12);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参编论著2部,发表论文30余篇。
文彬研究员
文彬,女,博士,研究员, 1971年生,中西医结合基础专业,目前主要从事细胞生物学(细胞信号转导)、消化道肿瘤分子药理学及肿瘤发病分子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近些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与发展总体规划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面上项目各1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创新基金2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为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第四批校级培养对象。
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100602)
脾胃研究所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于1978年获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7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是我校较早确立的硕士、博士点之一。本学科以中西医结合脾胃病证为研究方向,致力于探讨脾虚和脾胃湿热证辨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以提高临床疗效为目的。一直以来,注重对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癌癌前病变、慢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疲劳综合症、肝纤维化、白细胞减少以及胃肠动力紊乱等脾胃虚实病证的研究;并同时与基础研究紧密联系,在辨病辨证相结合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深入探讨其相关的作用机理。
本学科有较强的研究生导师队伍,5名博导和3名硕导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临床主任导师及广东省“名中医”各1人,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2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5人,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科技成果评审专家2人;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SCI-E)审稿专家1人;国家及广东省中药新药审评专家2人;全国行业内一级学会理事1人,专业委员会常委2人,专业委员会终身顾问、学组副组长及委员各1人;广东省行业内一级学会副理事长、常务理事及理事各1人,专业委员会主委及副主委各2人、常委2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1人。
为适应本学科临床与科研工作要求和促进学科发展,脾胃研究所下设了临床研究室、中药药理研究室、消化研究室、病理生理研究室、生化研究室,并于1996年由脾胃研究所与第一附属医院共同组建了脾胃病治疗研究中心,开设有专科病床45张,长期有专家出诊专家门诊;有内窥镜室、胃肠功能检测等设备。学科发展始终坚持以临床为主,结合临床开展相关科研课题,研究涉及脾胃虚实病证的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胃肠动力学,细胞、分子药理学,神经内分泌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等多个领域,先后完成了国家七.五、八.五攻关等各级课题87项,近期主持或主要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等各级课题40余项;获各级政府科研成果奖励15项,其中,“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和“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分别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分析系统"获全国中医药重大科研成果奖。临床与基础结合自主研制了“和胃片”、“胃肠宁”、“肠炎灵”、“胃热清胶囊”、“胃炎消”、“康泰胶囊”等有特色的有效中成药,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0年,本专业已培养共172人,其中博士研究生78人,硕士研究生94人。
现任导师组成员
博士研究生导师:王建华劳绍贤陈蔚文周福生胡玲
硕士研究生导师:邱向红  陶双友宋雅芳
一、博士研究生导师
王建华教授
王建华,男,江苏泰兴县人,1927年11月生,1951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同年到协和医学院药理高级师资班为期一年半学习,结业后先后到江苏医学院(现南京医学院)及徐州医学院,1974年调入广州中医学院工作至今。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名誉主编,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六届理事会名誉会长。曾任中国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兼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会长,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所长,广东省第四届、第五届政协委员、第六届常委,卫生部和广东省新药评审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局及广东省评审专家,《中药药理与临床》主编,《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广州中医医大学学报》副主编等。
从事中西医结合、中药药理教学和研究近60年,是我国中药麻醉研究开拓者之一,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自上世纪70年代中期,致力于中西医结合脾虚证辨证论治规律和中药复方药理研究,是我国脾胃学说研究的开创者之一,也是我国中药复方药理研究的主要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先后主持国家七五攻关,国家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等多项课题。主持“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获2000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相关成果“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获1999年国家中医药局中医药基础研究二等奖,“微电脑胃肠电检测和分析系统”获1986年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乙级奖,“脾胃学说研究”获广东省科学大会奖及厅局级成果奖多项。先后发表论文165篇,主编及参编专著14部。
1978年起任硕士生导师,1986年起任博士生导师,先后培养研究生48名,其中硕士生27名;博士生21名。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获广东省“南粤教书育人优秀教师”(特等奖),1998年获教育部颁发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劳绍贤教授
劳绍贤,男,1937年6月出生,湖南长沙人,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家和广东省药品监督局药物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终身顾问,《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中国中西医肝病杂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及《中成药》等杂志编委。1993年获“广东省名中医”称号,2008年为“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出身于中医世家,自幼热爱中医,1962年师从中医泰斗邓铁涛教授,得师长教诲奠定了扎实中医药理论与临床基础。1975年起参与组建脾胃消化室(现脾胃研究所),一直从事临床研究,对脾胃病诊治规律的探索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脾虚证辨证论治的基础研究”及“脾虚证辨证论治的系列研究”1999和2000年分别获国家中医药局科技进步二等奖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
1991年起主持国家“八五”攻关“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与试验研究”,带领全国五家单位共同完成了攻关计划,研究成果1999年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起先后主持国家中医药局重点“脾胃湿热证本质的初步研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表达及胃肠微生态关系的研究”,针对脾胃湿热证慢性胃炎治疗的“清热祛湿方”取得了良好效果。
劳教授近五十年医疗、教学和科研融古贯今,传承了老一辈的经验,研制了“和胃片”“胃热清”“胃炎消”“肠炎灵”等有特色的中药。主编《胃癌癌前病变基础与临床》、《脾胃学说研究》等专著与教材;《劳绍贤医学文选》总结了其数十年来临床、科研、教学成果,深受学界的赞誉。先后培养硕士生33名、博士生20名,目前大都已成为所在部门的业务骨干。为表彰他教书育人的突出贡献,2002、2004年分别获“新南方优秀老师”和“南粤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陈蔚文教授
陈蔚文,男,籍贯台湾省,1950年9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脾胃研究所所长、中药资源科学与工程中心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中药资源科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广东省重点学科中药学学科带头人、上海高校中医内科学e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药理学会理事、广东省药理学会副理事长、《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主编;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1982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现广州中医药大学),获中医学硕士学位。1985年公派留学法国,主修胃肠病学,1988年毕业于法国巴黎第七大学Xavier-Bichat医学院,获细胞生物学博士学位,期间曾获法国国家医学科学研究基金奖学金,获博士学位后继续留法从事临床药理科研工作至1989年回国服务。留学法国期间,从事胃肠细胞生物学和临床药理学研究;回国后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消化内科、药理和创新药物研发等研究。主持或主要参与国家“八五”、“九五”攻关、 “973”项目、国家九五攀登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重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20多项。近年主要课题有:“慢性胃炎脾虚证消化吸收功能障碍亚型基因差异表达谱研究”、“ 慢性胃炎中医优化治疗方案及其疗效评价模式研究”、“广东名优中成药-胃乃安胶囊的二次开发研究”、“脾虚证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功能基因表达谱的研究”等。主持“左金丸及其衍方的胃肠药理和临床系列研究”和“四君子汤作用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研究”科研成果分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二等奖、“和胃止痛胶囊”获国家准字号新药、“一种和胃止痛药”、“一种胃肠止痛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一种用于治疗胃肠道粘膜病变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130多篇,主编出版专著3本,包括《溃疡病药物疗法》、《消化道药理与临床》和《岭南道地药材研究》,其中《岭南道地药材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和新闻出版总署第二届“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奖,主编出版新世纪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1本。
曾获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优秀教师奖”和“优秀党政工作者奖”。曾被评为全国留学回国人员先进个人、广东省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广东省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
周福生教授
周福生,男,广东惠来县人,1950年7月出生,1975年毕业于广州中医学院医疗系,198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常务副所长、教授,主任中医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及学位指导老师、博士后合作导师、博士研究生导师;著名脾胃病学家、消化肝病专家;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中医内科学脾胃方向学科带头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技成果评审专家;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新药评审专家,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脾胃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
周福生教授从事医、教、研工作30余年。先后培养博士后3名,博士、硕士研究生47名。首倡“心胃相关”理论及“辨证、辨病、辨体质三位一体辨治模式”等学术思想,擅长内科、脾胃消化、肝胆胰、消化道肿瘤等疾病的诊治,疗效卓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多项省部级科研课题,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国家“七五” “八五” “973”课题多项;获发明专利1项。参与“胃炎消”、“胃肠宁”、“胃热清”、“肠炎灵”“康泰胶囊”等治疗脾胃消化病的中药新药研制与开发。主编及参编专著多部,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
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中医药、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广州中医药大学新南方优秀教师奖、优秀科技工作者及科技管理工作者等奖项。
玲教授
玲,女,贵州籍,1962年9月生,1998年6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任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副所长,教授;为本校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博士生导师,广东省“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常委、脾胃学组第一副组长;广东省肝脏病学会理事及中医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科技成果以及广东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SCI-E)及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等核心期刊审稿专家。
师从于全国名老中医劳绍贤教授,主要从事脾胃虚实病证辨治规律及其病理本质研究,临床尤其在诊治具有岭南特色脾胃湿热证、疲劳综合征、便秘、复发性口疮、溃疡性结肠炎和胃癌癌前病变等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在国内同领域中有一定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Hp相关胃病NF-B通路及微生态改变脾胃湿热证的研究”、广东省“千百十工程”优秀人才基金“清热解毒中药对恶性肿瘤热休克蛋白介导免疫杀伤效应的影响”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级课题7项,并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脾胃湿热证与水通道蛋白表达及胃肠微生态关系的研究”等省部级课题8项;主要针对脾胃湿热证及中医药防治胃癌癌前病进行系列探讨,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一、二等奖2项。2007年作为负责人之一成功承办了由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专业委员会主办的“首届全国脾胃湿热证学术研讨会”,并作为开幕主持同时代表课题组就有关脾胃湿热证的研究在大会进行了唯一的专题演讲,相关研究成果得到了全国同行专家的一致认可。目前已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英文全文发表6篇),主编专著1部,参编4部。2010年作为负责人之一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胃肠疾病中医症候评分表”进行了重新修定,并起草了“慢性胃肠病脾胃湿热证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和“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的全国性行业内诊治方案和标准。
2010年,已指导硕士生16人(毕业7人,提前攻博5人,在读4人),并作为第一协助导师指导博士生12人。主讲《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医内科学》及《中医儿科学》3门课程;并主要参与讲授《消化道药理与临床》、《内科学》及《诊断学基础》3 门课程。
二、硕士研究生导师
邱向红副教授
邱向红,男,广东省揭阳市人,1959年10月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临床研究室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
二十多年来,从事中西医结合脾胃学说和消化系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在“脾虚证”临床诊断及实验诊断研究方面做出了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的成果。通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在国内率先实现对脾虚证的临床计量诊断和实验室多指标的合参诊断并获得较好的诊断效果,为脾虚证诊断的现代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临床上,坚持以中医辨证论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向,擅长运用调理脾胃、扶正祛邪的理法方药诊治胃肠肝胆疾病、重症肌无力以及常见内科杂病。继承导师邓铁涛教授的独特经验治疗重症肌无力和肝硬化顽固腹水取得良好的疗效。参加并完成国家科委“七五”攻关课题“脾虚证的研究”,并主持完成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及本校科研课题多项。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完成的“脾虚证辨证论治系列研究”成果已获得200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2001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已在省级以上专业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荣获«广州中医学院学报»办刊十周年优秀论文奖、第二届中国中医药发展大会优秀论文奖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参与编著学术专著三部。多年来先后为本科班、七年制硕士班、大专班、港台班等主讲或讲授“脾胃学说研究”、“中医临床科研常用统计方法”和“中西医结合研究思路与方法”等课程。2002年起每年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陶双友研究员
陶双友,男,江西省新余市人,1972年3月出生,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研究员,临床医学博士,中西医结合临床脾胃(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坚持脾胃虚实病证规律及本质研究的学术方向,开展脾胃病证的中西医结合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胃肠功能性疾病尤其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临床实践中,注重辨证论治,强调经方运用,擅长在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经方调治脾胃(消化)系统多种疾病以及其它多种内科杂病,熟练掌握胃肠镜检查诊疗工作。主持广东省科技厅、“十一五”国家支撑计划子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广州中医药大学科研课题各1项,作为主要人员参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计划子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各1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李时珍医药创新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在各级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篇,副主编学术专著2部,担任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亚健康专业委员会委员,2008年起开始招收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
宋雅芳副主任中医师
宋雅芳,女,河北省曲阳县人,1968年12月出生。医学博士,博士后。2005年上海中医药大学肝病研究所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2008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肝脏病学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为广州中医药大学脾胃研究所临床研究室副主任中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内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及神经肌肉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等资助2项,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后研究课题1项、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主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973计划子课题、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广东省科技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9项课题,获广州中医药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广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参编论著2部,发表论文20余篇,本年度计划招收硕士研究生2名。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