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义和,男,1945年生,安徽省合肥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子学会高级会员。1970年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留校任教。长期从事微电子学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教学、科学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LSI/VLSI测试方法学和可测性设计,多媒体VLSI设计技术,网络和数据安全VLSI结构。
·1980年-1983年主要参加NMOSCm8085A八位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研制工作,获电子部科技一等奖;
·1984年-1986年主要参加Cm8086NMOS十六位高性能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研制,项目获北京市科技一等奖;
·1985年-1987年主要参加TEE8502EEPROM研制工作,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87年-1994年主要参加和负责专用集成电路设计和研制。共有十多项成果进行了部级专家鉴定。先后有"H-MOS16位微处理器"、"脉宽调制(PWM)专用电路THP4752"、"4微米硅栅P阱CMOS标准单元库"等10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成果完成者证书。其中"脉宽调制专用集成电路THP4752"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还有一项获电子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2年-1995年负责和主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语音信号处理与ASIC结构研究和实现"、"汉语语音处理方法及其ASIC的结构研究",其中"汉语语音处理方法及其ASIC的结构研究"在1996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等级评审中为:A,之后以该项目的成果提交4项美国专利申请,其中"LSPSPEECHSYNTHESISDEVICE"99年2月已获美国发明专利;
·1992年-1995年负责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万门门阵列"中"测试方法研究"和国家"集成电路测试程序库开发",均受到国家三部委的表彰;
·1996年-2000年5月负责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深亚微米集成电路库开发和设计测试方法学研究"研制工作和参加国家重点自然科学基金"多媒体VLSI芯片技术"的研究工作,其中"多媒体VLSI芯片技术"在专家结题评审中为:A;
·1999年-2001年负责教育部"IC设计网上设计研究中心"项目工作,担任中心副主任、主任和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1999年-2002年负责"软硬件结合的系统集成优化理论与技术"中的"基于片上系统的参数化IP芯核设计研究"和主要参加"基于片上系统的故障模拟与可测试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和"信息科学的随机数学模型和方法的创新与深层次探索"等;
·自1984年以来发表论文近60篇,其中被EI收录论文6篇,被ISTP收录论文5篇,被INSPEC收录论文9篇,曾获光华科技基金三等奖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