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新闻网5月7日电 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近年来中国PM2.5浓度持续下降,空气质量明显改善。然而,当前PM2.5污染负荷仍处于高位,随着污染治理进程的深入,污染物减排幅度逐渐收窄,末端治理的减排难度日益增大,空气质量改善任务依然艰巨。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目标的提出为统筹大气污染防治与温室气体减排指明了方向,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注入了全新动能。在此基础上,生态环境部提出将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加快推动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转变,通过应对气候变化降低碳排放,进而从根本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在此重大国家战略背景下,清华大学地学系张强课题组和环境学院贺克斌课题组基于自主研发的中国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科学评估与决策支持平台(CNCAP),首次构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至2060年中长期排放情景,提出了全国及重点区域的未来PM2.5污染持续改善路径。研究发现,如一方面加大源头治理力度,提升可再生能源比例,推动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产品产量尽早达峰,加快散煤清洁化替代进程,同时持续推进非电行业、柴油机和VOCs重点行业污染治理工作,则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同时,全国绝大部分地区PM2.5年均浓度可达到35μg/m3的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可从2015年的55μg/m3下降到28μg/m3,实现“减污降碳”的协同效应。
由于PM2.5对健康产生影响的阈值极低,世界卫生组织(WHO)给出的PM2.5年均浓度指导值为10μg/m3,而我国现行PM2.5标准相当于WHO第一阶段目标值,距离WHO指导值尚有一定差距。由于空气污染对老年人的伤害更大,在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应当推动空气质量长期持续改善,以达到全面保护人群健康目的。2030年之后,由于末端治理措施的减排潜力基本耗尽,碳中和目标下的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措施将成为我国空气质量持续深度改善的动力源泉。在碳中和情景下,到2060年中国将基本完成低碳能源转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将达到70%以上,工业部门终端煤炭消费比例低于15%,新能源车占比达到60%以上,民用部门能源全面清洁化。2060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约为6.8亿吨左右,相当于在当前排放水平基础上减少90%以上;与此同时,全国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达到8μg/m3左右,78%的人群PM2.5年均暴露水平低于WHO指导值,空气污染问题将得到根本解决。
不同情景下,中国未来碳排放和PM2.5浓度变化(图中百分比表示一次能源消费总量中化石燃料占比)
研究首次提出并量化评估了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未来中长期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指出碳中和目标下的深度低碳能源转型是我国空气质量达到WHO指导值的必由之路。研究为中国制订“减污降碳”协同治理路线图提供了科学依据,并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协同应对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问题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研究提出,下一步应当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推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的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治理,深入发挥和提升结构调整在污染减排中的作用,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逐步构建零碳能源体系;针对“科学治污、精准治污和依法治污”的重大需求,强化科技引领和机制创新,构建碳中和与清洁空气协同的新一代大气复合污染防治技术体系;将保护人民群众健康作为气候变化与空气污染协同治理的出发点,在2030年之后加严空气质量标准并逐步与WHO相关标准接轨,引导空气质量根本改善。
上述研究成果在《国家科学评论》(National Science Review)在线发表,论文题目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2015-2060年PM2.5空气质量改善路径”(Pathways of China’s PM2.5 air quality 2015-2060 in the context of carbon neutrality)。研究首次定量揭示了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中国及重点区域2015-2060年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路径,指出了实现碳中和目标对我国未来空气质量根本改善的决定性作用。
清华大学地学系张强教授为论文通讯作者,地学系博士生程静和地学系助理教授同丹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环境学院贺克斌院士共同设计并全程指导了该项研究。来自清华大学、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参与了该项研究。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能源基金会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93/nsr/nwab078
供稿:地学系
编辑:李华山
审核:吕婷
2021年05月07日 13:40:14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地学系张强与环境学院贺克斌课题组发文揭示碳中和背景下中国中长期空气质量改善路径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2-20
相关话题/能源 污染 科学 清华大学 论文
清华大学工物系和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联合提出创新的SPECT成像机理
清华新闻网5月6日电单光子发射断层成像(SPECT)技术作为临床四大医学影像手段之一——核医学影像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应用于肿瘤、心血管、内分泌等重大疾病诊断中,也是恶性肿瘤的一体化核素诊疗手段中的关键监测方法。SPECT是特色的功能和分子影像技术,有极高(纳摩尔/升)的生物学灵敏度。SPECT技术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雷锦誌等在美科学院院刊发文提出干细胞再生建模新观点
清华大学雷锦誌等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发表论文提出成体干细胞再生调控的数学建模新观点 清华新闻网3月12日电清华大学周培源应用数学研究中心雷锦誌副研究员日前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2014111(10)E880-E887)在线发表论文。该论文题目为《成体干细胞再生的基因与表观遗传调控交叉作用的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第十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探讨公共建筑节能
第十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探讨公共建筑节能 清华新闻网3月28日电(通讯员朱惺惺)3月21日至27日,由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主办,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承办的第十届清华大学建筑节能学术周在清华大学举行。 本届节能周的主题为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清华-东芝能源与环境中心举行2013年度成果报告会
清华大学-东芝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举行2013年度成果报告会第八次管委会会议同期举行 清华新闻网3月19日电3月15日,清华大学-东芝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2013年度成果报告会暨中心第八次管委会会议在杭州举行。 副校长薛其坤教授、东芝公司高级执行副总裁须藤亮先生等出席会议,报告会与管委会由中心主任蔡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东亚数学典籍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东亚数学典籍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 清华新闻网3月14日电(通讯员邓亮)3月8日-9日,由清华大学图书馆科学技术史暨古文献研究所、中国数学会数学史分会主办的东亚数学典籍研讨会在清华大学召开。本次会议共设大会报告17场,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国内外13所高校、研究机构的30位代表,其中包括来自日本的3位**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国家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主干网开通仪式在清华大学举行
清华新闻网4月21日电4月20日,“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未来互联网试验设施FITI(FutureInternetTechnologyInfrastructure)”高性能主干网开通仪式在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网络安全态势感知中心举行。清华大学副校长尤政院士、清华大学网络研究院院长吴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清华大学多项科技成果获第十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
清华新闻网4月20日电4月10日,中国智能科学技术最高奖“吴文俊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十周年颁奖盛典在北京隆重召开。清华大学提名的项目共获得1个一等奖和2个二等奖,清华大学两人获青年奖。软件学院丁贵广团队的《开放环境自适应视觉感知计算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获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电机系胡伟团队的《电力系统安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清华团队荣获2020年度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唯一特等奖
清华新闻网4月20日电4月17日,“中国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重庆两江新区举行,清华牵头完成的七项成果斩获佳绩,其中网络研究院吴建平等牵头完成的“下一代互联网真实源地址验证体系结构、关键技术与规模化应用”项目获得科技进步奖特等奖(2020年度唯一特等奖)。颁奖现场此外,自动化系鲁继文等完成的“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交叉信息研究院吴文斐研究组获得USENIX网络系统设计与实现年会最佳论文奖
清华新闻网4月16日电近日,交叉信息研究院2018级在读硕士生刘俊林、陈奕熹和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吴文斐等作者合作完成的论文《ATP:面向多租户的深度学习训练聚合传输协议》(ATP:InnetworkAggregationforMultitenantLearning)获得第18届USENIX网络系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清华大学第3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终审落幕
清华新闻网4月15日电4月11日,清华大学第39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级终审在第四教室楼举办。本届“挑战杯”自去年11月启动,根据学期安排将院系分场一审延后至春季学期开学初进行。二审以项目墙报评审取代传统的论文文档评审,要求参赛选手更好地凝练项目创新点和亮点,同时为终审增加墙报问辩环 ...清华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