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与共演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文献详情
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与共演
文献类型:期刊
期刊名称:管理世界
年:2019
卷:35
期:9
页码:30-48
ISSN:1002-5502
关键词:农地制度变迁;中国改革;国家治理;共同演进;动态分析
所属部门:公共管理学院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glsj201909004.aspx
摘要:制度变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本文初步构建一个“中央—地方—个体”三者互动与共演的动态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的实践.研究表明:(1)动态制度变迁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发展战略:中央政策制定”、“中间扩散:地方实施创新”以及“基层变迁:个体需求反馈”;其中,中央政策制定的可行集取决于变迁要素(主观意识、社会需求和国内外经验)、要素权重以及政策制定者知识,三者共同决定了可选政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中央集权制下的一项政府主导的改革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且方向一致,中央能够积极回应个体和地方的制度需求,提供制度供给,降低改革阻力;中央甄别引导→个体与地方探索创新→中央择优并固化为正式规则,这一互动过程使得改革能够及时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系统和外部环境;二是制度矩阵中制度互补而非挤出的改革更易成功,相关制度之间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达成同一政策目标,增强了政策效果.(3)上述观点得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实践的证明:前30年的艰难探索中,中央政策可行集设定存在一定偏差,缺少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制度缺乏适应性;后40年的成功(特别是使用 ...More
制度变迁是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本文初步构建一个“中央—地方—个体”三者互动与共演的动态制度变迁分析框架,分析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的实践.研究表明:(1)动态制度变迁过程可划分为3个阶段:“发展战略:中央政策制定”、“中间扩散:地方实施创新”以及“基层变迁:个体需求反馈”;其中,中央政策制定的可行集取决于变迁要素(主观意识、社会需求和国内外经验)、要素权重以及政策制定者知识,三者共同决定了可选政策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中央集权制下的一项政府主导的改革成功有两个关键:一是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相结合且方向一致,中央能够积极回应个体和地方的制度需求,提供制度供给,降低改革阻力;中央甄别引导→个体与地方探索创新→中央择优并固化为正式规则,这一互动过程使得改革能够及时调整,适应不断变化的系统和外部环境;二是制度矩阵中制度互补而非挤出的改革更易成功,相关制度之间相互补充,从不同方面达成同一政策目标,增强了政策效果.(3)上述观点得到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实践的证明:前30年的艰难探索中,中央政策可行集设定存在一定偏差,缺少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制度缺乏适应性;后40年的成功(特别是使用权改革)主要原因在于,中央政策可行集得到调整,进行了强制性与诱致性(中央与地方)互动,充分利用了制度的互补性,实施渐进且广泛的改革,制度具备较强的适应性. ...Hide

DOI:10.3969/j.issn.1002-5502.2019.09.004
百度学术:中国农地制度变迁70年:中央—地方—个体的互动与共演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5
浏览次数:5
基金: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6YJA630009)的资助支持
作者其他论文



土地供应管制、住房供给弹性与房价周期波动.严金海, 丰雷,.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3), 16-24.
2018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9年展望 ——土地经济分报告.张清勇, 刘青, 仲济香, et al. .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2), 93-101.
2018年土地科学研究重点进展评述及2019年展望.王庆日, 林坚, 朱道林, et al. .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1), 83-95.
农地确权中的证书作用:机制、条件及实证检验.丰雷, 张明辉, 李怡忻,.中国土地科学. 2019, 33(5), 39-49.
从个体化确权到多样化确权 ——农地产权正规化五种模式的比较分析.胡依洁, 丰雷,.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9, 40(3), 366-376.

相关话题/中央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