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华,男,汉族,力学博士,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副教授、博导。1982年生于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从2000年本科至博士、博士后、讲师及至今一直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学习和工作,从事航天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研究。主讲课程《航天动力学》。
通讯地址:清华大学蒙民伟科技大楼N925室,100084
电话:
邮箱: jiangfh@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2004.9~2009.7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力学 博士研究生
2000.9~2004.7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 工程力学 本科生
工作履历2014.12~至今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副教授
2011. 6~2014.12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助理研究员
2009. 7~2011.6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博士后
学术兼职AIAA高级会员
研究领域深空探测轨迹优化、遥感卫星对地成像任务规划仿真、航天器编队飞行动力学与控制、高精度卫星轨道建模与仿真计算。
研究概况博士期间主要从事航天器编队飞行的轨道动力学研究,博士后至今主要从事深空探测轨道动力学与控制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遥感卫星对地成像任务规划仿真、高精度卫星轨道预报建模计算等工程应用研究。深空探测轨道动力学与控制具体为电推进发动机产生的连续小推力作用下,行星际探测器进行多目标探测的轨迹全局和局部优化。
奖励与荣誉2009年清华大学优秀博士毕业生及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2010年第二届全国深空轨道设计竞赛冠军
2010年第五届国际深空探测轨道优化竞赛季军
2015年第八届国际深空探测轨道优化竞赛亚军
学术成果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863项目1项,教育部自主科研项目1项,航天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3项。发表学术论文36篇,包括SCI论文21篇,其中第一、第二(学生为一作)及通讯作者的15篇,以及EI论文3篇,出版学术专著1本。论文被SCI他引共113次,其中ESI 高被引论文1篇,1篇论文的分析结果被美国工程院院士K. T. Alfriend作为重要公式写入教材。主要成果为:
1. 在航天器编队飞行相对运动研究方面:给出了航天器间轨道半长轴差的高阶展开式,指出Lawden 方程的周期解条件是半长轴相等的一阶近似,解答了学界的疑惑;运用数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周期相对轨道的几何性质,发现相对轨道总是在二次曲面上:通常在单叶双曲面上,特殊情况下在椭圆锥面或椭圆柱面上,给出了相应的解析判据;首次研究了相对运动中的两点边值问题,提出了相对 Lambert 问题并给出了解法,揭示了周期相对轨道的初末状态和时间之间的内在规律。
2. 在轨迹局部优化方面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开发了一套高效的燃料最优控制问题同伦求解方法,提出了一种同伦伪谱相结合的轨迹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单段优化到多段整体优化的协态变量转换思想。通过算例对比表明,该理论方法在计算效率和结果的最优性上匹敌于、甚至略优于欧美同行。
3. 在轨迹全局优化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轨道动力学特点的分支定界法,以及序列的粗略优化准则和精细优化策略。参加代表轨迹优化最高水平的国际轨迹全局优化竞赛(GTOC),获得2010年GTOC5季军,实现了国内参赛团队在此项赛事的巨大突破(此前最高排名是第10),获得2015年GTOC8亚军,打破了国内参赛团队在此前七届的最高排名纪录——本人在GTOC5取得的季军。我国国防部网站对此佳绩予以了报道。GTOC历届冠军全部来自美、欧、俄等航天任务设计领域具有顶级水平的专业机构,本人取得的成绩在国内外学术同行中产生重要影响。
4. 在工程实践方面: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载人航天交会对接项目,本人独立开发的高精度轨道预报模型,为本项目成功应用于神舟八号、九号、十号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的工程设计提供了重要保障;开发的同伦轨迹优化方法被宇航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应用于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重大任务的轨道设计与控制任务中;将轨迹优化研究成果推广到遥感卫星工作模式规划之中,解决了困扰工程应用的相关难题。
代表性学术论著:
[1]Jiang Fanghua; Tang Gao. Systematic low-thrust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a multi-rendezvous mission using adjoint scaling.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16, 361(4): No. 117.
[2]Tang, Gao; Jiang, Fanghua. Capture of near-Earth objects with low-thrust propulsion and invariant manifold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16, 361: 10.
[3]Tang Gao; Yang Hongwei; Jiang Fanghua; Baoyin Hexi; Li Junfeng. GTOC8: Results and methods of team 3 - Tsinghua university,26th AAS/AIAA Space Flight Mechanics Meeting, Napa, CA, United States, 2016.
[4]Tang Gao; 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Low-thrust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of asteroid sample return mission with multiple revolutions and moon gravity assists. 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15, 58(11): No. 114501.
[5]Zeng Xiangyuan; 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Asteroid body-fixed hovering using nonideal solar sails. Research in 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 2015, 15(4): 597~607.
[6]Zeng, Xiangyuan; 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Baoyin, Hexi. Study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rotating mass dipole and natural elongated bodies.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15, 356(1): 29-42.
[7]Ma, Pengbin; Jiang, Fanghua; Baoyin, Hexi. Autonomous Navigation of Mars Probes by Combining Optical Data of Viewing Martian Moons and SST Data. Journal of Navigation, 2015, 68(6): 1019-1040.
[8]Tang Gao; Jiang Fanghua.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for Low-Thrust Multiple Asteroids Rendezvous Mission. 2015 AAS/AIAA Astrodynamics Specialist Conference, Vail, CO, USA, 2015.
[9]Wu Zhigang; 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Extension of frozen orbits and Sun-synchronous orbits around terrestrial planets using continuous low-thrust propulsion,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15, 360(1).
[10]Jiang Fanghua; Chen Yang; Liu Yuecong; Baoyin Hexi; Li Junfeng. GTOC5: Results from the Tsinghua University. Acta Futura, 2014, 8(2): 37-44.
[11]Wu Zhigang; 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Artificial Martian frozen orbits and Sun-Synchronous orbits using continuous low-thrust control. 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 2014, 352(2): 503-514.
[12]李俊峰, 宝音贺西, 蒋方华. 深空探测动力学与控制.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13]Jiang, Fanghua; Baoyin, Hexi; Li, Junfeng. Practical techniques for low-thrust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with homotopic approach.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12, 35: 245-258.
[14]Guo, Tieding; 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Homotopic approach and pseudospectral method applied jointly to low thrust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Acta Astronautica, 2012, 71: 38-50.
[15]Guo Tieding; Jiang Fanghua; Baoyin Hexi; Li Junfeng. Fuel optimal low thrust rendezvous with outer planets via gravity assist. Science China-Physics Mechanics & Astronomy, 2011, 54: 756-769.
[16]李俊峰, 蒋方华. 连续小推力航天器的深空探测轨道优化方法综述. 力学与实践, 2011, 33: 1-6.
[17]Zhu Kaijian; 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Baoyin Hexi. Trajectory optimization of multi-asteroids exploration with low thrust. Transactions of the Japan Society for Aeronautical and Space Sciences, 2009, 52(175): 47~54.
[18]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Baoyin, Hexi; Gao, Yunfeng. Two-point boundary value problem solutions to spacecraft formation flying.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09, 32(6): 1827-1837.
[19]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Baoyin, Hexi; Gao, Yunfeng. Study on relative orbit geometry of spacecraft formations in elliptical reference orbits. Journal of Guidance, Control, and Dynamics, 2008, 31(1): 123-134.
[20]Jiang, Fanghua; Li, Junfeng; Baoyin, Hexi. Approximate analysis for relative motion of satellite formation flying in elliptical orbits. Celestial Mechanics and Dynamical Astronomy, 2007, 98(1): 31-66.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蒋方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5
相关话题/清华大学 师资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俊峰
李俊峰,Ph.D,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讲课程:理论力学、运动稳定性、航天器动力学、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高等动力学、现代航天技术概论等。教学成果: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担任国家精品课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编《理论力学》(第1、2版)被评为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rdqu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兰旭东
兰旭东,男,博士,副教授。2010年加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发动机研究中心,从事气动、燃烧、传热、冷却、电机、智能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基础研究、技术和产品开发工作,主讲本科生的《航空发动机原理》课程;目前担任航空发动机中心副主任。联系方式:清华大学106实验楼207室,100084电话:手机:**Email:lanxd@mail.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199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岩
2001年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获工学学士学位,2007年于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获工学博士、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在美国西北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后回国到清华大学任教。 教育背景2001.9 ~ 2007.1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专业,博士研究生1997.9 ~ 2001.7 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工程力学专业,本科生 工作履历2010.8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李路明
李路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科的学术带头人,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航空宇航系主任,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所长。负责人机与环境工程学科方向的学科建设,带领研究所科研团队从事航天医学工程及神经工程相关的科研工作,作为负责人带领的团队入选清华大学首批7个创新团队。 教育背景1986.9-1991.7 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学士1991.9-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朴英
朴英,教授,博导电话:传真:**E-mail:piaoying@tsinghua.edu.cn办公地址:清华大学主楼816室。邮编:100084主持了航空燃气涡轮风扇发动机系统技术研究,主持了与俄罗斯AHA设计局、CIAM研究院和莫斯科航院等技术交流与合作,主持了矢量推力技术研究,主持清华大学推进与动力技术研究所学科建设。主持开展了航空叶轮机械气动热力学研究、冲压发动机亚/超声速流动与燃烧数值模拟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陆秋海
陆秋海,教授/博士生导师,工程动力学研究所所长,振动实验室主任,兼清华大学应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清华大学强度与振动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结构损伤动力学识别方法、振动辨识与控制等。目前主讲课程:振动量测(本科)、工程振动试验分析(研究生)、振动模态分析及其应用(研究生)。 教育背景1988.9-1993.7,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学士1993.9-1997.9,清华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眭亚楠
眭亚楠 Sui, Yanan助理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神经调控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地址: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蒙民伟科技大楼N-623室邮箱:ysui@tsinghua.edu.cn网站:www.yanansui.com 教育背景2006 - 2010,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士2011 - 2016,加州理工学院,计算与神经系统(计算与应用数学),博士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邱信明
邱信明(QIU Xinming) 教授,博士生导师电话:+86 传真:+86 E-mail: qxm@tsinghua.edu.cn办公地址:逸夫技术科学楼1309邮编:100084 教育背景1992-2002年,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1997、2002年获学士和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2002-2004年,英国剑桥大学工程系细观力学中心,博士后。2004年9月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浩文
王浩文 首席研究员 无人机系统实验室负责人 bobwang@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1987.9-1991.7 南京航空学院飞行器系直升机设计专业 本科1991.9-1994.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专业 硕士研究生1994.9-1998.7 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固体力学专业 博士研究生 工作履历1998.9-2008.7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王兵
王兵,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工学博士,1977年2月生于河北唐山。2005年起在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承担教学科研工作至今,历任讲师、副教授;2009年5月起负责学院学生工作,曾任航院党委研究生工作组组长,现任航院党委副书记。联系方式:https://www.labxing.com/scpthu电话:**,**Email:wbing@tsinghua.edu.cn 教育背景199 ...清华大学考研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0-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