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山水临摹
开课院系:中国画学院
任课教师:边凯
开课时间:2020年2月26日-3月22日
授课对象:本科山水三年级
丨教学目标
明清山水画是在宋元山水画基础上,对宋元山水程式语言转换与扩充的一个重要时期,是更具心性的山水画创作。本课程旨在要求学生在临摹时加强明清山水画中的笔墨理法训练,从明清山水题材内容的文本意义、承载思想等方面去体味明清山水画的独特性,让学生从中认识前人对于传统是如何学习和开拓的,深入了解这一时期山水画的特性与风格。
丨教学要求
本课程以“微信”建群的方式发送图片和资料,在“腾讯会议”内通过视频进行讲授。群内定期检查作业,采用集体点评和单独示范两种方式。参考资料以网上购买和接收老师的PDF电子书两种方式获得。
此次课程,我们选择在中华珍宝馆上所提供的高清素材作为临摹范本。临摹过程中需要注意三个方面:
一要多方涉猎,感受中国画创新的多种可能性,体会明清山水画家是如何从宋元的时代风貌中脱化而出的。
二是课程的开始阶段学生可以从沈周、董其昌、龚贤等作品入手,由简入繁,由临摹局部入手,提倡心手并入的方式方法。
三是学生对于所临摹范本的纸张、笔、墨等材料要具有一定的甄别能力。

任课教师边凯与学生进行网课效果测试



课程中的截图
丨教学框架
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前两周,对明清经典范本进行严谨临摹,潜心体味古人用笔与造境的方式。随后根据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在第三或第四周进行明清笔墨的变体创作。之前变体创作的课程安排是带领学生到北京周边现场收集素材后,用已掌握的明清笔墨语言整理成作品。因此次课程在疫情期间,学生可以采用自己历次采风的风景照片,将其转化成作品。希望通过这样的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探究明清山水的视觉语言规律与生成机制,为四年级的毕业论文和毕业创作打下基础。
本次课程亦想发挥网络教学的优势,运用大量图片,从实践出发,集体讨论,以这种方式激发同学们思考自身创作中的问题。集体讨论每周至少一次,其余时间以点评学生作品为主。
丨部分课件展示






丨考核方式及评分要求
1、作业的整体完成效果。
2、结合课堂作业与上课期间的整体表现。
3、学生对课程的整体认知及理解程度。
丨部分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画论类编》丨俞剑华
《甫田集》丨文徵明
《小窗幽记》丨陈继儒
《六如居士集》丨唐寅
《关于唐寅的研究》丨江兆申
《横看成岭侧成峰》丨薛永年
《快餐式旅游与符号化山水》丨薛永年
《明末清初金陵画坛研究》丨吕晓
《雅债:文徵明的社交性艺术》丨柯律格
《诗之旅:中国与日本的诗意绘画》丨高居翰
《江岸送别—明代初期与中期绘画》丨高居翰
《不朽的林泉》丨高居翰
《从官舍到草堂:14世纪“云山图”的含义、用途与变迁》丨黄小峰
《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丨方闻
《重屏:中国绘画的媒材与再现》丨巫鸿
《时空中的美术》丨巫鸿
丨辅助在线课程资源
三联中读app音频专栏丨邵彦《听山水:中国美术史“卧游”指南》
丨学生创作案例

陈博志明清变体创作《觅境之一》

范芙蓉明清变体创作《微风》

林梓楠明清变体创作《桃源乡》

江格格临摹作品

毛风尘临摹作品
丨任课教师感悟

明清山水流派众多,题材广泛,内容庞杂。如何上好这门课,是我假期以来一直思考的问题。在此期间,我阅读了大量与之相关的明清山水文献,也从中为同学们甄选了一些书籍,这些文献资料从社会学、风格学、图像学等多层次、多角度论述了明清山水画的风貌,对于学生从更大维度上了解明清山水画创作奠定了基础。在家期间,我自己也做了一些明清山水的笔墨练习,做到与学生一起重新认识明清山水。在整个的课程设置上,我选择从明代开始兴盛的实景山水入手,从谢时臣的一张实景山水讲起,与虎丘的地貌特点与景物特征做了较为详实的比较。与此同时,引出何为“山水画”这个概念,随后运用大量自己拍摄的实景图片与明代王履的华山图册行比较,同时又将宋人山水与实景进行比较,进而引出不同时期“师古人”与“师造化”的问题,特别是不同时期的画家还原到自身画面时“师古人”与“师造化”的侧重点问题,这也正是不同时期画家解决由“景”的再现到“境”的营造过程中,所生成的诸多问题。这些内容促使学生对山水画史中的几个重要概念产生思考并引申到写生与创作。随着课程的不断深入,我将带领学生逐步探索明清山水画的核心观念,使学生能从临摹中认识前人是如何研习、开拓传统的,从中丰富自身的绘画语汇,提升表现能力。衷心希望同学们在这门课上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中国画学院边凯
“中国画学院的课程因其特性需要有一定的实际操作,在这个全民应对疫情的特殊时期里,每位教师都在原来线下课程的基础上,着重考虑到适合网上授课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调整,从作品赏析到技术表达一对一的辅导等,做了精心的准备。
大家齐心合力面对疫情,同时,以新形式的教学方式和新思路拓展迎接新时期的学院教学,也是国画学院的教师所要面对的挑战。”
——中国画学院院长刘庆和
宣传部宋曼青/整理编
2020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