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论社会融合

中国人民大学 辅仁网/2017-07-05

文献详情
论社会融合
外文标题:On Social Integration
文献类型:期刊
作者:杨菊华[1]
机构:[1]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年:2016
期刊名称: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期:6
页码范围:64-72
增刊:正刊
收录情况: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SCI(32D0972016060010)
所属部门:社会与人口学院
语言:中文
ISSN:1009-8860
链接地址:http://d.g.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jsxzxyxb201606010.aspx
DOI:10.3969/j.issn.1009-8860.2016.06.010
基金: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24)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户籍制度;“双二元属性”;马赛克模式;嵌入模式
摘要:近百年国际社会有关移民和族群之间的融合理论,在经历了归化、熔炉和多元文化主张后,面对频发的族群冲突,回归融入主流文化的呼声再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虽然中国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尚缺乏有力度的解释框架,但先贤们“天下大同”和“社会统合”思想道出了融合的本源意涵.从经济整合、社会参与、心理认同到文化交融,融合不仅要实现人群之间的地域边界重构,更要突破人为设置的各类社会边界,实现人群之间和文化之间的彼此嵌入.尽管存在族群差别和诸多分叉,但融合之旅往往经历五个阶段:完全隔离、初步的结构性融合、较深层次的结构性融合和初步的社会参与、深层次的文化交融和心理认同.群体关系从隔离到相互嵌入的转化,是社会融合的本源意义.
作者其他论文



只见数字不见人:流动人口职业培训变动趋势研究.杨菊华.山东社会科学.2014,48-57.
时间利用的性别差异--1990-2010年的变动趋势与特点分析.杨菊华.人口与经济.2014,3-12.
人口流动与居住分离:经济理性抑或制度制约?.杨菊华.人口学刊.2015,37(1),26-40.
传续与策略:1990-2010年中国家务分工的性别差异.杨菊华.学术研究.2014,31-41,54.
创新科学研究 治理人口性别结构失衡.杨菊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4(6),26-28.

相关话题/社会 人口 文化 经济 文献