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张美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0-04-15


姓  名: 张美兰
性  别: 女
籍  贯: 江苏南通
邮  箱: zhangmeilan@tsinghua.edu.cn
研究 室: 新斋317
张美兰,女,汉族,江苏南通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语言学学会理事,北京市语言学会理事。清华大学语言研究中心副主任、《清华语言学博士丛书》副主编、东哈萨克斯坦大学“东方学术杂志”外方编委、《海外汉语教育》、《国际汉语学报》、《汉语史与汉藏语研究》编委。Languageand Linguistics、《中国语文》、《语言科学》、《语言教学与研究》、《世界汉语教学》 、《古汉语研究》等学术期刊的审稿人。国家社科项目、教育部社科项目、留学基金委项目通讯评委。
教育背景1981.09—1985.07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学士学位。
1985.09—1988.07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获硕士学位。
1996.03—1999.07南京大学中文系汉语史专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履历1985.07—1999.12南京师范大学讲师、副教授(1995年)。
2000.01—2002.04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研究员。
2002.04—至今,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2003),2006年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2017年人文学院长聘教授。

2007.03,浸会大学林思齐研究中心访问;2007.09—2008.07哈佛大学文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2011.04—2011.10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访问;2012.04—2012.05,香港中文大学佛教研究中心访问; 2012.11-2012.12香港王宽诚教育基金讲座;2013.05—2013.06法国中法中心高级访问;2014.09—2014.10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访问;2015.06—2015.07联合国中文组&纽约中文协会访问。2015.09东哈萨克斯坦大学访问。先后赴日本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日本爱知大学、日本青山学院、日本实践女子大学,韩国僧伽大学校、韩国海印寺佛学院、韩国汉阳大学、韩国釜山庆星大学,美国哈佛大学、佛罗里达大学、斯坦福大学、威斯康星大学麦迪尼分校、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巴黎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匈牙利罗兰大学、德国哥廷根大学、东哈萨克斯坦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台湾中正大学、台湾佛光山、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大学,澳门大学、澳门理工学院等地进行学术讲座等访学活动等。

最近5年参加的国际学术会议有:
1. 汉语量的特殊表达方式,「汉语里对“量”的表达与习得国际研讨会」暨「法国中文研究与教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法国中文研究与教学学会与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2013 年 5 月 24 -25 日( INALCO, Paris)
2. The 6th East Asian Humanities Forum, Hanyang University kr.“第六届东亚人文学论坛”韩国汉阳大学,2014.10.30-11.3
3.阿拜思想研究——纪念阿拜诞辰170周年国际学术会议,东哈萨克斯坦大学,2015年9月18日
4.跨学科语言接触研究国际会议,法国国家基金项目(ANR-12-BSH2-0004-01), 2015年12月12日-13日)
5.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History of Colloquial Chinese—Written and Spoken,Rutgers University,March 11-12, 2016 ( “白话和官话的历史以及方言的历史文献国际研讨会”,美国罗格斯-新泽西州立大学,2016 年 3 月 11-12 )
6.清代口语文献中的异形字,世界汉字学会第四届年会“表意文字体系与汉字学科建设”,2016年6月24至28日韩国釜山,韩国釜山庆星大学 韩国汉字研究所
7.首届“欧洲汉语教育学科建设 - 机遇和挑战”国际研讨会,2017年2月10-12日,匈牙利罗兰大学。
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han Buddhism in a Global Context” ,University of G?ttingen,Germany , June 26 - July 4, 2017.
研究领域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字学、禅宗语言、近代汉语、明清域外汉语文献研究史、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研究等。
奖励与荣誉1.《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获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2年。
2.《〈祖堂集〉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获首届“中华文化优秀著作奖”的三等奖,2004年。
3.《明清域外汉语官话文献与语言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获第四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图书奖)2013年
4.《汉语双宾语句式结构、语义的历时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获北京市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6年。

学术成果(一)主持科研项目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2011-2016):“近代汉语常用词词库与常用词历史演变研究”。
2.清华大学自主科研Z04-1 中国重大社会经济文化问题研究专项:“国际化背景下的21世纪汉语语言学研究(2013-2016),清华大学科研院”。
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4-2009):“汉语双宾语结构句法语义历时研究”。
4.国际商务汉语教学与资源开发(中地海外埃塞俄比亚公司(CGC OVERSEAS CONSTRUCTION ETH.LTD)2010-2014)。
5.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2012-2015):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北京口语研究(12WYB018)。
6.北京市社科规划项目(2016-2019):《清末民初北京话口语词词典》之编撰(16YYB022)
7.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项目(2011年):《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藏清末至民国初年在华传教士中文译著目录提要》
8.国务院侨务办课题(2011-2012):美国大波士顿地区华文教育规律研究(GYBY**) 。
9.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东西学术研究交流研究所项目: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对十九世纪末汉语官话研究的贡献——《官话类编》专题研究,(2007年)
10. 清华大学人文振兴项目(2005-2007):《<祖堂集>校注》。
(二)主要著作
1.《禅宗语言概论》,台湾五南图书发行公司出版,1998年。
2.《近代汉语语言研究》,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年。
3.《〈祖堂集〉语法研究》,商务印书馆,2003年。
4.《近代汉语后缀形容词词典》,贵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
5.《近代汉语论稿》,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4年。
6.《祖堂集》校注,商务印书馆,2009年。
7.《明清域外汉语官话文献与语言研究》,东北师大出版社2011年,
8.《哈佛大学燕京图书馆馆藏清末至民国初年在华传教士中文译著目录提要》,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2013年。
9.主编《日本明治時期漢語教科書匯刊》(1—26册),广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
10.《<清文指要>汇校与语言研究》,(合著,第一作者),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11.《汉语双宾语句式结构、语义的历时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年。
(三)主要论文
曾在《中国语文》、《语文研究》、《语言研究》、《世界汉语教学》、《北京社会科学》、《清华大学学报》、《吉林大学学报》、《古汉语研究》《古籍整理研究学刊》、《近代汉语研究》、《中国典籍与文化》、台湾《中山人文学报》、《汉语学习》、香港《人文中国学报》、澳门《南国人文学刊》、韩国《东亚文献研究》、《韩汉语言研究》、Language and Information Institute、日本《中国21》等刊物上发表有关近代汉语、禅宗语言、明清世界汉语、早期北京话口语词等方面的研究论文110余篇。
(1)北京话口语词探源,《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选编(第五辑)》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560-568页,2017。
(2) The Decline of Manchu in Its Contact with Late Qing Chinese—A Case Study of Several Editions of Qingwen Zhiyao , meilan zhang , jin Qi, Languages and Genes in Northwestern China and Adjacent Regions, pp 141-152. Xu D, Li H.Springer Singapore. May 2017. Springer (斯普林格出版社)
(3)《从<语言自迩集·谈论篇>对<清文指要>的改订看其满文特征的脱落》, 徐丹主编《语言接触与语言变异》,(第一作者)商务印书馆2017年
(4)从《清文指要》满汉文本用词的变化看满文特征的消失,《中国语文》,2016第5期,(第一作者)《人大复印资料》2016年第12期全文转载
(5)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的不平衡对应分布——以《官话指南》及其沪语粤语改写本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54-63页
(6)言文合一与大众通俗白话语体的形成,《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7)常用词的历时演变在共时层面的不平衡对应分布——以《官话指南》及其沪语粤语改写本为例 ,《清华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
(8)明清时期的汉语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年11月18日第6版
(9)从《官话指南》方言对译本看官话与沪语、粤语动词的异文表达, 《合肥师院学报》(第一作者)2016第5期
(10)从《官话指南》方言对译本看沪语粤语方言名词特点,收入《文献语言学》第三辑,中华书局,2016年
(11)《官话指南》及其四种方言对译本的价值,《国际汉语教育》,2016年第2辑。
(12)清代口语文献中的异形字,《汉字研究》第15辑(韩国)2016年8月(第一作者)
(13)Division of New and Old Shanghai Dialects—A Study of Early Tuhua Zhinan and Huyu Zhinan,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he History of Colloquial Chinese—Written and Spoken,Rutgers University ,USA,March 2016
(14)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过程中新词的主导地位的确立与择一倾向 ,《中文论坛》(第一辑,湖北大学文学院《中文论坛》编辑委员会),长江出版社,2015年P174-181。
(15)称谓词“兄弟”历时演变及其路径,《中国语文》2015年第4期(第一作者)
(16)称谓词“弟兄”一词的历时演变与地域分布,《语言研究》2015年第1期(第一作者)
(17)“编以致用”狄考文编撰汉语口语教科书的理念——以《官话类编》为例,登州文会馆与近代中国文化教育事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5
(18)《言语动词“商量”、“商议”的历时演变及其分布特点》,《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第一作者)
(19) “遇见”义动词“碰”、“撞”的历时发展及其地域分布,《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第一作者)
(20)明清常用词的历时替换——以鼓词曲本《西游记》为例,《苏州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第一作者)
(21)从小说《西游记》到鼓词《西游记》看明清常用词的兴替,第六届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4(第一作者)
(22)从《清文指要》看清代北方话口语词,《语言与信息社会》Language and Information,(韩国)2014年
(23)从小说《西游记》到鼓词《西游记》看明清常用词的兴替,(合作)《国际汉语学报》2014年第5卷第1辑(第一作者)
(24)从《训世评话》看明初几组常用名词的兴替变化,韩国《汉语文化研究》第二辑2012
(25)从《训世评话》文白对照看明初汉语常用动词的兴替变化,《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26)元至明初白话口语——以明初《训世评话》文白新旧常用词为对象,《汉语书面语的历史与现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
(27)从《训世评话》看明初几组常用动词的兴替,《历史语言学》第6辑,商务印书馆2013
(28)从朝鲜汉语教材《训世评话》看明初汉语常用词新旧质素历时兴替 ,载张西平主编《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商务印书馆2013年
(29)近代汉语玩耍义动词“玩”“耍”的历时兴替研究,《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7辑,2014年,巴蜀书社。(第一作者)
(30)从《训世评话》文白对照看明初汉语常用动词的兴替变化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31)明初汉语常用词新旧质素的兴替变化——以《训世评话》为中心,《安徽理工大学学报》,2013第6期
(32)“浸泡”义动词“浸”、“渍”、“泡”的历时演变,《南国人文学报》2013年第二辑(澳门)2013第6期(第一作者)
(33)汉语常用词历时演变的新视角——以版本异文为视角,《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3第2期
(34)胡明扬先生与近代汉语研究,《烛照学林——胡明扬先生纪念文集》,商务印书馆, 2013年
(35)西晋佛经中的双宾语句式,《汉文佛典研究论集》2012语文出版社(第一作者)
(36)19世纪福州平话圣经资料中的福州话语法,王建设,孙汝建主编《第二届海外汉语方言研讨会论文集》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 P290-303
(37)中古汉语工具格论元角色的显现与句法成分的构成——中古汉译佛典中工具名词的句法结构探析,《汉文佛典语言学:第三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2011台湾法鼓山
(38)从明清海外商务汉语教材的编撰看商务汉语教材的历史,《国际汉语教育》2011年第2期P104-118
(39)明治时期日本的汉语教学及其特点,《国际汉语教育研究》第1辑,高等教育出版社P102-117,2011年
(40)“嚼裹(过)”一词探源张美兰《中国语文》2011年第5期
(41)十九世纪末北京官话背景下的两部朝鲜汉语教材,《吉林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42)西周金文双宾语动词及句式,《中国文字研究》第14辑,大象出版社2011年(第一作者)
(43)论《参订汉语问答篇国字解》词汇的去北方话倾向 ,《中国方言—语言学与文化的意蕴》(韩国),2011年5月(第一作者)
(44)《西游记》双宾语句式,《汉语史研究集刊》(第14集),巴蜀书社2011年(第一作者)
(45)主观性与“听”字容让型的使役表达, 《语言学的理论与运用》(二),北京市语言学会编,商务印书馆2010年,页79-91
(46)十九世纪美国来华传教士的汉语学习和汉语传播,《首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10月
(47)同义词的地域分布特点与清代南北官话。《汉语史学报》第十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48)表目的语义的“VP+去”与“去+ VP”句式之历史与地域类型分布, History and Dialectal Varia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6th Cross-Strait Conference on Chinese Historical Grammar,台北中央研究院,2009年8月
(49)19世纪福州平话《圣经》系列资料中的方言用字,《语言与信息社会》Language and Information,Sogang University(韩国)2009年
(50)清末北京官话的句法特点——以几部域外北京官话资料为例,香港《人文中國學報》2009
(51)清末民初北京口语中的话题标记——以100多年前后几部域外汉语教材为例,《世界汉语教学》, 2006年第2期。P63-73
(52)十九世纪末汉语官话词汇的南北特征————以九江书局版《官话指南》为例,《韩汉语言研究》2008年(韩国)
(53)清末汉语介词在南北方官话中的区别特征——以九江书局改写版《官话指南》为例,《继往开来的语言学发展之路》,语文出版社2008
(54)《华语官话语法》及其语法问题偏误辨析,《海外汉语探索四百年管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55)《官话类编》与十九世纪的汉语官话,《东亚文献研究》(韩国)2008.1
(56)《语言自迩集》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57)文法と语汇から见た19世纪の域外汉语教材の官话の样相,《十九世纪中国语の诸相——周缘资料(欧米·日本·琉球·朝鲜)からのァプロ一チ》,雄兄堂出版,2007年,P33-59(日文)
(58)明治时代の中国语教育とその 特徵,爱知大学现代中国学会编,《中国21》Vol.27,风媒社P131-152,2007年3月。
(59)日本明治期间汉语教科书中的北京话口语词, 《南京师大文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
(60)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对十九世纪末汉语官话研究的贡献——《官话类编》专题研究,2007(香港浸会大学林思齐研究所)
(61)比拟助词“似”、“也似”、“似的”的语法化途径和产生过程,The Path of Grammaticalization and Process of Emergence of the Markers of Comparison si, yesi, and si de, 《中国语言与文化研究——贺何镆铘诞辰60岁》,Norway,2006.
《Studies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festschrift in honour of the 60th birthday of Christoph Harbsmeier》Hermes Academic Publishing and Bookshop A/S,P.O.Box 2709 Solli, N-0204 Oslo, Norway ,2006. P285-302
(62)近代汉语使令动词及其相关的句法、语义结构,《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P96-105《语言文字学》(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7期转载。P82-91
(63)《祖堂集》校录勘误补,徐时仪等编《佛经音义研究》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4)传教士利玛窦的汉语学习与汉语研究,商务印书馆语言学出版基金第二届中青年语言论坛论文,杭州,2004。《21世纪的中国语言学》(二),商务印书馆, 2006。P515-536
(65)掌握汉语的金钥匙——元明清东西方汉语教材特点比较,2005年P226-241;收入《世界汉语教育史研究——第一届世界汉语教育史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澳门理工学院出版,2005年。P90-100《国际汉学》第12辑,大象出版社,
(66)《华语官话语法》中语法问题分析(西洋汉语研究国际研讨会论文),《国际汉学》第10辑2004年。P288-306
(67)词的概念表达与字符取象间异形同构现象中的认知背景,《汉字传播与中越文化交流》,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4年, P37-51
(68)论宋代禅宗语录的语言特色——从《祖堂集》与《五灯会元》等语言的风格差异入手,第二届韩国佛教学结集大会论文,韩国, 2004.
(69)《祖堂集》话题问句,IACL-12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年会论文, 南开大学2004.
(70)从偏正结构的认知基础看近代汉语比拟结构的发展,《对外汉语的跨语言研究——汉语学习与认知语言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3年。
(71)《祖堂集》文献与点校, 《中国禅学》第二辑,中华书局,2003年。P1-11
(72)近代汉语几种句式结构成分的变化及其句法后果,《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3年第1期,《语言文字学》2003年第7期转载。P90-91
(73)《祖堂集》祈使句及其指令行为的语力级差(IACL-11国际中国语言学会年会论文,日本名古屋),《清华大学学报》2003年,第2期。P87-94
(74)从《祖堂集》问句的用法特征看中古语法对其影响,《语言科学》第3辑,2003年。P80-91
(75)从 “ ” 字 说 起 —— 浅论会意组合字,《汉字论丛》第二辑,崇文书局2003 P103-110


(76)《五灯会元》动量词研究,(台湾)《法藏文库·中国佛教学术论典》第71辑。2003年2月,P399-445
(77)再论近代汉语“我把+你个+名词性成分”,《河北师大学报》2002年第1期。P72-74
(78)简论《逆臣录》在明代词汇研究中的价值,《汉语史学报》第2辑,2002年。P89-101
(79)《十国春秋》禅僧列传校读札记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02年第3期。P77-79
(80)《训世评话》中授予动词“给”, 《中国语文》 2002年第3期。P81-83
(81)论近代汉语NA状心结构,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5期。P69-73
(82)《语言自迩集》中的清末北京话口语词及其贡献,《北京社会科学》,2007年第5期
(83)《官话类编》与十九世纪的汉语官话,《东亚文献研究》(韩国)创刊号,2008年
(84)从汉语比拟句式结构的发展看名词性偏正结构的构成, 《汉语学习》2002年第1期。P16-21
(85)《祖堂集》语言研究概述, 《中国禅学》创刊号,中华书局,2002年。P332-342
(86)《祖堂集》判断句研究,第四届海峡两岸汉语史语法国际会议论文,台北2002.
(87)《祖堂集》语言的构成因素,首届汉文佛典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台湾高雄,2002.
(88)高丽海印寺海东新开印版《祖堂集》校读札记,《古汉语研究》2001年第3期。P79-84
(89)《逆臣录》的语料价值 ,《语言研究》2001年特刊。P177-183
(90)论《元曲选》“把 ∕ 将OV在L”句式, 《古汉语研究》2000年第1期,P59-64。
(91)论近代汉语“我把你个+名词性成分”句式, 《语文研究》2000年第3期,P40-46。
(92)《祖堂集》俗字校录勘误,《汉字的应用和传播》,华语出版社2000年8月。P341-347
(93)《祖堂集》选择问句研究,香港《中文学刊》第2期2000年12月。P139-15
(94)《五灯会元》专用动量词,《语言研究论集》(六)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
(95)论近代汉语后缀形容词,台湾《中山人文学报》(总第9期)1999年,P1-23。
(96)《训世评话》校勘札记 ,《古籍研究》1999年第1期,P12-15。
(97)论近代汉语“把∕将OSV”句式,《江南大学学报》1999年第3期,P93-96。
(98)《训世评话》词语考释 ,《南京师大学报》1998年第3期,P135-138。
(99)从《管锥编》看《汉语大词典》义项的漏略, 《中文》1998年第1期,P27-30。
(100)皎然诗用韵考, 《语言研究论集》(五)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年12月P316-343。
(101)敦煌《蜀语》校注补,《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年第2期。P17-20
(102)禅宗语言非言语表达手法,《中国典籍与文化》1997年第4期,P102-108。
(103)《五灯会元》词语二则,《古汉语研究》1997年第4期,P30。
(104)《五灯会元》同形动量词,《南京师大学报》,1996年第2期。
(105)《游仙窟》释词, 《南京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106)变文词语拾零, 《南京师大学报》,1992年第2期。
(107)双方位名词的义转,《中文自学指导》1992年第6期。
(108)《五灯会元》词语校释二则, 《近代汉语研究》(一),商务印书馆,1992年
(109)南通方言词探源拾零, 《南通今古》1989年第5期
(110)异体字解说,《中文自学指导》 1989年第2期
(111)释“一上”,《中国语文》 1989年第6期


相关话题/清华大学 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