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略谈中国传统哲学对真理的认知

本站小编 Free考研/2020-04-17

文献详情
略谈中国传统哲学对真理的认知
文献类型:期刊
期刊名称:船山学刊
年:2019
期:3
页码:1-8
ISSN:1004-7387
关键词:知识;真理;真谛;真知
所属部门:国学院
链接地址:http://d.ol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sxk201903001.aspx
摘要:“真理”在中国哲学指真实无妄的知识或道理.先秦哲人肯定源自观察思考的观念和知识是真实无妄的,具有真理性.早期哲学一切知识皆真理的观念,随着佛教的传入发生了动摇,并由此形成真假(俗)对应的认识框架.佛教真理观的一大特点,是主张超越一切言相而进达寂静空明、融通一切的境界,圣人和凡人通过不同方式都能够走向真理.宋儒批驳佛老的空无,又承接了从佛教而来的注重相对待和因果关系的思维导向.人能否求得真知,在能否以行或实践为基础,真知是要“彻骨都见得透”的彻底完全的知识.明代心学坚守知行的统一,真知必须以行为内容,不行就不能叫做知.气学强调亲身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德性之知的真理性是建立在闻见的基础上的.王夫之断定没有力行实践的真切体贴,知就不是真知,人们依据实践可以验证先前知识的正误.但人的实践本身是有限的经验归纳,知识的真理性,实际依赖于在知行不断互动往返中的向前推进.
DOI:10.3969/j.issn.1004-7387.2019.03.001
百度学术:略谈中国传统哲学对真理的认知
语言:中文
人气指数:3
浏览次数:3
作者其他论文



闻见与德性 ——朱子、阳明"知"论辨析.向世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1(1), 31-41.
闻见与德性 ——朱子、阳明知论辨析.向世陵,.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 61(1), 31-41.
"仁"的层次与蕴含——张岱年先生释孔子之"仁".向世陵,.衡水学院学报. 2019, 21(6), 60-65.
仁的层次与蕴含——张岱年先生释孔子之仁.向世陵,.衡水学院学报. 2019, 21(6), 60-65.
理想之治的社会调节--以礼乐和合为中心.向世陵.探索与争鸣.2014,86-90.

相关话题/知识 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