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登陆火星飞船“推进系统”的遴选及其物理学性能

清华大学 辅仁网/2017-07-08

登陆火星飞船“推进系统”的遴选及其物理学性能
THE COMPREHENSIVE OPTION OF THE SPACECRAFT PROPULSION SYSTEMS USING FOR LANDING ON MARS AND ITS PHYSICAL PERFORMANCE 宋知沆;刘玉颖; 1: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农业工程系 2: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应用物理系 摘要(Abstract):

以美国为首的火星登陆计划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火星之旅"中关键环节是顺利将人类送抵火星.对于火星探测载人飞船,整个飞行过程中需要突破的关键性技术之一是飞船推进系统.文章介绍几种目前在此项目中被广泛接受的飞船推进系统,从物理学原理角度分析飞船推进过程中轨道选择等问题,对几种飞船推进系统及其物理学参数进行了全面的比较和分析,以及飞船推进系统的最佳选择等,以飨读者.

关键词(KeyWords): 火星登陆;;推进器;;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VASIMR);;核动力;;无工质微波推力器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中国农业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多层次的“大学物理”国际化教育教学模式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201416);;2014年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以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为载体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

作者(Author): 宋知沆;刘玉颖;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尹怀勤.火星航天器的发射窗口和最佳轨道[J].太空探索,2003(10):43-46.
[2]刘兴武.国外大型运载火箭的发展趋势[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0(2):54-61.DOI:10.3969/j.issn.1004-7182.2000.02.010.
[3]张菽.宇宙神5系列运载火箭的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08(2):56-60.DOI:10.3969/j.issn.1004-7182.2008.02.013.
[4]张娅,刘增光,郑庆.国外固体捆绑运载火箭技术与方案综述[J].上海航天,2013,30(3):39-44.DOI:10.3969/j.issn.1006-1630.2013.03.009.
[5]刘兴武.新型运载火箭宇宙神-5[J].国际太空,2002(6):11-16.
[6]任军学,刘宇,王一白.可变比冲磁等离子体火箭原理与研究进展[J].火箭推进,2007,33(3):36-42.DOI:10.3969/j.issn.1672-9374.2007.03.007.
[7]廖宏图.核热推进技术综述[J].火箭推进,2011,37(4):1-11.DOI:10.3969/j.issn.1672-9374.2011.04.001.
[8]高云逸.星际载人航行的动力之源——核火箭发动机研制“起伏”史[J].宇航员,2013:64-67.
[9]马世俊,杜辉,周继时,等.核动力航天器发展历程(下)[J].中国航天,2014(5):32-35.
[10]杨涓,杨乐,朱雨,等.无工质微波推进的推力转换机理与性能计算分析[C].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0,28(6):807-813.DOI:10.3969/j.issn.1000-2758.2010.06.001.
[11]Roger S C.Eng MIET,A theory of microwave propulsion for spacecraft[OL],http://www.emdrive.com/,2007.7.
[12]吴汉基,蒋远大,张志远.电推进技术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推进技术,2003,24(5):385-392.


摘要: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PDF全文请访问中国知网下载(4019K)
相关话题/技术 系统 中国农业大学 航天 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