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3日上午,由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等多家单位主办,北京语言大学等多家单位承办,以“携手合作、共创未来”为主题的“2021国际中文教育交流周”在京举办启动仪式。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北京大学校长郝平、匈牙利罗兰大学校长薄慕往、美国卫斯理安学院校长薇薇安·富勒、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副校长西蒙·比格斯、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陈德海、巴西大学国际合作集团执行主席罗莎娜·席尔瓦、北京西班牙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院长伊莎贝尔、第十七届“汉语桥”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美洲洲冠军、全球亚军柯鲁瀚、喀麦隆中等教育部汉语教育总督学杜迪、泰国高等教育与科研创新部部长阿奈·劳塔玛塔共11位中外嘉宾致辞,在京各界代表近百人莅临,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主任马箭飞、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刘利主持仪式。

在现场中外来宾的共同见证下,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将“国际中文教育(音乐)实践与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音乐国际实践与研究基地)的牌匾郑重授予中央音乐学院,由我校音乐孔子学院分管校领导赵旻书记领受,标志着我校音乐特色国际中文教育事业进入新阶段。

2014年,原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与我校合作共建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由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负责运行。作为国家汉办全国唯一的音乐文化类基地,成立7年来,在教育部及我校各系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在教学、演出、科研、人才培养等各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绩:举办的“国际音乐夏令营暨研修学院”累计邀请五大洲78个国家34所大学,478位外国师生研习中国音乐文化;“中国音乐海外巡演活动”赴欧美9国18个城市举办30场音乐会及学术交流活动;“与世界分享中国音乐”国际高端论坛先后邀请171位中外****、演奏家及相关负责人研讨交流;研发两套中英双语“外国人学中国音乐”系列教材《百首中国经典音乐作品》和《中国音乐轻松学》填补相关空白,成为全球中国音乐爱好者的重要工具书;邀请5位外国音乐家作为“孔子新汉学”访问****来校研修;先后选派我校学生48人次,赴欧美5国的10余所孔子学院担任音乐特长外派志愿者教师,并在我校开设学分选修课《音乐国际教育与传播》,多管齐下,培养国际音乐交流高素质复合型中外艺术人才。

2021年,为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教育部语言交流合作中心邀请我校继续合作,将“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体验基地”拓展升级为“音乐国际实践与研究基地”,在“用音乐艺术支持国际中文教育,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与合作”方面继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展望未来,“音乐国际实践与研究基地”将建立多层次、多角度的校内外全国协作机制,构建丰富的中外音乐交流文化品牌体系,并积极开拓中外音乐人才培养和教学资源建设,组建专家智库进行以“中国音乐文化国际传播”等为主题的科研项目,通过多种方式“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将基地建设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和号召力的中外互融互鉴的人文交流平台,为推动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与民心相通贡献力量。

供稿:音乐孔子学院办公室 · 音乐国际实践与研究基地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