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20f/202011/W020201110352137018418.jpg)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20f/202011/W020201110352137928464.jpg)
俞院长强调,综合音乐理论专业创办的初衷是培养未来真正的音乐家。附中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国家体制的优势和优秀生源的优势,从附小开始,大、中、小一贯制的教学模式形成了完整的教学体系。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是世界一流的附中,没有一流的附中,就没有一流的大学,附中是大学优质的生源基地。附中的“天才少年团”就是人才培养方面很好的例子。
综合音乐理论专业由俞院长亲自招生,为该专业设计了17年人才培养计划,即初中3年、高中3年、本科5年、硕士研究生3年、博士研究生3年,集合在作曲系、指挥系、音乐学系、音乐教育学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经过潜心研究和不断地尝试与创新,学校根据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出符合各年龄层次和艺术发展规律的课程,不过度开发学生的潜能、不拔苗助长,帮助同学们成长为“根深叶茂的参天大树”。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20f/202011/W020201110352139144703.jpg)
俞院长说,“音乐家”是一个集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理论家于一身的综合概念,纵观音乐史的发展,莫扎特、贝多芬、理查德·施特劳斯、马勒、瓦格纳、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等音乐家同时亦是作曲家、指挥家、演奏家、理论家。综合音乐理论专业17年的人才培养不是培养一方面的专家,而是培养全面的一体化的音乐人才。前院长于润洋教授《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前奏曲与终曲的音乐学分析》提出了“音乐学分析”的方法,也得益于他深厚的作曲功底。
他强调,同学们现阶段的学习任务是努力练琴,大量积累音乐基础知识,培养逻辑思维,学好文化课,学好视唱,培养内心听觉,广泛地涉猎各种音乐体裁和形式,建立对作曲、指挥、演奏和理论的基本认知,以音乐史的发展为基本脉络,积极思考,发现问题,保持对专业的热爱。有了这些积累,待到“飞黄腾达”时,才能成为真正的音乐家。将艺术与科学结合,既培养和训练艺术的感性认识,又通过在思维上的训练做到音乐语言逻辑的表达,将创作的所思所想落到实际。
在现场,俞院长通过我院音乐人工智能与音乐信息科技系自主研发的APP演示手机作曲,使同学们体验到科技的魅力。他谈到,平庸的艺术终将被淘汰,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让艺术更加卓越。技术是有程度的,艺术则永无止境,未来的艺术创作更加艰巨,同时未来的艺术也会更具有价值。
俞院长最后谈到,为人民创作是作曲家肩负的责任,让中国音乐引领世界发展、将中国文化推向世界是中国作曲家的使命。中国音乐历史是文化的承载,通过中国作曲家的创作在世界音乐舞台发声,真正树立大国的文化自信。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20f/202011/W020201110352142958307.jpg)
娜木拉校长对同学们说:"非常感谢俞院长的精彩授课,附中的孩子们真的是太幸福了,院长百忙中抽出时间专门到附中来给你们上课,代表着学院领导对附中的重视,这样的大课和讲座,附中的老师们平时都没有机会听到。正如俞院长所说,综合音乐理论专业的创立是为将来培养一批真正优秀的音乐家,没有一流的附中,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希望同学们认真整理课堂笔记,做好课后心得,希望你们珍惜通过层层把关和严格选拔获得的难得学习机会,不辜负俞院长和学校对你们的期望!"
课后,附中全体综合音乐理论指挥专业师生与俞峰院长合影留念。
![](http://www.ccom.edu.cn/xwyhd/xsjd/2020f/202011/W020201110352143495772.jpg)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