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中国政治精英吸纳模式的历史演进与转换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中国政治精英吸纳模式的历史演进与转换逻辑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王炳权[1]李海洋[2]
机构:[1]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
[2]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学术研究
期:12
页码范围:52-59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所属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0-7326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xsyj201612009.aspx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以来我国政治思潮的演进及社会影响研究”
关键词:政治精英;干部选拔;竞争性;吸纳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政治精英吸纳模式的历史演进主要取决于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的变化,依次经历了非竞争性政治精英吸纳、竞争性精英吸纳以及低竞争性精英吸纳等阶段.非竞争性技术精英吸纳模式形成的动力源于经济因素和特定的历史条件,具有很高的精英吸纳功能,呈现高开放性、低竞争性和运动式的特征;竞争性精英吸纳模式形成的动力来源于不规范的干部任用方式的倒逼以及创新性干部任用机制的惯性,具有中等强度的精英吸纳功能,呈现出低开放性和高竞争性的特征;低竞争性精英吸纳模式形成的动力来源于低效的精英吸纳模式和人格化官僚制结构裂解的张力,具有低精英吸纳功能,呈现低开放性、低竞争性的特征.当前,政治精英吸纳能力较为低下,导致政治精英流动严重不畅,并由此影响政治稳定和政治合法性.为此,需要重启具有高效政治精英吸纳模式的竞争性和开放性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
作者其他论文



论马克思主义权利观.李海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13(4),1-4.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把握.李海洋.高校理论战线.2011,23-26.
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的几点要求.李海洋.高校理论战线.2010,38-4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内涵.李海洋.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12(2),1-3,13.
论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理论问题.李海洋.湖北社会科学.2006,180-181.

相关话题/政治 动力 社会科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