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经典”系列音乐会由俞峰院长担任总监、赵瑞林教授策划、陈冰教授导聆。乐团充分结合中学生各年级美育课程的需要精心打造和设计,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学院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精品美育实践的曲目体系。演奏员通过“讲演结合”的方式,将优秀而经典的民族室内乐作品与十八中的师生们分享呈现。
“高参高”项目展示了乐团演奏水准和专业素养,同时向广大人民群众汇报学院在民族室内乐学科方面建设的新高度和成就。为中学美育搭建了交流空间与实践舞台,满足中学生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助力中学美育教育,提高中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继而推动民族音乐事业的繁荣新发展。
后附文章转载自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官方报道:
当民族音乐回响在校园之中
2020年10月22日,在金灿灿的秋阳照耀下,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来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左安门校区,带来了一场大师级的民族室内乐专场音乐会。
中央音乐学院,中国最高的音乐学府,全国顶尖的音乐人才汇聚在这里。10月22日下午,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一行二十余人走入了校园。他们,是中国最顶尖的民乐演奏家,各种音乐比赛的金奖获得者;他们,带着古筝、琵琶、扬琴、二胡、柳琴、笛子、箫、鼓……走到校园之中,给初一年级的学生介绍乐器的由来、乐曲的含义。一班和八班的同学来到现场,聆听了这场高水平的演奏会,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
首先开场的是乐团的音乐总监及指挥陈冰教授,陈教授极富感染力和亲和力的介绍,让孩子们一下子就对乐团产生了深深的好奇和崇拜。
在演出的过程中,陈教授一直在和学生们互动:鼓掌的礼仪、乐器的来历、乐曲的含义……这些丰富的音乐知识,如流水般涌入了孩子们的耳中。



第一个登场的是用三把二胡和扬琴合奏,惟妙惟肖的模拟出马叫和万马奔腾场面的乐曲——《赛马》。“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一首《春江花月夜》,古筝、琵琶和箫的和鸣,让听众眼前展开一幅春江月夜美景图。

《丝路驼铃》是一首极富异域风情的乐曲,丝绸之路上响起悠远的驼铃声,穿越历史的星空;昔日的落雁孤烟,幻化成一条条蜿蜒的铁轨,古老的丝绸之路,再一次熠熠生辉。中阮和鼓的配合,将这种异域风情尽情展现。

《剑器》是一首柳琴独奏。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柳琴都是一种陌生的乐器。当音乐响起,同学们惊讶的发现,如此一个小小的乐器在技艺精湛的演员手中,也能爆发出令人惊讶的力量。

在互动环节,陈冰教授和演奏家们走下舞台,和同学们共同分享音乐的魅力。两面各具特色的鼓——中东鼓和非洲鼓,老师们敲出鼓点,学生们拍巴掌应和鼓点,音乐的欢乐让孩子们沉浸其中。

后半场的演出同样精彩:《空山鸟语》诠释了“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意境,通过乐器的演奏,引领着同学们走入幽林之中,聆听阵阵鸟鸣。弹拨乐三重奏《品》,竹笛重奏《喜相逢》以及民族室内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都赢得了同学们热烈的掌声。





精彩的演奏会结束了,而现场的观众们却是意犹未尽。此次活动是米秋梅老师组织的高校参与合作项目,也是初一年级组织学生们与音乐的近距离交流,更是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美的种子。相信以后孩子们在十八中的生活中,会受到更多美的熏陶,受到更多美的教育。

一场直抵人心的音乐会
10月26日,一个寻常的下午,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来到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方庄校区举办第二场专场音乐会。民族音乐带来的诗意绕梁多日,于心头久久回味。
走进音乐厅,最先吸引师生的是一份精致的节目单:节目仅从名称上看,就感受到了多样的音乐风格。


二胡与扬琴《赛马》掀开了音乐会的热烈篇章,《赛马》本是二胡独奏曲,但加入了扬琴颗粒状的音色后,使万马奔腾的场面听起来更加逼真,每一个跳跃的音符如马蹄,时而轻快、时而紧张地敲击着师生的心。演奏者熟练的手法、畅快的旋律,一气呵成的气韵,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正如刘衡钰同学观后感里写的那样:“以前,我从没听过二胡和扬琴还能合作出这么激昂的乐曲,我仿佛置身万马奔腾的赛马场,骏马的嘶鸣、人群的喝彩,此起彼伏……”

紧接下来的古筝独奏《渔舟唱晚》把全场观众从激烈的赛马场带到了夕阳映照的万顷碧波旁。当已有2500年历史的古筝声一起,那婉转而悠扬的声音为我们缓缓展开了一幅古老的画卷:渔民悠然自得,渔船随波渐远。心中那些熟悉的诗句也自然流淌出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这也许就是音乐的魅力:如果说诗是文字中的音乐,那么音乐就是声音中的诗。

竹笛与笙合奏的《荫中鸟》让我们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清脆明亮的竹笛声惟妙惟肖地还原了鸟儿的欢快与愉悦,时高时低、时粗时细、时缓时急的合奏声,正如孙咪咪同学观后感里所言:我仿佛走进了茂竹成荫的森林,百鸟歌鸣,多么完美的视听盛宴!音乐,拉近了人与自然的距离。

随后,扬琴独奏《将军令》,那由快而慢、逐渐增强的音乐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将军升帐时的威严庄重、出征时的矫健轻捷、战斗时的紧张激烈;弹拨乐三重奏《品》让孩子们重温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名句: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非洲鼓的节奏互动环节将现场师生的情绪点燃到了一个小高潮。最让大家震撼的莫过于压轴乐《在那遥远的地方》。熟悉的旋律,民族风格的演绎,如天籁之音,弥漫开来,就这样深深扎入了每一位听众的心田。王琦铭同学在观后感中坦言到:各种乐器,各司其职,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让我蓦地想起了家乡、父母、旧友。是秋天,更是这音乐,牵扯出了我内心万般思绪。音乐落幕、泪涌心头、转身离开、不忍回首……




音乐会结束后,北京市第十八中学校长管杰老师与学音乐教研组组长米秋梅老师表示,非常感谢乐团来到学校举办专场音乐会,让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国民族音乐,拓宽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的认知与理解。两所学校的同学们纷纷发来音乐会观看感言,并向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完美演绎表达感谢。



学生感言
今天下午中央音乐学院的民族室内乐团来到我校演出,作为一个学生,这是我欣赏过最高雅最令我着迷的艺术表演,每个华丽的词语与其相比都黯然失色。随着民族音乐会拉开帷幕,我真真切切的体会到大型民族音乐会的气氛。今天我才发现从管弦乐打击乐曲中演奏出来的歌曲版本是如此震撼和动听,当每一首乐曲被世界顶级音乐家深情演奏出来时,我一次又一次大吃一惊:民族乐曲竟可以发出如此婉转柔美雄伟的各种声音。
——初一(1)班梁夏雯
没有扩音的麦克风,华丽的灯光与冗余的宣传,相隔不过两三米的距离,演奏者们单靠着技术与情感操纵着散发着浓厚典雅韵味的乐器,一首首或激情或舒缓或高亢或凄婉的乐曲响彻在会场的每个角落,回旋于听众的心弦之间,其中的《春江花月夜》基于张若虚的古诗之上创作成曲,这首诗富有张力和奇幻的飘逸一直吸引着我内心深处对美的向往。凄凉的琵琶,悠长的竹笛和古朴的古筝相荣刚弹奏不过几个月去,原诗的画面被表现的淋漓尽致。在演奏过程中,音乐诗意情境与听众演奏者诗人纷纷合为一体。
——初一(1)班李宇宁
今天我们很荣幸的被邀请到现场,听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的演奏。我们都穿戴整齐,端坐在舞台下方。在陈教授的开场白结束后,在这宽敞明亮的大厅里回荡着一段又一段的悠扬乐声。乐曲的此起彼伏,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听鸟啭,赏美景。我们对本次的乐团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们感受到了民乐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昂扬音乐的洗涤。
——初一(1)班刘佳妮
也许是离舞台最近;也许是更加投入,我所感受到的波澜壮阔;我所触及的大雅之堂,都是那么的强烈。我的耳朵像能捕捉人们的心声;我的眼睛像能看见灵魂的摇韵......在这洗涤心灵的旋律里,每个人都是那么的陶醉。乐会结束后,我还仿佛沉浸在那美妙的音乐声中,不断的在记忆中重温那惬意的时光。
——初一(8)班杨敬亭
今天下午我们班全体同学欣赏了优美的民乐。每首歌都有它独特的地方,听了中央音乐学院带给我们的乐曲,身临其境,脑海里情不自禁的涌现出一幅幅五彩的画卷。带着自然的声音,悠扬的鸟鸣,让我这个不太懂民乐的人也感受到了音乐的魅力。音乐是世界上最美的声音,净化了我的心灵。
——初一(8)班甄金
听完这次民族音乐会,我感受到了民族音乐的魅力。以前我一想到民族音乐,我总是想到"唢呐",并且总是和"土"、"俗"挂钩,但听完这次演奏之后,我发现是我孤陋寡闻了。各种乐器有着各种乐器的风格和特色,比如二胡,在以前我认为只能拉一些悲伤的曲目,听完这次表演的《赛马》,我感受到了万马奔腾的震撼之感,让我大开眼界;还有琵琶,一直听课文中说"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这次在音乐厅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声音清脆明亮,同时又带有婉转动人的感觉,让我十分动容,比我原先在网上听到的音色更加温柔,优美。果然,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它真正的魅力。
——高二(10)班孙咪咪
我比较喜欢音乐,它让我放松、平静、专注地融入其中。这次音乐会让我震撼,那种不断变换的曲调所带来的冲击力让我也想学民族乐器了。还有演奏者们都是万里挑一的精英,每当曲调初起,他们四目相对,寻找节奏的配合,让我看到了这种团结和自信的背后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这也是一种力量。真希望还能有机会看到这样的演出。
——高二(10)班李囿辰
这是我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欣赏音乐会。我发现民族音乐的演奏其实不需要多么华丽的布景、多么漂亮的服饰、多么繁杂的动作设计,仅仅是或站或坐于舞台中央,一个人,一个乐器,一双巧手,虽然质朴,却扣人心弦。这次音乐会也让我认识了更多的民族乐器,学习到了听音乐会时基本的礼仪,知道了观众如何用掌声表达自己的对演奏者的尊重和赞美,这也是一种学习。
——高二(10)班闫灵钧
为什么这些演奏者练习一支曲子数千遍,但不管什么时候上舞台演出,不管听众是谁,他们都能做到如此专注和享受,没有一丝因单调而产生的厌烦情绪?我想这是因为喜爱,他们把一生与音乐为伴当做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去享受,才能和音乐一起闪烁光芒。
——高二(10)班张瀚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