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团队报道B细胞活化起始调控新机制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4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团队报道B细胞活化起始调控新机制


清华新闻网7月12日电 7月10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刘万里团队在《e生命》(eLife)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抗原结合引起的B细胞活化中B细胞受体胞外结构域的构象变化”(Conformational change within the extracellular domain of B cell receptor in B cell activation upon antigen binding)的研究论文,报道了在B淋巴细胞活化的起始阶段,抗原结合驱动B细胞受体胞外结构域内发生的构象变化。

抗原结合引起的IgM-与IgG-BCR构象变化的模式图
B淋巴细胞是抗体免疫应答的核心效应细胞,通过分泌防护性抗体来清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从而保护人体的健康,并且留给人体记忆性免疫力。B淋巴细胞通过其表面表达的B细胞受体(BCR)识别外来病原体抗原,随后启动免疫活化进程。一直以来,抗原与BCR结合后起始B淋巴细胞活化的精细机制并不明确。该论文结合活细胞内蛋白质定点标记技术和荧光共振能量转移技术,利用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及荧光寿命显微镜等成像手段,研究了BCR在结合单价膜联抗原后,其胞外结构域内发生的构象变化。该论文发现IgM型BCR(IgM-BCR)在结合抗原后,膜联免疫球蛋白(mIg)分子内部发生了特定的构象变化;相比之下,IgG型BCR(IgG-BCR)在结合抗原后,mIg分子与Igα/β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显著变化。上述构象变化与B淋巴细胞的活化强度密切相关。另外,IgM-BCR与IgG-BCR在结合抗原后表现出的构象变化差异取决于两者的mIg分子胞内区差异。这一发现为抗原结合起始BCR介导的B淋巴细胞活化的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胞外的抗原结合通过引起BCR内部的构象变化,从而将活化信号传递至B淋巴细胞的胞内以开启下游信号通路。同时,这些研究成果也为B淋巴细胞免疫活化的调控机制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帮助人们进一步理解B淋巴细胞活化的起始机制,从而对探索B淋巴细胞活化失调相关疾病的致病机理、以及药物与疫苗研发等重要工作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刘万里研究员任清华大学生命学院、免疫学研究所、清华-北大生命科学联合中心研究员。刘万里实验室聚焦B淋巴细胞基础免疫学研究,整合交叉学科平台对B细胞免疫识别、免疫活化及相关免疫疾病的致病机理进行研究。自2011年回国独立工作以来,在B细胞异常活化与相关疾病、脂类代谢网络调控B细胞活化新机制、受体复合物调控B细胞活化新机制和机械力感知系统调控B细胞活化新机制等方面多有建树。该论文的发表是刘万里课题组对B淋巴细胞基础免疫学研究领域的新贡献。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沈志勋是本文的第一作者,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生刘思辰及博士后李新新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刘万里研究员为本文的通讯作者,生命学院陈春来研究员也参与本课题研究为共同作者。本研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生命中心和免疫所的大力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elifesciences.org/articles/42271
供稿:生命学院

编辑:李华山

审核:程曦
2019年07月12日 08:35:39  清华新闻网

相关话题/细胞 免疫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化工系燕立唐课题组发文报道石墨烯纳米片在细胞双层磷脂膜间的输运机理
    化工系燕立唐课题组发文报道石墨烯纳米片在细胞双层磷脂膜间的输运机理清华新闻网6月12日电6月7日,清华大学化工系燕立唐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过程所魏炜课题组合作在《科学进展》(ScienceAdvances)发表文章《石墨烯纳米片在细胞膜夹层间的输运》(Transportofagraphenenano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自动化系李梢课题组发现胃癌极早期细胞标志物
    自动化系李梢课题组发现胃癌极早期细胞标志物清华新闻网5月10日电5月7日,清华大学自动化系李梢课题组论文解析胃癌前病变和早期胃癌的单细胞转录组网络(Dissectingthesingle-celltranscriptomenetworkunderlyinggastricpremalig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生命学院何塞课题组发文报道异位的微管会引起多倍体细胞的试图分裂
    生命学院何塞课题组发文报道异位的微管会引起多倍体细胞的试图分裂清华新闻网4月24日电4月18日,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何塞(JoséCarlosPastor-Pareja)课题组在《发育细胞》(DevelopmentalCell)期刊上发表了题为血影斑蛋白Shot在果蝇多倍体细胞中维持核周微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药学院陈立功等揭示脂肪酸和胆固醇通路互作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重要代谢调控机制
    清华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揭示脂肪酸和胆固醇通路互作在肝细胞癌发生中的重要代谢调控机制清华新闻网4月10日电4月6日,清华大学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及其合作者在《胃肠病学》(Gut)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胆固醇生物合成支持由小鼠和人体内脂肪酸合成酶缺失引发的肝癌病变的继续生长》(Cholesterolbios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医学院董晨课题组合作在《自然》报道T细胞功能调控的关键转录因子
    清华医学院董晨课题组合作在《自然》报道T细胞功能调控的关键转录因子清华新闻网3月7日电北京时间2月28日,清华大学医学院董晨课题组和陆军军医大学全军临床病理学研究所卞修武团队合作在《自然》杂志发表题为genome-wideanalysisidentifiesNr4a1asakeymed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清华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发文揭示神经外单胺转运体作为脂肪细胞儿茶酚胺清除新机制
    清华药学院陈立功课题组发文揭示神经外单胺转运体作为脂肪细胞儿茶酚胺清除新机制清华新闻网1月22日电1月17日,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陈立功课题组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生物学》(PLOSBi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3型有机阳离子转运蛋白作为一种新型脂肪细胞儿茶酚胺类物质运载途径并介导白色脂肪棕色化过程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 2020-04-14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干细胞与非编码核酸研究室
    干细胞是指能够分化成为其它功能执行细胞的细胞。它们的存在为人类治愈各种疾病(象癌症、神经退化性疾病和糖尿病等等)带来了希望。为了实现干细胞治愈疾病的潜能,我们必须了解调控干细胞的增殖/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的分子机理。本实验室主要研究非编码核酸这一细胞中的暗物质在干细胞的增殖/自我更新与定向分化过程中的作用。目前我们的研究集中于胚胎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通过这些研究,我们希望能够找到控制干细胞增殖/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细胞生物物理和神经退行性疾病机理研究室
    本实验室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1)细胞分泌(singelcell,quantalvesicle,fusionpore)机理;(2)多巴胺分泌的生理学和疾病模型。研究包括细胞分泌和内吞的动力学,细胞离子通道、受体,细胞分泌对神经、内分泌、心血管系统功能的贡献。我们使用膜片钳、细胞膜电容、电化学微碳纤电极、细胞内[Ca2+]i荧光测量、共聚焦荧光FM成像、光裂解细胞内钙离子络合物以及光遗传学等当代最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细胞重编程和再生医疗研究室
    研究方向:人类的再生能力远不如一些低等动物,例如,斑马鱼心脏可以再生、蝾螈断臂可以再生,等等。近几年来,干细胞和体细胞重编程新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有望通过诱导细胞命运重编程获得自体来源的多种功能细胞类型(例如心肌细胞、肝脏细胞、胰岛细胞、神经元等等),进而有望实现组织器官的修复和再生。这种“再生医疗”的新策略为解决包括老年痴呆症、心肌梗塞、肝衰竭、糖尿病等在内的退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和其他难以治愈的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
  •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免疫与代谢研究室
    免疫与代谢研究室主要研究代谢和免疫系统的交互作用,目前专注于能量代谢的免疫学调控机制。炎症反应是许多重大慢性代谢疾病的普遍特征,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及心血管疾病,然而免疫系统如何在组织和动物整体水平上调控代谢系统,仍然很不清楚。他的研究揭示,寒冷刺激除了激活经典的交感神经系统,还激活替代性活化巨噬细胞,进而作为儿茶酚胺的第二细胞来源,参与调控白色脂肪和褐色脂肪中的肾上腺素信号通路及适应性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