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土地政策、供地结构与房价

清华大学 辅仁网/2017-07-08

土地政策、供地结构与房价
Land Policy,Land Supply Structure and Housing Prices 张莉;年永威;皮嘉勇;周越; 1: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 2: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3: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摘要(Abstract):

在现有的土地制度下,地方政府垄断当地一级市场的土地供给,配置土地资源成为政府实现特定政策目标的手段。中国城市土地供给中工业用地偏高而商住用地偏低,明显不同于其他国家。本文在理论层面构建模型表明,这是在现有土地政策下,地方政府面临来自工业用地和商住用地需求方的巨大差异时的策略性选择,我们分析了政府的供地策略及其对房价造成的影响;在实证层面,本文首次采用地级市的分用地类型的供地数据证实了这种供地结构的扭曲将导致房价上升。进一步地,我们发现在东部地区的影响高于全国层面,中西部地区影响较为微弱,原因在于东部地区面临更紧的供地约束。本文的工作为理解房价的上涨以及中央供地政策的实际效果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关键词(KeyWords): 土地政策、供地结构;;房价

Abstract:

Keywords: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CJY03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项目(71231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7329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资助

作者(Author): 张莉;年永威;皮嘉勇;周越;

Email: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曹广忠,袁飞,陶然.2007.土地财政、产业结构演变与税收超常规增长---中国“税收增长之谜”的一个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12):13-21.
陈斌开,徐帆,谭力.2012.人口结构转变与中国住房需求:1999-2025---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微观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1):129-140.
陈斌开,杨汝岱.2013.土地供给、住房价格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J].经济研究,(1):110-122.
陈硕,高琳.2013.央地关系:财政分权度量及作用机制再评估[J].管理世界,(6):43-59.
范剑勇,莫家伟.2014.地方债务、土地市场与地区工业增长[J].经济研究,(1):41-55.
范剑勇,莫家伟,张吉鹏.2015.居住模式与中国城镇化---基于土地供给视角的经验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4):44-63.
丰雷,魏丽,蒋妍.2008.论土地要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J].中国土地科学,22(12):4-10.
宫汝凯.2012.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和房价水平[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2(4):45-56.
宫汝凯,黄宗远.2012.什么推动了中国城镇房价上涨?来自制度变量的证据[J].南方经济,30(9):3-16.
黄晓宇,蒋妍,丰雷.2006.土地市场与宏观经济关系的理论分析及实证检验[J].中国土地科学,20(4):2-8.
蒋震.2014.工业化水平、地方政府努力与土地财政:对中国土地财政的一个分析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10):33-45.
况伟大.2005.房价与地价关系研究:模型及中国数据检验[J].财贸经济,(11):56-63.
况伟大.2010a.预期、投机与中国城市房价波动[J].经济研究,(9):67-78.
况伟大.2010b.利率对房价的影响[J].世界经济,(4):134-145.
况伟大,李涛.2012.土地出让方式、地价与房价[J].金融研究,(8):56-69.
雷潇雨,龚六堂.2014.基于土地出让的工业化与城镇化[J].管理世界,(9):29-41.
李伟,宋敏,沈体雁.2014.新型城镇化蓝皮书:新型城镇化发展报告(2014)[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李永友.2014.房价上涨的需求驱动和涟漪效应---兼论我国房价问题的应对策略[J].经济学(季刊),13(1):443-464.
梁云芳,高铁梅.2007.中国房地产价格波动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8):133-142.
刘守英.2014.直面中国土地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陆铭,欧海军,陈斌开.2014.理性还是泡沫:对城市化、移民和房价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1):30-54.
陆铭,张航,梁文泉.2015.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如何推升了东部的工资?[J].中国社会科学,(5):59-83.
吕江林.2010.我国城市住房市场泡沫水平的度量[J].经济研究,(6):28-41.
沈悦,刘洪玉.2004.住宅价格与经济基本面:1995-2002年中国14城市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6):78-86.
陶然,陆曦,苏福兵,等.2009.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J].经济研究,(7):21-33.
王贤彬,张莉,徐现祥.2014.地方政府土地出让、基础设施投资与地方经济增长[J].中国工业经济,(7):31-43.
吴锦华.2010.我国城市房价上涨的深层原因与对策[J].经济管理,(4):167-172.
吴群,李永乐.2010.财政分权、地方政府竞争与土地财政[J].财贸经济,(7):51-59.
徐建炜,徐奇渊,何帆.2012.房价上涨背后的人口结构因素:国际经验与中国证据[J].世界经济,(1):24-42.
严金海.2006.中国的房价与地价:理论、实证和政策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3(1):17-26.
杨其静,彭艳琼.2015.晋升竞争与工业用地出让---基于2007-2011年中国城市面板数据的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35(9):5-17.
杨其静,卓品,杨继东.2014.工业用地出让与引资质量底线竞争---基于2007-2011年中国地级市面板数据的经验研究[J].管理世界,(11):24-34.
张洪.2007.我国城市土地供应政策的经济分析---以云南为例[J].财贸经济,(6):91-97.
张莉,高元骅,徐现祥.2013.政企合谋下的土地出让[J].管理世界,(12):43-51,62.
张莉,王贤彬,徐现祥.2011.财政激励、晋升激励与地方官员的土地出让行为[J].中国工业经济,(4):35-43.
张双长,李稻葵.2010.“二次房改”的财政基础分析---基于土地财政与房地产价格关系的视角[J].财政研究,(7):5-11.
郑思齐,师展.2011.“土地财政”下的土地和住宅市场: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分析[J].广东社会科学,(2):5-10.
郑思齐,孙伟增,吴臻,等.2014.“以地生财,以财养地”---中国特色城市建设投融资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8):14-27.
周飞舟.2006.分税制十年:制度及其影响[J].中国社会科学,(6):100-115.
周飞舟.2010.大兴土木:土地财政与地方政府行为[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3):77-89.
Cai H B,Treisman D.2005.Does competition for capital discipline governments?Decentralization,globalization,and public policy[J].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5(3):817-830.
Del Negro D,Otrok C.2007.99Luftballons:Monetary policy and the house price boom across U.S.States[J].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54(7):1962-1985.
Driscoll J C,Kraay A C.1998.Consistent covariance matrix estimation with spatially dependent panel Data[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0(4):549-560.
Glaeser E L,Gottlieb J D,Gyourko J.2013.Can cheap credit explain the housing boom?[M]//Glaeser E L,Sinai T M.Housing and the Financial Crisis.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uang H F,Tang Y.2012.Residential land use regulation and the US housing price cycle between 2000and 2009[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71(1):93-99.
Iacoviello M.2005.House prices,borrowing constraints,and monetary policy in the business cycl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95(3):739-764.
Ihlanfeldt K R.2007.The effect of land use regulation on housing and land pric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61(3):420-435.
Kleibergen F R,Paap R.2006.Generalized reduced rank tests using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J].Journal of Econometrics,73(4):1103-1124.
Landvoigt T,Piazzesi M,Schneider M.2011.The housing market(s)of San Diego[R].NBER Working Paper No.17723.
Saiz A.2003.Room in the kitchen for the melting pot:Immigration and rental prices[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85(3):502-521.
Saiz A.2007.Immigration and housing rents in American cities[J].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61(2):345-371.
Stock J,Yogo M.Testing for weak instruments in linearⅣregression[R].NBERTechnical Working Papers No.284.
(1)作者根据中经网统计数据库数据测算所得。
(1)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国土资源年鉴》。
(1)对于政府供地结构,其衡量指标并不唯一,本文在基本回归中采用商住用地占比衡量,其他衡量方法作为稳健性检验。
(2)西藏地区由于样本期间数据严重缺乏故不包括在内,也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同时对于一些数据存在明显错误的城市进行了剔除。
(1)各地级市CPI原始数据来自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对于部分数据缺失的城市,采用该市所属省份当年的CPI数据替代。
(1)Driscoll and Kraay(1998)标准误允许面板数据误差项存在异方差与自相关,同时对可能存在的截面相关也保持稳健。此外,该方法对截面个数没有限制,允许截面个数大于时间跨度。需要注意的是该估计量只在t→∞时渐进有效。
(1)分类标准参见中国国家统计局。
(2)东部省份包括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海南;中部省份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西部省份包括广西、四川、重庆、内蒙古、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
(1)根据《中国国土资源年鉴》中相关数据测算得到。
(1)失业率计算方法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年末单位从业人数)。
(1)住宅价格计算公式为:住宅价格=住宅销售额/住宅销售面积,数据来自历年《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
(2)限于篇幅省去了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估计结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估计结果均不显著,如有需要可向作者索要。


摘要:
扩展功能
本文信息
PDF全文请访问中国知网下载(385K)
相关话题/土地 财政 数据 城市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