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的交互乘数及空间溢出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的交互乘数及空间溢出效应
外文标题:The Interactive Multiplier and Spatial Spillover between Manufacturing Employment and Service Employment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李逸飞[1]李静[2]许明[3]
机构: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10087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 100871

年:2017
期刊名称:财贸经济
卷:38
期:4
页码范围:115-129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
所属部门:经济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2-8102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cmjj201704008.aspx
基金: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度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资助计划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重大基金项目“扩大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的路径与战略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中国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与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研究”
关键词:就业乘数 空间联立方程 制造业就业 服务业就业
摘要:本文通过理论模型揭示了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交互乘数及空间溢出效应.利用中国2003-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基于不同空间权重矩阵,使用GS3SLS方法进行事实检验.研究发现:制造业就业与服务业就业之间存在双向促进作用机制,城市制造业就业每增加1%,会带来服务业就业0.45%~0.47%0的提升,其中,生产性服务业的受益最大;服务业就业每增加1%,会带来制造业就业1.15%~1.16%的提升.城市之间制造业就业和服务业就业均存在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而二者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为负,表现为发达地区拥有高端制造业的同时,会吸引周边地区从事服务业的劳动力迁入.进一步的分析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服务业就业对制造业就业的乘数效应占主导,制造业的发展愈发依靠服务业的不断完善,二者的空间交互溢出效应逐渐减弱.政策上,促进劳动力的流动、深化市场化改革、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规模经济、完善城市结构体系、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有助于提升第二、三产业之间相互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
作者其他论文



基于学习效应的产品扩散建模与仿真研究.马开平;余子祥;李静,等.系统仿真学报.2014,26(11),2592-2599.
施工企业项目管理的创新路径.李静.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137-138.
知识密集型企业柔性人力资源管理探讨.李静.企业技术开发(下半月).2014,154-155.
论少年审判中年龄问题化解规则之体系化构建.吴扬传;李静.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69-74.
浅析金建投资公司资本结构及融资管理.李一煌;李静.时代经贸.2013,41-42.

相关话题/就业 空间 城市 经济学院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