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欧洲核子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人类有史以来建造的最大科学仪器,也是现今世界上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由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科学工作者共同设计、建造和使用。中国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参加LHC实验,是最早参加LHC国际合作的国家之一,也是重要参加国之一。中国LHC团队在2012年希格斯粒子的发现及其性质测量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LHC物理研讨会(CLHCP)是所有中国LHC成员每年一度的最大规模的盛会。
张序余在开幕致辞中对参会人员表示热烈欢迎,对兄弟院校给予南京师范大学学科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学校物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并表示学校高度重视高能物理实验的国内外合作,积极参与LHC物理研究工作。特别是近两年来,和清华大学组成的联合CMS团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谢心澄在致辞中回顾了中国参加LHC实验的历史,对中国LHC团队近年来的成长予以充分肯定,并对团队取得的一系列科研成果表示祝贺。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平加仑主持开幕式。
![20211125-第七届中国LHC物理研讨会-胡震-研讨会与会者合影.jpg](https://www.tsinghua.edu.cn/__local/F/25/46/6A44EF3E59CD5CF1985A29F0E76_F84323D3_5ED824.jpg)
专家、****进行在线交流
来自国内外近百所高校和研究所的专家及****500余人在线参加了为期四天的会议,超过3200人次观看了在线直播和回放。会上近200个理论和实验报告涵盖了目前粒子物理研究前沿的重要方向,如新物理的寻找、标准模型的测量、未来加速器发展等。****们重点展示了一批由中国LHC****主导完成的最新研究结果,获得了国内外同行的一致认可。
![20211125-第七届中国LHC物理研讨会-胡震-娄辛丑教授做讲座.png](https://www.tsinghua.edu.cn/__local/E/B6/6C/50ADF1762EFC21C1BFA1CA56BA9_34049E92_1C91DC.png)
娄辛丑作公众讲座
在11月26日晚的公众讲座环节,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能所欧洲强子对撞机实验和未来加速器培育主管科学家娄辛丑作题为“高能量粒子物理前沿—未来国际大型粒子加速器势态”的公众讲座,2000余人在线聆听和参加了讲座,并进行了热烈讨论。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张力发主持讲座。
在11月28日举行的闭幕式上,高原宁为大会致闭幕辞,他总结了本届会议的亮点成果,提出了日益增长的新粒子和新物理发现需求与LHC发现能力的矛盾,并对中国LHC团队未来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易凯代表下届会议承办单位和本届会议地方组委会欢迎大家在2022年相聚于“东方最美校园”。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主任、物理系粒子物理核物理天体物理研究所所长王青主持闭幕式。
由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和物理系联合组建的清华大学高能物理研究中心,以促进LHC国际合作为主要目标,自2004年起,先后参加了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LHCb、ATLAS、CMS、FASER四个实验。实验团队近年来在人才引进、国际合作、学术研究等各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深度参与了LHC上的多个实验的建造和升级,并产生了有重要国际影响的亮点工作,如在五夸克态和双粲重子的发现中,清华高能中心与中国理论物理学家紧密配合,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了广泛关注。
供稿:物理系
编辑:温兴煜
审核:吕婷
2021年11月30日 11: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