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届“百川奖”作曲比赛现场
“百川奖”是由上海音乐学院主办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专业作曲比赛。自2009年开始举办,“百川奖”以“纳百川之气象,和时代之韵律”为理念,鼓励青年作曲家在中西乐器融合方面进行富有音乐性、探索性的创作。本届比赛面向全球作曲家征稿,旨在为全球青年音乐才俊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
决赛评委会主席许舒亚,及11位中国作曲家:徐孟东、周湘林、王建民、唐建平、贾达群、郭元、钟峻程、叶国辉、金平、尹明五、陈牧声;此外,还有3位国际评委:国际现代音乐协会主席格伦达·基姆、科隆音乐学院新音乐研究院院长约翰尼斯·薛尔霍恩、法国频谱乐派创始人之一特里斯坦·米哈伊,他们通过“云端”完成作品评审。

官方获奖公示
我校音乐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刘鹏(合作导师:贾国平教授)凭借作品《嘒嘒》获得二等奖。
《嘒嘒》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声景”,并非单纯的五官感受,更多的是一种自然的象征符号,其中包含着诗人热切的情感与饱满的生命体验。站在丘壑峰林的江岸,作者学古人畅怀,联想起李商隐的五言律诗《桂林路中作》,该诗意象纷繁,如蒙太奇般迭入迭出,由远及近,从景至人,一层一层地从外物逼近内里,细腻地展现出了情景交融的动态变化。该作品由“江晴暮晖”“秋色连波”“蝉声依依”“村寺晚诵”以及“幽响”五个段落组成,曲名则取自诗中的“蝉鸣之声”,旨在从细小声音出发,将诗歌意象转为音乐语言,以探索一种兼具诗意性和人文性的诗乐表达方式。
我校研究生二年级学生刘盈廷(指导教师:徐之彤教授)凭借作品《翩跹》获得二等奖。
《翩跹》是一部为六件乐器而作的室内乐。“翩跹”一词出自《文选·左思·蜀都赋》中“纡长袖而屡舞,翩跹跹以裔裔”一句,常用于形容轻盈的舞蹈。作曲者受到中国古典舞身韵的视觉启发,意图用声音来描绘舞姿,将动作的起伏与音响关联起来,以表现线条与身韵的美。通过对六件乐器演奏法的挖掘,试图把中国民族乐器中“吟揉抹挑、弹轮扫拂”等音色,与戏曲中锣鼓、唱腔等元素在作品中表现出来,使这部作品在风格上同时具有中国传统乐曲中文曲的抒情写意,以及武曲的抑扬顿挫。

二等奖获得者官方照片公示
我校博士二年级学生南思羽(指导教师:秦文琛教授)凭借作品《沿着季风的方向》获得三等奖。
《沿着季风的方向》“真正的发现之旅不是为了寻找新的风景,而是为了拥有新的眼光。”作品的灵感来自于刘子超的同名小说《沿着季风的方向》,以作者的视角和眼光,去描绘作曲者所想象的文字笔下的四个场景(本曲的四个片段):1.黎明破晓前的边境 2.日落黄昏时的堤坝3.季风吹过时的慢船4.午夜降临后的边境。

三等奖获得者官方照片公示
我校本科三年级学生赵一儒(指导教师:邹航副教授)凭借作品《忆垂髫》获得优秀奖。
《忆垂髫》这首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于作者本人小学年代班主任老师的几句口头语,全曲借由此作为背景材料,在回忆美好的小学年代的同时,进而引发出在一系列对人生和社会的思考。作者认为:“就个人而言,自己再也回不到那个时代;就全人类而言,也许在浩劫了此次全球瘟疫过后,我们将用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回到那个最初的状态吧……”在音乐材料的设计上,作者使用自创的色彩音列作为支持,进行一系列纵向与横向的变化。同时,作者也采用了几种不同的宋词格律进行气息塑造,意在凸显音乐性格。

优秀奖获得者官方照片公示

全部获奖选手合照
在此,向各位同学及指导教师表示祝贺!

刘鹏,作曲博士,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研究所在站博士后(合作导师:贾国平教授),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讲师。其创作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项比赛并荣获奖项,如2021百川奖二等奖、全国第二届打击乐重奏作品创作比赛优秀奖、第七届第十三届三川奖新音乐作品创作比赛三等奖、国家艺术基金川剧音乐作品创作比赛一等奖、第七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作曲比赛优秀奖以及当代音乐评论比赛三等奖、韩国统营音乐节2019年亚洲青年作曲家大赛决赛奖等。其作品包括了管弦乐、室内乐以及电子音乐领域,并受到诸多文艺团体的委约与演出,例如天籁筝乐团、新西兰钢琴三重奏、新西兰弦乐四重奏、卢森堡室内乐协会乐团(Kammer Musek Ver?in L?tzebuerg)、香港创乐团、Ensemble Novel、中央音乐学院民族室内乐团、北京现代室内乐团以及中国东盟当代乐团等等。2019年12月,于四川音乐学院举办“优秀毕业生文子洋、刘鹏专场音乐会”。在科研方面,英文论文《Personal Thinking on the Creative Directions of Chinese Contemporary Zheng Music》发表于Revista Vórtex,并曾于《人民音乐》《中国音乐》《黄钟》《中央音乐学院学报》《天津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文化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过多篇有作曲技术理论研究的文章。

刘盈廷,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自幼跟随钢琴教育家作曲家廖卫华先生学习钢琴,2014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罗麦朔教授学习作曲,2020年以作曲方向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现师从于徐之彤教授。
2016年为湖南广播电台创作主题曲,2017年创作室内乐作品《南行》被北京德威国际学校收录为必演曲目,2021年在第十届“百川奖”作曲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南思羽,2008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作曲系学习,师从施万春教授。2011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陈泳纲教授、李滨扬教授、罗新民教授。2016年免试推送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硕士研究生,现正攻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博士研究生学位,师从秦文琛教授。
在校期间, 她曾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国家奖学金、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优秀毕业生等。
她的主要作品有室内乐作品《锦瑟》《忆清照》《夜深沉》,合唱作品《蝶梦》,室内歌剧《大红灯笼高高挂》,民乐队作品《寂静之声》,交响作品《梦里云归何处寻》等。
其中,作品《锦瑟》于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的“炎黄杯”民乐作曲比赛中获奖,并在由文化部举办的第十八届全国音乐作品比赛(民乐)“文华奖”中获优秀奖,也因此作品获得国家艺术基金并举办个人作品专场音乐会,其乐谱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作品《忆清照》入围泰国国际作曲比赛决赛;作品《夜深沉》获得北京国际作曲大师班优秀作品奖;合唱作品《蝶梦》获塞尔维亚邓恩国际作曲比赛室内乐组桂冠;她创作的室内歌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入围中国室内乐歌剧推动计划并展演。
她合作过的乐团有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中国青年交响乐团、法国NODUS当代室内乐团、中央音乐学院艺境室内乐团等。

赵一儒,2001 年 5 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市,现为中央音乐学院大三年级作曲系作曲方向学生,师从邹航副教授。
在读期间(含附中)曾获国内外奖项20余次,并且参加各类活动。其中主要经历有:2018 年 荣 获 意 大 利 Golden Lake 作 曲 比 赛YOUNGEST COMPOSER(青年作曲家)奖,以满分 100 分获得意大利阿米达拉作曲比赛室内乐组特等奖,荣获第七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作曲比赛三 等奖,2018 年 12 月获得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第三届音中奖作曲比赛二等奖(同时获得演奏组合二等奖),获奖作品于 12 月 4 日由上海音乐学院学生李金璇,郭继方演奏,该乐谱已被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2018 年 12 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19 年 1 月获得第十五届塞尔维亚邓恩作曲比赛一等奖,4 月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5 月获得第八届中国—东盟音乐周作曲比赛二等奖;在2019年下半年,参加第十届中国CONTEMPO作曲比赛并获得优秀奖,并被英国伯明翰现代室内乐团演出;参加中央音乐学院第十三届炎黄杯作曲比赛并获得二等奖;参加“林耀基中国风格小提琴独奏作曲比赛”并获得了优秀作品奖,该作品被现代小提琴大师Arditti视奏。2021年7月1日,作为天安门广场合唱团一员参加建党百年活动。
相关附件: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