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理解模式的历史转换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当代中国社会信任理解模式的历史转换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马俊峰[1]蔡少佳[2]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2]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年:2017
期刊名称:学习与探索
期:1
页码范围:30-33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哲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462X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xyts201701006.aspx
关键词:社会信任;人格信任模式;系统信任模式;国家治理能力
摘要:随着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向来只习惯于生活在熟人社会中的人们遭遇到了在生人社会进行交往的问题,旧的人格信任模式已然失效,而新的系统信任模式又尚未建立起来,社会信任由此突出出来,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科学认识社会信任问题,重建社会信任系统,关乎推进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关乎中国的长治久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优越性,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作者其他论文



从"和为贵"的传统理念看中国道路的选择.马俊峰;乔瑞华.社会科学辑刊.2014,27-31.
价值论研究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意义.马俊峰.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14,55-59.
从世界历史的高度审视和理解"普世价值".马俊峰.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6),15-19.
语境,视角和方式:研究"公共性"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马俊峰.山东社会科学.2013,27-30.
马克思市民社会理论的历史起点--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段志平;马俊峰.河北学刊.2012,32(4),164-167.

相关话题/社会 哲学 系统 历史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