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人工智能的法学分析方法——以著作权为例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文献详情
论人工智能的法学分析方法——以著作权为例
文献类型:期刊
期刊名称:知识产权
年:2019
期:7
页码:14-22
ISSN:1003-0476
关键词:知识产权 著作权 法律主体 创造 人工智能
所属部门:法学院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zscq201907003.aspx
摘要:法律不能领先于社会现实,以猜想为基础、对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提出过于琐细的规则设计,没有太大价值.技术有变,法理有常.要评估人工智能对法律的影响,先要返回制度原理,研究现行制度蕴含的回应能力.有关人工智能与著作权的讨论,反映出人工智能的法学分析在方法上存在缺陷.与想象性规则设计相比,对讨论方法本身的先行批判、对现有制度回应新技术之潜力的发掘,更具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DOI:10.3969/j.issn.1003-0476.2019.07.003
百度学术:论人工智能的法学分析方法——以著作权为例
语言:中文
作者其他论文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能部门岗位评价的实践.王慧卿, 杜圣普, 汪大伟, et al. .中国医院管理. 2018, 38(10), 57-58.
版权闲话之四:续写的美学根由与法学评判.李琛,.中国版权. 2018, 21-22.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职能部门岗位评价的实践.王慧卿, 杜圣普, 汪大伟, et al. .中国医院管理. 2018, 57-58.
青少年问题性智能手机使用与焦虑症状的交叉滞后分析.于晓琪, 李琛, 方圆, et al. .第二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 2018, 2.
版权闲话之五:鼓励创作的双重意义.李琛,.中国版权. 2018, 31-32.

相关话题/法学 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