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雪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5-02

姓  名: 刘雪峰
所在系所: 材加系
职  务: 科学技术研究院院长
职  称: 教授
通信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邮  编: 100083
办公地点: 主楼207房间
电  话:
邮  箱: liuxuefengbj@163.com
传  真:
研究领域
教育背景
主讲课程
主要论文著作
主要科研项目
获得荣誉及社会兼职
长期从事高性能及难加工金属材料短流程高效制备加工新技术与理论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材料组织性能与形状尺寸一体化控制成形”的学术思想。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如下:
※ 高性能金属材料控制凝固新技术
※ 难加工金属材料控制成形新技术
※ 先进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新技术
※ 新材料短流程高效成形新技术
※ 高附加值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
※ 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及金属3D打印新技术
※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


2003.7-至今,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与控制工程系、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先进制备加工技术研究所工作,教授(2006.7破格晋升)、博士生导师(2008.6直接认定);
2001.7-2003.6,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学博士后,副教授(2002.7破格晋升);
1998.9-2001.6,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博士生,获工学博士学位;
1996.9-1998.8,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工程系金属塑性成形专业硕士生,提前攻博;
1993.7-1996.8,重庆特殊钢(集团)公司特钢研究所工具钢研究室工作,助理工程师;
1989.9-1993.6,重庆大学冶金及材料工程系金属压力加工专业本科生,获工学学士学位。

本科生课程:
※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名师课堂
※ 材料成形与控制
※ 材料短流程近终形成形技术
※ 科研方法实践导论
研究生课程:
※ 材料加工技术前沿
※ 金属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
※ 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技术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题讨论
※ 材料加工工程前沿

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超过100篇;作国际会议特邀报告8次,担任国际会议组委会主席1次、分会主席3次;申请国际PCT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95项,其中已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66项。获国际学术会议大会优秀论文奖1项、全国性学术会议大会优秀论文奖3项、北京冶金青年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1项。

承担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课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防军工科研项目、国际合作科研项目、省部级重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以及企业专利实施许可项目和技术合作开发项目60余项。已有10余项发明专利技术转让多家企业进行中试或实现产业化,研制的多种高性能新材料及精密零部件已在国民经济或国防军工重大重点工程上获得实际应用或试用,为嫦娥工程、北斗卫星、高速列车、大飞机和新型战略武器等做出了重要贡献,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
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具体如下:
1. 国家973计划课题
(1)特种材料成形加工中相变形变作用的精确控制
(2)金属固态成形过程中组织性能的精确控制
2. 国家863计划课题
(1)高可见光活性氮掺杂纳米TiO2粉体的规模化制备技术及应用,重大项目
(2)高性能金属材料控制凝固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高技术创新团队项目、重点项目
(3)高塑高弹铝青铜合金材料的研究
(4)镍钛形状记忆合金制备新技术及其应用
(5)高压高频次开合下触头材料失效机理及其延寿关键技术研究
3.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
(1)高性能铜材短流程生产组织控制关键技术,重点项目课题
(2)高质量铜管短流程生产技术开发,重点项目课题
(3)高精压延电子铜箔生产关键技术开发,重点项目课题
4.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
高性能高精度铜及铜合金板带材加工技术基础研究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材料智能化近终成形加工技术的若干基础问题,重点项目
(2)温型连铸金属铸坯的质量和组织演变规律及机理
(3)连续直通多孔金属脱芯连铸制备基础问题研究
(4)宽固液两相区合金的两相区连铸基础理论与关键科学问题
(5)难加工金属线材半无模拉拔成形技术及相关基础研究
(6)高性能铜合金精密管线材短流程高效制备加工新工艺基础
6. 教育部科研课题
(1)特种高性能精密管线材制备加工新技术及其工艺基础,“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
(2)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技术的基础理论及应用研究,重大项目培育资金项目
(3)特种高性能复合丝材短流程制备及理论基础研究
(4)高性能压延铜箔短流程制备加工新工艺及其理论基础
(5)材料制备加工技术发展前沿研究
7. 国家科技攻关课题
(1)双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微丝制备加工新技术
(2)玻璃包覆金属微丝制备技术
(3)高质量贵/廉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精密零件的开发
(4)车用铝合金零部件的成形新工艺及装置研制
8. 国际合作课题
(1)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UV aging resistance materials based on rare-earth doped nano-oxides composite powder
(2)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of glass coated stainless steel microwire processing
9. 其他省部级科研课题
(1)金属温型连铸技术基础与关键科学问题
(2)短流程大盘重精密铜合金盘管的研发和产业化
(3)信号传输用铜包铝线材高效制备技术的开发
(4)高性能、低成本铜包铝复合材料短流程制备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
(5)镁合金热变形行为与挤压性能的研究
(6)现代交通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
(7)高性能低成本金属结构材料制备加工技术研究
(8)高铁和船舶用关键材料与制备技术
10. 国家重点实验室科研课题
(1)金属控温铸型连铸新技术基础
(2)高性能铜板控制凝固短流程制备技术基础
(3)高强铝合金热挤压组织性能的遗传特征及控制方法研究
(4)均匀孔隙藕状金属控制凝固成形技术研究
(5)高性能金属材料控制凝固与控制成形的科学基础
(6)铝合金分流模挤过程中金属的流动行为
11. 企业横向协作课题
(1)纯铜及铜合金带材的短流程制备
(2)高精电子压延铜箔制备工艺开发
(3)一种纯铜及铜合金带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
(4)精密铜管短流程高效制备加工技术的研究
(5)高性能铜合金管材短流程成形技术开发
(6)B10合金薄壁管材冷-热复合型连铸成形技术开发
(7)高性能低成本铝基层状复合板带材高效生产技术开发
(8)莲藕状多孔金属材料的研究
(9)铜包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开发
(10)铜包铝复合扁线生产工艺与关键装备
(11)贵金属包覆材料连续铸造直接复合成形设备与工艺技术
(12)信号和电力传输用铜包铝复合导体材料高效制备技术的开发
(13)智能化无模拉拔成形设备及其工艺
(14)一种金属层状复合板带材的短流程高效制备方法
(15)高性能铜基材料短流程制备加工技术

获得主要荣誉:
※ 2019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 2018年国家“”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2016年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2015年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 2014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201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2013年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13年第三届北京市发明专利一等奖
※ 2010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
※ 2009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
※ 2006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 2006年重庆市自然科学三等奖
※ 2014年中国专利优秀奖
※ 2010-2012年度北京科技大学先进工作者
社会兼职:
※ 科技部十三五材料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专家
※ 全国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联盟常务理事/物理化学与材料专委会副主任
※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专家
※ 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高级理事
※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铜合金加工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稀有金属材料专业委员会委员
※ 材料先进制备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 现代交通金属材料与加工技术北京实验室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 重庆市高校微纳米材料工程与技术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委员
※ 教育部深空探测联合研究中心材料分中心副主任
※ 《Rare Metals》(SCI源刊)、《材料工程》(EI源刊)和《机械工程学报》(EI源刊)等期刊编委


相关话题/北京科技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